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党委书记白春礼、副院长丁仲礼等公开讲话汇编24篇(全文66924字)

目录
博观约取立品牌 厚积薄发重内涵 3
对新当选院士提出希望和要求 9
寄语国科大首届本科毕业生:淡泊名利谦卑为怀 14
教育与科研并举 出成果出人才并重 20
努力培养造就科技拔尖人才 24
十年灌注 硕果满园 32
物质科学变革性突破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39
新年寄语:以“空杯心态”迎接新的一年 48
扬帆远航 开拓未来 51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 56
在“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项目国家验收会上的讲话 62
在基金委-中科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66
在散裂中子源工程奠基开工仪式上的讲话 71
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贺词 74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闭幕会上的讲话 78
在中国科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86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94
在中科院学部-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科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102
在中科院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交流汇报会上的总结讲话 107
给国科大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书面致辞 114
在黑河联合实验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19
在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122
在中科院和首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仪式上的讲话 128
在国科大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31

     
博观约取立品牌 厚积薄发重内涵
白春礼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中国科教界和中国人民迎来“科学春天”3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作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经历和参与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在研究生教育现代史上镌刻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在全国率先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等等。1983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首次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上,首批被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中国科学院培养的就有12人。在迄今累计培养的7万余名研究生中,有30余位当选为两院院士,更多的毕业生则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等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1978年研究生院成立时,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亲自兼任了研究生院的第一任院长。许许多多的老前辈、老科学家对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研究生院成立之初,没有固定校园,甚至没有像样的校舍,师生们曾在临建的食堂风餐,也曾在平
板房里上课。我作为学校第一批研究生中的一员,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等科学大师,还包括李政道先生这样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知名学者,都曾在简陋的教室里,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地为同学们讲课。当时一大批经过“文革”磨难又考上研究生的中年和青年学子,刻苦勤奋、孜孜以求。大家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为祖国的强盛奋力拼搏。这种拼搏精神,应该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也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传统。
在今天这个讲台,我还要提到李佩教授。她既是我和我当年的同学们十分尊崇的师长,也是我们研究生院的优秀教师中最突出的典范。1956年,李佩老师随郭永怀先生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我院的研究生外语教学。她的渊博学识和卓越成就,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的严格、严谨、严厉,使一届届学生从畏惧到钦佩,再到终身的感激和敬重;她的敬业、顽强,直到80岁高龄,仍然活跃在外语教学的讲台上。在李佩老师的身上,深刻体现了前辈们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也因此深受几代科学家与广大校友的尊崇和景仰。
在国家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于2000年整合全院研究生教育资源、构建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新格局,组建了新的研究生院,使得全院研究生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目前,研究生院由北京的3个教学园区、12个院系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0多个培养单位、5个教育基地共同构成,拥有担负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近300名院士、近4000名博士生
指导教师和3400余名硕士生指导教师,在读研究生有3万余名。得天独厚的研究生教学科研条件和完备的学科体系,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已经成为一个优良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近年来,“大师上讲台”一直是高教领域的期盼,杨振宁先生等前辈还为此身体力行地示范和呼吁过。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讲台上,每天都闪现着院士们授课的身影。像刚刚去世的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20多年来一直坚持为研究生授课。他的学生丁仲礼,当选院士之后还一直是他的助教,每堂课必到。他们“师徒”二人对研究生教学的重视和付出,已经成为研究生院的佳话;还有欧阳钟灿院士引进创建了“小组茶会”的教学模式,让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得到互动学习的机会;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院士,身体力行,倡导科学家与研究生坐在一起“华山论剑”。正是这些科学大师的积极倡导、引领和垂范,形成了中国科学院重视研究生教育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氛围,具备了研究生培养的雄厚实力。
坚持高水平科研中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理念,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的思路,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发挥中科院的独特优势,努力在研究生教育创新中,作出新成绩。中国科学院宏大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宽广的学科专业领域、充实的科研任务、先进的科研设施、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优势,为大规模、多特色、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基础和保障。我们的办学目标是:以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出发点,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实现科研与教育的协同发展,真正办出具有中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中国科学院拥有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传统和经验,还有追求科学真理、提倡学术自由、倡导文化内涵、崇尚爱国奉献、注重品德修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氛围,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要求和发展趋势。我们坚信: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极大的优势;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同学们,在建校30周年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你们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员,将有机会在高水平科研创新实践中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应该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更应该自觉担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谈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秉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30年来,研究生院继承了中国科学院的优良传统,科学与人文精神在这里交融,新思想、新学说在这里激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成为全院师生的共同追求。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展示的“更快、更高、更强”和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又奏响了新的时代强音。同学们务必要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积极践行校训的同时,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并运用到各自的刻苦学习、创新实践、乐观生活
中。“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也就是说,经常不断的更新创造,才是高尚可贵的品德追求;生生不息的变化,才是事物不断发展的本质。希望你们每一位研究生都要用创新的精神安排未来每一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第二,希望你们珍惜宝贵年华、积极探求新知。在人的一生中,有专门时间读书学习、探求新知的机会,这种机会弥足珍贵、稍纵即逝。从为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者的成长历程看,其人生立志和决定性成果,大多是在研究生阶段形成和做出来的。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对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同学们务必要倍加珍惜宝贵年华,倍加珍惜良好环境,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士,甚至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往往难以定论是否属于“最聪明的”,但他们无疑是“最勤奋的”。
第三,希望你们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全面素质。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研究生院尝试的“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跨专业课程兼修计划”、“通识案例必修课程”、“相对标准考核规则”等教育创新的举措,正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梁启超先生讲:“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不先破成败之见。”怎么破呢?他提出的总的原则是:“办事者,立于不败之地者
也;不办事者,立于全败之地者也。”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事,最后终能成功;要是不去做事,则肯定不会成功。我希望每一位研究生同学,在走出校园时,都有着深深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广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
