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造句三年级简单,崇造句小学三年级

文 / 柳冠中


内容摘要:人类在社会进化中从“格物”到“致知”,又从“致知”到“格物”的循环上升中逐渐懂得社会价值观和生存战略之间的逻辑。设计不能跟随市场、满足市场,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于此,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机制”创新、生存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层面,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成式系统整合”的协同设计——“社会设计”的高度。“中国方案”诠释了中国特色“工业设计”最根本的宗旨——“绿色的服务设计”,“创造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共享、公平的生存方式”,而挖掘、领会、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中国设计的认知思维逻辑。

关键词:中国方案 事理学 认知逻辑 审时度势 使用而不占有

一、设计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规律,“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事”系统的结构),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认真仔细地分析解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着关于“设计”的争论:科学的还是艺术的?方法的还是经验的?分析的还是直觉的?逻辑的还是形象的?感性的还是理性的?……这些都是无谓的争论,根本不在这个。我们愿不愿意去开发、愿不愿意去重新认识?人类该如何思考?如何认知?

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左脑司逻辑思维,右脑司形象思维。这个结论混淆了我们人类思想的综合能力。难道人类在思考时,“逻辑”或“形象”会“有先有后”?科学并没有告诉我们左、右脑之间有一块钢板屏蔽了左右脑的沟通,人们不可能第一秒用形象思维思考,第二秒形象思维就死了,只用左脑思考。人类从来就是左、右脑一起进行思索的。综合交叉的设计学科,其思维逻辑正是印证、运用了人类思考的规律,而必须矫正“功能决定形式”或“形式决定功能”这种割裂“事物”本质的机械唯物论的僵化思维方式。

“科学”是发现、解释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样”的知识。侧重于分析、发现。而“设计”是应用那些知识去创造未来。是关于“还可以是怎样”的知识。侧重于综合、创造。孰不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也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风马牛效应”的创新基础。科学与艺术不是同类,怎么能相加?犹如物质如何能加精神?只有将物质的本质抽象出来才有可能与抽象的精神相融合。犹如1/3加1/5,只有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在一个抽象的平台上就可相加了。

为此,我引申出一个思考方法:设计师头脑中少用“名词”思考。改变名词只能用形容词,而形容词永远只表达形状、大小、材质、色泽等外部特征,永远不可能改变“物”的本质,极不利于创新!“动词”必须有“主语”和限定“行为”的“状语”——时间、地点、条件等,“动词”思考会引导我们研究使用者、使用的环境(场域)、时间(历史背景)以及动作与行为的“原因”,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系统;用“动词”思考,则会引导我们联想到是谁(主语)做的动作?为何(目的)做着动作?在何场合(地点状语)、时间(时间状语)做的动作?还有何状况(条件状语)……?这就自然而然使一件生动的“事件”跃然于头脑中,在这“事”中所用的工具或物(宾语)就会有明确的指向,能启迪我们认识到这个“物”或“工具”是特定人在特定的“外因”条件下,为解决特定问题所用的“物”或“工具”,而不会被作为“名词”的“物”或“工具”束缚了想象力。例如,在田间劳动渴了,我们会拿大碗解渴;在办工桌前渴了,我们会用瓷质盖杯解渴;行走在闹市,我们会买一瓶矿泉水;在荒郊野外,我们用手捧清泉水解渴;在国宴上不可能举着可乐罐敬宾客;林妹妹放一个橄榄在和合杯盖上抿一口润润喉咙继续与宝玉吟诗作对……用动词思考能使我们清醒地展开事物的全流程,引导我们在清晰的逻辑铺垫下理解“事情”的起因、来龙去脉,以便准确地判断存在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思路。思考的起点不是“物”,不是名词,而是“事”,由动词引发思考特定人的动作,以及行为所处的物境、情境、意境。设计的智慧就是打破艺术与实用之间过于简单的对立关系。这样,就会“实事求是”地“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概念”,开发“新”物种——“创造”。

设计不只是一种专业、也不只是一种知识和技巧,它是一种智慧。科学、艺术了不起,但是在没有诞生科学和艺术之前就早有了设计,设计远远比科学技术早得多,它是最古老又最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最有生命力的学科。

上面论述的“抽象思维”是解决设计永恒的初心,即“事理学”的目的,这是设计思维逻辑的前提,能激发我们“举一反三”“风马牛效应”的联想能力;接下来我们要阐述,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又实事求是地创新,而不至于天马行空又不着边际地胡想。

其实,中国传统的精神早就将“设计思维”的本质揭示出来了!“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绝不是抱残守缺,而是明确地告知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需求是永恒不变的,变的只是解决“初心”——“衣食住行用”的载体。即便科技再发达的一万年后,人类的这个本质需求也是不变的,人类会遵循这个不变的生存“目的”,会随“外因”——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创造“新载体”“新工具”“新物种”“新方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理学”。

