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晋城一中生物教师晋冉在上试卷讲评课)
韩山
晋城市高考复习备考冲刺阶段
课堂观察报告
——关于科学备考的一些思考
2022年5月9日-27日,在市教育局卫俊婷副局长的带领下,市教科研中心一行对晋城一中、阳城一中、高平一中、陵川一中、泽州一中、凤鸣中学、沁水中学、晋城二中、晋城三中、矿区中学等十所普通高中进行了调研。在此期间,我听了晋城一中晋冉、阳城一中郭育芳、陵川一中牛杏枝、平亚娜、泽州一中闫女、关晶晶、凤鸣中学申海萍、张入花、沁水中学王沁丽、杨娜娜、晋城二中李淑瑜、矿区中学杨丹丹等12位生物老师的课,对各学校冲刺阶段的生物学科复习备考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做了一些思考,现将其梳理出来,供老师们批评指正,以起到分享交流的作用。
一、集中精力,真实开展专题复习
调研中发现,许多学校在一轮复习用时较长,以至于二轮复习在时间上捉襟见肘,不是没有开展专题复习,就是只讲了少数几个重点专题。尤其是市一模结束之后,各学校的安排以考试为主,大多是一周两考,有的甚至是一周三考,老师们的精力都放在了试卷的批阅和讲评上,根本没有时间做专题复习。尽管在各学校在备考计划中都提到了专题复习,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二轮的专题复习有没有必要进行?如有必要,那么如何在一轮复习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二轮的专题复习腾出足够的时间?还有,如何平衡和协调试卷的批阅讲评与开展专题复习之间的关系,以便老师们能留出一部分精力做专题复习?最后一个问题,老师会不会做专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专题复习有必要而且一定要进行。如果说一轮复习是“知识全覆盖”话,那么二轮复习就是“重难点突破”,三轮复习就是“查缺补漏不留死角”。这里面,专题复习不限于第二轮,可以是以某个章节为专题(一轮),也可以是以某个核心概念(二轮)为专题,这是从知识层面来讲。如果从解题技巧和答题策略来细化的话,专题复习又可侧重于典型题型(例如:生物实验设计题)的处理和应答的规范(非选择题中长句的表述)(三轮)等专题。诚然,这些专题在知识和内容上是可以相互穿插的,但如果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不同的专题是立足于不同的侧面,从而有目的有重点地突破学生某一方面的局限。类似于健美运动员有计划地训练身体上的某个肌群一样,这种专题复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且是精细化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做一份完整的试卷时不知所措、顾此失彼的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扎实开展一轮复习很有必要,但一定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样的知识,高三的复习课与高一高二的新授课相比,一定是有区别的。这里的区别就是在高一高二时,课堂教学一定是以思维的培养为出发点,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营造和引发一个典型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思考的情境和问题,而在高三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则是带着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寻找概念彼此之间的联系,以便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牢固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白地说,就是提升学生应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三教师自己首先有整合和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然后在教学中才能把这种能力有意或无意地教给学生。
目前来看,老师们都在一轮复习中多使用成套的教辅资料,而少有自己的思考,于是只能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而不顾学情的需求,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于在一些课堂上,学生手里只有教辅资料,没有课本。这种“唯教辅是从”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当然,完全不依靠教辅似乎也不行,毕竟老师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这继而就引发了另一个矛盾,在一轮复习中,教师怎么协调教辅和课本之间的关系,因为既讲课本又讲教辅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应该立足课本,以师生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为主,必要时可以参照教辅。这似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唯一办法。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的知识体系是牢固的,抛开知识,“构建”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讲解或者照搬教辅上的知识体系,肯定是收效甚微的。因为同样是讲知识,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生成概念图与教师照着现成的概念图给学生讲解,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前一种方式知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序生成的,而且教师有板书,学生有笔记;后一种方式知识只是理解的,教师不用板书,学生也懒得记笔记,看似省劲,其实费事,因为教师在以后还得反复地讲。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视学情而定,对于生源较好的学校,可以一周两考,而对于生源差的学校,一周一考就可以了。就考试而言,绝对不是组织的考试次数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无需多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该注重考试的检测和反馈价值,而不能把考试异化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唯一源泉。似乎不用考试来刺激学生的话,学生就不会学习了。我们不是在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在培养人。机器只要通电就可以无休止地工作,而人不可以。人只有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以频繁的考试作为刺激,只会增加学生对于考试的紧张、反感、厌恶和恐惧,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挥。
