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汇编(9篇)(全文31623字)

目录

1.崇川区科技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3
2.拱宸桥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8
3.海宁市统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18
4.河东区供销社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31
5.启东市烟草专卖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38
6.深圳市宝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45
7.湘阴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50
8.永嘉县科学技术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60
9.长安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64

崇川区科技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01月26日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区科技局聚焦建设“创新活力城”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积极营造 “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区域科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深化体制改革,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科创委,编制完成科创委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建设创新活力城打造创新示范高地的若干政策意见》(创新20条),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瞄准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加大科创资源招引力度,举办2021长三角科创生态峰会、2021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积极拓展崇川科创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强化考核推进,夯实科创工作基础。截止目前最新数据,1-12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62.19%,排名全市第一;共申报高企315家,其中97家获认定公示,招引市外高企34家,年末高企保有量369家,全市第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51家,全市第一;全年认定科创项目59个,全市第一。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有效上报数44.18亿元,同比增幅48.07%,1-11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04%;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0.61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GDP营业收入达15.8亿元(1-11月),同比增幅38%;劳动工资达4.23亿元(1-9月),同比增幅24.4%。
    (三)聚焦重点产业,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推动成立全市首家以通富微电为龙头企业的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通富微电喜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醋酸纤维获2021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远川崎、中集特、中集能源获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京源环保获省双创团队立项;至晟微电子、奥易克斯等4家企业入围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市榜首;中远海运船务、政田重工立项2021年度第一批市“揭榜挂帅”攻坚项目,认定数并列全市第一,中远川崎等3家企业入围第二批答辩。共认定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0家,其中众创空间5家,孵化器5家,认定数全市第一。
    二、存在短板
    
    (一)部分指标排名有待提升。今年,我区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技术合同成交额等一些指标,纵向看较往年实现较快增长,但从争先进位的角度看,与先进地区比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除部分规模骨干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外,大多数科创企业创新基础偏薄弱,研发投入资金不足,研发管理模式粗放,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不够健全,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能力较弱。
    (三)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我区建成了一批专业科技服务平台,但存在服务链不完整、不衔接,能量不强、质量不高等问题,对创新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够。
    三、2022年工作谋划
    2022年,区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生态三个维度,系统谋划、主动作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科创委高位统筹。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科创发展“新高地”。策应全市沿江科创带建设,加快推进市北高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进程。加强省级以上双创载体、科研院所等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科学制订《区科技创新专项考核办法》,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示范高地。继续办好第二届“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峰会”,通过年年办,办出影响,办成品牌,为南通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贡献“崇川担当”。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强化企业梯队培育。深入实施“小升规”、“小巨人”计划、“揭榜挂帅”项目,继续做好市科技创新型三类企业的培育工作。到2022年底,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力争达45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保持全市领先,新增市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引领。组织政田重工、通富微电等重点企业申报省科技成果重大转化项目;助力万德科技等企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中远船务、龙源振华在获得省一等奖的基础上,全力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协同开展重点人才类项目申报,围绕海外人才计划、省科技类双创团队、科技副总类项目进行推荐。三是强化科创项目引培。继续围绕科创考核“争第一”的目标,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着力招引 “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人才集聚多”的科创项目,力争全年落地180个;以科创项目蓄积产业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
    
    (三)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政策宣讲力度,提高奖励资金兑付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围绕我区“2345”产业,发布2022年度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鼓励中小型企业通过区项目“试水”,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增幅不低于10%,占GDP比重达2.8%。二是加深科技交流合作。2022年计划开展产学研活动5场以上,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不少于180项;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开展技术经纪人培养工作,尝试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崇川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技术合同登记,力争全年技术合同登记额达50亿元。三是加强平台载体建设。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校企研发平台共建、科创载体星级绩效评定为突破口,力争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不少于12个,其中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2个;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不少于5家,认定“五星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不少于5家。