30年前,我曾经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有幸踏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校门;今天,我虽然以院长和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站在这里,但我也与校友们有着同样的感念。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的各类人才,已遍布在海内外各个专业领域,并为祖国的发展和强盛,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对青年留学生发表的重要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这一代就是在毛主席的这句话的鼓励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的国家迎来了有史以来少有的发展机遇,正在崛起,同学们幸逢其时,只要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你们的,世界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对新当选院士提出希望和要求
白春礼

各位院士,同志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在此召开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期望通过新当选院士签署承诺书并举行庄严的颁发院士证书仪式,切实增强新当选院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对各位新当选院士表示诚挚的祝贺,欢迎大家加入中国科学院学部这个大家庭!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来自新闻界的朋友们,我们要衷心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与新当选院士共勉。
第一,大家要以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为新的起点,继续攀登科技高峰。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我们既往的学术成绩和贡献得到社会、学部和大多数院士的认可,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划等号,科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科学不迷信权威也不能盲从权威,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一员,千万不要自我陶醉,更不
能以权威自居。我们要恪守科学家的本分,在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发展科学、创新技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步、永不懈怠、永不自满,争取不断取得新的创新成果。
第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学部的优良传统,切实发挥明德楷模作用。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是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情况下全国学术领导机构确立的标志。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管是作为全国学术领导机构,还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始终团结带领全体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发展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为己任,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院士群体中既有学科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有做出过重大科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毕生在专门学科领域默默耕耘的一流学者,正是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和良好修为,为院士群体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使得院士群体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学部的历史是由全体院士共同书写的,过去的辉煌历史是老一辈铸就的,新的历史篇章需要我们来谱写。我们一定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时时刻刻认识到院士称号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按照《院士章程》的要求,“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积极作为和突出贡献,为院士这一崇高荣誉称号增光添彩。
第三,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
设。这既是《院士章程》中明确规定的院士的重要义务,更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厚望。江泽民同志在院士大会上明确要求广大院士“不仅要继续在科研领域中拼搏,而且更要承担起培养年轻科技人才的历史性任务”、“大家都要把培养优秀年轻人才作为己任,把培养出优秀人才、培养出能够超过自己的人才作为最大光荣”。胡锦涛总书记也殷切希望广大院士“承担起培养和提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建设好学术梯队,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要求院士们“一定要把加速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重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好自己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勇于开展学术批评,无私地培养、提携和支持青年人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四,积极承担学部任务,严格遵守学部规章制度。《院士章程》明确了学部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的职能。长期以来,学部紧紧依靠广大院士,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迫切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咨询研究并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党和国家宏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举办高水平科技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严肃的学术评价评议,为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做出了不懈努力。

希望新当选院士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学部工作和学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承担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科学传播、科学文化建设和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等任务,积极推动学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各位要遵守学部和所在单位的有关规定,根据自己专业专长,承担学术兼职要量力而行,参加社会活动要谦虚谨慎,时时提醒自己是科技界普通的一员。
刘延东同志指出,中科院既是科技事业的国家队,也是凝聚院士的大家庭。各位来自全国不同部门、不同科研单位,大家都是为了繁荣我国科学事业这个共同的目标进入学部这个大家庭的,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重要一员。我们要把院士队伍建设好,把院士群体团结好,把院士智慧发挥好,把院士声誉维护好,切实做好院士服务工作,使大家有难处首先想到学部,有成绩主动与学部分享,有意见可以畅所欲言。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国科学院学部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家向往、全社会崇敬和热爱的科学殿堂!
各位院士,同志们!
今天正好是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76周年,在这样一个日子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倍加爱护院士荣誉,倍加珍惜学部传统,牢记崇高的荣誉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好由全体院士共同铸就的学部精神、价值理念和科学文化,切实发挥好明德楷模作用,用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引领我国科技界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院士这一荣誉称号的贡献。
谢谢大家。

寄语国科大首届本科毕业生:淡泊名利谦卑为怀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大学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这是各位同学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也是国科大人才培养的一座里程碑。在此,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国科大表示祝贺!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成长倾注心血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先回答一个自国科大招收首届本科生(也就是你们这一届)以来,社会就一直很关注的问题:为什么像国科大这样一所具有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学校还要招收本科生?我们每年要招收1.5万名体量的研究生,为什么还要花如此大的精力来培养不到400人规模的本科生?大家都知道,2013年7月17日,***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对我院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国科大招收本科生是我院贯彻落实总书记
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国科大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构建完整高等教育体系的职责和使命。
  从2000年底更名组建新研究生院,到2012年6月正式更名成立国科大,我都一直兼任院长、校长。我是国科大前身、中科院研究生院40年前成立时的首届研究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你们的学长。十几年来,我对研究生院和国科大的发展,与同志们一起倾注了心血,也充满着感情。2014年1月,国科大本科招生专业培养方案正式上报教育部并得到批准。2014年4月,我将国科大校长一职交由丁仲礼同志担任,国科大新一届党政班子正式上任。国科大在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有着辉煌的成绩和突出的贡献,但本科教育,国科大还是一名“新兵”,社会上,包括教育界的一些同行对此抱有疑问。但我本人、时任校长丁仲礼院士和分管本科生教学工作的席南华院士等许多科学院人,对培养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充满信心。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座的各位优秀的同学们,你们怀揣科学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执着地选择了刚刚招收本科生的国科大。今天,我要由衷地对同学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选择国科大、信任国科大、理解和包容国科大。感谢你们把最美好的四年青春时光献给了国科大,身体力行地见证着、推动着国科大的发展。
  四年来,中科院党组高度重视国科大本科生培养工作,向国科大提供了全院最优质的科教资源。院属各研究所尤其是京区40多个研究所深度参与本科生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资源,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
科学自信。包括院士在内的一批优秀科学家纷纷走上讲台或担任学业导师,有的研究员还当起了助教,充分体现了让知识创造者“上讲台”的育人理念。许多研究所的所长亲自担任了本科生班主任,其中就包括李树深院士的李班、席南华院士的席班、徐涛院士的涛班等,他们用人生智慧、科学精神和育人情怀,为同学们的前进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向为国科大本科生培养做出重要贡献的各研究所、各位科学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四年前,你们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对大学的认识刚刚起步。在开学第一课上,我给大家讲了《科学报国,薪火相传》;2015年,我邀请李岚清同志为第二届本科生讲第一课,题目是《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2016年,我邀请温家宝同志为第三届本科生讲第一课,题目是《我的大学》;去年,我又给第四届本科生讲了第一课,题目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技创新》。开设这些第一课,是希望同学们树立崇高理想,立志科技报国,做一个兼怀天下、勇担时代重任的国家栋梁!