同时,既然有考试,那么教师就要进行试卷的批阅和讲评。如果考试次数过多,教师一份题接着一份题讲,根本没有时间带着学生反思和总结,更不用说开展专题复习了。而且每次考试用的试卷不见得都理想的试卷,错题、难题、怪题、偏题时而有之,不讲吧不行,讲吧又太浪费时间,给老师们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不同机构命制的试卷在考查内容上又多有重复,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知识,这又是一弊端。由此可见,考试当然应该组织,但教师应该精选适合自己学生的试题(不仅是知识的覆盖上,还得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不能唯试题而考之。我倒认为,把专题复习与考试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可行的办法。例如,本周开展了实验设计专题复习,相应的,在本周末的考试中可以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有关实验设计的题型,以便检测学生的复习效率和发现仍然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又得老师们亲力亲为,而不能为别人(机构)所包办。
如果有的老师问,我不会做专题怎么办?我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才能解决,也就更加凸显了教研的价值。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市教科研中心刘文德主任做了非常好的回答。那就是,我们一定要重新定义教研这个概念。因为,“教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个人也可以教研……”当然,站在市级教研机构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高三专题复习的观摩和竞赛活动,促使老师们去学习和研究。但我想说的是,只做一个两个专题是远远不够的,专题复习应该系统化开展,逐年积累和完善,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生。最好的做法应该是,高三复习备考中,学校既要加强年级组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和紧密的复习备考计划,还要给予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充分的空间,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命制和精选符合本校学情的训练题。再比如,针对高三教师精力有限没有时间开展专题复习的问题,学校教研部门也可组织高一高二的教师进行专题复习集体备课活动,为高三教师助力。
二、认清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任何一节课,我们都得追求效率,但这里的效率,不是“高效”,而是“有效”。课堂教学不能像生产车间一样去求进度求数量,而是要求质量。那么,在高三复习课上,我们该怎么抓效率呢?认真观察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之后,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认清以下三个问题。
高三不同于高一和高二,高一和高二以新授课为主,而高三是复习课。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势必要做海量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体系,教师也非得进行大量的试题讲评不可,而高考题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很多练习题的质量是不能得到保证的,势必会出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老师们在复习备考中首先要认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训练题本身的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题的设问是“……(题干信息)并分泌激素 ”。很多学生在这个空上答错了,但我认为学生之所以答错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做,而是这道题本身有问题。从给出的参考答案来看,出题人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写出该激素的名称,而学生却认为,答案应该写的是激素的作用。我认为,学生的理解是正确。出题人给出的设问形式有问题,如果是想考查该激素的名称的话,正确的设问形式应该是“……(题干信息)并分泌 激素”才对。
这还是很容易辨认出错误的一道试题,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有问题的试题还有很多,而且很多试题的错误是不容易辨认的。例如,有的试题编写逻辑本身有问题,从给出的题干信息中根本无法得到参考答案中的结论,而参考答案又是莫名其妙地简略(只有答案没有解析)。于是,老师们为了讲题,不得不去进行各种猜测,再从猜测中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讲给学生听。老师们自己讲得都觉得牵强附会,更别说学生会有什么收获了。我就曾有过这样的尴尬体验,明明是题的问题,却为了顾及“师道尊严”而“被迫营业”,百般解释都不能令学生满意,以至于有个尖子生当着我的面把卷纸撕掉扔进桌兜里,还骂了一句“都是什么垃圾题”。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且不说有的题有问题,即便是没有问题的题,如果教师在备讲这道题的过程中自己首先就得“残杀很多脑细胞”的话,我倒是建议,讲还不如不讲。
还有个现实情况是,“题里考什么,学生便记什么”。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正确表述时常记不下来,但对于自己曾经做错了的题(特别是因此题而丢分导致排名下降),常常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在错题本上积攒了很多看似有用其实根本不会考的题,这里面大多是偏题、难题和怪题。所以,老师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本,整理错题本并不是把做错的题都一字不落地记在本子上,这样只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记录负担,将来回头看时也是负担,因为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很可能根本看不懂。对于这些题的解释,老师的讲解很可能是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逻辑上并不严谨,学生也只是在老师讲的时候貌似听懂了,看课下再去看的时候仍然是一头雾水。
