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汇编(7篇)

2023年工作计划、工作思路汇编(7篇)

目录
    1.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
    2.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12
    3.2023年退役军人工作要点 18
    4.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1
    5.2022年文化和旅游工作总结 31
    6.2023年住建工作计划 40
    7.2023年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44
    
    
    

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xx区教育系统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培塑“和美”教育品牌,加速推动区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样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xx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港城示范区贡献教育力量。
    一、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培根铸魂
    (一)深学精神赋能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五学四讲三研”方案,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机融合,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创新学习载体,不断深化学习效果,持续营造学习热潮,赋能区域教育发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xx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实绩实效。持续推出“名校长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红色根脉’强根基·‘六促六优’亮作为”等系列宣传,形成比学赶超、赛马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贯彻制度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纵深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召开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力量,有序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党政分设,配齐配强学校专职副书记、党务工作者,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推动“党建+人事”融合,逐步建立能进能出、可上可下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用好“七张问题清单”,以党建工作破解教育难题。
    (三)开门办学营造良好生态。坚持“开门办教育”,做好招生、招聘、采购等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坚持阳光招生、阳光分班、阳光招聘、阳光管理。在“周二夜学”“周三夜谈”基础上,开展局机关干部联系学校谈心谈话交流活动。加强教育工作者家风建设,创新开展校园长家访等活动。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干部、家长教师代表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广纳良策,凝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监管打造清正环境。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建设,修订完善各项制度,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发挥教育局党委巡查组作用,按计划面向学校开展巡查,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教育系统招投标、工程发包、物资采购廉政合同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学校、幼儿园经费管理、收费管理。修订完善教育系统采购实施办法,加强采购业务人员培训,完善采购档案,确保各类采购有章可循、一项一档。加强校服采购和校服质量监管。
    二、稳步扩充优质资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基赋能
    (一)加速推动教育项目落地。科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速教育基建项目推进,力争教育资源布局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先行实施。2023年,拟投用xx小学、xx职高、xx二期扩建,xx幼儿园新建、中心幼儿园星中路分园改建等工程。加快xx中学扩建,xx中学xx校区、xx小学东校区、xx学校、xx幼儿园新建等项目进度。加速xx经济示范区配套学校、xx第一学校、xx片区配套学校、xx城配套学校等新建项目启动。
    (二)加速推动校园环境升级。持续增加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扩充相对薄弱学校生均资源,做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国家级创建的整改提升。修缮升级相对老旧学校校园环境,提升xx小学、xx小学x所原外来工子女学校硬件设施。加速推进教室智能灯光改造、食堂燃气“瓶改管”、学生午休“趴改躺”、风雨接送廊、儿童友好上学路等惠民工程实施推广,创建更多省现代化学校。
    (三)加速推动数字化改革见效。加速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推进“随时学”、“随时问”、智能触控一体机、“入学百事通”、智慧接送等系统深度应用。深入谋划数字教育建设,分期分批建设“仑有优学”应用,争创数字教育省级试点。全面梳理科室、条线、学校数字化平台数据,建设“一站式”教育办公管理平台,助力机关、学校工作增效减负。探索建设教师队伍“人事大脑”,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精准管理水平。加大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xx所学校进行网络改造。加大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及新型教学空间配置,打造智慧校园。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一)以更大力度引人才。在教师招录使用分配上坚持定编制总量、定岗位总量、定绩效总量“三定”原则,用好《关于加快引进培育优秀教育人才的若干意见》新政策,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加强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力度,有序引进一批金牌教练、名优骨干教师,新招聘xxx名劳动合同制幼儿园教师,将大榭街道公办园纳入劳动合同制教师试点范围,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加强教师关心关爱,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待遇保障,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实施分片区建设青年教师公寓,丰富工会活动载体,解决教师急盼愁难问题,减轻教师额外负担。
    (二)以更优办法育人才。在教师业务职级发展上坚持聘工作岗位、聘职称岗位、聘层级岗位“三聘”原则。优化教师、干部培养模式,规范骨干教师、名师工作站室点的管理考核。探索采用学校自订细则、成立考核委员会等办法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人才津贴,引导骨干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师资队伍建设。提早准备,在市名教师、正高级教师等各类评比中争取新突破。统筹优质教师资源,鼓励名优骨干教师带编流动,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带动薄弱学校学科建设。加大学校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力度,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在教育局和相关部门挂职锻炼。
    (三)以更严要求管人才。在教师评优评先评比中坚持评师德素养、评业绩表现、评专业水平“三评”原则。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严格落实“双培养”机制,推动教师师德、业务水平同步提升。完善用好师德师风预警平台,落实在职教师违规处理结果记录制度等“六大制度”,强化预警防范和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六个一”活动,持续开展干部教师“廉洁体检”,加大师德失范行为处罚力度。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座谈会,巩固“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营造全系统风清气正、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教育服务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聚力攻坚
    (一)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普惠跨越式发展。继续做好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的整改提升,助推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推动小区配套幼儿园转普,稳步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惠率,推进高质量公办幼儿园扩容增效,提升省二级以上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创建更多等级幼儿园、现代化学校。优化辖区网格布局,强化业务指导,实现全方位管理。推进幼儿园品牌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幼儿园办园水平。组织开展园长素养培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加大保育员职称培训力度,提升保教职业技能,实现保育员队伍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和美”品牌亮显、品质提升、样态重塑。
