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热点难点问题500 问(全文32769字)

公文写作热点难点问题500 问

1. 通知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

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2. 通知有哪几种?

答:一般分为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

指示性通知、任免性通知、事务性通知等。

3. 通知的框架是怎样的?

答:通知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由缘由、通知事项和有关要求

等部分组成;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4. 怎么写通知的正文?

答:缘由部分主要表述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事

项也就是主体部分,列出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

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要求部分可写可不写。

5.通知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发布性、指示性、中转性等特点。

6.通知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等,范围非常广。

7. 通知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一般是下一级,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

用通知。

8. 通知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下达指示、布臵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

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等情况。

9. 通知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通知一般正式行文,个别时候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

发布。

10. 转发时遇到多个“关于”“通知”,怎么办?

答:遇到多个“关于”“通知”时,可省略自己文件的

“关于”“通知”,保留原文件的“关于”“通知”,如《某某

转发某某关于某某的通知》。

11. 遇到多级转发怎么办?

答:遇到这种情况时可省略中间层级的转发,直接转发

原文件。同时,在通知正文里做一下注解,说明近期接到了

中间层级转发来的文件。

12. 转发文件时可以提出要求吗?

答:当然可以。如被转发文件阐述不够充分,可加以补

充、说明、深化,也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对上级的有关要求

加以重申、强调,并做出适当的安排。

13. 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标题里加书名号吗?

答:根据相关规定,除印发、转发、批转法律法规性文

件外,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

14. 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正文里加书名号吗?
答:正文里要按照正常行文规则来书写,不管是否为法

律法规性文件,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都要加书名号。

15. 什么是法规性文件?

答:法规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类。行政

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

以国务院令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有两种:一

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的,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规范性

文件;第二种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

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报

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范性文

件。

16. 发文机关署名写全称还是简称?

答:发文机关署名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都可以,但要

注意与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相一致。

17. 成文日期到底是用大写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

答:2012 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统一后,成文日期明确

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要写全称,月、日不编虚位,例如 1 不

编为 01。

18. 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位臵怎么确定?

答: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发文机关署名长于发文日期,

发文机关署名居右空二字编排,成文日期以发文机关首字为

准右移二字;二是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则成文日期

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适当增加右空字数。当然,以

上两种情况都须在正文或者附件下空一行。

19. 通知或者其他公文的主送机关怎么分类?

答:主送机关要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以及同类型

机关统称。一般情况下,主送机关分为地方党委、地方人民

政府、党委各部委及政府各委办局、人民团体、高等院校、

其他直属机构等。

20. 主送机关中标点符号怎么使用?

答:主送机关中一般用到三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

冒号。逗号用在大的分类中,大的分类中的内部分类用顿号,

末尾用全角冒号。

21. 应当抄送的情况有哪些?

答:以下五种情况应该抄送:一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

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列为抄送机关;二是向下级机关或

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三是上

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

一个上级机关;四是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

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五是上级机关越级向下级机关行

文时,可以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抄送时上级机关

在前,其次是同级机关,再次是下级机关。

22. 任免通知中的任免依据越详细越好吗?

答:当然不是。一般来说,任免依据包含组织决定,会

议讨论通过,领导提名、会议研究等。如果做较为详细的说

明,可能为当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今后工作造

成不利的影响。

23.正文后的空白位臵容不下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该

怎么办?

    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通过调整正文行距或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多机关联合行文时,由于机关过多,没有办法保留在一页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方法,就是把发文机关和印章放在空白页上,在空白页第一行顶格标注“(此页无正文)”。

24.公文印章应该盖在什么位臵?

答:印章要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必须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

25.现在的公文还有主题词吗?

答:根据最新规定,公文中不添加主题词。

26.公文在什么情况下要注明签发人?

答:上行文必须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平行排列于

发文字号右侧,居右空一字。下行文、平行文不注明签发人。

27. 公文的页边距应设置为多少?

答:上:37 mm;下:35 mm;左:28 mm;右:26 mm。

28. 公文的层次序号如何排列?

答: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

第四层为“(1)”。第一层,“一、”中的标点是顿号,不是逗

号;第二层,“(一)”之后不可再加任何标点;第三层,“1. ”

中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第四层,“(1)”

之后不可再加任何标点。

29. 公文中的标题该使用什么字体?