  四年来,你们始终牢记矢志科研的初心,从“不轻松的中学”来到“更加不轻松的国科大”,在中科院这座科学殿堂里,全身心地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成长为未来科技领军人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86名2014级本科生前往六个国家的16所大学访学一学期,学校投入1800多万元,力度之大,国内高校绝无仅有。在即将毕业的290名同学中,有244人继续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占
毕业人数的84.1%,深造率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其中,159名同学选择在国内深造,除了4名同学分别选择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西湖大学读书之外,其余都继续在国科大攻读学位;有28名同学将前往香港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再回国科大攻读博士学位;57名同学出国深造,其中,11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我很关注延期毕业的同学,这其中一部分同学是为了修读双学位而主动申请延期。其中,有一个叫汪诗洋的同学,原来对学习计算机很有兴趣,从北京四中考入国科大。大一后,选择化学所的一位教授学习计算化学,大三结束的时候年级排名第三。两年来,他认识到做好计算化学研究,需要掌握化学、计算机和数学三个学科的知识,于是他决定辅修计算机专业。为此,他放弃了去哈佛大学访学的机会,同时说服家长和学校,决定延期一年毕业。这个例子体现了国科大“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还有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今天毕业的同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参与了导师的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还有一位同学获得了在一个著名国际会议上作报告的机会。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用艰辛的付出和优异的成绩树立起国科大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标杆,也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看齐的榜样。你们将载入国科大发展的史册,也承载着国科大的未来与希望。我坚信你们未来光明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长辈,在你们就要离开校园之际,我还是想多叮咛几句。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传承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的家国情怀和优秀品质。我还清晰记得2013年7月,***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也就是在今天这个礼堂门口,对国科大同学深情寄语,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这个时刻和同学们再次重温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就是希望大家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不断与大师前辈“对标”,与自己的理想目标“对标”,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始终将个人的成长梦、成才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地结合,真正成长为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
  同学们,希望你们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意识,用批判性思维去认识和分析未知世界。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作为一名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你们不应只学习现有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勇于挑战权威和传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坚持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敬畏规则、精益求精、坚定执著的专业主义。
  同学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希望你们在不断增长才智的同时,能够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探索科学奥义的同时,能够涵泳丰富的文化养分;在不断追寻宇宙浩瀚之时,亦能航游内心的广阔;在不断丰富有趣的人生时,能够摒弃名利的束缚;在执着理想的坚定时,亦能守拙于生活的静美。常养浩然之气,
常扬君子之风。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始终做一个谦卑为怀的人。古语有云:“人以谦卑为怀,方能成其大;以厚德为基,方能载其物。”,一代理学大师王阳明也曾说:“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保持谦卑首先源于我们对未知认识的局限性,只有保持对未知的敬畏,才能激励我们不懈探索。保持谦卑还在于要尊重每一个个体,三人行,必有我师,承认自己的局限和短板,愿意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人才能修得真知,走得更远。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坚持终身学习。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如何抓好学习呢,我觉得毛主席在他22岁,也就是同学们这个年龄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值得大家仔细体会。他说:“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就是说在学习专业性知识之前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大家从事科学研究往往会专注在一个具体的领域,但是却不能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要多方涉猎,扩宽视野,开阔思路。
  同学们,此去经年、前路迢迢、惟愿安好!在离别之际衷心祝福你们学习和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前程似锦!也希望同学们记住,中科院和国科大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教育与科研并举 出成果出人才并重
——白春礼在2011年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
毕业生的各位亲属代表们,
参加今天仪式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喜庆节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研究生院2011年度的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近几天来,我院各研究所也在举行相应的毕业典礼。在这里,我向今天到会的毕业生代表,并通过你们向2011年喜获学位的4832名博士、3898名硕士同学们,表示我的衷心祝贺!
今天的典礼,标志着研究生院今年的8730名毕业生已经圆满完成了学业,将从这里踏上自己人生的新征程。此时此刻,我作为你们老师中的普通一员,跟你们一样喜悦而激动;我作为研究生院的院长,跟你们说几句心里的话,作为我们临别的赠言。
首先,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祝贺你们”!