拱宸桥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01月20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新拱墅的元年。今年以来,拱宸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总体部署规划,抓住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的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原则,凝心聚力,求真务实,稳健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努力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的摧残明珠,擦亮“运河文化看拱宸”金名片。
    一、2021年工作总结
    经济发展快速推进。一是招商引智成果显著。今年以来,街道大力拓宽招商渠道,积极与兄弟街道、园区开展“全域招商”合作,截至目前,新招引企业共62家,已认定区重点产业链项目2家,招引外资企业1家(杭州鲸彩时刻技术有限公司)
    。已成功落地住逻辑华东总部项目、恩派特(浙江)环境有限公司、广景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重点税源企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长根(徐筱安)成功认定市级B类人才,运河英才蒋林华成功认定市级C类人才,华电检测刘卫东董事长认定市级D类人才,今年街道已累计引进市级B类人才1名,C类人才1名,D类人才1名,E类人才5名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科技创新实现突破。为发展下去科技企业,街道积极探索新模式,率先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宣传发动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和知识产权,大力填补街道科技产业基础薄弱短板。截止目前,辖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申请PCT发明专利1件,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新增通过省专家组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6.6%,推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两类企业申报家数同比去年均实现翻番;R&D研发投入增长237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01.8%,各项指标均实现了较大突破。三是财政收入稳步提升。1-8月,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5.87%,年均增长18.83%(与2019年比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69%,年均增长32.92%;实现考核目标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24.31%,年均增长34.44%;其中实现常规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9%,年均增长34.84%,占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的84.69%。
    城市面貌有机更新。一是品质化提升,危旧房改善破难给力。推荐名城公寓、清宸公寓小区参与区级示范小区评选,完成五洋运河人家游步道建设,定海园南门改造、吉祥半岛楼道墙面翻新工作,让居民获得幸福感。今年引进浙江博仕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进驻台州路、登云路社区老旧小区,实现老旧小区专业物业全覆盖。全面实行公共会计、公共审计工作,全街23个小区实现经营性收益录入杭州市经营性收支平台,打造七彩邻里服务中心及街道物业管理服务站。二是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更整洁。成立核心风貌区保洁“红旗班”,引入先进清扫设备,专业化处置各类保洁问题;增配统一联动对讲机,确保环境整治检查、复核沟通实时有效;重难点路段、街面新增设15套语音喊话系统,对违停、飞线充电、无证摊贩进行云端管理,实现“人防+技防”。针对楼道、地下室堆物积物等问题顽疾,街道专门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清理行动,清空地下室8000余平方米,清理堆积物500余吨。三是数字化引领,长效管理更高效。
    架设“网络监控智慧街区”系统,整合执法中队、市场监管、科室、社区等四方力量,打通监测、监督、执法链条,有效整合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和云监测端口,提升执法效率。对金华路等主要路段非机动车停放线框增加红外定位管理器,运用大数据分析、归类和预测停放的区域、流量、时间等信息,确保辖区综合体、写字楼、住宅区等非机动车停车规范有序。打造“易腐垃圾智慧云平台”,通过平台可实时看到每个商户的基本信息、垃圾收运量、分类排名以及收运、入料、出料等数据,实现辖区易腐垃圾来源可追溯、去向有记录、行为可识别、数据可量化、过程可监管、执法有依据。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置生鲜易腐垃圾3699吨。
    民生服务创新突破。一是深化公共服务精细化标准。“片组户”管理摸清辖区弱势群体底数,手机网络平台打通社保医保办理,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法律援助、住房保障、劳动纠纷等专门服务,让数据跑起来,群众“最多跑一次”。二是深耕“幼残老”精准化服务。推进“儿童之家”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新建“阳光小伢儿”托育园,开设0-3岁托育班3个,招收幼儿45人;推进“残疾人之家”现代医养护专业服务转型,引进“伍仁健康”托运运营;推进“阳光老人家”居家照护养老服务体系升级,“远程问诊”破解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智慧养老服务4345名老人。三是深谋社会组织精益化管理。
    发挥河畔公益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活力,组织亲子陪伴、心理疏导、救护培训、老年大学等活动104场,累计参与2254人次。培育孵化3个社区级社会工作室——桥西社区“邻里聚力”社会工作室、登云路社区“乐活”夕阳工作室、文澜社区百灵鸟工作室,立足社区实际广泛开展助老为老、眼科筛查、社区便民等特色服务。
    全力推进平安建设。一是全面抓实疫情防控。明确疫情防控任务、疫情数据核查、防疫防控平台数据维护、保障防疫物资供应、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时刻保持信息畅通。共处理省防疫平台、区防疫平台数据24000多条,成功处置20余起疫情紧急事件。截止目前,核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拱6000人,国外回拱300余人,成功处置4起疫情紧急事件。部署“金盾一号”专项行动,全方位加快新冠疫苗接种,建立大型商超宣传点3个,组织企业专场、包车服务20次,截止11月8日,拱宸桥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累计全程接种9044次,累计全程完成率65.19%,18-59岁人群累计全程接种41362剂次,全程完成率118.72%;15-17岁人群累计全程接种674剂次,全程完成率100.16%;12-14岁累计全程接种997次,全程完成率72.49%;3-11岁累计一剂次接种5758次,一剂次完成率31.97%;加强针接种4089剂次,强化完成率15.75%。二是平安护航建党百年。排查管控重点人员503人,列控6人,落实“六个一”和“五包”;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寄递业等25家,均规范管理到位;检查九小场所235处,出租屋775间,沿街店铺324家,排查隐患282处,整改隐患282处。实施“平安三率”提升专项行动。以“十有”