做好错题的记录和整理固然重要,但这里面的深层逻辑是,老师们得告诉学生,什么错题是“好的错题”,或者说,什么错误是“好的错误”。难道错题本上只记录上做错的题和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当班主任期间,考试之后会让学生写考试反思,并会把每个学生每次考试的反思都保留下来。翻看学生写的反思,我发现,无论考得好差,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粗心”“马虎大意”等字眼。甚至可以说,只要说写考试反思,学生们就会写“我粗心了”“不该做错的题做错了”“忘了……”云云。我就给学生讲,所谓的“粗心”和“马虎大意”等等都是印象流,与其用“粗心”“马虎大意”等字眼来麻痹自己、粉饰太平,倒不如扪心自问,“自己是真的会呢,还是假的会,又或者是看了参考答案之后才觉得自己应该会?”我想,凡事都要去问个究竟,整理错题也一样,只有认清了这个逻辑,错题本才会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老师们需要认清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试题讲评并不是讲清楚就完事了。我们还需要考虑怎么讲更条理、更清晰、更省时、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为例,进入五月份以后,时间用一天少一天,课上一节少一节,真的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个阶段的试题讲评肯定是以“经济讲评”为主,也就是说要遵循“更省时”的原则。
以“人体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就不能产生ATP为例”这个错误选项为例。如果把这个选项放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应该综合“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等章节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辨析,便于帮助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从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过渡到细胞器的作用,再到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而能量的供应方式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能产ATP等。在一轮复习中,这样的穿插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冲刺阶段的讲评中,教师再这样大讲特讲的话就显得有点多余了,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带偏。因为老师怎样讲,学生就会怎样去思考。如果在冲刺阶段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选项都需要绕个大弯“从头来过”的话,那就得怀疑一轮复习的效率了。我认为,对于这样的题,教师不如立刻点出这个选项直接考查的知识点——“产生ATP的场所有哪些?”学生马上就能想到产生产生的场所除了线粒体之外,还有细胞质基质。如果说学生不能直接抓住这个知识点的话,那只能说明学生对于“ATP”这个核心知识点还没有吃透,这也就更加反应出开展专题复习的必要性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老师们为了便于自己的教学,常常概括和总结一些知识点,让学生记忆,也有的时候会直接引用市场上教辅资料中的一些现成的知识性的总结。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没有问题,然而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却成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学生时常会困惑,“我都背下来了啊,怎么感觉考试里都用不上”。关于这个困惑,我想除去有些知识考查的频率非常低之外,更多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总结的东西和从市场上教辅上直接拿来的东西与教材或高考试题中的设问不相符。
例如,老师问学生:“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接连两个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我想学生之所以回答不上来,主要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总结的东西,而非课本上的表述。我想如果教师问“什么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的话,学生都能回答上来,因为课本上明明确确写着“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教师又问:“突触分为哪三部分?”这个问题学生倒是能回答出来,但我想说的是,正确的问法应该是“突触的结构有哪些”。如果说这两个问题我自认为还能回答上来的话,后面这个问题就把我难住了——“分级调节有哪三条轴?”听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一愣,心想没有听说过啊,于是马上去手机里面搜索,结果发现这个这个问法来自于网上的一篇名为《归纳生物学课本中的那些“三”》的文章,所谓的分级调节的三条轴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下丘脑-垂体-性腺。这才是我想说的重点,类似的总结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意义确实不大,一是高考肯定不会这样直接考,二是学生记不记都不影响做题。照着这篇文章的做法,除了三之外,我还可以归纳出生物学课本中的一、二、四、五等,但这种归纳总结有什么意义呢?既难记又不成体系,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实在不值得提倡。
再有的话,就是老师们还要认清“学生自身的问题”,这当是第三个问题。我认为,无论什么模式的课堂教学都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最关键的第一步。关于高三教师如何基于学生的问题开展有效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优生到底优在哪里?如何避免优生误入歧途?
1)优生到底优在哪里?
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我们所谓的学习能力到底指的是哪些能力?又该怎么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些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实中,我们思考得太少了。即便是我们思考过的问题里,很多答案也只是想当然的结论。例如,我们通常认为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是把该记的知识都记下来了,而成绩差的学生则是疏于记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
在阳城一中的生物课堂上,我发现,即便是阳城一中卓越班的孩子在基础知识的识记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说不上来血糖的正常范围,有的学生记不全激素调节的特点,甚至教师连续提问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不能准确地把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回答上来。要知道,这些都是课本上最最基础的内容。那么,学生不能准确地记住课本上的内容,就说明学生不会做题吗,不能拿高分吗?绝对不是,要知道,这个卓越班的孩子都是有望冲击清北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反思优生到底“优”在了哪里?