同学们,我庆贺你们生长在一个幸福的伟大时代,你们大多出生在八十年代,伴随着国家的快速进步发展而顺利成长;我羡慕你们能够就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有着稳定的社会保障、先进的科研设施装备、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更祝贺你们,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顺利获得了学位。
我也是你们的学长,是研究生院1978级研究生。回想起来,虽然30年前的学习科研条件无法与今天相比,但今天与30年前从事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规律是一样相通的,都需要执著、坚韧、拼搏和奋斗。我知道,你们也一样经历过知识学习的刻苦勤奋、科学研究的艰辛磨练;一样也有过课题钻研的通宵达旦,甚至探索路上的曲折蜿蜒;当然,你们肯定也一样有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兴奋,一样有过百折不饶、攻克难题后的激动与喜悦。
千锤百炼出真金,艰辛磨砺出雄才。今天,我祝贺你们终于“学有所成”,也坚信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你们也一定会“学有所用”。今天,我也希望你们,在取得进步而自豪喜悦的同时,不要忘记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不要忘记亲人们的默默支持,不要忘记同学和朋友们的相互帮助!
其次,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感谢你们”!
同学们,我要告诉你们,在你们完成学业的时候,也为中科院的科技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科研事业的进步,作出了你们独特的贡献!
作为中科院的研究生,你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到了科技创新的工作中。你们当中,有的同学曾经奋战在“嫦娥飞天”、“龙芯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重要研发项目中,有的同学曾经拼搏在可可西里、喀斯特山区、汶川地震灾后勘察等艰苦的实践中……
当前,我们正在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教育与科研并举、出成果出人才并重”作为我院深化科教结合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和任务。我们的老院长路甬祥院士几年前也说过,“研究生不仅寄托着中科院的未来,也支撑着中科院的现在”。如今,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中科院的育人职责,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环境,让广大同学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
同学们,中科院众多科研项目的完成、科技创新成就的取得,都凝聚了你们的智慧和辛劳。对于你们的独特贡献,我真诚地感谢你们!
最后,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期望你们”!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你们新的人生征程。临别之际,我祝福你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安康幸福;相信你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施展才华、报效祖国;并期待着你们做出成绩、取得成就的好消息!
你们是值得信任的一代。在这里,我想起了你们的一位学长,大连化物所青年科技工作者——任通。《中国青年报》在今年6月6日、7月4日,用大量篇幅突出报道了他的事迹。虽然他只有32年的短暂人生,但他的老师们称赞“他敢于选择原始创新的艰辛道路”,他的同事们评价“他是一个内心清澈的人”,他的学生们赞誉“他是一座照亮前方的灯塔”,他身边的人们赞叹“他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每一个人”。但是,他自己推崇的一句格言是:“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任通的事迹中,我看到了你们一代人的同样坚定担
当。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科技事业在你们一代的手中,一定会做得更好,你们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一代!
同学们,在今天之后,你们当中会有一部分继续留在中科院、或者是出国留学深造,但大多数同学将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常说,人生的道路上会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荆棘和艰难,甚至还会经受煎熬、经历磨难。但我希望你们,一定要立足平凡、志存高远、清澈纯洁、豁达乐观,要始终坚持扎实治学、踏实做事、诚实做人,以高昂的斗志、创新的活力、坚韧的毅力,创造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未来的几十年,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你们生逢其时,必将大有作为。我由衷地期望你们,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发展,创造科技新成果、创造美好新生活,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你们的知识、智慧和才干,为母校赢得荣誉、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祝贺你们,感谢你们,期望你们!我们等待着你们成功成才的佳音!
谢谢大家。

努力培养造就科技拔尖人才
白春礼

  党的十七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了报告和党章,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凸显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引进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的中心,始终把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基础、科技支撑和人才储备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培养造就科技拔尖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快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和凝聚
 
建院初期,以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技领军人物,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培育了支撑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拔尖人才队伍。新时期,中国科学院党组深刻认识到,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为国家培育科技拔尖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创新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按照“夯实基础、重点培养、广开贤路”的工作思路,加快凝聚和造就科技拔尖人才。
  面向世界、广开贤路,把凝聚海外人才作为科技拔尖人才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1994年起,中国科学院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以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为主的“百人计划”。截至2008年底,中国科学院通过“百人计划”支持海内外优秀人才共1569人,其中从国外吸引了1122名优秀人才。他们中已有2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7人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71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为充分发挥海外优秀人才的作用,促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强强联合”,提高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国内学科交叉和前沿学科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引智与引才并举,于2001年开始实施“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目前,中国科学院根据科研布局、学科发展和培养学术带头人的需求,先后组建了70个创新团队,吸引海外优秀学者495人,其中已有283人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在2008年国家“千人计划”遴选中,中国科学院入选的12位海外优秀学者中,有5位是通过“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并最终加盟的。
  拓宽视野、委以重任,在事业发展中造就科技拔尖人才。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不断提升优秀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承担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项目,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造就科技拔尖人才。一方面,不断拓宽科技拔尖人才的战略视野。如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1998年联合发起了以“培养21世纪科技界领军人才”为宗旨的中美前沿科学研讨会,双方分别在本国遴选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参加。在已召开的11届研讨会中,我国有515名优秀青年科学家参会,他们就国际科技前沿的重大问题与国外优秀科学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与国际拔尖青年学者建立直接联系和合作渠道,在国际舞台上接受历练、展露才华。另一方面,委以重任,大胆使用,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如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一些国际知名科学家担任所长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在国内设立了9个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由中德双方的知名科学家组成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高标准遴选优秀青年科学家担任组长。他们到任后,在提升和凝练科技创新目标、推进管理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遵循规律、创造条件,为造就科技拔尖人才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科技拔尖人才是经过创新实践锻炼,从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中脱颖而出的。中国科学院遵循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
进行扶持和培养。对于在创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我们通过院长基金、职称破格晋升、支持其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和新建研究单元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具有较好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员,通过提供更多的竞争机会、必要的前期支持和出国衔接培养等方式,为其尽快成长创造条件。如设立青年优秀人才前沿领域专项,通过院公派留学计划、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派出青年学者到国外著名实验室进修等。此外,根据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如与中组部共同设立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在东北设立了“东北之春”区域人才计划。
