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一词最早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学生曾巩在《金石录》中提出,主要指商代以后青铜器及石器,随之而生的金石学则主要研究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所说的金石便是这玩意。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尤爱金石,著有《金石录后序》一文,而古代文人也常常互换金石共同研究、临摹。仔细想想,各位老师经过思考与打磨的作品,不正如那沉淀着历史的珍贵金石一般吗?
终究平复我忐忑心情的还是两个词,也是本次书写笔记的目的:一是交流,二是分享。
“交流”二字。我查阅了字典,交流的本意是,江河之水汇合而流。而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就如这江河之水的合流。不是某个人的滔滔不绝,而是海纳百川,教学相长。
“分享”则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这二字告诉我,今天这总结不是让我给大家上一堂课,更不是要给大家灌输某个深刻的道理。而是作为一个朋友、书友,讲讲大家阅读的一点心得和感悟。如果最终能唤得更多人的些许共鸣,或者说能让更多人有一个意愿去读一本书,又或者能够从一本书中有所收获。我想那就是我,或者说我们最大的成功了。
读着大家的读书心得,想着如何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时,我想到了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让我们能够写下出色的文字。就像范芯悦老师在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后,用曼妙的词句写下不断重复的悲剧;雷霞老师看着初三同学的进步,回想起《放牛班的春天》,用自豪的文笔记录了愉快的心情。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他告诉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慧。就像赵学玲老师从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学到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吕鹏老师看懂了《银河补习班》,也明白了“缺失了去弥补,伤害了去治愈”的道理;西林老师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领悟了“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乐趣”这一哲理;而张慧香老师再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对引导和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领悟。
周总理更是呐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理想,告诉我们读书怀仅可以充实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就像黄晓霞老师通过《做一个有研究力的教育者》努力争取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还有黄仁林老师读《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教师》后,深追好老师的爱与道德。
而我们开始读书时,总是有目的,因目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选择的书籍不同,阅读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无论读书的结果如何,读书的行为和过程,是熏陶人教育人、成长人的重要途径。就像在《风雨哈佛路》中,李文学老师从历经困苦的利兹身上读出的那股坚持;而张乐娟老师则在《人世间》中,做周家人生活的“旁观者”。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中所写: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书,要学会读能读、爱读,从读中品,在读中赏。就像胡舒婷老师读《天才基本法》,虽是一本穿越言情小说,却读出了成长的历程;车西老师通过《等一朵花开》体会林帝浣那细腻闲适的生活;刘桂伶老师读《趁早》后做了大量的摘录;朱蔼靓老师再读《傅雷家书》,品出了为人父母者的责任、对子女炽烈而深沉的爱以及对真理、对道德执着追求的精神。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读出自己的一份心情,读出自己的阳光和雨露,读出自己的养分和空气,这委实是读书带来的益处。
读书便是如此,它有一种获得知识而增强生活信心的力量, 有一种发现美欣赏美又拥有美的机会和能力。就像龙梦老师在迷惑与烧脑中读完了《三体》系列第一步,开启了对科幻世界的好奇;张玉洁老师则在看完《成为简.奥斯汀》后开始欣赏那“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因此,读书的好是不读书的人无法体验和知道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读书过程或有千难万阻,但若足够心诚,区区金石又怎是阻碍。古有文人赠金石,今愿以文送折梅。
换金石
轻蘸丹青点伏案,不负文贤叹誉赞。
当与折梅倾囊换,共把金石互展玩。
(沐川县实验中学 杨铖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