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28日在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苏海峰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武汉市硚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成效好于预期。面对历史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三不怕难,连续作战、艰苦奋战、日夜鏖战,全力打好打赢“四场硬仗”,成功经受大战大考的严峻考验。
一、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把我们推进至暗时刻。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英雄的硚口人民全员出征、全民参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1个月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不到2个月时间实现新增病例清零,用3个月时间取得决定性成果,为打赢武汉保卫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决扛起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第一时间密集调度,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第一时间实施战时机制,第一时间发布干部下沉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救治6854名患者,从15名三岁以下幼儿到353位八十岁以上老人,每一例成功救治都是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武汉三镇征用酒店、学校、医院124家,建立方舱医院2个、隔离点61个,累计留观13582人次,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实行最严社区封控,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创建无疫情小区、社区、街道,开展全民核酸检测71.3万人次,没有发现一例确诊病例,硚口“疫”去春来、山河无恙!
构筑起同心战疫的钢铁长城。病毒无情人有情。17支援硚医疗队、2675人千里驰援、雪中送炭;9893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向疫而行,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众生。硚口人民永远铭记和感恩新时代最可爱的人!3155名社区工作者、3247名下沉党员冲锋在前,“橄榄绿”“守护蓝”“环卫橙”“志愿红”等各路大军英勇奋战,“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全区居民顾全大局,社会各界捐款捐物,齐心守护“硚头堡”。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廖建军、张抗美、吴涌牺牲在抗疫一线,被追认为烈士。发展社区、城管执法大队等68个集体,董骏武、罗光伟等164名个人,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无数个“小我”组成“大家”,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解封不解防。我们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持“人物地”同防,建立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机制。以严防输入为重点,强化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返汉人员健康监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完善多点触发机制,实现全覆盖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强检测、流调、管控、救治四支队伍建设,强化发热门诊改造、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十大行动”,用一个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防线!
二、打好打赢防汛排渍和城市建设攻坚战,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面貌。疫情汛情叠加,城市运行压力加大。我们防疫情、战汛情,抓建设、强管理,守住了城市安全、提升了城市功能。
防汛排渍全面胜利。入汛以来,汉江水位持续上涨,最高达到28.76米,直逼保证水位。我们启动二级响应、一级战备,延续战时工作机制,顶烈日、冒酷暑,两百米一哨、十五分钟一巡,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了汉江安澜。未雨绸缪、周密部署,提前疏浚管网、及时组织抢排,实现城区无内涝、小区无大渍。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迎战8轮强降雨、24年来最长梅雨季,经受住了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建投入6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汉江湾桥合龙,南泥湾大道高架开工建设。丰硕路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华路等16条道路加快建设,城市微循环更加畅通。建成街头小景10处、口袋公园12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3%,汉江湾5万平方米花田花海成为市民“打卡地”。“三清”行动深入开展,建成4.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示范区,改造雨污分流点62处、二次供水42处,“河湖长制”工作被评为省级示范。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23.8个百分点,PM2.5、PM10分别下降21.4%、24%,汉江宗关水源地和张毕湖、竹叶海水质稳步提升。1135片土壤修复一期通过验收。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城市管理平稳有序。封城不封管理,市场供应充足,水电气等正常运转,生活、医疗垃圾日产日清,消毒消杀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0家、关停转13家,消除卫生死角7000余处,拆除违建13.8万平方米,占道经营、广告立面等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打响长丰大道高架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拆违建、清垃圾、种绿植、整立面,彻底消除了长期以来的乱象。
三、打好打赢经济发展保卫战,维护经济长期向好局面。疫情重创经济发展。我们咬定目标不动摇,争分夺秒、快马加鞭,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疫后复苏成效明显。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全区548家“四上”企业、6个重点产业园区、16个重点楼宇、4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留下来、活下来、强起来,减免税费41.2亿元、社保费用21.5亿元、国有资产租金5984万元,帮助2500余家企业获得纾困贷款45.7亿元,为77家保供企业兑现电费补贴577.5万元。凯德、荟聚等大型商场日均客流量超过去年,汉正街跨境电商拓展美国、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四办”改革,实施“五减”“五通”,70多个服务事项可凭身份证办理,新登记企业2887家,新增“四上”企业47家。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部分指标由负转正、好于预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860亿元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6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亿元。360、浪潮集团等55家“三类500强”企业密集来访洽谈,成功承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健康金融馆,举办汉正街服装服饰博览会、汉江湾数字经济产业峰会等活动,签约引进神州数码大数据赋能中心、妙健康武汉2030双总部等优质项目16个、总投资751.3亿元,硚口成为投资的新风口。成功举办第九届武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引进高层次人才17人,硚口区获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一批功能性、引领性重大项目提升硚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新世界K11购物艺术中心开业,云尚国际时尚中心写字楼等13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复星外滩中心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一路西片、一职教东片、地大片、汉正西物流片、万人宿舍片等地块供地,总用地面积800亩。完成征收拆迁60万平方米。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还建房开工3300套、建成5912套,长丰村完成整村验收、东风村拆迁进展顺利。18个项目成功发行专项债。加快实施汉江湾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完成实物投资量19.7亿元。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左右。