  科教结合、寓教于研,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坚持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是中国科学院教育创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目前,中国科学院已形成以“一校一院”(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为核心、覆盖全院研究所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段式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截至2008年底,中国科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了31933名博士、49965名硕士。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中国科学院共有180篇论文入选,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8.3%。这一成功实践充分证明,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规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有利于科研与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激发科技拔尖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中国科学院党组通过建立新型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创新创业机制,为各类科技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契约管理”的新型用人机制,为科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1999年,中国科学院率先在全国科研系统实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实现了用人制度的重大转变。2001年,中国科学院停止了单纯的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全面实行岗位聘任制度,职称仅与岗位挂钩。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论资排辈的局面,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走上关键岗位,涌现出一批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拔尖人才。
  建立“绩效优先”的新型分配机制,为科技拔尖人才的价值体现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凝聚和稳定科技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在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科研系统实行了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组成的“三元结构”分配制度,基本工资按国家规定执行,岗位津贴根据岗位职责分级、分类发放,绩效奖励则主要取决于科技人员创新贡献的大小。新的分配机制把科技创新绩效与人员待遇挂钩,使科技拔尖人才的社会价值得到较好体现,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机制,为科技拔尖人才技术转移转化消除障碍。中国科学院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为科技拔尖人才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采取“科技成果+人才”一体化转移的模式,试行知识和技术要
素参与分配,探索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向社会转移、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模式;创办并发展联想集团、地奥集团、三环公司等著名高技术企业,培养了一批全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家;创办中国科学院联想学院,大力培养懂科技、懂管理、懂创业、懂经营的人才,畅通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价值链,促进高技术产业化。
  三、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拔尖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科学院党组在为国家培育科技拔尖人才的过程中,以“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为基础,把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作为党组的中心工作之一。
  坚持党管人才,在政治上关怀科技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党组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明确提出科技拔尖人才应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举办研讨班,组织国情考察等方式,对科技拔尖人才进行引导和教育,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设党课等形式,加强对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教育,积极在他们中发展党员,把更多的科技拔尖人才集聚到党的组织中来。同时,在全院上下大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从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宣示科学的基本理念,形成有利于科技拔尖人才全面发展和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
 
坚持上下互动,在工作上关心科技拔尖人才。人才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核心工作之一,每一次党组会上一般都有关于科技拔尖人才的专项议题。党组主要领导经常邀请科技拔尖人才座谈,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各研究所党委也根据本单位实际,采取建立优秀人才专项基金、为优秀拔尖人才配备学术秘书、提供良好实验设备等措施,为科技拔尖人才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坚持紧扣需求,在生活上关爱科技拔尖人才。院党组成员和科技拔尖人才之间保持着顺畅的沟通渠道,科技拔尖人才可随时与党组成员直接对话,党组成员也通过定向联系等方式,主动与他们交朋友。院党组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关心青年科学家的健康,为此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技拔尖人才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此外,院领导和研究所领导每年都要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努力解决科技拔尖人才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住房困难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依靠人才支撑未来发展,是一条越来越宽广可行的发展路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越是重视自主创新、重视人才作用的地方和企业,其抗冲击的能力就越强。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中国科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奋发向上,着力培养造就更多的科技拔尖人才,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以科技创新的新成就、改革发展的新突破,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十年灌注 硕果满园
——写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设立10周年之际
白春礼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写进了报告和党章,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颁布了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凸显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始终将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职责和发展的基础。建院初期,以严济慈、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等为代表的我院老一辈科技领军人物,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培育了支撑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拔尖人才队伍。从1994年起,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以吸引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主的“百人计划”;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同创立了“中国科学院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马普伙伴小组”;2001年启动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4年推出了杰出青年资助基金在新世纪又推出了“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创新群体设立的
10年,正值中国科学院快速发展的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这些重要举措,与我院的相关计划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我院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茁壮成长。
    二、中国科学院获资助创新研究群体概况
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这一资助模式,旨在聚集以国内优秀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围绕某些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期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回首10年来,获资助的群体在多个学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领军型的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的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院获得资助的群体也是硕果累累,群星璀璨。
2000年基金委设立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当年我院就有6个群体获得资助,至2009年国家天文台颜毅华研究员等青年一代学术带头人的加盟,在科学基金支持的225个创新研究群体中,有102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我院的创新群体在开拓前沿领域方向、促进学科交叉及思想碰撞、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培养年轻人才、以及有效组织攻关队伍等方面都起到了引领与骨干作用,为完成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13年的战略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研究群体”计划的设立思想和资助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工作的思路十分吻合,即采取“长期稳定支持,鼓励前沿探索”的战略思路。中国科学院非常重视“创新群体”的推荐申报工作。从
2004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中科院每年度都对各创新研究群体申请团队进行预选,并由中科院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择优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这种推荐模式保证了群体研究目标的高定位和研究队伍的高水平。
    三、群体设立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作用