我认为,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有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理解力、运算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等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记忆力只是诸多能力中的一种,记性好并不代表着理解力就一定很强。同理,思维力和理解力很好,并不见得表达能力就一定很好……对此,老师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在指导中等生或者差生的时候,往往认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够好是源于记性不够好,这种认识实在是有问题的。
我们姑且认为以上能力都是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际上,所有的知识都是为这些能力服务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对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知识的分类上讲,美国心理学家梅耶认为有这么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策略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似但又有区别,它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学习者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和技巧,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关于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心理学上认为,陈述性的知识是一种静态性知识,其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是一个有意识的搜索的过程,一般而言,其激活的速度比较慢;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性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即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一般而言,其激活是速度比较快的自动化的过程,并且程序化的知识之间可以相互激活。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血糖的正常值”、“激素的调节特点”、“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这些知识都是陈述性的知识,虽然都是课本上的基础内容,但考试频率都很低,学生想要激活这些知识点势必要从输入时入手,如果当时输入时的情境方式特殊,学生的印象可能就会更深刻一些。比如说,关于血糖的正常值这个知识,如果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让学生实际测量了一下自己的血糖值,学生就可能记得比较牢固,否则就只有反复背诵才行,而反复背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死记硬背,而死记硬背的效果其实是很差的。知道了这些道理,我们老师们就有必要调整自己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诚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在课堂上只满足于给学生讲清楚,而试图让学生课下“记一记”和“看一看”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先不说学生课下能挤出多少时间(高三学生可用的课余时间更加有限),即便有时间,学生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记又该怎么看,即便是记了也看了,我想很多时候也是低效的。这样来分析的话,老师们就很有必要把所有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清楚了,还有必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去记去看(消化),在规定的课堂或自习时间内就完成,而不是等到课下。
所以,优生到底优在哪里呢?我们常说某某尖子生知识掌握的好,那我们所谓的知识一定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部分,而“陈述性知识”。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强在观察力、注意力、感知力、理解力、运算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等等方面,而并非只有记忆力一个方面。
打个比方说,即便有人能背下全唐诗来,也不见得就能做出一首好诗。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因人而异,并非等效的。由此看来,用记忆力来代言学习能力是再也愚蠢不过的事情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高一高二不好好学习,到了高三稍一用劲就赶超了很多人,原因很简单,不外乎“学得活”和“学得死”的问题。这里的“活”和“死”都是针对“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言的,它们是动态的,涉及到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者的注意力怎样,有没有理解,思维有没有发展,会不会运算等。对于“陈述性知识”而言,我想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有差别但也不会太大。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几种类型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迁移是存在着的,各种能力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的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这也是客观事实。然而,厘清彼此之间的区别似乎更有利于我们精准施教,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好不知道好在哪里,差也找不到差的原因。
再结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来看这个问题,在“一核”“四层”“四翼”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这里面,除了必备知识和基础性方面可能涉及到“陈述性知识”之外,其余的方面都关于“程序性知识”的应用。而且,在历年的高考题中,也几乎不会照搬课本上的原有内容来考。比方说,高考题中肯定不会直接设问: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哪些?要考查也是变相地考查,例如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增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关键信息后,结合所学的知识作答,而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记性。这也就导致我们平常给学生强调的很多所谓的“一字不落地记下来”的东西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既然高考“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不是指向死记硬背的,老师们就有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创设真实的情境,生成真实的问题,通过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就像上文中说的那样,如果学生曾在课堂上亲自测定过自己的血糖,大概就会记住血糖的正常范围。再比如,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容易记牢,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过激素调节的相关教学模具的话,学生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学生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会反复思考如何把激素调节的特点由抽象变为具体,最终呈现为可观察的物理模具。我想,这种深度体验或许是记住一些陈述性知识的最好的办法。再比如,大学里的很多知识我都忘记了,但是关于“杀害”(解剖)一些小动物的实验,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2)如何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优生讲的,所谓的误入歧途是指,学生有的时候把简单题想得太复杂了以至于反应多度钻了牛角尖,把自己给“绕晕了”。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由于题的问题,或者说由于题中表述不严谨等问题,难免会给学生做题造成一些困惑,但有时候,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个选项:RNA聚合酶和剪接体(蛋白质和小分子核RNA)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均含有碱基T。关于这个选项,我认为选项中的“均”指的是RNA聚合酶和剪接体,而不是指RNA聚合酶的所有水解产物和剪接体的所有水解产物。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分析一下RNA聚合酶,就知道它肯定不含有碱基T,题也就做完了,根本无须分析剪接体的彻底水解产物有哪些,以及这些水解产物中哪些又含有碱基T?
