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散文,反而不是大众称谓的优美文笔、深厚哲理、引经据典的拥有者。散文,都说形散神不散,也就是它的思想内核是一种整体,暗中将文章所描写的碎片连接在一起,同时它要有一种塑造意境的能力,其主观表达的观点和思维模式,甚至描写解构,细致到情节的穿插都要符合文章的质感。

最典型的震撼我的散文,比如刘亮程,比如梁实秋,比如汪曾祺,都能够掌握这种质感,节奏感。艺术是互通的,音乐的节奏要和曲调和谐,画作的笔触要和用色和谐。散文也一样,注意叙述节奏和用词的和谐,以及思想内核与文风的和谐。而龙应台表达的大多数是家庭温情和人生道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鸡汤。其实鸡汤没有错,它确实是适应着大众心理普遍受都市文化影响坠入后现代主义的一种优质的散文主题,虽然已经有粗制滥造的市场现象,但不得不承认龙写得很高级,很唯美,鸡汤中的先锋。她的问题是纯粹艺术性的问题(当然她煲得失败的汤还是不少的,这里不提了),她的文章像一锅表面浮着油的热水,只是表面香喷喷,油亮亮,里面还是水,质感实在是太寡淡,对表达思想的渲染太矫情了。

林清玄因为加入了佛教元素,更加有味道一点,这也是他更受尊敬的原因。我读过一本他的散文集,说实话没什么感觉,真的因为刻意的写清澈写恬淡,写出一种中学生作文的感觉,这也是国内很多作家的毛病。

当代散文不缺名家的呀,高产的比如周涛很厉害的,比如刘亮程。张丽均毕淑敏之类的,无非是龙的大陆继承者罢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