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时候,王朗曾经和高俅一起在一个衙门办公,两人级别相当,王朗还比高俅大两岁,所以高俅经常称呼王朗为“贤兄”,王朗则称呼高俅为“贤弟”,两人关系十分亲热。
后来,王朗发现高俅做事沉稳,能言善辩,而且事事不亏,感觉高俅不会像一般的官员一样一年一年的“熬”升官,于是逐渐的就不再称呼高俅为“贤弟”,而是按照规定称呼官职,说话也多有敬意。时间长了,两人就渐行渐远。
没过几年,高俅果然升职很快,调到另一个衙门担任主官,没有统辖王朗的职权,但是级别已经在王朗之上。
这年三月,王朗的孩子结婚,随着当地的风俗,家里提前两天挂了红灯笼。结婚的当日,便有三三两两的亲朋好友来贺喜,但是人不多。八、九点钟的时候,一声铜锣,一个轿子停在王朗的家门口,只见高俅拿着一个大礼盒从轿子上下来。家人赶紧跑到屋里告诉王朗,王朗夫妇也赶紧迎出来,两人在院子里亲切行礼,高俅也询问了婚事的安排,嘱咐随行的两个人,这两天,就在王朗家里服务,也让他们沾沾喜气。
当时,王朗同乡的一个官员,叫刘洪,也在婚礼现场。因为和王朗不仅是同乡,也是多年的同事和好友,刘洪的老婆也在婚礼现场帮忙端茶倒水。
晚上,刘洪和老婆回到自己家里休息的时候,刘洪的老婆就埋怨刘洪,“你看,高俅大人早上都亲自来贺喜了,还带了礼物,你以前还说高俅和王朗关系不好。这是多好呀,比那些人强多了。有几个人,你不是说和王朗关系好吗?他们咋不来呀?这个有事,那个有事,我看是口是心非。”
刘洪叹了口气,“唉,高俅这哪里是去贺喜呀,他是去看看今天有谁来呀。他留下的那两个帮忙的人,恐怕已经把这两天来贺喜的人,还有他们带了多少礼物,说了什么话,都告诉高俅了。”
“你没有看到,有两个人,听说高俅来贺喜,就赶紧藏到厨房,装作帮厨了,不敢出来了。有的人,转到后院,就偷偷地溜走了。”
“你说的那几个和王朗关系好的,我知道,有几个已经趁着黑夜,晚上偷偷跑到王朗家贺喜了。有的还嘱咐王朗,千万别说自己来过呀。”
“唉。你看看,家里还有值钱的东西吗?给我准备一下,过两天,我到高俅家去一趟。也不用求他提携咱,只要他不害咱,咱就烧高香了。”
根据史书记载,宋钦宗登基后,与高俅摩擦不断的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而高俅因为没有参与到徽宗与钦宗的权力斗争,得到善终,病死于靖康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