在上面这个选项的辨析上,一些学生无非是多走了点弯路,但还是能判断出对错的。然而有的题却不见得也是这样,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对的题,恰恰少数尖子生做错了。而且面对自己的错误,这些学生还“振振有词”。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出题意图、考查动机、思维逻辑来正本清源,以免学生误入歧途,丢掉不该丢的分数。也有的时候,由于考试太频繁,教师不可能把每道题都备的很详细很清楚,于是在课堂上讲评时,会被一些“认死理”的学生问得手足无措,一时半会想不到合理的解释。这个时候,我建议教师可以暂时放下这道题,“让子弹飞一会”,等到课下琢磨清楚之后再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样的话,就不会占用课上大多数学生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三、精准施教,确实增强应试能力
我们常讲“精准施教”,所谓的“精准”,是指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从个性问题中找出共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又能在课后差异化地处理某一部分学生的个性问题。毫无疑问,发现学生的问题是精准施教的第一步,其次才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有很多,可以是学业问题,也可以是心理问题,还可以是生活问题。如果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最要紧的事就是研究学生的各种问题,而不仅仅是知识上问题(有没有听懂、会不会做等)。就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而言,我认为要想使复习备考更加有效率,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问题精准施教,而要做到精准施教,老师们势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如何进行试卷讲评
精准讲评是精准施教中比较具体化好操作的一步,简而言之,就是老师讲题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月考之后,老师们要讲评一份试卷,做到精准讲评的话大概有这么四步:老师们首先要去统计学生的错误,其次是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然后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学生再次犯错的几率,最后才是怎么把试卷里的难题给学生讲清楚。很显然,大多数老师只满足于把难题给学生们讲清楚了,却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前三步。而缺少了前三步,讲评的针对性就很低,也难怪学生会一错再错,而教师会不厌其烦地讲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老师们多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犯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归因的话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原因是学生“有的东西没有记下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对于没有记下来的东西,教师认为学生下去“多记记”就行了,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题,教师认为学生下去“多看看”就行了。似乎老师只要在课堂上把题讲清楚了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这种想法首先就是不精准的,特别容易以偏概全。明末清初的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夫学以学夫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学,而教必非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不等于教,而教也不能代替学。因此,辩证地看到教与学的关系,才是精准施教的根本。
本次调研,沁水中学的两位老师就做了很好的课堂展示。老师们在批阅卷纸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在教师手里的统计表上,详细地记录了每道题的错误率,做错学生的名字,典型的错误答案等情况。在讲评课上,教师可以直接点出某某学生在某某题上做错了,学生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之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的讲评可谓是有效率的。在课后教研中沁水中学的老师们诉苦说,年级组给生物学科的课时太少,一周只有四节生物课,好多题没有时间讲,好多专题没办法进行。我想课时少固然是一方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给了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机会。事实告诉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比延长课时更重要。尽管沁水中学的生物课课时少,但从最近的模考成绩来看,沁水中学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我想这与老师们的精准讲评有直接的关系。
既然老师们的手上有学生的错误统计情况,那么,对于错误率不同的题如何讲评呢?错误率较低的题用不用讲?错误率较高的题怎么讲?对于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而言,科学讲评方式至关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对于少数几个学生(主要是学困生)的错误,教师可以课下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辅导,也可以从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指定专人在课下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我建议采取后面这一种方式,既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可以降低学生高强度学习压力下的焦虑。但这里面有个基本前提是,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困生愿意请教,让学优生愿意奉献。而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题或大部分学生共性的错误,教师除了解释清楚这种题之外,还要根据答案搜集和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在讲题的过程中引入一些微专题或辅以训练题(也可以是高考题)加以强化,加深印象,以免学生再次犯相同的错误。
2. 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
无论是什么学习什么学科,无论做什么题,思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高考题为例,现在的高考题中,信息量越来越大,可以说,能否正确解读一道题题干中的信息是能否解答出这道题的关键。高考中,所有的学生都面对的是同一份试卷,试卷里是相同的信息,但信息不等于认知,不同的人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是不同的,在形成认知以及迁移应用时也是不一样的。信息的加工、处理、迁移、应用等就是我们所谓的思维。虽然说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普通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物理化学也一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于思维,我们需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太过了,这里我只想提两点:结构化思维和可视化思维。
