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禹,徐本禹新闻?

在徐本禹的鼓励下,决心辍学的黄绍超终于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并逐渐展现出了他守时勤学的优秀品质。

有人问徐本禹使用了什么方法来与黄绍超建立联系,他的回答是:真情和鼓励。他主动接近黄绍超,与他坐下来谈心,耐心地给予他建议,让他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还帮助黄绍超分析自己的优势,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恢复了信心。通过这次谈心,他与黄绍超之间的距离拉近了。黄绍超开始愿意接近他,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指导。

黄绍超回到学校后,徐本禹亲切地邀请他进入办公室,并递给他两本精心准备的笔记本。

徐本禹改变了过去严厉的做法,以平和的语气对他说:“以后要认真学习,不要再迟到、旷课了!”

黄绍超允诺了,并且始终信守自己的承诺。自那时起,他每天都准时到达教室,再也没有缺过课。

徐本禹认为,这件事让他深刻认识到学生也有自尊心,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因此,作为老师,他们应该真心实意地爱护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一份充满爱的支持,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进一步培养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的品质。

有一天,班级的生活委员龙菊生病了,她病倒在床上整整一个星期。作为生活委员,她平时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先把地扫干净,窗户关好,是一个勤劳乖巧的好学生。得知她生病后,徐本禹立刻买了一些感冒药和一袋豆奶粉,让她的妹妹带去给她。随后,他走了十多里的山路,特意去她家看望她。

当徐本禹抵达龙菊家时,夜幕已经降临。由于他赶路匆忙,他感到非常疲惫,浑身都被汗水浸湿了。衣服和内衣黏在一起,让他感觉湿漉漉的。进入龙菊家后,他发现房间里只有一个柜子和一个放衣服的箱子,没有其他家具,甚至没有地方坐下。寒冷的北风透过用篱笆做的墙壁吹进屋内,吹进他湿漉漉的衣服,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为了不让徐本禹冻着,龙菊的爸爸决定在地上生起了火。火苗在房间里跳跃着,让他感到有些困惑,仿佛置身于室内和野外之间。由于家里没有桌子,龙菊只能趴在床上写作业,这让他心生一丝苦涩之感……然而,他决定为龙菊和她妹妹支付学费,并承诺只要她们成绩优秀,就会一直资助她们上初中和高中。

班上还有一个男生家庭情况非常困难,正面临辍学的困境。徐本禹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了他的学费。

尽管徐本禹自己的财力有限,但他一直慷慨地捐款帮助他人。他的个人储蓄只有2000多元,而这些钱还要用来支付他一年半的支教生活费用。因此,他不得不精打细算,节约开支。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选择没有向父母详细说明这些情况。在春节前,他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询问他还剩下多少钱,是否足够使用。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故意夸大手头的2000元,声称有4000元。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爸爸突然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你二弟想要盖新房,家里的资金有些不足,你能否寄点钱回家……”

刚刚听到爸爸的话,徐本禹感到心情沉重,眼泪不禁流了下来。面对家里的困难,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立刻决定寄去2000元给家人。

放寒假后,他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回家过年,这让他感到很无奈。然而,他也不想在狗吊岩闲着,因为他还没有找到来年的生活费来源,所以他决定利用假期来赚一些钱。他只剩下一点点钱,但他还是用它买了路费,回到了武汉找工作。幸运的是,报社的毕云帮他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个月能挣1000块钱。这样一来,他至少有了半年的生活费,并且还能省下一些钱来资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

除了这个想法,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设想。他决定将自己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全部拿出来,再加上社会上好心人捐给他的钱,成立一个名为“恒爱基金”的组织,用来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他希望通过这个基金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知道这个设想不容易实现,但他决心努力去做。他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他一定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和改变。

初次来到狗吊岩,徐本禹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抽出时间去拜访当地村民。他有时会进行家访,有时则是为了进行特别的社会调查。

徐本禹对当地的经济状况感到非常震惊。他了解到,超过90%的农户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无法为孩子提供上学的经济支持。即使那些有机会上学的孩子,大部分放学后还要背着背篓上山采集猪草,用年幼的肩膀为父母分担艰难的生活。

在苗族村落中,有一位老太太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她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房顶用塑料布搭建而成。这个房子不仅仅是她的居所,还是她养的猪和羊的栖息之地。由于经济拮据,她连一张床都没有,只能在地板上过夜。她的侄儿则只能睡在猪圈上面。这个情景让徐本禹深深地触动了一次,他对这位老太太的困境感同身受,这一幕一直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中。

回到武汉的那一天,寒风凛冽,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个苗族老太太的身影。他想起了那个漏雨透风的房子,老太太没有煤取暖,他不禁感到心痛。于是,他决定帮助老太太购买一些煤来度过寒冷的冬天。

然而,当时他身上没有多余的钱。于是,他向同学借了400元,并将钱寄给了吴道江,请求他帮忙购买煤炭。过了一段时间,吴道江给他写来了一封信,告诉他钱已经收到,并且帮老太太买了6000斤煤炭。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他的善举温暖了老太太的冬天,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当他再次来到狗吊岩时,他特意去看望老太太。尽管他还有6000斤煤没有烧完,但他惊讶地发现老太太整个冬天都没有被子盖。当时,他身上穿着一位姓刘的阿姨送给他的皮大衣,他立刻脱下来送给了老太太,希望她能在晚上睡觉时盖上,感到温暖一些。

随后,一位热心的读者通过杂志了解到了老太太的困境,并慷慨地寄来了150元钱。徐本禹利用这笔钱为老太太购买了一床被子和一个锅,并用剩下的60元为她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除了这个老太太,徐本禹还给另外两位孤寡老人各购买了5斤油,以确保他们在过年期间有足够的食用油。徐本禹选择了暂时寄宿在村长吴长荣家中,因为他不想给吴家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为了弥补自己的食宿,他每个月支付100元的生活费给吴家。