     为标准,开展平安“五进”即进小区、进家庭、进市场、进楼宇、进企业活动。开展平安拱宸微讲堂100场,将平安送入辖区1265个楼道、1454家沿街店铺、写字楼企业。三是破解疑难重复信访积案。重点稳控亲仁里危改、四小区学区等重大涉稳问题,梳理并化解书记领衔积案4起,100%完成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专项行动任务。构建“1+8+N”的基层矛调治理新体系,打造居民矛盾纠纷调解“5分钟服务圈”。探索“媒体+社区”调解新模式,引进“钱塘老娘舅蒋致一工作室”,进一步升级街道级一站式“和宸汇调解综合体”。
    全面夯实党建工作。一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在拱宸学党史”系列宣讲活动32次,组织桥西党史学习节、户外AR党课游线等特色活动,班子领导领衔“民呼我为”破难11个,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二是夯实建强基层堡垒。坚持书记带头学、带头干,学做结合,领办民呼我为、开门一件事、百名书记破百难等任务。先后完成了吉祥半岛小区墙面修缮、崇盛里小区中心公园改造、锦秀兰庭回迁小区提升改造等民生实事和破难项目共计15件。 三是开展党群阵地“大服务”。深化1+7+N运河文化党建精品示范圈,开展一系列最受党员群众喜爱的服务项目,分层建立“服务清单”。加快小区党群驿站覆盖,在42个小区打造“邻聚里”党群议事厅,织密“10
     分钟党群服务圈”。设置12个“宸蜂服务点”促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全覆盖,为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职业从业人员提供便利服务。
    高品味推进文化振兴。一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8月底前完成内17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及16个体育团队的激活工作,并及时将上岗履职信息在平台及时更新。开展“中华武术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多次开展武术推广活动,利用运河广场巩式通臂拳非遗传承基地,常态开展非遗公开课活动、“暑期夏令营活动”。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共计12场,“体教融合”座谈会2场,“大运河武术文化名家大讲堂”6场。10月份在桥东之家共完成辖区内年龄在20-69周岁共计140人的国民体质测试工作。二是推进运河文化名街建设。共开展“拱宸群星会”18场,家假日固定在辖区综合体开展艺术演出累计32场。巩式通臂拳常态化开展武术展示,每周开展“非遗公开课”;拱宸书院常态开展文化活动共计30余场;荣华戏院越剧公益展演共开展40余场;九剧院、老开心茶馆不定期推出文化惠民演出,免费赠票给辖区居民。9月29日,“声光化蝶·2021大运河国际诗歌节”在刀剪剑博物馆内成功举行,成为拱宸桥街道的又一文化品牌。三是多形式开展教育工作。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联合市场监管所、社区对辖区内的110多家培训机构进行全面“地毯式”排查,对存在问题隐患的机构,要求他们做到合理、合法、合规,及时整改规范到位。组建教育机构工作群,及时传达“双减”政策精神,引导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转型。与平安办、市场监管所及时沟通信息,共同做好“双减”相关工作。
    二、2022年工作思路
    1、聚焦经济,质效双升抓发展。明确街道产业发展方向,做优做强建筑规划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数字经济、商贸旅游、医疗健康产业,构建“1+4”拱宸特色五大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亩产绩效,积极引进5大特色产业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优秀骨干企业。加快构建“亲清之家”服务阵地,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法律、中介、党建等5大类服务菜单,联合市科协深入“三服务”,提供专业领域“把脉问诊”。大力推进“全域化招商”,加快推进委托中介招商扶持政策完善落地,形成稳定高效的招商资源渠道及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对接项目有效落地。发挥拱宸桥街道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牵线项目洽谈、信息交流、贸易合作等活动,互利互惠,增强商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引导会员承担社会责任。
    2、聚焦民生,共治共享抓保障。完善“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层”,集合优质资源,创建特色品牌,增建一机构一驿站,提高照护指导率、社区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开通“云宸数智”线上基层平台,
    构建移动应用“一个终端”,整合社区力量“一支队伍”,搭起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基层服务数字化,探索服务与管理条线多元化。建立“三方工作指导中心”,内嵌“四心两家”(公共秘书中心、风控管理中心、物业项目信用中心、数智运营中心、学习驿家、业委会之家)功能模块,以智能化手段打造三方工作“数智大脑”。围绕运河世遗和文化惠民两条主线,深化文化街区、文化团体、文化阵地融合,实施国际化社区服务驿站实体运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拱宸。
    3、聚焦安全,防微杜渐抓平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设施、管理机制成熟完善,物业、业委会通力协作,努力打造运河南端“最安全、最和谐”街道。筑牢全民健康免疫屏障,全力完成疫苗接种工作,继续落实精密智控,做好境内外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着力基层治理“七个减下来”,接入“智安工程”反哺社会治理,严防电信诈骗,不断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大诉源治理、重点管控,实现积案化解。创建省级四星级食安办,深挖“拱宸食安”巡查队、“1+1调解室”内涵和影响力。
    4、聚焦环境,巩固提升抓提升。坚持环境大整治长效管理,确保“新问题少出现,老问题不反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建设,滞后项目及时对接社区、第三方单位、区级部门等相关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和督促工作。坚持民生实事需求导向,
    梳理业委会换届、组建,物业选续聘工作;规划好小区专员、业委会、物业培训计划。坚持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强化氛围营造、文明养成,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和社区文明程度。
    5、聚焦文化,坚定自信抓繁荣。紧盯项目进度,配合做好大运河紫檀博物馆(拱宸匠人馆)运营工作,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区建设,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诗路旅游目的地提升改造,加大运河非遗文化优势。完善文化战队体,发挥“宸贤荟”机制优势,凝聚一批辖区文化名人、文化从业者,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做到硬件提升、软件提质。