答:一般情况下,主标题用 2 号小标宋、正文用 3 号

仿宋,一级标题用 3 号黑体、二级标题用 3 号楷体、三级

标题用仿宋。

30. 公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有什么要求?

答:公文中的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

分号、冒号)、句末省略号,不得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

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

一行之首;破折号不能一分为二、分居两行。正文中第一层

次的小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第二、三、四层小标题末尾

均须加标点符号。

31. 发文字号的位臵在哪里?

答:在平行文、下行文中,发文字号居中排列。在上行

文中,发文字号居左,左空一字编排。

32. 有多家发文单位用谁的发文字号?

答:有多家发文单位,也就是联合行文时,只标明主办

机关发文字号。

33. 发文字号中的﹝﹞可以用[ ] 代替吗?

答:不可以。发文字号中的年份应用六角括号“﹝﹞”

括起,六角括号与方括号“[ ]”(数学算式中的中括号)是

不同的。

34. 附件说明标注在什么位臵?

答:在正文之下空出一行、居左空两个字标注“附件”

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35. 附件说明中附件名称一行写不下怎么办?

答:附件名称过长需回行时,应该与上一行附件名称开

头文字上下对齐。

36. 附件说明中标点符号怎么使用?

答:“附件”后标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本身不加

书名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37. 什么是公文附注?

答:附注是对公文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的说明,

位臵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下发的公

文可在附注处注明公文的传达范围和是否公开发布等情况,

请示性公文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38.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有什么要求?

答: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

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39. 公文中的日期有什么要求?

答:首先不能省略,如“2016 年 1 月 1 日”不能写成

“16 年 1 月 1 日”。其次,尽量不要用“今年”“明年”“前

年”“后年”这种模糊的时间。另外,相邻两年的数字进行

比较时,要写成“比上年增长(或减少)”,而不能写成“比

去年增长(或减少)”。

40. 通知中能以“通知”两个字做标题吗?

答:不可以。通知标题要符合“三要素”(即发文机关、

事由、文种),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通知什么事情或要求

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有的机关为省事简单地使用“通知”两

字做标题,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应尽量避免。

41. 有“紧急通知”这一通知类型吗?

答:如果所通知的事项需要被通知的单位尽快知道,可

在“通知”之前加“紧急”二字,这就是常见的“紧急通知”。

其他类似的还有特急通知、补充通知等。

42. 会议通知中的时间、地点有什么要求?

答:会议通知中的时间、地点是核心要素,万万不能出

现差错。时间上要精确到某某时某某分,地点要详尽到某某

楼层某某会议室。

43. 报告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

上级机关的询问。

44.报告有哪几种?

答:一般分为例行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等等。

45.报告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报告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情况、说明、结论,或者

依据、说明、设想;尾部包括署名和报告时间。

46. 报告的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开头可以使用导语引出,主体可分部分写,可以使

用二级标题。

47. 报告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汇报性、陈述性、单向性、事后性、沟通性等

特点。

48. 报告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等,范围非常广。

49. 报告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一般是上级机关。有时为了表示尊重,给

业务主管部门也提交报告,其实这并不恰当,按新条例规定,

给不相隶属的部门要用函。

50. 报告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

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等等。
 51.报告的发布途径有哪些?答:报告一般正式行文。

52.报告中都报告哪些内容?

答:主要是向上级报告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

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

有何建议等等。

53. 报告中能夹带请示事项吗?

答:不能。这是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些单位在报告中想

当然地加入请示的事项,这是坚决不允许的。请示就是请示,

报告就是报告,属于两种公文文种。

54. 调研报告采用第几人称?

答:调研报告以第一人称书写, 调研内容涉及的人以第

三人称书写,即调研人是自己, 用第一人称,调研对象用第

三人称。

55. 调研报告的附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附件内容应该包括调查问卷、抽样名单、地址表、

地图、统计检验计算结果、表格、制图等。每一项内容均应

编号,以便大家查找。

56. 报告需要上级机关批复吗?

答:报告是下级机关给上级机关行文, 是向上级机关进

行汇报、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文体,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上

级机关的批复,它属于单向行文。

57.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报告?

答:在某项工作完成以后,一般需向上级进行报告。当

然也可以在某项工作进行当中,在某个时间节点向上级进行

阶段性报告。

58. 报告结尾的常用语都有哪些?