1)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有助于我们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便于我们理解和思考。正如上文谈到的那样,高中生物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了,也太碎了,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学生迅速记下来呢?有,但绝不是死记硬背。虽然我反感一些速记或高效记忆之类的方法,但有些原理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就记忆而言,有场景(深度体验)的信息有助于记忆,这就好比我上面提到的学生亲自测试自己的血糖值;有规律的信息有助于记忆,比如一些程序性知识由于有内在的联系就比陈述性知识好记,当然,这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有分类的信息有助于记忆,这就是我所谓的结构化思维,如果每个学生把所有的知识都能分类整理自建体系的话,记忆的效果肯定比零散的一点一点背诵的效果好;有图像的信息有助于记忆,如果一抽象的知识能够被具化为一些有意思的图像或图标的话,肯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复习备考离不开知识的整合,而知识的整合需要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其实并不神秘,很多人都有结构化思维,只不过是有的人没有意识到。在我看来,所谓的结构化思维直白地说,就是逻辑结构加上方法套路。其中逻辑结构是指彼此之间的联系(内脏),没有逻辑结构知识是断然不能成为体系的,方法套路就是固定的思维模式(外表)。正确的逻辑结构配上一定的思维模式就是结构化思维。在复习备考中,学生特别重视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如果你问学生,这个知识点出自哪一章哪一节,学生肯定说不上来。这说明,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记忆都是一盘散沙式的记忆。我认为,如果让学生闭上眼睛能够把整本书都“复盘”的话,教师就有必要让学生记住目录中各章节的内容,这样才能提纲挈领地记住更多的内容。这就好比,我们在抓一只鸡时,一定是抓脖子或腿之类的,抓鸡毛肯定不行。
从一本书的目录开始复习本身就是研究一种逻辑——教材的编写逻辑。逻辑不是简单的罗列,不是教师在黑板上写的“一、二、三、四……”,而是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内容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要想使我们的复习卓有成效,我认为教师在备讲复习课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四种逻辑关系:因果逻辑(以因果关系为联系)、时间逻辑(以时间先后为联系)、空间逻辑(以整体和部分为联系)、优先级逻辑(以事物的重要性为逻辑)。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因果逻辑就是讲“为什么”(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如知识的理解、辨析、应用等);时间逻辑就是讲“怎么来”(例如,科学史的发展);空间逻辑就是讲“怎么排”(例如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之间的关系);优先级逻辑就是讲“先干什么”(例如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当然,这些逻辑之间又是相互穿插的,不容易厘清的,例如很多因果逻辑同时也是时间逻辑。即便如此,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仍然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了逻辑还不足以让我们快速地解决问题,我们还必须得有套路,而所谓的套路是指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我们为什么要鼓励教师研究高考题,研究出题人的命题思路,说白了就是研究高考题中的“套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掌握了套路,我们就能很快捕捉到命题人的想法,发现其藏在题中的陷阱。在本次调研中,有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要不是不会做生物里的遗传题,要不就是没有时间做遗传题。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教师很有必要在研究高考题之后给学生总结一些做题的套路,比如学生在考场上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的情况下,怎样凭经验快速猜测遗传方式、杂交组合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题方法。实际上,现实生活往往比高考题更残酷,很多时候,我们来不及全面思考就要做出判断和选择,因此很多决定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这时候的决定就是凭经验。但这种经验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在逻辑支配下的经验。所以,如果说逻辑是一种能力和习惯的话,套路就是方法论是经验。逻辑是道的东西,方法论是术的东西,二者都很重要。
2)可视化思维
如果说结构化思维是一种底层逻辑的话,可视化思维就是一种表层逻辑。可视化思维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式和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我认为,将可视化思维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画概念图和分析图。概念图是将不同的概念通过某种逻辑联系起来,然后再让它呈现出来;而分析图则是将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的信息组合起来,以便分析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概念图常常用于总结知识,而分析图则用于处理一些题干信息比较长的难题。
相比于文字和表格,图是最直观的语言,有利于记忆和分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们如果善于运用一些模式图来辅助教学的话,肯定有利于学生的快速理解。这点从图文并茂的商品和带插图的路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试想,如果商品和路标用文字来表示的话,人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无助。学生在考场上的无助也是这样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题的信息容量是在逐渐增大了,考查的方向已经不再是学生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把题做对,而是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把题做完。因此,能否在短时间内阅读、筛选、处理和简化题干中的文字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面,学生能否做到边审题边画出思维分析图就是一种极其关键的能力。画图并不是目的,而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得到答案也不是目的(积攒正确答案不等于培养思维),而是帮助学找到正确的路径。题可以有千千万,正确答案也可以有千千万,但思维不能有千千万。在高考复习备考中,从结构化思维走向可视化思维可谓是一种绝佳的复习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爱因斯坦也说:“我所有的点子都是通过画图得来的,语言只不过是我用来向别人解释我的想法的工具……”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次调研所听过的课中,老师们在试题讲评和知识渗透方面做得都很好,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积极性方面,我总觉得还是有所欠缺。尽管学生已经很努力地“配合”老师的讲课了,但这种配合更多地呈现一种“被迫回应”的姿态。即便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也挑了一些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但从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来看,仍然是一种“不敢回答”、“不情愿回答”、“不回答”的心理,集中表现为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很小、磕磕绊绊、思路不清晰等问题。我想,这可能与教室后面有人听课有一定的关系,在这种公开课上,老师和学生都会感觉不自在。但我想说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学会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认知。有没有外人听课,肯定会对师生造成一些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消极的,也可能是正面的和积极的。