徐本禹表示,由于自己没有收入,无法在物质上给予更多人帮助,只能尽自己微薄之力。

2004年春天,贵州团省委将徐本禹纳入本省志愿者名单,并每月发放给他500元的生活补助(相比团中央的每月800元)。这使他终于成为了“体制内”的志愿者,从之前衣食无着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仍然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每个月将这500元的大部分省下来,用来资助山区的孩子上学。仅在猫场镇中学,他已经资助了32位贫困学生。

为了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便利,贵阳的刘力阿姨送给徐本禹一部旧手机(爱立信T17)。然而,徐本禹只使用它来发送短信,从不拨打或接听电话。这是因为他无法负担更高的手机费用,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钱。他希望能够节省更多的钱,以便帮助更多贫困学生,从而改变这个贫困的山区的现状。

徐本禹坚定地表示:“虽然我明白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决不放弃抗争,也决不放弃改变这个贫困山村的决心。为了这个小山村,我愿意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

徐本禹一直以来都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和毅力,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开了狗吊岩和为民小学。

他发生了这样的改变,原因在于一次重要的谈话。

这次谈话的时间是2022年5月15日,地点是从上海回北京的高铁上,确切地说是在高铁车厢内。

徐本禹,徐本禹新闻?

通往狗吊岩的山路

徐本禹对能够与沈义勇同车回大方感到非常幸运,他认为这是他与沈书记有缘。这次,他从武汉回贵阳,大方县团委安排了车辆来贵阳接他,但由于一些不便之处,团委的车辆无法顺利接他。幸运的是,沈义勇正好在贵阳办事,于是他请求沈义勇顺便把他接回来。

坐在车上,两个人一见如故,边走边聊。他们聊了一路,从旅行经历聊到文化差异,又聊起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聊越兴奋。到达目的地时,两人都觉得还有很多话题没有聊完。

在交谈中,沈义勇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农村孩子无法承担教育费用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足。他认为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问题。他希望徐本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的资源,为大方县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沈义勇回忆道:“那天在车上,我和徐本禹进行了很多交流,主要是希望他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华中农业大学这个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徐本禹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深刻地意识到,仅仅进行单纯的支教只能帮助到一些孩子,而要想真正帮助更多的人,他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他明白,只有通过发挥自身的价值,呼唤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帮助更多人的目标。

徐本禹认为,支教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这次谈话坚定了他利用自身价值为山里孩子造福的决心。他意识到,支教只是一个起点,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山区教育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决心不仅仅是教育孩子,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和未来发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山里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相信,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山区教育的现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徐本禹听了沈义勇的话后,感到非常欣慰。他知道,大水乡政府将会全力支持和配合他的工作,并为他的活动创造条件。沈义勇希望他能到大水乡支教,这让徐本禹倍感鼓舞。

徐本禹当时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然而,他对民小学的孩子们非常关心,他希望能够帮助这些五年级学生顺利进入六年级,并进入中学。因此,他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徐本禹在寒假期间就开始思考如何唤起全社会对西部地区贫困儿童的关注,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然而,在与沈书记的交谈后,他的想法开始逐渐深化。他认识到,仅仅进行支教是不够的,他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支教的同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不久后,大水乡党委邀请徐本禹去作报告。在报告结束后,徐本禹听取了沈书记对大水乡的情况介绍。他才了解到,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占80%左右的地方,土地贫瘠,交通十分不便,经济状况比猫场镇还要差。当地农民陷入困境,只能去当地的小煤窑背煤,以此作为廉价的运输工具。许多学生因为无法支付每年140元的学杂费而被迫辍学。

沈书记还带他参观了大石村的小学,邀请他来这所学校支教。他发现,大石小学的校舍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木楼,楼里没有一堵完好的墙壁,四处透风。楼顶上有很多破洞,用塑料布和硬纸板修补了,但也免不了漏雨。走在四处开裂的楼板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可以说摇摇欲坠,不能不让人感到害怕。

然而,沈书记还带他参观了大石村的小学,邀请他来这所学校支教。他惊讶地发现,大石小学的校舍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木楼,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保存完好。楼内墙壁虽然有些破旧,但并没有严重的透风问题。楼顶上的破洞也得到了及时修补,再也没有漏雨的问题。走在结实的楼板上,只发出轻微的脚步声,给人一种安全感。

几间教室被竹篱隔开,其中一间是四年级教室,门口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勿靠近,危险。”教室内光线昏暗,学生们挤在用破旧木板搭建的课桌前,正在认真上课。

老师们的办公室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书香气息。办公室的门破旧不堪,甚至掉了一片门板。在办公室的木制书柜上,贴着一幅已经褪色的对联:“只有诗书万卷,全无金银半文”……

徐本禹的心理天平逐渐倾向于帮助大石小学的学生,因为他发现该校的办学条件更为困难,学生更需要帮助。

(摘选自本人作品《为了城市的孩子》,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在贵州的山区,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和梦想。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教育和未来,我决定投身于教育事业。

我来到了这个山区的小学,看到了孩子们朴实而纯真的笑容。他们的学校简陋而破旧,教学设备简单,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我决定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我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展开了合作,筹集了资金,修建了新的教学楼,购买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时,我还组织了志愿者团队,为孩子们提供辅导和关爱。我们一起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希望和梦想,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我还积极争取了外界的支持和关注。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社交平台的宣传,我们的事业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为山区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这个山区的小学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孩子们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滋养和成长,他们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我为能够为这些孩子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37682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12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