海宁市统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01月20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海宁市统计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嘉兴市局的工作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锻造高素质队伍为主线,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扎实推进各项统计调查,持续加大统计监督力度,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努力推动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提供了坚实的统计支撑。
    (一)严守底线,着力强化统计监督。
    
    1.自上而下压实数据监管责任。市委十四届170次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上级有关统计工作要求和精神,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党校研修班、“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现代化能力提升班开展统计法律法规讲座,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防惩统计造假责任意识。把好“入口关”,将统计法治内容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坚持把提高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估,针对数据波动和异常情况,各专业走访企业、项目、农户、记账户等700多家次。落实数据检查核查机制,组织各专业审核数据550多批次近16000条。
    2.主动作为迎接国家统计督察。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迎接国家统计督察工作情况。制定出台《海宁市统计局全面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市12个镇(街道)和7个重点部门同步制定了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切实落实好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根据国家统计督察问题清单排查薄弱环节,开展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文件和做法等工作。召开迎接国家统计督查动员部署会和迎接国家统计督查准备工作汇报座谈会,局领导带队对各镇(街道)、部门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现场对单位分管领导、统计人员等开展“应知应会”测试。
    
    3.突出重点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机制,持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持续规范统计法治监督检查流程,共开展执法检查60家单位,当场警告1家,立案处罚6家,罚款5.56万。配合省统计局对工业、投资、服务业(贸易)、农业条线134家企业(项目、村),嘉兴市局对工业、投资、服务业(贸易)等条线104家企业(项目、村)开展数据核查、执法检查,通过先期排摸、后期整改有效提升数据质量。对市农业农村局、长安镇(高新区)开展统计巡查,推进基层统计工作规范有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化9名执法人员执法业务和执法纪律教育,强化“执法会商”“专业协同”等制度,提升执法实效。配合做好省、嘉兴市抽调任务,对各地开展“交叉检查”,有效对标先进,促进共同提升。
    4.常态长效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扎实推进统计“八五”普法开好局,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统计人员“关键对象”、调查对象“绝大多数”,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办法》《规定》,打好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部署、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统计法治培训、各专业辅导、微信推送普法“组合拳”。加强“两新”人员培训,新增247家统计调查对象签署《统计法定义务权益告知书》。市镇两级结合各类业务培训开展统计法治教育389场次、受训人员10849人次;市镇两级开展专题宣传5次,微信统计普法宣传206篇次,横幅等传统宣传226条次,设摊宣传98次,普法受众超万人。
    (二)围绕中心,着力提升统计服务。
    
