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近五年及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及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市人社局近五年及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及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一、2018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就业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夯实就业体制机制。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将就业创业工作提到空前高度,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分管领导具体抓就业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调度,严格落实“4321”结对帮扶责任,全方位、高规格推进就业创业工作。设立了7000万元创业创新扶持资金和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保障就业创业工作顺利推进;出台《援藏四省市专招日喀则籍高校毕业生补奖办法》等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长远思路、近期目标,具体工作抓手、落地操作细则,确保全市就业创业工作高位推动,高效落实。二是狠抓农牧民转移就业。日喀则市有劳动力38.5万人,外出务工是绝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想尽千方百计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途径。创新项目建设“增岗”、特色产业“转岗”、各类企业“保岗”、扶持创业“生岗”工作思路,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立足区内和区外两个市场,组建了4个援藏联络服务中心和6个农牧民工作联络服务站,实行“点对点”输送,“一站式”服务。创新“六位一体”劳务输出模式,组建劳务公司42家,劳务合作社844个,培育村居劳务经纪人1653人,搭建就业平台,提供用工信息,保障农牧民权益。实现了转移就业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转变,全市组织化转移就业达60%以上。形成“珠峰劳务”等一系列知名劳务品牌,全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现场会,连续2次在我市召开,进行经验推广。三是狠抓大学生就业创业。按照***总书记“民生首先是就业”的指示要求,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紧紧围绕“八个精准”,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全区率先实施“4321”结对帮扶机制,2.13万人次党员干部与2.94万名大学生结对子。按照“N+3”模式,“一对一”、“面对面”讲政策,推岗位,促就业。以“五进一送”为抓手,以典型成功案例为示范引领,每年提前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适应新形势。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落实全部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管理,提前了解所学专业,就业意愿,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及时掌握就业动态。每年开发和搜集各类岗位5万多个,积极争取援藏4省市2企业岗位支持,举办多场次“线上线下”招聘会,通过创业大赛和就业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推进就业。按照6000元/月标准与实际月工资差额,对专招生进行奖补,鼓励大学生区外就业。已为735人次高校毕业生兑现工资补差735万元。市委、市政府设立了3000万元的创业创新扶持资金,4000万元的创业担保基金,打造1家自治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授予23家企业“创百店扶千生”基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提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性。近些年,落实各类就业创业补贴1.52亿元,惠及1.0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四是狠抓就业援藏工作。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4省市,以及宝武、中化2企业,坚决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把援助日喀则就业工作,作为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边疆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任务。真心真意、竭尽全力,帮助解决日喀则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在自身编制紧缺、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提供企事业岗位2.3万个,敞开大门、广开绿灯,帮助435名日喀则籍高校毕业生走出日喀则,到内地援藏省市、企业实现了就业,赋予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的时代内涵。多次选派专家赴我市参加珠峰创业论坛,营造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免费为我市300余名大学生,开展创业师资培训、大学生电子商务暨“双创”培训、幼教、科技、农业农村专业培训。成立了援藏就业见习基地,让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到内地开眼界,学本领,长才干。同时,其他省市也积极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伟大号召,用心用情用力帮助我市249名农牧民,在惠州、无锡、扬州、南京实现了“组团式”就业,开辟了区外就业新途径。以就业为载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提升。坚持完善社保服务体系,扩大社保信息系统覆盖面,延伸服务至18县(区),扎实开展社保扶贫“三年行动”,着力在资源整合、扩面征缴、政策宣传、基金安全、社保扶贫等方面做文章,全力打造“制度配套完备,覆盖范围广泛,手续衔接畅通,资金运行安全,兜底作用显现”的全市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社会保险参保范围不断扩大。根据《西藏自治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藏政发〔2006〕37号)、《西藏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藏人社发〔2017〕9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参保宣传,坚持应保尽保,努力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入手,五年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从1.82万人上升到2.83万人,增幅55.3%,工伤保险从2.49万人上升到6.33万人,增幅153.8%,失业保险从1.72万人上升到4.53万人,增幅161.3%,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从3.51万人上升到3.95万人,增幅12.5%。2018年至2022年9月社会保险扩面征收100.93亿元,前四年社会保险扩面征收任务完成率为100%,截至2022年9月完成目标任务的56.3%(受疫情影响,未按期征收),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收基金72.67亿元,企业养老保险征收基金12.5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基金2.48亿元,失业保险征收基金1.82亿元,职业年金征收10.87亿元,工伤保险征收基金0.53亿元。二是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2018年至2022年10月已兑现各类社保待遇70.91亿元,预算执行率达99%,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55.21亿元,企业职工养老待遇支付为7.2亿元,城乡居民养老待遇8.18亿元,工伤保险各项待遇支付0.31亿元,失业保险支出为0.01亿元。三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截至目前,工伤保险享受政策减免458.05万元,失业保险享受政策减免1128.83万元。四是社保管理更加规范。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和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深入各县(区)、乡镇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和上门服务活动,建立社保疑点数据“派发、核查、审核、反馈”机制,从源头堵住漏洞,织密织牢社保基金安全风险“防控网”。
