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去世已一月有余,老伴仍未走出丧母之痛,还时常触景生情伤心落泪,并自责对不起母亲。我们劝慰她面对现实节哀顺便,但似乎效果不佳。因为岳母生前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一直健康无大碍,并无要走的迹象。头天中午我送餐给她,她还客气一番,让我坐会说说话。谁知第二天就突然病倒,进入ICU昏迷不醒,虽经全力救治,还是没熬过来,从此阴阳两隔。
老伴之所以走不出悲痛,除了母女情深外,主要有三点。一是以前总以为老人身体尚好,可活百岁,没想到老人家走得这么快,她未能侍奉老母聊尽孝心;二是以前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照顾儿孙上,对老母亲关爱照顾不够;此前儿媳妇因公受伤在外地住院,老伴去照顾了一个多月,其间未能陪伴老母左右,让她痛心不己。平常也是照顾儿孙多,而对老人的感受缺乏理解和关照,有时老人想与她多聊会天,她都以忙为由婉拒了,甚至有时因情绪不好还会责怪老人唠叨。三是后悔老人九十大寿时未安排档次好些酒店,仅在一般饭店办了寿宴(虽然不是她主导安排的);不料这竟是最后一次为老人祝寿,老伴感觉亏待了母亲。
实事求是说,老伴后悔、自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从中我感到有两点启示是值得警醒的。一是老人凡古来稀以上者,说不准哪天就突然走了。不能看平时身体健康也没什么明显毛病,就高枕无忧。老人突然离世的情况比较多,子女必须要有危机感,最好定期带老人进行全面体检,争取尽早发现疾病。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子女孝敬老人要趁早,要在老人生前多陪伴多关心,不要认为来日方长,等到老人走了才后悔莫及。同时,老人一般对物质需求很少,主要是精神需求,子女应尽量顺着给予满足,也就是多陪老人聊聊天。总之,孝敬老人也是有学问的,也必须有紧迫感,请大家务必认真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