    (二)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式发展。持续优化入学服务,科学调整积分入学门槛,有序挖掘潜力扩班扩容,义务段拟扩招xx班,普高拟扩招xx班,让更多xx学子入读“家门口的好学校”。坚持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强腰工程,组织召开幼小衔接论坛,中小学“增效提质”分析会。发挥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作用,推动结对学校资源共享、教研互通、教学共进,促进全区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特殊教育校企社合作,优化长效帮扶机制,推动特殊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推动普高教育高质量特色多元式发展。加速推动普通高中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多样发展,探索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机制,亮显区域高中学术、艺术、体育、国际等特色办学品牌,帮助学子发挥特长,考入更多类型化特色高校。加强新高考全国卷研究,及时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努力提升高考出口质量,稳步增加考入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人数。
    (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产教融合式发展。加强职业教育政、企、校联动,创新合作模式,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和具有xx辨识度的“校企共同体”。深化与宁职院等院校企业合作,提高中高职一体化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水平,落实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培育更多省市级名师或名大师工作团队、专业带头人。深化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建构模具设计制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德教学课程体系,培养新型技师型人才。加快提升xx职高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实训面积、专业实训工位设备等办学条件,积极推动第二职高(宁波港口物流学校)新建项目落地。
    (五)推动成人教育高质量惠及全民式发展。加速推动终身教育服务升级,建立和完善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区域成人教育现代化水平,赋能现代社区建设。加强成人教育科研项目建设,提升成人学校教师综合素养。有序做好各类国家级考试的组考服务,推进标准化考点建设,扩建xx中学考点考场,不断提升社会考试服务水平,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浓郁氛围。
    五、加速提升教育质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效提质
    (一)竖好“风向标”,坚持五育并举,探索评价改革。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打造学校—学生两级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模型和教育评价系统。创新学校评价考核机制,实施分类型评价,列出学校工作“底线清单”,设置特色评价项目,引领学校守住底线、发挥特长、亮显特色。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突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纠正“五唯”和应试教育倾向。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加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打造区域和学校思政课特色品牌,组织召开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交流会。加强体育美育,提高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课质量。落实劳动教育实践手册,用好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劳动教育实验区xx样板。
    (二)建强“主阵地”,加速增效提质,打造高效课堂。坚持将教学质量作为安身之本。进一步完善“幼小衔接”机制,实现幼小平稳过渡。开发完善可供学生选择的丰富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发掘特长,实现适性发展。优化教研员“PDCAI”集体调研模式,为基层课堂“把脉问诊”,开具“智慧处方”,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扎实推进优秀教学团队、教研组及教科研共同体建设,建强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开展项目化学习,深化教师队伍内涵。
    (三)找准“突破口”,优化课后服务,加强作业管理。继续巩固“双减”成效,全面升级课后服务,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打造一批体育、美育、劳动、科技品牌特色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助力学生适性发展。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探索布置精准作业、分层作业、个性作业,建立作业量公示制度,为学生压力“减负”,为作业效果“提质”。切实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实现学生作业数量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手机依赖减轻、阅读时间增加、体质健康增强。
    (四)下好“一盘棋”,坚持多方共育,营造和谐环境。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联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用好家长成长学院载体,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实现免费学、随时学、掌上学。成立家长成长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定期评选“三好家长”,推动家长教育制度化、普及化。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压实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体责任,建好社会“大课堂”。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健康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安全副校长、家委会、志愿团体作用,助力校园安全稳定、丰富校园课程活动、护航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
    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强培训机构监管,营造健康教培生态。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后半篇文章”,疏堵结合引导机构正向转型,防止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机构滋生,严查隐形变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学科类培训行为。加强“双减”专班履职,统筹协调文体旅局、科技局、卫健局等主管部门和成员单位,加强文体、科技、早教类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归口审批、管理。协同综合行政执法局,加速推进“链式执法”项目,提高联合查处能力、案件移交处置效率,营造健康教培生态。
    (二)加强校园安全保障,营造安全校园环境。坚持将校园安全稳定作为“立命之根”,加强校园安全“四大系统”管理使用,发挥“一环四员”系统效能。持续强化安全管理能力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讲。持续推进阳光食堂智治系统建设使用,研究推出学校健康营养菜谱,建设评选一批“健康食堂”。加强校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配备,做好校园健康卫生工作。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定期开展学生脊柱侧弯检查和矫正,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率、蛀牙率、肥胖率。发挥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室和专业医疗机构作用,及时发现、辅导心理障碍学生,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加强新闻宣传力度,营造“和美”教育氛围。不断强化与各级各类媒体的联系合作,探索在试点学校建设媒体联络站。加强xx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不断提高局校两级官方新媒体影响力、粉丝数。加强新媒体内容建设,改革话语体系,做到教师、家长、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能互动,做亮仑教新媒体品牌。加强新媒体功能整合,打造集信息公开、教育服务、线上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服务平台。加强宣传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定期举办协作体集中学习交流活动,将新闻宣传能力培训纳入师训选课范围。阳光透明做好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热点、群众关切,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获得感,营造“和美”教育氛围。
    