1.思想碰撞,鼓励创新,迈向国际一流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旨在通过稳定支持一批我国基础科学领域中具有冲击国际前沿水平潜力的研究队伍,使群体成员互相交流,培养和造就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中坚力量,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不断迈向国际一流,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切磋交流产生思想的火花是非常重要的。
以中科院物理所的闻海虎、王玉鹏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的“非常规电子态物质性质”团队为例,该团队以其立足前沿的选题和雄厚的研究实力,获得了200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在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高质量非常规电子态材料的制备,非常规电子态物理性质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均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群体在国际学术界的竞争力以及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思想碰撞也显著增强。
在铁基超导材料的研究中,物理所连续获得新的超导转变温度,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美国Science等杂志以“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向前沿”等为题报道了我国研究人员在新一轮铁基超导体中所开展的富有重要影响的
领先性工作,并称“至少已有4个不同的中国科学家小组合成出了新的超导化合物”,其中3个研究小组均来自该创新研究群体。关于铁基超导的研究成果入选Science评选的2008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和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群体中的赵忠贤、闻海虎、王楠林等获得200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该群体项目大大推进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地位。
2.凝聚人才,发挥群体优势,担当创新重任
群体的支持在凝聚人才、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攻关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群体能够集中力量,担当创新重任。
大科学装置是开拓前沿创新的重要武器,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大科学装置的建设,需要集成科技创新、工程管理创新和体制文化创新等多种要素。“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在我院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研究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李建刚领导的“稳态等离子体约束改善的机理研究”群体为例,群体的支持促进了该团队在核聚变领域凝聚团队,完成国际水平的大科学工程,并承担国际热核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而这一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
托卡马克(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研究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大科学工程,需要一支相互协作的团队,而团队中的核心集体尤为重要。在基金委创新群体以及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多年来,该群体配合默契,分工明确、交叉互补,以HT-7和EAST两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为实验平台,在国内外广泛合作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建堆所
涉及的稳态等离子体约束改善这一当今前沿课题开展研究,获得许多重大科学和技术突破:HT-7高温等离子体到达400秒和EAST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超过1分钟,这都是目前国际托卡马克的最高记录,他们还独立建成多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系统。目前,该团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计划利用以我为主研发的设备及仪器,通过实验验证,力争在3—5年内作出一些重大的突破。群体一直勇于挑战,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群体成员有4位成为国家ITER计划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在海外合作团队中,有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成为国家ITER计划专项的首席科学家。
总之,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对于该核心集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支核心群体的研究和发展,带出一支更年轻、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团队,为我国全方位走向世界舞台,在ITER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加强国际合作,“创新研究群体”和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相得益彰
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基础研究、前沿与交叉科学走向国际的关键,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保持科学研究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也有益于相互激发灵感,产生国际先进的创新性成果。继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计划”以后,中国科学院推出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目的是加强国内
优秀科学家和海外知名学者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海外优秀人才的作用,提高中科院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内学科交叉和前沿学科的发展。我们有选择地支持了一批群体实施“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其中有不少是在获得了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支持的。
例如,上海天文台景益鹏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与演化等宇宙学前沿问题研究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其中暗物质晕三轴椭球模型被国际同行誉为奠基性工作;暗物质晕的结构与其形成历史之间的联系被编入了国际最著名的天文学教科书《星系动力学》的第二版;星系质量与环境的关系被目前国际最大口径光学望远镜VLT的深度星系巡天组称为“检验星系演化的高质量参考标准”等。“创新研究群体”计划的成功实施与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相得益彰,极大地推动了中科院相关基础前沿研究的进展,大大提升了有关群体的国际化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
    四、结束语
“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实施的10年,是营造创新沃土的10年、发挥团队优势的10年,是播撒创新种子、培养和凝聚领军型创新人才的10年,是激励学者脚踏实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10年!1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重要途径。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为我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提供了重大契机。许多领域的国际重要科学家和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通过“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方式引进,在国内开始了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为“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更高水平的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在许多符合国家需求的大工程项目和民生项目、国际前沿的高科技领域,我们都刚刚起步或初有成效,仍然缺乏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研究队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继续通过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努力建设强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院在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过程中,将继续凭借创新研究群体等平台,凝聚培养造就一流的创新队伍,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贡献。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白春礼)

     
物质科学变革性突破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白春礼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
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2日在对首都科技界发表的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有可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战机。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
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从现代科技发展和当前科技发展态势分析,物质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会,而物质科学的变革性突破将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物质科学变革性突破的历史启示
物质科学致力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它不仅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原理,为新材料与新器件的研发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物质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等,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物质科学的研究不断催生新的理论,而且也催生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的发明和运用。物质世界的层次对应于基础学科的分类,主要有天文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乃至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纳米科技、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这些尺度从大到小,所对应的科学前沿分别为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本质、物质的本质与基本结构等。数学是上述基础学科和科学前沿的共同基础。
物质科学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实践。物质世界是分层次的,每个层次均有各自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一旦对这个层次的特征和规律有了新的认知,科学与技术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也必须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其