例如建筑中的“墙”是名词,若我们设计仅仅用“墙”思考,至多是毛石墙、砖墙、大理石墙、轻钢龙骨墙、壁画的墙……这样的创意永远被局限于材料、工艺、技术的堆砌,不能真正地创新!试看人类的创举中有万里长城、护城河、保险箱、漏花窗长廊、博古架、幔帐、绿植……还可以改变墙体表面处理、抬高地面、提升吊顶、变化空间风格等来分隔空间、制造氛围,已达到“墙”的抽象目的——或抵御、隔绝、保护、私秘;或纪念、象征、庇护、依靠;或引导、交流、沟通、借景;或温暖、愉悦、提示、乡愁;等等。这就是设计为了达到认知的“目的”所必须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唯独人类才具有的思维,这也是人类能在劳动中创造工具、进化至今的原因。当我们不用名词的“墙”思考,而用“墙”的抽象“目的”去联想,即用“动词”理解“墙”的目的,人类就会把它当阻碍而突破它;也能将意念寄托于全新的载体。设计只有具备了“抽象思维”才能创造性地解决今天的问题,也能不断地创造性地解决明天的问题!

这就是上面提到的“动词”思考方式——在“目的”确定后,要研究“外因”——在“时间、环境、条件”限定下解决问题的思考,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这样的设计思维逻辑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不至于陷入脱离实际的空想中。

崇造句三年级简单,崇造句小学三年级

设计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观念、伦理和价值观

二、审时度势、物竞天择——适度外因下的内因

“师法造化”体现出我们祖先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水的形态——液体、气体、固体的不同不是因为水本身,而是因为“外因”——温度、大气压的不同所致。黄河、长江同出三江平原,黄河冲刷黄土高原,泥沙沉积,冬天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长江穿越高山,峻山叠嶂,瀑布急流,奔腾东去到下游平原,湖泊沼泽,沃野千里。长江、黄河的不同也是因为纬度、地形、地貌、气候等的外因所致。不论云雨雾雪霜,还是江海河湖溪,都是“外因”而成。

“三字经”再次解释了这个真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差别不大,后天的教育是关键。孟母三次搬家,是选择外因;司马光砸缸,也是领悟了落入河湖井要捞,而落入缸中不需捞,“审时度势”,只需破缸就可救出小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都说明明确了时代、环境、语境等“外因”后,即可有效地解决问题。

试想白垩纪恐龙遍布天上、地下、水中,而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气候巨变,恐龙家族很快就被“外因”灭绝。因此,任何物种或人造物若不能适应“外因”的变化,只能被淘汰;而为了顺应“外因”,改变“内因”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就是“师法造化”“物竞天择”“审时度势”的自然规律。任何生物的“进化”或“突变”都是为了提升“适应度”,适应、适度、适可而止不仅仅是“天道”,也是设计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逻辑。所以设计的认知逻辑必须建立在“目标系统”与“外因”统一的基础上。

所谓“内因”,是主导因素的结论,恰恰是因为“外因”变化了,若内因不接受改变,就适应不了时代、环境,即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或淘汰。设计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设计活动总是在某些特定的限制下进行的,在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文脉,特定技术条件,甚至人们思想观念的局限下,设计活动表现为一种为适应外部环境(外因)而采取的有限合理的选择。设计合理性其实就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这就是设计认知的逻辑。研究、认识并建立这个“实事求是”的思维的过程,就是在“观察、分析、归纳、联想、创造、评价”的基础上的“事理学”的“目标系统法”。

以上是科学的认知过程,但创新是认知后的理论再实践、再抽象,并且在观念、价值观的“致志”后,再主动地改造自然,“再”格式化“物”;以及方式、范式的创新;产业、社会、理论的创新——设计“创新”!并不断循环往复,这就是设计的“思维逻辑”。

中国工业设计人才的培育需要有人默默地耕耘,土壤改良好了,认知逻辑清晰了,工业设计的根才能深深扎入中国的土壤中,坚持!坚持!坚持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出“中国方案”的硕果!水面平静后才能映射风景,心灵平静后才能反思人生,进而鉴别真伪、明辨是非。只有能在噪音纷呈的环境里辨别天籁之音者,才是“智慧”。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要想屹立在世界之林,势必要创造出有特色的“中国方案”。而中国设计则是通过设计的思维逻辑推理出未来发展的路,创造出未曾有过的生存方式,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确立中国的文明发展模式,以替代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商业文明”。