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要点

    2023年,全局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以精准科学治污为路径,加速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奋力实现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任务是:
    一、强化党建引领,弘扬铁军文化
    1.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意识形态和统战工作的领导;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打造“一支部一品牌”项目,增强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联盟作用,探索环境治理新机制(牵头部门:办公室)。
    2.锤炼环保铁军。大力弘扬“团结向善、勇毅向上”铁军文化,落实机关品牌形象管理要求,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发扬“四敢”精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探索“传帮带”机制,落实轮岗和AB岗制度,提升综合能力(牵头部门:办公室)。
    3.打造环保品牌。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及成效亮点,加强政务信息的提炼和报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依托各类宣传载体树立生态环境铁军形象,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宣教品牌公益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保宣传,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落实xx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加大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力度,培育生态文化宣传示范点和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办公室)。
    二、深化治污攻坚,守住环境底线
    4.深化污防攻坚战。制定2023年度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对市做好进度调度报送、迎检工作,牵头做好目标任务调度、汇总、通报及相关考核工作。定期牵头召开攻坚例会,联合会商推进污防攻坚目标任务,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完成省、市、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牵头部门:综合业务与监督处)。
    5.做好各类督查督办。牵头做好环保督察工作。协调组织省、市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及春雷行动交办问题清单认真“回头看”、全面“再体检”,严防问题反弹反复;印发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协助推进整改落实;牵头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迎检、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及整改工作督促推进(牵头部门:综合业务与监督处)。
    6.打好“水气土”三大战役。推进碧水工程。对伯渎港、走马塘开展溯源排查和专项整治;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氟化物专项整治工作,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生产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评估。扎实推进2023年度治太重点工程,年内完成70%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工作。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年度大气工程项目实施、做好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开展“两大行业”整治提升;深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测等移动源综合治理;开展绩效分级,评定豁免企业,实施差别化管控,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及空气治理保障。开展净土工程。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结合高风险遗留地块调查成果,按要求做好相关地块监督管理,完成2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或治理修复。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按要求将环境统计和排污许可单位纳入信息化系统管理;严格危险废物规范处置,强化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应用;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水平,推进危险废物配套能力优化完善,引导经营单位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提质增效。(牵头部门:生态环境管理处、土壤固废处)。
    7.压降环境信访率。梳理完善环保举报及信访办理流程、规范环保举报平台的管理工作,有效压降区域信访总量。持续推进重复信访等突出环境信访问题的攻坚化解,将领导包案常态化,定期下包案,压实属地责任,共同做好问题整治、信访化解工作(牵头部门:信访处)。
    8.开展环境应急事件处置。组织做好区域典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妥善处理和应对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工作,切实提升重点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减少环境风险隐患。(牵头部门:信访处)。
    三、提升治理能力,依法监测监管