    (三)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发展。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重点在制定人才政策法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作用。一是加强人才保障。制定人才引进办法,完善人事考试制度,规范职权范围内人才调配,落实人才基层倾斜政策等,不断优化全市人才结构,充实基层偏远地区人才力量,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2018年以来,累计引进109名内地高校人才,累计组织各类人事考试30余场次,招录大学1967人,三支一扶人员746人,分配派遣到基层县乡的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85%以上。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培训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联网+”等多渠道多元培训方式,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现有专业技术人才24232人。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继续教育经费317余万元,组织全市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7028人次;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打造了“日喀则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网站提供国内著名专家教授的7000多课时选修科目和100学时公需科目课件;开展专家下基层服务活动2次,累计选派6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少数民族特殊培养,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累计选派200余名各行业专技人员参加各类高级研修班。三是实现岗位设置全覆盖。积极宣传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政策,消除工作人员疑虑和困惑,稳步推进岗位设置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已核准完毕,涉及事业单位共1555家。其中,市级95家,县级1460家,共核准岗位总量21466个。四是职称评聘工作深入推进。制定印发了《日喀则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法》(日人社发〔2018〕103号)、《日喀则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日人社发〔2018〕104号)、《关于加强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措施》(日人社发〔2020〕17号),全面推进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落实倾斜基层政策,进一步优化基层一线专业技术岗位结构。2018年以来,全市共有1921人通过“双定”取得职称,其中初级906人、中级643人、高级372人。
    (四)劳动关系领域持续和谐。我们始终坚持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主动适应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新常态,着力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优化市场环境、强化监管责任,进一步健全治理欠薪工作长效机制,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源头预防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推动各类企业普遍与职工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积极开展政策法规进企业、进工地等宣传活动,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五个全覆盖”专项督查以及大力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等,营造依法依规、持续和谐的劳动关系。截至目前,我市在建项目692个,已落实农民工工资专户685个,覆盖率达到98.99%。二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将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与受理劳动者投诉、举报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做好劳动者维权工作。2018年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接收、受理各类案件共计3476件,涉及24556人,追回拖欠工资5.7447亿元。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依法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1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推送“黑名单”3起。三是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实体功能,健全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办案制度,建立裁审衔接机制,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等,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结案效率。2018年以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141件、涉及劳动者14335人、涉案金额23531.27万元,其中调解结案2031件,仲裁裁决结案104件,年度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均保持在96%以上。
    (五)人社扶贫担当重任。我们坚持强化举措与落实政策并举,打好人社扶贫“组合拳”,奏响脱贫攻坚“交响乐”。就业扶贫增收入,坚持就业为本,累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3.25万人次,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95%就业;技能扶贫强素质,坚持技能提升,分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资金7841.47万元,培训31518人;社保扶贫保生活,坚持兜牢底线,17.78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贫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人才扶贫促发展,坚持人才优先,公开招募“三支一扶”746人,以更加倾斜的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结对帮扶暖人心,落实“4321”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持续为结对帮扶群众送政策、送温暖,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六)公共服务持续发展。我们举全系统之力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自2018年全面启动第三代社保卡发卡工作以来,已累计制发社保卡76.76万张,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实现社保卡应用20年的跨越;我们大力实施人社系统行风建设行动,全面促进人社干部转行风、改作风,将群众和企业眼里的10个“一件事”打包办、提速办。特别是,大力实施“社会保障边境行”专项行动,将服务送到边境群众的家门口,让边境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便捷的人社服务,有力助推了强边战略的实施,真正做到“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
    二、2022年工作总结
(一)精准聚焦发力,全力促进就业。一是精细统筹谋划,全面压实工作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先后召开了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调度会、高校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2860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