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一度让我觉得很迷茫,好似无从下手。乍一想,好像没有什么人真正影响了我,但细细一想,又好像所有人都影响了我。看样子,我活得有点浑浑噩噩,赶紧扒拉一下脑海中的记忆。还真有一个对我影响特别大,大到足以让我改变,而且是良性改变的人。

改变我的人
我这个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冷静的人,有点容易上头。幸好我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所以,我一直努力克制自己,后来渐渐就只对自己急躁。
有了孩子之后,我也延续着一直以来的急躁。可是孩子是敏感的,虽然我不一定对着她大喊大叫,但是,她真的能从我努力克制的表情和肢体中发现端倪。
当她哭着不停地跟我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这样了。我愧疚得无以复加,我抱着哭泣的孩子,默默流着泪,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你真的需要改变了。
只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兜兜转转之后,我选择了读书。多年不读书,再拿起书却仿佛有千斤重。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以龟速逐字逐句地读,总觉得晦涩难懂,无法入脑。不久,我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选择了放弃。
可是等到下一次,我还是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只能看着哭泣的孩子,自顾自生气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更科学的方法。于是,我又将丢弃的书捡回来,继续咬牙攻克。

咬牙攻克
如此反复了三年,我才渐渐找到了一些方向。慢慢改善了读书速度和读书方法,最近还找到了一些难易适中,正适合自己读的书。偶尔还能把书中的一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虽然还很少,但是已经让我很是欣喜了。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孩子对我说:妈妈,你变得越来越好了!
此时,我回过头欣喜若狂地审视自己,才发现我真的正在默默改变着。原来,在我一门心思地想着帮助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着。
我好像变得更有勇气了。我原来是个切切实实的社恐,现在,我虽然还不擅长沟通。但是需要交流的时候,再也没有了恐惧,甚至都没有退缩了。不仅如此,因为希望孩子能够有勇气面对困难,我开始尝试着主动去寻找方法,迎接挑战,解决难题。
我好像变得更加努力了。在此之前,我是一条咸鱼,而且是完全躺平的那种。我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大有一种名利于我如浮云的“大彻大悟”,可是,现在,我似乎开始有了追求: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成为孩子的骄傲,甚至,还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我好像变得更加坦然了。长期以来,其实我对自己的能力、个性都是不满的,甚至常常陷入自责与自卑当中。现在,在学会疏导孩子的情绪当中,我发现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疏导。我开始学会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所有不足。因为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任何不足都是可以改进的,只是或早或晚。

共同成长
我的改变让我渐渐有了自信,感谢你我的孩子,突然觉得你的降临是为了挽救这个泥足深陷的妈妈!愿我们能一起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