    9.开展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常态化办理。深入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对生态环境部或省生态环境厅交办线索开展核查工作,根据案件相关材料做出综合认定或委托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调查结论,提出启动索赔或者终止案件的意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与核实报告制度及同步调查制度,对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案件,及时启动调查程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培训会,加强企业的思想认识,推进提高执法人员调查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效率,利用好生态损害赔偿示范基地,探索更为多替代修复方式,为解决部分企业无法原地修复的问题,并为赔偿义务人提供多种替代修复场景和形式(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综合执法处、执法分局)。
    10.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优化全员执法方案,重点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按照上级和本级制定的专项行动方案,结合双随机监管统筹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推进土壤地下水、生态监测等新领域执法工作。加大对中央环保督查、省专项督查等上级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刑事、行政司法联动,规范案件移送受理程序(牵头部门:综合执法处)。
    11.继续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建立健全非现场监管机制,提高非现场执法在执法工作中的运用比例,充分利用在线监测、走航监测等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各类排污单位的监管监控力度,探索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环境执法中的应用(牵头部门:综合执法处、法规宣教处、监测监控xx分中心)。
    12.深化智慧监测及溯源能力建设。在xx分中心搭建一套集中分析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部署智能管控平台,结合智能管控终端,初步建立“采、运、测、管”全过程无纸化记录新模式。耗时x-x月时间完成硬件安装及设备调试,并启动试运行。待智慧监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全面承接我区涉水环境监测任务,并逐步探索智慧实验室用于区域环境执法及企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智能化运用,不断提升高新区生态环境监管水平(牵头部门:监测监控xx分中心)。
    13.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xx家以上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选取x—x个重点行业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作为清洁生产整体推进创新试点(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
    三、树牢群众观念,服务社会发展
    14.优化审批服务。持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推进开展园区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强化重大项目服务,深入推进“信息卡”机制。带头抓好重点工程减排,为重大项目总量平衡提供有力支撑。加大环评服务机构考核,严把环评质量关。高效服务出让地块、划拨地块预审核工作。落实排污许可证全覆盖制度,全面深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和质量核查,探索排污许可证与危废经营许可证衔接试点。夯实环境管理基础工作,高标准推动高新区规划环评和园区限值限量工作(牵头部门:排放管理处)。
    15.深化“大手拉小手”共建项目。强化调度推进,扩大帮扶范围,开展第五批帮扶项目总结及新一轮签约;完善帮扶模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项目的专业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加大财政、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多向激励政策和扶持,给帮扶项目增加实际的成果运用;总结典型案例,推广品牌活动,提升项目影响力(牵头部门:法规宣教处)。
    

2023年退役军人工作要点

    一、聚焦一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退役军人思政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主线,以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感更足”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领导机构建设和作用发挥,忠诚履职、勇毅前行,推动思想政治引领由“浅”到“深”转变,基层基础建设由“有”到“优”转变,服务保障工作由“粗”到“精”转变,干部队伍建设由“新”到“活”转变,力争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在全省取得更大成就。
    二、聚力两项“基础”,深化推进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
    2.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荣誉激励体系。积极参加“xx省最美退役军人”“xx省最美拥军人物”“等评选表彰,适时开展我市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优秀“兵妈妈”“好军嫂”、十佳重点优抚对象等评选表扬,按照“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要求,做好光荣牌悬挂等工作,营造尊崇优待氛围。
3.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工作。按时按标准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资金。做好优待证申领制发及赋能,落实好我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项目。持续开展“爱心献功臣”短期疗养、“爱心送进光荣门”志愿服务、在乡复员军人联系帮扶、烈属关爱援助、“光荣间”设置等工作。落实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6051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