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尊重客观规律。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导物质科学研究的思想基础,同时物质科学研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提供科学实证的载体。
绝大多数科学知识是累进式向前发展的,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起新研究项目或对长久以来的猜想及理论加以验证,这种进步是进化性的,即进化的科学观。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研究以这种形式的创新性推动科学进步。通过推翻已有模式,产生全新理论,科学进步是革命性的,以这种形式构成的科学研究,称之为变革性研究。变革性研究从根本上改变对已有重要科技概念的理解,或开辟新的领域,挑战旧理论,迈向新前沿,其特点在于“创新性”(innovative)、“高风险”(highrisk)与“大胆”(bold)。
1.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催生了新的理论,奠定了众多发明和应用的基础。
李政道先生曾指出:“20世纪初,科学界最大的谜是太阳。”20世纪中叶前,人类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太阳的能量是经光传播到地球,所以光和热的研究是20世纪初物理界的两大重点。爱因斯坦由于光电效应而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评出了百余年诺贝尔奖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其中之一是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研究催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一个世纪的创新革命,产生了原子结构、分子物理、核能、激光、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几乎20世纪绝大部分的科技文明均源自于此。
2.对物质科学的探索催生了新的检测工具,催生了新的领域。
1981 年,Binnig 和Rohrer 教授为研究超导体的局域隧道效应,从最初的装置设计中悟出可用其专门研究表面电子态密度变化,从而发明了可用于观察和操纵表面单个原子、分子和原子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一发明5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STM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是纳米科技的“眼”和“手”,催生了纳米科技走向成熟。所谓“眼”,是指利用探针(SPM)可直接观察测试原子、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特性;所谓“手”,是指STM可以移动单个原子或分子,构造纳米结构,同时为科学家提供在纳米尺度上研究新现象、提出新理论的微小实验室。这是对物质科学探索而催生新工具,并因此开辟新领域的典型例子。
3.物质科学探索中的新发现奠定了诸多大科学工程的基础,同时大科学装置的应用也对物质科学的深入研究和新技术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7年科学家研究发现高速荷电粒子在速度改变时放出电磁辐射,即所谓同步辐射。到了20世纪70年代,同步辐射作为一种特殊光源开始得到应用。同步辐射大科学工程为当代科学几乎所有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先进的、不可替代的实验平台,依托同步辐射进行的研究产生过5项诺贝尔奖。同步辐射的建设不但推动了高能物理
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还有力带动了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探测技术、医用加速器、辐照加速器和工业CT等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美高能会谈,20多年来不仅是中美科技合作的重要渠道,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外交沟通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技术最早由高能所引入中国,高能物理研究也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源初推力。1991年5月30日,中美科学家为高能所设计了国际计算机联网的手绘路线图。
    中科院关于物质科学研究的某些重要方向及未来设想
物质科学的前沿突破推动了变革性技术的产生。中国科学院在若干基础研究前沿方面进行了布局,并对创新型科技拔尖人才给予了特殊支持。在这方面的重点领域,主要可分为量子尺度、纳米尺度、宏观尺度、未知尺度。量子尺度的基本科学问题是量子纠缠态的非定域性,重要的代表性成果是量子通信,引发了通信领域的变革;纳米尺度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是基于微/纳结构的亲/疏水可控转换,变革性成果是纳米绿色打印制版,引发了印刷技术的重要创新;宏观尺度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是新能源研究,可能的重要变革性成果是为未来能源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未知尺度的重要基本科学问题是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变革性成果将会是物质世界的全新认识。
1.量子通信是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

经典保密方式理论上已被证明是可以破解的,而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保密方式则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中国科技大学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单位之一,其成果2次荣获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3次荣获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5次荣获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形象地说:“过去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他们已将中国科技大学,甚至整个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到量子计算界的图谱中。”在60周年国庆之际,在天安门城楼、中南海、国庆阅兵指挥部等地点之间,通过该突破,构建了绝对安全的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热线。
2.纳米绿色制版技术有可能让印刷业“弃暗投明”。
活字印刷是印刷行业的第一次飞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完整的巨幅画卷魔幻般地展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立体活字印刷。汉字激光照排是我国印刷技术的跨越发展。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次于“两弹一星”名列第二。我国目前主流的激光照排技术是两步感光过程;国际上目前主流的CTP制版技术是一步感光过程。上述两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感光成像必须避光操作,化学显影导致废液排放,预先涂层造成资源浪费。随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环保成为印刷业的发展趋势。中科院化学所目前发明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是非感光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耐印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印刷精度。纳米结构实现板材超
亲水和浸润性调控,实现转印区域从超亲水到超亲油的转变,避免浸润性差别不够导致的印刷糊版现象;纳米粒子有效增强转印材料的耐摩擦(耐印)性,同时避免微米颗粒复合引起的打印头堵塞及分辨率低等问题。该技术的优势在于不避光、无污染、成本低、可回收,具有巨大的社会环境效益,并有可能在国际该领域引领发展。
3.新原理有可能加快解决未来能源的步伐。
2020年全世界能源需求约为23兆兆瓦,现在用量约为13兆兆瓦,需增约为10兆兆瓦。可开发的水电约为0.5兆兆瓦,海洋能约为2兆兆瓦,风能约为2兆兆—4兆兆瓦。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约为120000兆兆瓦,若按陆地面积(占地球面积29.2%)的1%,转换效率10%计算,可提供35兆兆瓦的能源。目前太阳能电池现状是单波长的转换效率可达80%以上,但太阳光谱是连续谱,宽带隙的电池不能利用长波部分,窄带隙的电池不能充分利用短波部分,现有思路性价比不高,另辟途径才有可能获得突破。以新结构、新原理和新材料为契机,强化多学科综合交叉集成,瞄准个性化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根本解决能源问题的渠道之一是新型核裂变电能,其发展必须面对两大关键问题——核燃料的稳定供应和核废料的安全处置。针对上述问题,中科院拟分别加强钍资源的核能利用基础研究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嬗变核废料的研究。核能分为核裂变能与核聚变能,若核聚变原理应用于发电,则具备极大的
优势,主要表现在辐射极小且核聚变燃料取之不竭。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为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七方共同参与。我院建造的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是世界上首个建成并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其成果表明EAST实验正朝着探索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这一未来聚变堆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迈进。
4.暗物质和暗能量也许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之谜。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目前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已知物质完全不同。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有可能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世界观。根据现有观测数据计算,宇宙总能量中的73%是暗能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通过与美国合作,发现宇宙线电子谱有一个“超出”,被认为可能来自暗物质,受到广泛关注。我院国家天文台刚建成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是世界上最大的光谱望远镜,将揭示不同宇宙红移处的星系分布,从而可为追溯宇宙的膨胀历史、探测暗能量的性质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完全是基础性、长远性、探索性的,但一旦有突破性的发现,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总之,对物质科学的深入认识,将拓展对已有重要科技概念的理解,将加深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进而为改造世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对物质科学的深入认识有可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给科学和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进而带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我国有一支能力较强的从事物质科学研究的队伍,我们应有意识地提出有可能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若干方向,并且带动变革性技术的产生;同时,以大装置的集群部署和学科交叉为牵引,可以为变革性科学技术的产生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
(作者白春礼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新年寄语:以“空杯心态”迎接新的一年
白春礼

2012年,中国科技界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在践行“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中,2012年的成绩单如何呢?