记得曾在晋城市实验小学听过一节小学一年级的围棋课,授课的教师是一名学校外聘的女教师,这名老师估计事先也不知道有人会听她的课,但是当她站到讲台上瞄了一眼教室后面发现有人听课后,随即就说了一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开场白:“同学们,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上课表现非常好,今天有几位老师专程来咱们班听课,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噢!”说实话,到了教研岗位之后,我听了非常多的课,但说到临场应变最好的某个瞬间,我马上就能想到这节课。时至今日,我已经忘记了这位老师的模样,但她说过的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果不其然,在这节围棋课上,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踊跃,特别是那些在幼儿园期间学习过围棋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能平衡学情之间的差异(有的学过围棋,有的没有学过),不仅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围棋里的基本概念给学生讲清楚了,而且还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收获。
我举这个例子,无非是想说,对于环境的改变(例如,教室后面有人听课),老师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不要把“被人听课”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从积极的方面着想,把它看成一种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也就是说,把“被人听课”当成一种幸运。听说我们要去二中(晋城二中)听课,二中的任燕朋老师就很焦虑,他焦虑的地方在于刘文德主任评课时的直言不讳,害怕课讲不好会“挨刘主任的批评”。话说我们刘主任也确实是“有备而来”,且不说他本身物理教学上就有很高的造诣,为了本次调研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深入学校之前,刘主任又认认真真地把市里组织的几次物理模考题做了一遍。俗话说,严师出高度,我想,一名高要求的教研员或许更能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潜力。任老师向我抱怨说“……又睡不好觉了”,我则对他说:“平时怎么上公开课就怎么上,逆向思维,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来了”。座谈会上,刘主任“难得地”没有批评任燕朋老师的这节课,反而认为是这节课是本次调研活动中听过的物理课中最好的一节课,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我分析,这节课之所以讲得好,与任老师素日里的教学功底以及精心备课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离不开认知方面的转变,用物理学里的专有术语来表达,就是人要学会“化阻力为推力”!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例子。有的老师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但是仍然不能让“别人”满意,怎么办?”这样的困惑,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甚至是所有人)的肯定和赞许,是一个人最大的理想。但现实情况是,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甚至我们可以说,能所有人都满意的人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一定是这个天底下最为伟大的“庸人”。因为但凡你讲话或做事,你就得有立场。什么是立场?立场是人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倾向。有立场就代表着你代表一方面的同时,一定是反对另一方面的。别人的评价也是这样,对于所有人的评价,我们一定要善于辨别,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如果说评价是镜子的话,我想这里面的镜子也有很多种,有助人“正衣冠”的镜子,但也有扭曲人性的“哈哈镜”。很多时候,好言不一定就是善意的,而批评不一定就是恶意的。或许只有先分析评价者的立场再辨别评价时,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我认为,刘文德主任的“批评”有两层含义,一是“敢批评”,一是“善于批评”。“敢批评”是态度问题,是一种敢讲真话的姿态;而“善于批评”则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上的独特见解,能催人进步。对于这样的“批评”,若非安于现状或止步不前,否则就应该“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要想在课堂教学上有所成就,老师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胸和认识,尤其是年轻教师,切不可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关于批评,毛泽东有三句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不要一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生气,认为是不尊重自己,这是以平等待人的条件之一”;“正确的批评,应该接受,即使其批评有不确当者,亦只可在其批评完毕,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加以公平的与善意的解释”;“要注意听别人的话,就是要像房子一样,经常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为什么我们的新鲜空气不够?是怪空气还是怪我们?空气是经常流动的,我们没有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就不够,打开了窗户,空气便会进房子里来”。
上面说的是要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特别是别人的批评。反观自己,老师们也不要因为怕“讲不好”而感到焦虑。“敢讲”“认真对待”是自身态度问题,而“讲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因为“现在讲不好”并不代表“以后也讲不好”,而“别人的评价”是这二者之间的催化剂。可以说,只要态度端正,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件事,在干好之前都是一件辛苦事。在二中工作的时候,学校每年都组织元旦晚会,高二年级一般都是班级合唱,学生在演出前大概有一周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来练习。每到这个时候,音乐老师就极其“紧俏”,这种情况下,身为班主任的我就只能“亲自出马”了。在我一番瞎指挥下,我们班学生的合唱可能不够好,但合唱的声音却出奇地大。对于合唱比赛的结果,我是可以预料到的。但我给学生是这样讲的,比赛的结果对我们而言并不重要,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歌唱的技巧显然是“痴心妄想”,重要的是我们在合唱中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声音,“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人生态度。本着“集体参与、不落一个”的原则,我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得发声,我认为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才是我的学生当前最需要的。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亮剑”,上周参加了晋城一中宋国华老师组织的晋城市音乐教师合唱团,前天晚上去录音棚录音,男低音声部只去了四个人,加上宋老师,一共五个人。在有些段落,连续录了好多遍,宋老师都不满意,后来在宋老师的提示下,我很识相地“休息了几处”,录音才得以完成。以“人数”这俩字而言,我本来就是去充“数”学习的“竽”,万万不能当“人”使的,要是这个时候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而“敢于亮剑”,那就等于故意捣乱,让大家都完不成既定的录音工作。