中国设计的认知逻辑是什么呢?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围绕“目标系统”拆解外因(实事)及内因(求是),并详细分析内外因的权重及关联关系。我们必须清楚“目标系统”的设计思维逻辑,回归本源,认知“初心”。知道要做什么?走什么路?再去选择“工具和技术”。设计的创新研究是本源,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而技术是不断更新迭代的载体,是被选择和组合的。设计需要去认知目的,而不拘泥于载体。关于“内、外因”的关系,外因的重要性远高于内因,任何物种或人造物如果不能适应“外因”的变化,只能被淘汰,但为了顺应时势,改变我们的“内因”就成了唯一选择。审时度势、物竞天择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进化、突变来提升适应度。研究限制实现“目的”的“外因”,而选择、组织“内因”的过程——“目标系统”的定位,即为“设计思维逻辑”。培养未来的人才要从“认知力——扩知识——创知识”方向发展,让他们具备宽阔的眼界、系统化的格局、以人为本的认知观念。

三、看山还是“山”:格物—致知—致志

成于中者形于外,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的“服务设计”——绿色设计产业创新!学习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不能停留在“符号”“元素”“器物”上,这些传统形式皆是彼时彼地先人们为了生存繁衍所创造的成果,而且从未停止过创新。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木器、纸张、丝绸等,从未停止过创新!民族精神也一脉相传,延续至今,熠熠生辉!我们的祖先用身传言教、著书立说,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镌刻在我们的骨子里。如今,我们头脑中的这些记忆还需不断地揭示、强化,并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方法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师法造化!实事求是、审时度势、物竞天择,要适应外部因素!因人而异、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而作、与时俱进、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留有余地、适可而止、适者生存、各得其所、一叶知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同时也告诫我们:居安思危、恰如其分、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惜墨如金、适得其反、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弄巧成拙、不为已甚、闲情逸致、无病呻吟、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穷奢极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会意,最典型地映射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成语中更有许多意蕴深邃的哲理。学习汉语不仅仅为了识字、造句和撰文,也要我们深挖、领悟、继承古代先民处世为人的“道”,这样我们才不会牵强附会地滥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符号,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姿态,传承并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自信。

有句禅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句话可意味深长呢!这其实道出了中国认识论三部曲。人类认识世界第一步,看山是“山”——凭感官感觉山的形体状态,并且用肢体攀爬体验感受。人类认识世界第二步,看山不是“山”——用头脑感知山势,思考、比较其他山脉,咨询、分析山脉的形成原因,研究组成山体岩石的成分、元素,以抽象出规律,进而推理以形成概念和理论;这也是“格物致知”的过程,由表及里、析出规律、形成理论。人类认识世界第三步,看山还是“山”——用头脑中认知的规律、概念和理论观察其他山脉,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感悟、破译乃至预测其他山脉的成因、年龄、构造、质地等,提出创新的认知。有诗为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格物—致知—致志—“再格物”的认知逻辑早就被民间的智慧掌握了,并在传承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若我们继承并掌握了这个认知逻辑,我们就明白14 亿国人或 75 亿世界人口的需求,绝对不是“物欲”之“看山是山”,而是“看山还是山”的人类社会可持续的本质“需求”之“山”!这也是“认识逻辑”的三个层次:1. 现象(感官、再现、知其然),2. 理解(分析、所以然、格物致知),3. 表达(使其然、致志再格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哲学观”,学习、认识、研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外因”——限制(物欲)下的“中国方案”——“国风”,是个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思维的过程。这就是设计的“思维逻辑”,也是积淀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认识论”。“中国方案”的设计战略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不是表面的现象。

人类在最近几十年过上了一种极其肤浅的所谓富裕、高技术、奢侈的“消费生活”,这种及时行乐的“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可持续”吗?只有我们有着不间断的、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民族,只有牢记着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民族,才能够让自己不至于成为人类进化史“大浪淘沙”后的“碎片”!

当下,国内外设计界都盛行研究“以人为本”的个性“体验”需求(以用户为中心)观点,这是典型的“商业文明”,是以获取最大“市场效益”为目的的“方法论”。当然,这的确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却解决不了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分配不均、贫富差别造成的社会动乱的弊端!人类毕竟不仅有肉体奢求,还有大脑和良心。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贫富分化、霸权横行等现象愈演愈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不能无休止地掠夺我们子孙生存的资源和空间。

“中国方案”的“产业”创新体系的突破,要靠价值观和制度——“认知逻辑”提供。我们就应该发展出中国的“设计逻辑”、新战略和设计方法论!中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理想、“中国方案”这个“更高级的文明”一定会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榜样。

遵循“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着力探索“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的“服务设计”——设计产业创新!这是人类社会的未来,也是设计界践行“中国方案”的战略目标、实践路线和认知逻辑。

艺术家,见自己;科学家,见天地;设计师,见众生;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决定我们国家归宿的,一定是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综合而成的那个民族智慧。

中国的未来会更好!

柳冠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3年第2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8114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