一年来,全院科技人员按照“顶天立地”的总要求,不断致力于重大创新突破,努力争取变跟踪、同步为引领,抢占全球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海试中,我们在突破关键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亚湾中微子振荡实验实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精确测量,入选《科学》杂志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量子通信首次实现百公里量级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为全球化量子网络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铁基超导机制与材料、生命起源与演化、重大疾病发生机制与防治、新材料研发、新能源开发应用等方面,我们也取得一大批创新成果。
一年来,全院继续秉承“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传统,在育人、用人方面
的成绩可圈可点。我们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得到了研究所和高校的热烈响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新理念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科大与安徽省共建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成为“科教结合、院地合作”的示范基地。我们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加盟中国科学院,在“顶尖千人计划”和“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的实施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年来,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方面又有新进展。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科学院学部各项制度,加强与部门、地方的合作,设立若干咨询项目,相关报告引起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有效地支撑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重点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科技外交、社会管理、‘三农’问题”等重大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部署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丰富了“依靠思想库、共建思想库、服务思想库”的内涵。
当然,一年来,我们还有更多工作应该提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大会在中国成功召开,获得国内外的瞩目;聚焦“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的3H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关内涵正不断丰富;与部门、地方、行业、企业科技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
在年末岁尾之际,面对这份不错的成绩单,我们在欣喜
之余更应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我们面临着外部快速发展的竞争压力与挑战,我们离国际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永不自满,始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去面对新的开始和对待新的工作挑战,这种心理学上的“空杯心态”对于个人的成长提升和组织的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新的一年里,全体中科院人将会以“空杯心态”,按照“创新2020”跨越发展体系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3-01-01?第4版)

     
扬帆远航 开拓未来
——白春礼在研究生院2012年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亲属代表,广大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伴着仲夏的热烈、校园的绿荫,同学们到了毕业的季节。在这里,我们隆重举行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年度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首先,我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2012年度喜获学位的4953名博士和4305名硕士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广大教职员工,向倾心关爱你们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相信你们不会忘记几年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几天前,我看到了你们征文活动的一篇稿件,有位同学写到:“我们的园区很小,小得从正南门到高能所,慢悠悠也只要十分钟;我们的园区又很大,大得从细胞到宇宙,囊括几十个数量级的研究尺度。我们的生活很单调,特别是期末考试,基本又恢复为考研的三点一线生活;我们的生活又无比丰富,德智体美劳,只要你有心,就有你的舞台。我们的同学很呆,呆得出口就是元素、分子、物种、岩石;我们的同学又很有才,美食达人、音乐王子、
溜冰健儿、话剧才女,比比皆是”。这位同学的生动描述,这种又小又大、又单调又丰富的青春记忆,正是同学们往昔岁月的真实写照。这些生动活泼的真实写照,是你们的人生经历和宝贵记忆,将值得永远珍藏!
十多年来,每逢毕业典礼,作为院长,也作为你们的学长、师长和朋友,我每年都一定要来与同学们欢聚,一起与同学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展望美好的前景。每逢此时,我既高兴地祝贺同学们的学业完成,也真诚地感谢你们为国家科研事业发展已作出的独特贡献。每逢此时,我还总有一种家长送儿女出门远行的感受,要代表母校和老师们,向你们送上美好的关爱和祝愿。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从这里起航,奔赴四面八方。我希望你们,无论走向哪里,都始终胸怀远大志向,永葆进取之心。同学们正值风华正茂,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们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和品行,自觉地把个人奋斗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民奋斗紧密相连。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社会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同学们选择的机会多、发展的机遇好,但面临的压力也大、挑战也多。我坚信,同学们只要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认准目标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才干和职业专长,就一定能够把握机会,应对挑战,实现理想,体现价值,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不平凡的足迹。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从这里起航,踏上现实社会这个大舞台。我希望你们,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积极投身社会的实践和贡献。同学们是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新一代,你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更强。但在同时,你们成长的普遍轨迹是“从家门到校门”,你们常年是“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的周而复始,还缺乏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入了解,更需要加强社会基层的实践锻炼。记得2006年8月,在你们“博士生合唱团”即将出征西北演出之际,我曾为团员们写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题词,就是冀望你们既要读好学习科研的“有字之书”,更要读好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将走向祖国需要的四面八方,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真正投身于现实社会的检验和贡献。我坚信,不受浮躁之气所惑、不被名利之心所困,虚心向人民学习,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够在社会大舞台上经受风雨历练,学以致用、多做贡献,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从这里起航,大多数同学将会继续置身于科技创新的工作领域。我希望你们,始终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科技创新中的建树,历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淡泊名利、耐得寂寞、抵住诱惑,需要坚韧不拔、不畏失败、不言放弃;还需要有勇气提出质疑,想常人之不敢想,为常人之不敢为。科学史上,居里夫人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实验室里以十年为计,才终于成功制取了宝贵的放射性镭;法拉第也用了以十年为计的无数
次反复实验,才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规律……。最近,中科院牵头组织取得了两项重大创新成果,一个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新的中微子振荡,另一个是在应用研究领域,成功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2833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