    1.做好“精准画像”服务全市争先创优。全力配合服务业、投资、能源等争先创优专班各项工作,支持服务好争创科技创新鼎、能源“双控”、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中心工作。加强各项经济指标运行分析和研判,着力做好“三张表”,对主要经济指标月度数据、累计数据、涉嘉排名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开展重点企业主要指标同比、环比数据对比,分析波动原因,研判经济形势,提供决策参考。精准指导职能部门抓全统计单位、抓实统计数据,新增法人单位4157家,产业活动单位312家,累计完成入库“四上”单位92家,投资项目511个。
    2.主动“预警预测”加强统计分析服务。深入开展经济数据解读和分析预警,围绕总部经济、供应链经济、工业经济效益质量、投资项目支撑、科技创新、影视企业和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情况、农业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增收等编发统计信息、分析、专报125篇,其中统计专报19篇,获市领导批示16次。高标准立项调研课题19篇。按月常态化开展167家重点企业监测,精准预警相关重点指标。优化经济动态、数说海宁、统计年鉴等服务产品内容设计,提高服务针对性。编印《百年潮起?海宁印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宁经济发展成就》献礼建党百年。发挥“海宁统计”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窗口作用,累计推送信息270多篇,阅读人数突破15.1万人次,影响力稳居全国县级统计部门、市级新媒体排名前列。
    3.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统计工作合力。主动与发改、经信、住建、科技、农业农村、自规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对接土地供应、项目开竣工、房地产销售、企业研发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等情况,及时传达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情况和统计指标解释的新变化、新要求,统一目标、口径。健全数据质量联审评估和走访机制,各专业开展专项走访,配合投资、服务业专班走访市属部门、项目等近200家次,强化科学纳统,确保数据质量。激活市镇联动,打通上级统计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解释等要求和各地问题疑问反馈上传下达“绿色通道”,各专业走访镇(街道)、项目等近300家次。
    (三)聚焦主业,着力推进统计调查。
    1.全面落实统计调查制度。扎实开展常规统计调查,做好劳动力调查、数字经济活动专题等新增调查调研工作。着眼GDP核算新形势新变化,加强文化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时尚产业、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重点产业的统计监测核算工作,开展浙江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情况调研等13项专项调查,厘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图”。做好人口普查“后半篇”文章,发布《海宁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并开展数据解读,通过公众号对性别、姓氏等进行趣味解读,获得社会公众一致好评。
    2.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各专业推进“个性化”核算模块建设,农业村级数据实行联网直报等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依托在线服务平台整合统计调查项目审批“一件事”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实现“零次跑”。全面部署,多措并举,落实80家企业试点先行,第一时间跑出“一键”报表多跨场景应用加速度。坚持“靶向发力”搭建党政智治门户平台,集成单位概况、年度工作要点、重大任务情况、数据共享、核心业务等内容,重点对核心业务中的数据质量管控、统计服务和统计业务工作进行分解,将统计部门数据集成展示到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上,打造统计部门“精彩窗口”。
    3.切实强化部门统计管理。严格执行部门统计项目管理办法,从严审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深化部门走访制度,联动多部门排摸梳理非法统计调查项目,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考核,优化评选表彰,推进各部门关注统计、重视统计。深化落实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向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统计监测评价工作的同时将统计业务和统计法治内容纳入,提升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
    (四)强基提质,着力夯实统计基础。
    
    1.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健全局领导和职能科室联系镇(街道)统计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服务基层企业,局领导带头走访镇(街道)40余次,企业、项目100多家。按季召开工作例会,围绕统计能力提升、数据质量监管、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交流,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落实数据质量评估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制度,突出调查研究、能力提升、数据质量、统计服务、责任落实五大方面内容,着力提升统计人员政治意识、专业意识和责任意识。
    2.切实加强培训辅导。以“两新”培训、现场培训、联审辅导等各种形式打造“跟踪型”“个性化”培训,提升培训实效,市镇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活动256期,培训企业(项目)、村(社区)统计人员8283人次,网络远程培训班17期,培训人数1029人。高质量开展统计继续教育,已开展2175人。联动税务、电力等多家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核查,规范佐证材料,工业摸排135家疑似问题企业,投资完成42个零投资项目现场核查。各专业走访、核查调查对象近500家次,着力检查一批,辅导一批,整改一批。
    
