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21590字)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1.“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转型。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2019年经济总量达到3.5万亿元,人均GDP2.4万美元,劳动生产率超过28万元/人,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建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存量金融风险有序化解,新增金融风险有力遏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完善“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机制,围绕“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进展顺利。扶贫支援任务圆满完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首都规划体系得到历史性深化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北京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面临环境日趋复杂,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首都北京与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联系更加紧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首都新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托;“四个中心”“四个服务”的能量进一步释放,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为首都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催生勃发,国家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深入实施,对优化首都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在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和疏解减量背景下,创新发展动能仍然不足,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压力加大;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任重道远;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深刻认识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把握首都新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首善标准不断开创首都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要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展望二〇三五年,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将显著增强、“四个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更加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需要,成为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成熟,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副中心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构架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基本建成,平安北京建设持续巩固拓展,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健全完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市民“七有”“五性”需求在更高水平上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健康北京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严格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正确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始终把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作为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来牢牢把握,将“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蕴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发挥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巩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更加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减量倒逼集约高效发展,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增强与天津、河北联动,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更加突出开放发展。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双控”“三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扩大生态空间容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
    ——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紧紧围绕“七有”目标和市民需求“五性”特点,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更加突出安全发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构筑安全防线,妥善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坚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
    6.“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按照首都发展要求,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坚持战略愿景和战术推动有机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统一,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首都功能明显提升。中央政务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地位更加彰显,国际交往环境及配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更大成效,城市副中心框架基本成型,“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便捷,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劳动生产率和地均产出率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明显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垃圾分类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碳排放稳中有降,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绿色北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健康北京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社保、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持续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平安北京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三、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
    7.全力做好政治中心服务保障。严格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功能疏解、搬迁腾退,推进老城重组,优化核心区功能布局,营造安全、高效、有序的政务环境。加强中南海—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沿线、玉泉山及周边空间管控和综合整治,严控建筑高度,强化安全保障。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推进国家功能区建设。持续降低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完善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健全“四个服务”相关体制机制。
    8.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持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建设人文北京。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和首都高端智库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聚焦建党100周年等历史节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实施北京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善之区。深入实施北京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建设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北大红楼)、抗日战争(卢沟桥和宛平城)、建立新中国(香山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片区,打造全国一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发展志愿服务,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注重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保护好两轴与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和六海八水的空间格局,扩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统筹做好文物保护、腾退开放和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推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传承、保护和利用,建设好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中国长城博物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推进琉璃河西周燕都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建设好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级文化展示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城。积极发展实体书店,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京城。建设新型网络传播平台,打造全国标杆性区级融媒体中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办好文化惠民活动。补齐城市副中心、回天地区、城市南部地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短板,打造一批文化体育新地标。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促进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加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化运营管理,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集群。持续深化国家文创实验区建设,推动设立文化发展基金、文创银行,用好文创板平台,建设版权运营交易中心和艺术品交易中心,培育头部文化企业,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做强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文化活动,建设设计名城。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建设,促进优秀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举办历史文化名城论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
    9.加强国际交往中心设施和能力建设。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进一步增强外交外事活动承载力。扎实推进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建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启动建设第四使馆区,完善大兴国际机场、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国际交往服务功能。加强国际交往功能区周边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完善商务等配套功能。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争取一批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专业机构落户。加快国际会展业发展,建设新国展二三期,启动大兴国际机场会展设施建设。承办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文化旅游活动,持续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加快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建设国际语言环境。积极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国际友城交往,深化民间交往合作。
    10.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建设科技北京。办好国家实验室,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推动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建设,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纳米能源、应用数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统筹布局“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聚焦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关键设备、新材料等短板,完善部市合作、央地协同机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绿色通道。
    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作用,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进一步突破怀柔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成运行,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引进多元创新主体,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进一步提升“一区”高精尖产业能级,深入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承接好三大科学城创新效应外溢,打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带动作用,设立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30条”等落深落细。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升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能级。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支持在京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和参与全球重大科学计划,办好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国际性科技交流活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效落实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积极培育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四、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1.持续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深入落实中央“控增量”“疏存量”政策意见,动态完善新增产业禁止限制目录,完善功能疏解引导和倒逼政策。完善央地联动疏解机制,主动配合支持部分央属市属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等地疏解转移。持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有序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保留一定重要应急物资和城市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严格落实人口调控责任制。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统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推动腾笼换鸟,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12.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牢固确立绿色发展定位,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打造便利可达的城市滨水生态体系,建设潮白河生态绿带,创建大运河5A级景区,推动和天津、河北通航。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建筑,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强度,全市各方面资源优先向城市副中心投放。建成行政办公区二期,实现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带动更多功能和人口转移。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一期,谋划建设二三期。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三个文化设施、通州堰、六环路入地改造、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确保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精彩亮相。围绕“3+1”主导功能谋发展,大力建设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台马科技板块和中关村通州园等片区,办好网络安全产业园,打造高端商务、文化旅游、数字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一批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央企、市属国企等优质资源落地。推动老城双修,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抓好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一体化发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打通道路堵点,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化居住、养老等配套布局。
13.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北京“一核”辐射作用,带动环京重点地区发展。坚持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建成“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唱好京津“双城记”,加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平台建设,推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融合。大力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积极推进京雄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推动铁路客运和货运外环线建设,推动过境货运功能外移,推进丰西、双桥编组站外迁。加快京滨城际、京唐城际、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城际铁路联络线等轨道交通建设,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深化区域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支持张家口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3251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