期中考试结束,原本一直是班级语文第一的七年级同学,这次也伤心落泪。因为这次她的阅读答题,几乎每道题都是扣一到两分。我想很多孩子都出现过这种情况。扣分的原因是什么?后期该怎么做?这篇文章具体分析。

这是福建省福州市七年级下期中阅读题。拿第二篇文章黄亚洲《日出东方》来说。这篇文章讲述了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场景和影响力。


这篇记叙文有四道题:15、细节理解选择题;16、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题;17、修辞类赏析题;18、细节理解题。
文章难度适中,具体说18小题,题目:文章多次写到毛主席和朱德双手紧握,请结合全文分析双手紧握的内涵。(4分)
解题思路:1、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可以从文本找到一些提示线索。因为它的位置在最后一小题,往往需要你的概括理解才能作答。
2、题目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也就是要把文章的内容摘取或概括才行。阅读最后一小题,说明难度值较高,往往要结合主旨理解。分值为4分,说明不少于2个信息点,字数不少于40字。

我们再看一下孩子的答案:1、表达了两位领导对双方的鼓励;2、体现了两位领导对革命胜利的信心;3、体现了两位领导的团结一心;4、通过两位领导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现。
错误分析:
1、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孩子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结合文本具体说。而且刻画两人握手并没有神态、语言的描写,这是误读信息。所以结合文本不给分。
2、答案中123项内容有道理,得2分。
高效答题:
一儒老师五步答题法:读定导选我。

第一步读题目:要结合文本说内涵。
第二步定考点:细节理解题。
第三步导公式:此题没有公式,有答题思路。细节理解题,从文本找提示信息。在文末,需要自己理解概括。结合答题原则选要点:4分题,至少2个信息点,不少于40字。
第四步选要点:找到出现双手紧握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一二处意义一样。
第五步我表述:1、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终于到达了井冈山,两双手紧紧相握”,可以看出双方的胜利会师;2、从“我就知道你我同心,两人紧紧地握在一起”可以看出两人的同心协力。
阅卷标准:结合文本作答2分,写出两个信息点2分。
一儒老师小结:阅读理解做题,一定要有一套做题流程,如我的阅读答题五步骤“读定导选我”,一定要遵循一些答题原则,如我总结的六大原则“分提提原俗心”,其实很重要。看懂五步骤和六原则,再反复实践,相信每个孩子阅读理解都可以拿高分。
我们再看第二道阅读题,这是一道读图题。

题目:以下这幅图出自《骆驼祥子》,请说说这幅图展现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4分)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考查。图片上画了三匹骆驼,可以想到这是祥子卖骆驼的故事情节,所以分析祥子卖骆驼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孩子的答案:漫画中祥子拉着骆驼卖给了老者,祥子又拉车去清华路,连车带人背兵抢走,祥子趁着兵营混乱,顺手牵走了部队留下来的三匹骆驼,并将它卖给一位老者,得三十五元钱。
错误分析:题目要求写出起因、经过、结果。孩子先写了结果,再写起因、经过、结果。没有仔细审题,还出现了一个错别字 “又拉车”写成“右拉车”共扣两分。
正确答案:
起因:祥子拉车时被宪兵抓走并且抢走车。
经过:祥子趁匪兵撤退时逃跑并且牵走三匹骆驼,路上突然想到把骆驼卖了买一辆新车。
结果:以三十五元贱卖给了村里一个土财主。
一儒老师小结:学习阅读理解,如果不了解老师出题意图,如果不掌握一些答题方法,这些阅读题,真的会把孩子逼疯。
一份语文试卷,不仅考查孩子的语文素养,还考查孩子的答题技巧和非智力性因素。孩子们在每次考试后,一定要学会写试卷分析。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养成及时反思的好习惯。相信孩子在下一次考试中一定会有好成绩。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