四、打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疫情阻挡不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大投入强保障、以更高标准抓建设、以更近距离优服务,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千方百计稳岗扩就业,新增就业2.1万人、扶持创业3898人,发放补贴1.3亿元、力度前所未有。新增社保参保1.7万人次。低保标准提高6.4%,发放救助资金1.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0.2万人次。为全区持证残疾人购买住院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险。慈善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区老年大学改扩建。建成“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8个。筹集公租房200套、大学毕业生保障房2.2万平方米。完成12个、启动5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万余户。依规办理1万多套历史遗留“问题房”不动产登记。投入1790万元,巩固了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
社会民生事业协同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成P2实验室2个、专家工作室10个,创建国家高血压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完成国家中医药示范区复审,获评省医卫融合慢病规范管理试点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成武外英中分校、崇仁新时代小学等学校4所,开办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3780个。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覆盖全学科、全学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与冠军同行”等活动180余场,园博园、汉口里接待游客60万人次。建成社区足球场23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七五”普法通过验收。省级双拥模范城区实现“七连冠”。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对台、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档案、科普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优化基层管理体制,完成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转任选聘社区工作者1907人,1.6万名党员下沉社区,基层工作力量、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平安硚口,警情连续五年下降,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整改重大隐患41处,打通消防通道633处,连续九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加强市场监管,食品药品、消费维权、价格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有效推进。开展“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化解信访积案511件。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群众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检任务,荣获省级文明城区,区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二十九中陈琪方同学获评全省唯一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完善督办、领办机制,办理议提案31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超过98%。
各位代表,“成如容易却艰辛”。2020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辛勤奋战在各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硚口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特别是向所有疫情防控的奉献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弥足珍贵,问题不容回避,主要是:经济体量小、支撑企业少,抗风险能力较弱;项目数量不多、建设不快,城市更新改造效益亟待提高;高品质城市功能需要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价值、区位价值发挥不充分;公共卫生短板比较突出,教育、养老、育幼等方面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少数单位和干部抓落实的标准不高、速度不快、效果不好、作风不实,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硚口人民的期待。
“十三五”主要成绩和“十四五”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硚口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牢记使命、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7亿元。招商引资总额是“十二五”的3.7倍。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累计完成征收554万平方米、供地3675亩;城建投资229亿元,是“十二五”的2.3倍;“迎大庆、保军运”任务圆满完成,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展现新亮点,新增绿地面积65万平方米,汉江江滩公园全面建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汉江湾纳入武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民生改善取得新进步,民生投入占比达到79.6%,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35万平方米,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番,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3.1%。改革创新开创新局面,国家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新建双创空间10万平方米,留下大学生8万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8家。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核心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子,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城区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法治城区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十四五”时期是硚口蓄势腾飞的关键五年。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省委要求武汉担当“一主引领”新使命,市委要求“主城做优”,为硚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和良好外部条件。硚口发展具有城市功能、产业基础、空间载体、生态环境四大优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奋力开创硚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赞 (0)
董事长在2020年述职大会上的讲话(集团公司)(全文7674字)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上午8:44
2020年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文6002字)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上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