我这部分要完成的主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却饶了个大弯子,从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认知,转到善于接受和辨别他人的评价,到特别是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谈论的内容似乎和“如何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这个主题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我下面想表达的就是,老师们不仅要自己善于调整心理认知,还得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心理状态。以回答问题为例,我们有必要改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知道,课上积极地回答问题对于自己的学业是非常有好处的,从而达到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回答问题),而且勇于接受别人批评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害怕显露出自己的无知而被人嘲笑是其中之一。每个人都只想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无可厚非,然而人只有在不断地“试错”中才能成长,才能成功。试错,既是科学之道,也是生活之道。没有错,哪有对?但是,我所谓的试错,不是故意犯错,而是指某种探索意义上的或者说走上成功之路必经的失败。
积极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会给足了做这件事的动力,相反,如果认为自己做不好,首先就会表现得很消极。人对世界的看法是内在心理世界和外在现实世界的相统一的结果。如果内外不统一,人就会很难受(分裂),就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它们统一,这时候,人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要么是改变外在世界以达到心理需求,要么是改变心理认知去符合外在现实。在求知这条道路上,既想变得“有知”(心理需求),却又不想显露自己的“无知”(外在困惑),显然是自相矛盾的。课堂上,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奉着“沉默是金”的原则,自己不想着回答问题,却非常希望别人回答问题,除了起哄、瞧热闹之外,恐怕还有这样一种想法,那就是从别人的回答中汲取正确的道理,以便自己“偷偷地进步”。这个群体典型的行为表现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完了一道难题之后问他们“你们听懂了吗?”他们赶紧随声附和“听懂了”,但内心里其实是“慌得一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听懂(或者似懂非懂),但又不敢于承认自己没有听懂,只好不懂装懂地得过且过瞒天过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逃避问题的想法,对学业的进步肯定是不利的。
就求知而言,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学习苏格拉底,他的“我唯一的所知就是我一无所知”的名言仿佛可以穿透时间的钟声,亘古长鸣!对于这句名言,同是哲学家的芝诺给出了更直观的数学解释。一位学生问笛卡尔:“您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无知,岂不是大笑话?”笛卡尔说:“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面是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就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我想,芝诺的这个解释与《师道》里面所讲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人未有不学而知者。未知而学,学而后知不足,于是愈学,于是愈知不足,于是愈学,旋而复始,成长之道也。”只不过,我想,把这句话里面的“学”字改成“问”或“答”二字,句子依然通顺,立意也未尝不可——“人未有不问而知者。未知而问,问而后知不足,于是愈问,于是愈知不足,于是愈问,旋而复始,成长之道也。”改成“答”字亦可。很多时候,“问”与“答”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问即是答,答即是问。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交流和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之所在,而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就是问答。还有,人最反感的就是听一些所谓的“大道理”,我想,如果老师们只会讲大道理,而不会分析大道理背后的原因,学生势必也是会反感的。所以,在给学生讲大道理之前,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学生的心理,去了解学生并疏通学生的心理,使其能主动打开一扇窗户,或许“新鲜的空气”才能进入“学生的房子”。也许只有这样的教材,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而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商高低有计划地给分配多少知识。
以上讲的是老师们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做好这个工作是非常有难度的,我所讲的看似有一些道理,但真的实践起来,还是会有诸多困难。比较容易一点的做法是,老师们要善于利用学生自身的兴趣。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求知应该是学生的直接兴趣,但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学生的兴趣在于“我求到知之后能干什么”,“能干什么”就是所谓的间接兴趣了,而间接兴趣里面又有再一级的兴趣,那便是“间接的……间接兴趣了”。例如,对于学生而言,求知是直接兴趣的话,那么求到知之后将来能赚大钱就是间接兴趣,以此类推,要赚大钱必须要考上好大学,那么考上好大学就是“赚大钱”这一兴趣的间接兴趣,而考上好大学就得取得更多的分数,取得更多的分数又是“考上好大学”的间接兴趣。所以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冲刺阶段最大的兴趣肯定不是提高自己的人文科学素养,而是“怎么能拿更多的分数”。老师们要想在冲刺阶段的试卷讲评富有成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兴趣。我记得在我的课堂上,越是临近高考,上课的气氛就越“热闹”,因为时常有学生向我“发难”,质问我为什么他在卷纸上写的答案得不到应有的分数。我觉得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第一步,老师们一定要捕捉并抓住这个机会给学生输入“新鲜的空气”。我想,如果让我为高三的教学制定一个总的备考计划,我的总体思路大概是下表中所呈现这个样子:
综上所述,结合本次调研活动中的课堂观察,在这篇文章里,我从“集中精力真实开展专题复习”、“认清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精准施教确实增强应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涉及的点较多,难免有一些不足和纰漏,望大家在阅读之余不吝批评指正。还有,这篇文章貌似指出了老师们复习备考中的许多不足之处,似乎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批评”,其实不然,以上所述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不是什么真理之谈,望老师们在阅读之余能有选择性地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值得肯定的是,本次高考复习备考调研活动中,我所到之处,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是非常努力和敬业的,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晋城的高中教育之所以强大的根本。然而,干出一番事业,只有努力和敬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一种蓬勃的激情,此外还得遵循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做到科学施教、全面育人。这样,我们晋城的高中教育还有另一层腾飞的空间。最后,我想引用本次调研中卫俊婷副局长说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那就是在新高来临之际,在风起云涌之时,“让我们在风中遇见更好的教育,在风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2.06.04
—–More—–
韩山,教师,教研员,写作爱好者,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艺术。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3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