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繁昌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1228)(全文15031字)

2022年繁昌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28日在繁昌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潘君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机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开局之年“开门红”。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亿元,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77元,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我区获批创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获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省质量强区、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县,跻身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数字经济、农村电商、文化旅游、河(湖)长制等4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一年来,我们聚焦抓项目、聚力稳投资,实体经济稳步前行。
    全力推进“双招双引”。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坚持顶格推进,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9个、5亿元以上项目29个、10亿元以上项目31个,分别增长73.3%、190%和181%。总投资100亿元零碳智慧产业园、50亿元中商惠民惠享云仓、20亿元德运粮油、10亿元共享智能装备等一批头部企业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认真落实“紫云英人才计划”,引入A股上市企业科锐国际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繁昌校区项目顺利落户。新增技能人才1385人,新引进高端人才75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创新创业人才152人。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开展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落实三级调度机制,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增长36.3%,新投产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8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1.6亿元、占投资计划115.4%。吉孚汽车自动变速箱生产基地、宠幸宠物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融进新能源、银峰春谷健康产业园、嘉瑞高级润滑油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高效推进为企服务。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程,全面实施“1%工作法”,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持续实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等8个倍增计划,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38家。鼓励企业创优升级、上台阶,兑现涉企政策资金2.3亿元,减税降费1.9亿元。探索“1+N”基金运作体系,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春谷产业投资母基金,布局子基金4支、总规模近20亿元。着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发放支小再贷款1.2亿元,过桥资金续贷调头8亿元,“政银担”“税融通”“中小微企业信用贷”等业务新增贷款20.6亿元。完善支持企业上市奖励办法,海螺环保上市获香港联交所受理,爱瑞特新能源、金贸流体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全区直接融资2.2亿元。
    一年来,我们紧扣高质量、提升竞争力,产业转型成效明显。
    战新产业加速聚集。出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10条举措,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4%。与奇瑞汽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开展战略合作,先进激光联合实验室揭牌。中科春谷激光产业园、共享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安徽)中心、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投入运营。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省科技服务集聚区,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年会在繁召开。我区与南开大学、卫仕宠物营养研究院设立联合创新中心,芜湖宠物用品产业基地入驻企业31家。溜溜果园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深化与海螺集团、建华建材合作,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构件等新材料产业,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全国首个露天水泥矿山无人驾驶矿车应用项目在繁落地。
    传统产业加速提升。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项目95个,总投资79亿元。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久弘重工、恒均粉末入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市级智能工厂各1个,企业“登云”91家。加快铸造行业延链提升和纺织服装供应链整合,总投资30亿元吴江纺织科技产业园、10亿元维迪曼产业园、10亿元杭汽高端精密铸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户,乐驼高端服装研发智造中心建成投产。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扎实推进“一域双星”创建,建成繁昌慢谷度假区游客中心,新增精品慢行步道3条,红色中分等4个主题驿站建成使用。途居马仁山房车露营地一期对外开放,东岛观沧海高端民宿、梅冲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入选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举办首届文化旅游消费节,全年接待游客179万人次。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产值55亿元、税收4亿元,生命奇点医疗大数据等项目签约入驻,电商直播基地开展直播1600余场次、带动线上销售6亿元。国泰数字检测认证研究院投入运营。
    一年来,我们融入长三角、加速一体化,开放活力不断增强。
    推进一体发展。我区与杭州市临平区、常州市金坛区建立城区友好合作关系,繁昌经开区与上海金山区北部经济园、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溜溜果园、华园米业入选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省级示范基地。田家炳中学等6所学校与上海、杭州名校开展交流合作。区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上海长征医院等知名医院5名专家在繁设立工作室。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推进会在繁召开。
    提升承载能力。全力推进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投入1.4亿元实施水电路气网等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中天纺织热电联产项目投入试运行,南添电力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完工。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完成园区项目房屋征收756户,供应工业用地2325亩,盘活低效用地1361亩、闲置厂房32万平方米。对标对表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实施“区域评估”“承诺制”等制度,划定“标准地”面积1860亩,9项区域评估全部完成编制和批复。
    加快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启动智慧繁昌运行中心建设,推进长三角政务地图应用,汇聚服务场所107个,上线服务事项8000多项。实施19项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压缩办理时限。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家。33家企业获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申请商标457件,授权发明专利21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件。
    一年来,我们着眼人民城市、致力乡村振兴,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更加精致。成立人民城市建设委员会,编制人民城市建设三年投资计划,高位提升城市品质。投入3.4亿元,实施交通畅通、绿化亮化美化等重点工程30项,海螺花园等5个停车场开工建设,纬五路建成通车,西门桥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竹丝塔公园、峨山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峨山书舍”“龙亭书苑”“繁昌书院”等3个城市阅读空间对外开放,全市首个气膜游泳馆试运行。博物馆新馆建成,馆藏精品居全省县区级前列。强化房地产市场稳定供应,出让商住用地320亩。完成G236荻港段等9条公路大中修及升级改造,道路建设PPP项目开工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创建五大专项行动并向集镇延伸,启动马坝街道、三元井等“城市老街”外立面改造提升。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实施峨溪河排洪新站等11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加快建设,检测修复污水管道117.8公里,完成城南、荻港、新港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运营权整体移交,实现“厂网一体化”运营。
