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张慧 综合整理
疫情封闭了小区,却封不住人心中的暖流。
近日,在经历封控的上海小区、小店、市民间,一场场爱心传递进行着。鲜花、蔬菜、水果接力传送中,善意触动善意。
在长宁区新华路社区,热心的花店店主,有爱的邻里街坊,把一份份“魔都的浪漫”送到防疫工作者手中。
花束共同的名字——“魔都的浪漫” 长宁区供图
徐女士在新华社区经营花店多年,受疫情影响,鲜花一时间无人购买。徐女士觉得与其放坏掉,不如送给街坊们。于是,徐女士告知街坊,可自行到店免费领取一束鲜花。
得知消息后,街坊们领取了花束,在微信群分享鲜花照片,互相鼓励。
有居民说,“可不可以给社区的防疫人员们也送一些,给他们一个惊喜呀”。提议一出,大家立刻行动。因为运力紧张,街坊们报名组成“送花骑手”队。
3月19日中午,“送花骑手”们戴着口罩,骑上单车出发。趁着中午吃饭时间,“骑手”们把鲜花送到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小区保安等人手中。隔着口罩,也可见到他们手捧鲜花,眉眼弯弯。
“送花骑手”们出发了
防疫工作者收到鲜花
送出的花束有玫瑰、桔梗、红豆、洋甘菊,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魔都的浪漫”。
“洋甘菊的花语是‘逆境中的坚强和勇敢’,所以我相信,它能给很多正处于疫情中的上海人带来治愈的力量……”徐女士说,即使是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她也想力所能及地给周围人带去一些浪漫和温馨。
在奉贤区金汇镇绿色家园小区,一个“自助菜亭”已运行了几天。菜农、热心居民几经接力,让平价菜进入封控小区。
据《新民晚报》报道,因核酸筛查封控后,居民面临买菜难的困境,小区居民贺先生主动联系菜农送菜到社区。
上午,菜农将采摘好的包菜、豆苗、芹菜等蔬菜,一一洗净,称重计价,并将价格和重量都写在一张纸上,随菜装到塑料袋里。中午,菜运到小区门口,经消毒处理后,再由贺先生一趟趟提到小区休息亭。贺先生在亭子的柱上贴上收款二维码和一张“卖菜宣言”——“代卖农民平价菜,每袋价钱在袋子里,自取自付”。就这样,“隔空交易”开始了。
“代卖”平价菜解决居民买菜难题
居民说,菜不贵,还新鲜。首次摆摊,每袋七八元的十多袋菜,几分钟的时间,就在自助扫码中卖完。随着蔬菜热销,菜农又增加了菜品、菜量供应。
前来买菜的小区居民丁先生想到,还有不少不便走出楼栋的居民,于是,他买下剩余蔬菜,送到那些楼栋口,让楼内居民按需免费自取。
平价菜隔空交易,“秒光” 《新民晚报》图
在普陀区,被传递的是爱心水果。
水果店经营者为志愿者送上爱心水果
3月18日,一条关于普陀区骊山路水果店,封控后店内水果腐烂的视频受到热议。
原来,经营水果店的夫妇俩结束14天集中隔离后发现,店内成箱的水果都已损坏,顿时感觉伤心不已。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水果店所在的宜川路街道召开专题会议,帮助经营者弥补损失。
依托社区综合保险,街道为经营者夫妇争取了救济;街道工作人员还找到店铺房东,与他说明水果店的隔离情况后,“爱心房东”为店铺减免6000元房租。
为了最大程度上挽回水果店的损失,街道制作了一批店铺名片发往各个居民区,帮助他们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宣传,也为他们拓展了一条为封控区域提供线上销售的新渠道。
感受到了诚意与温暖,经营者徐女士深表谢意:“谢谢街道对我们的帮助,疫情之下,一线工作者们都不容易。我们想给身边的社区志愿者们送些水果,感谢一下他们平日里的奉献!”
随后,柚子、火龙果、葡萄等“爱心水果”由徐女士的手传递到了周边小区的志愿者手中。
水果店隔壁的生鲜超市的经营者吴先生也深受触动,他表示自己也想为疫情下的上海贡献一些力量。
于是,吴先生与员工一起打包了50份包含四种新鲜蔬菜和一份新鲜肉类的“爱心套餐”,并将这些“爱心套餐”分别送往附近的两个小区,之后居委干部又将“爱心套餐”传递给了社区内共50户需要帮助的老年人们。
居委会将生鲜店主的“爱心”转送至社区里的老人 。普陀区供图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