    3.持续提升队伍活力。深入开展统计能力提升年暨领雁引航“7+1”专项行动,部署5期“一专业一讲堂”,结对8对统计导师学徒,组织开展10期“一干部一专题”等活动,着力打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统计团队。加强交流互动,组团赴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上虞区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激发统计干部思创火花。抓好学会工作,开展“书香统计 悦读生活”、“从事统计工作30周年”交流,第五届“快乐统计 健康生活”趣味运动会、嘉兴市统计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凝聚团队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五)党建引领,着力建设统计铁军。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指定书目”和《***在浙江》采访实录等“指定内容”,有效提升干部政治意识、理论水平、实践本领。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组带头开展学习20期。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等形式强化思想建设,局领导上党课11期,党员大会集中学习12期,两批次开展“我是红船护旗手”宣讲,组织开展专题讨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邀请专家、老党员授课8期。开展“七讲七比 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领导班子和全局党员干部分级开展讨论。在学习讨论基础上,高标准开展“访民情、办实事、建机制”专题实践活动,“集中走访 连心服务”活动共走访282户,走访企业、项目674家,实现结对单位、党员干部、服务内容“全覆盖”。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组织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化党建积分制管理,开展“开局即奔跑,奋斗正当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精神”等主题党日12期。积极组织开展“千个支部万名党员”助残志愿服务行动。注重干部培养选拔,1名干部被提拔为副科(局)级领导,1名干部转任重要经济部门,完成2名干部职务晋升,11人次干部职级晋升。选派1名退出现职党员领导干部进驻集中隔离点开展管理工作,选派人员参加“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现代化建设能力培训班、“青年干部训练营”、红船党课学习等活动,激发统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教育、监督、管理并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清廉统计建设。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优化物品采购制度,强化询价环节管理,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科学比选、集体决定的工作原则。开展“吾家有训 清风徐徐”家风家训展示,清廉党课等活动,做好党员干部严禁酒驾醉驾“五个一”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酒驾醉驾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开展三超两乱和条条干预自查自纠、天价茶叶自查、公务活动中形式主义铺张浪费问题、虚拟货币“挖矿”行为自查等专项行动,着力涵养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优良生态。
    二、2022年工作思路
    
    海宁市统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调查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统领,抓好“五个维度”重点工作,打好统计工作组合拳,为“十四五”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贡献统计更大力量。
    (一)突出政治属性,统计站位要有高度。紧跟中央决策部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确保统计工作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政策、新发展格局等相匹配、相适应。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关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服务业发展、能源“双控”、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分析,精准反映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紧贴群众关心热点。紧紧围绕民生热点、重点,认真抓好社会发展领域的监测评价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加强分析研究,形成一批聚焦热点难点、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高质量调研分析报告。
    (二)突出实事求是,统计数据要有精度。辅导培训精细化。继续以“线上+线下”模式组织开展“两新”人员培训、专业业务培训和联审辅导等,深化开展“小班化”“跟踪式”个性化培训机制,提升培训针对性、精细度,强化对统计口径、指标解释等的解读,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数据核查精细化。
    紧盯源头数据质量,完善各专业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办法,优化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制度流程,不断加大统计数据自查、检查、核查力度,把好数据审核关。加强统计巡查,督促履行统计监管主体责任。加强与税务、电力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工作,及时跟进走访核查异常数据,努力夯实统计数据质量,逐步消除数据风险隐患。基础台账精细化。不断推进基础台账、佐证材料大检查活动,切实完善、提升基础台账精细化程度,使数据质量可靠且来源可溯。法治宣传精细化。以“八五”普法为契机,针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人员等不同对象,把握不同的侧重点,持续强化对中央《意见》《办法》《规定》和《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的宣传。通过权利义务告知、网上直报平台提醒告诫信息推送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注重普法实效。
    (三)突出担当作为,统计监督要有力度。进一步防惩统计造假。始终牢牢把握数据质量就是生命线这一核心根本,常态化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上级统计督察要求,全面规范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强化统计执法。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精准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曝光,强化统计执法的震慑效应,推动形成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统计监测。
注重发挥好跨“时间”监测,一方面“事先”对涉及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重点项目提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3029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