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见,中华民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语。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二是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的组织形态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和使每个人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对“共同体”并不陌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共同体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自秦汉时期起经过两千多年绵延至今,尽管中间经历过波折,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他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里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作为客观实在,是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自在发展、由多民族汇聚而成。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中华民族已发展成为共休戚、共荣辱、共命运、共存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拥有着几千年延续不断文明的历史共同体,是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后,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释了相关问题,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段话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了开篇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什么关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两个共同体概念一内一外。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概念,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间经过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词汇的改变;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广泛交流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深刻反映;也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对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我们从两个层面分析这一问题:一是历史层面;二是现实层面。
   (一)历史层面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明确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
   “四个共同”理论的提出有其历史脉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最新凝练,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邓小平同志也曾谈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江泽民同志也提出:“我们的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四个共同”的基本核心理念。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三个共同”,包括广袤疆域、中国历史、中华文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增加了“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突显出新时代各民族共创伟大精神,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凝练的“四个共同”理论。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以疆域为舞台、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开拓进取,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大量原始文化遗存表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就在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芽就生发于中华本土。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及蚩尤、三苗、九夷等,其实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氏族部落或部落集团,他们在后来氏族制度瓦解的过程中跨入了民族的门槛,继而,共生于中华大地的各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初期,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和“四裔”为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多民族基础。发源于中原地区、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的古老民族“华夏”,是中国文明时代的重要开创者。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打破由各部落首领推举共主的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由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过程业已完成。商人、周人相继建立了商朝和周朝。到西周时,我们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模式,已具备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华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先秦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周边的民族史称“四裔”。东边的民族被称为“夷”,西边的民族被称为“戎”,南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北边的民族被称为“狄”。“四裔”与“华夏”相应,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民共称“天下”、号为“四海”的格局,为后世中国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以来,除汉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外,在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及宋辽金夏时期,都有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全国而言,统一的历史约占三分之二,割据、对峙的时期约为三分之一。并且,在割据、对峙的三分之一时期内,无论是汉族内部的不同政权,还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吐蕃和回鹘等许多民族建立的局部政权,他们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也都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每次短暂的分裂局面总是酝酿着更大或者更高程度的统一。宋元明清,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从元代开始,元、明、清三个朝代持续了六百多年的全国统一局面。其中,元、清两朝统一全国的中央政权是蒙古族和满族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两个统一王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共同参与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共同参与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聚于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之中,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隋朝“协同内外,混一戎华”,元朝“天下一家,一视同仁” 这种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共识。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多元一体、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史。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比如,**特殊的丛林、草原地带造就了独特的游猎、游牧文化区域的人文环境,而特殊的长城、黄河地带也造就了独特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人文环境。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从流行于**中西部地区的短调民歌——爬山调,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漫瀚调;从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到额尔古纳河畔俄罗斯族民众的“春节”——巴斯克节**大地上的民族文化遗产异彩纷呈。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少数民族学习、吸纳汉民族的生产技术、农耕方式等,并使其广泛传播。随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与兼并,华夏民族内部及与四裔民族之间,在相互吸收、充实的过程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景象。比如,中原上古粮食为“粟”,俗尚“粒食”。麦子种植推广后,逐步发展为“粉食”。而麦类的种植技术,首先来自青藏高原的羌氐民族。就这样,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交融和集合,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南北朝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北魏、北齐、北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此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王朝和地方政权,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中的环节,也显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广博性和统一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最终成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比如,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大地上的各民族承载着共同情感寄托、共同精神信仰、共同价值理念,留下了不朽的历史佳话。在今呼和浩特市大黑**岸,昭君墓已矗立两千余年——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公元1247年,在“凉州”这片连接着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中原农耕文明和边疆游牧文明的土地上,发生了“凉州会盟”的历史佳话。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柄用汉、满、蒙古三种文字写着“渥巴锡进”的蒙古族腰刀——见证了“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壮举,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的产生、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锡察草原的革命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骑兵挥师辽沈平津战役 **各族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先进事迹以及牛玉儒、都贵玛、廷·巴特尔等模范人物。“蒙古马精神”“**牧骑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新时代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伟大精神提供了坚实文化因子。
   可见,“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共同”的历史根基,“四个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思维定式为中华民族实体化提供了强大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四个共同”这个牢固历史根基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这种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共同合成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强大凝聚力。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自在层面来说。在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客观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把我国各民族联系起来的,有无数条纽带: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是先天条件,由此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
   的民族分布格局是现实土壤;“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格局是政治纽带;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精神纽带;中原、草原、雪域、高原、海洋等区域之间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是经济纽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正统。欧洲从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而中国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元明清,这三次统一每一次都比上次范围更广、力度更强,使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整体逐步走向成熟。正因如此,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再从自觉层面来看。在近现代救亡图存的共同斗争中,我国各民族产生了同属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儿女团结抗争、共赴国难,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特征更加凸显,中华民族意识应运而生。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民族共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大青山支队、回民支队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战在抗日一线,后方各族人民募集抗日物资全力支援前线。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华民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共同称谓。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开篇即以“中华民族”为题,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立场出发,阐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由中国各民族组成。这些论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的基本观点。
最后从自强层面来讲。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宏伟征程中,中华民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4516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