    乡村更加美好。持续深化村庄清洁行动,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通过省级验收,峨山镇东岛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在繁召开。编制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投入3.4亿元启动375个区级美丽乡村建设。与中科院计算所开展战略合作,联合设立国科农业智能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金土地智慧三农服务平台、无人农场、数字青梅等智慧农业项目,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新培育家庭农场159个、农民合作社9个、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36个。全域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强化信用评定结果运用,累计用信8368万元。安排财政资金188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项目24个,新增经济强村5个,获批创建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获评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环境更加宜居。扎实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和“一统筹两增加三减少四整治五提升”专项行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按期销号。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五控”措施,PM2.5日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87%。完成150个长江干支流排口“一口一策”编制,饮用水水源地和黄浒河等重点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智慧长江(渔政)”投入运行,实现长江禁捕全方位监管。加快实施荻港、新港矿产品运输廊道工程,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生态环境监督长制”,完成植树造林410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5个,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座谈会在繁召开。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土地整理新增耕地400亩。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投入5.2亿元,实施民生工程29项。城镇新增就业718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0个,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7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城乡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到742元。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成运行。发放城乡居民医疗救助1300万元。排查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212户。改造老旧小区8个,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343户。健全防止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选派7名干部赴重点帮扶村挂职指导。深化与太湖县结对帮扶,助销农产品1222万元。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区中医院新院区全面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和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启动建设,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城东小学建成启用,城关五小开工建设,新增公办幼儿园2所,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五心工程”全覆盖。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获批创建省第二批科普示范区。荻港香菜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城市公益性公墓全面完工。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96个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民族、宗教、对台、侨务、人防、气象、档案等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供销社、残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事业全面发展。
    筑牢社会安全防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深化早期监测预警,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54万剂次,保持了“双零”战果。坚持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全区社会治安形势呈现“三升四降四个没发生”的良好态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全省前列。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成效明显,27件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呈现“双下降”。
    一年来,我们狠抓作风建设、突出实干担当,治理能力更加过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强力推进中央巡视安徽省反馈意见繁昌区整改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一抓双比五提升”专项行动,为群众办实事2117件。加强政府系统专业化能力素质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共读计划”。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合肥、追赶合肥”决策部署,明确追赶对象,细化任务清单,打响弯道超车“发令枪”。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编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各80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9万条,获评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整合归并便民服务热线,12345初心热线办结率100%。持续加强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公用经费压减10%。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五年是繁昌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高质量发展任务,特别是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五年奋斗,经济总量再上台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70亿元,年均增长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省县(市)区前五名,人均财政收入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位。累计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25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2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产值超亿元企业实现五年翻一番、达到47家。市场主体3.6万余户,累计增长90%。2019、2020连续两年位列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考核A类第五名。先后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去年9月,繁昌“撤县设区”,实现了由“县”到“区”的历史性跨越。
    五年聚焦,创新赋能促集聚,转型发展提质效。依托中科大、哈工大、西交大、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一流科研院所,打造安徽省增材制造协同研发中心、芜湖激光应用示范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2家、总数达93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2件增加到32件,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3.8%。增材制造产业不断壮大,共享、大族激光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发展,春谷3D打印产业园入园企业超60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聚地,国家工信部第一批12项增材制造行业标准立项计划中,11项由我区主持。新能源和智能装备产业初见规模,中信博、永臻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签约落地。海博无人矿车、海中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爱瑞特新能源环卫车、酷哇智慧环卫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健康产业驶入快车道,年产值突破60亿元,获批创建省级特色小镇,获评省级健康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青梅)+金融+科技”发展试点。全区三次产业占比由2016年3.7:69.9:26.4调整到3.5:58.5:38。
五年砥砺,生态优先助发展,环保攻坚出战果。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圆满完成非法倾倒固废处置、沿江岸线整治和“大棚房”清理等急难任务,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一统筹两增加三减少四整治五提升”专项行动,累计拆除沿江非法小码头27座,修复生态岸线18.2公里,取缔石子破碎点19个,治理废弃矿山35座,退出选矿企业17家、淘汰落后产能344万吨,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户)74家,建成全省首个全域全天候科技管矿信息化监管平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表扬并奖励2500亩土地指标。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繁昌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3192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