答: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

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某某贯彻执行”等等。

59. 报告有时效性吗?

答:当然有。除年度报告、定期报告外,其他报告不论

什么工作情况都要及时上报,便于上级机关掌握情况,否则

报告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

60. 报告是简单罗列情况就可以了吗?

答:不是,报告要避免成为流水账。写报告时要善于综

合归纳,面对众多的材料、细节、数据,写作时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概括出有规律、有价值的部分,不要面面俱到。

61. 报告需要附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吗?

答:报告不需要上级批复,因此不需要在后面附注标明

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62. 报告有字数限制吗?

答:报告虽然没有字数限制,但是不宜过长,太长了会

导致效率降低,因此字数应该控制在 3000 字以内。

63. 例行报告都有哪几种?
答:例行报告一般包括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

年报等。

64. 述职报告标题可以简写吗?

答:可以。述职报告的标题可简单标明“述职报告”或

者“述职述廉报告”等。当然,也可以根据正文内容另行拟

制。

65. 述职只谈经验成果行吗?

答:不行。述职不能只谈经验成果,而回避问题和教训。

要高度概括,准确找出自己的缺点,提出如何吸取经验教训,

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对

工作负责的态度。

66. 述职报告结束时用哪些礼貌性语言?

答:报告结束时一般要用称谓礼貌用语,如“以上述职

报告妥否,请予审议”“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

审查”“特此报告,请审查”“以上报告,请领导和同志们批

评指正”等。

67. 述职报告要把工作讲得面面俱到吗?

答: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多讲成绩,

少讲过程。

68. 个人的述职报告可以带感情色彩吗?

答:要有适当的感情色彩,但是个人的述职报告不是个

人总结,所以个人情感不要融入过多,以免让同事听起来不

舒服,造成不良影响。

69. 什么是政府工作报告?

答: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每年召开

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

委员发布的报告。

70. 向大会所做报告中的签注怎么写?

答:签注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会议的名称,二是会议的

时间,三是报告人姓名及职务。分两行写明。

71.请示适用于那些情况?

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2.请示有哪几种?

答:一般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

批转的请示等。

73. 请示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

成;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74. 请示的正文该怎么写?

答:开头交代请示的缘由,主体说明请求事项,结语请

求批示。

75. 请示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向上行文、时间性强、一事一议、不能多头主

送、不能越级等特点。

76. 请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等,范围非常广。

77.请示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78.请示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

题做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

准等。

 79.请示的发布途径有哪些?答:请示一般正式行文。

80.请示时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该怎么办?

答: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

的,应当用抄送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81. 写请示时能用乞求式语言吗?

答:不行。请示时语气要平实、诚恳,以期引起上级的

重视,不能出言生硬,更不要低声下气、客客套套。

82. 为了让上级能够批准,可以把问题说得严重一点儿

吗?

答:请示的事项一定要实事求是,材料必须真实,不能

为了让上级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言过其实,也不要因为事

前没认真调查而片面地摆情况、提问题。

83.为什么说请示要一事一议?

答:一是为了主旨明确,二是为了提高办文效率。

84.为什么说请示有时间性?

答: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

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85.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请示?

答:按照相关要求,应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情况

不得越级请示。如确需越级请示的,应同时抄报直接主管部

门。

86. 有“请示报告”这一文种吗?

答:请示和报告都是法定的公文文种。没有请示报告这

一文种。

87. 请示和报告有什么异同点?

答:相同点: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不同点:请示时

上级机关一定要答复,报告时并不一定要答复,视报告的内

容情况而定;内容不同,请示是请求上级批准某事项的文体,

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

机关询问的文体。

88. 请示常用的结尾用语都有哪些?

答:一般用“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

示,请批复”“以上当否,请指示”“以上请示,请审批”“以

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等。

89. 请示的事项一般都包括什么?

答:包括不了解的方针政策、工作中难以处理的重大问

题、不是本单位权限范围内必须经上级批准才能决定的问题

等等。

90. 请示能抄送下级机关吗?

答:请示是上行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更

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未批复的事项。

91. 请示中可以有附件吗?

答:当然可以。请示的内容必须完整,才能有利于上级

快速做出回复。附件可以是待批准的规章制度,可以是各方

面的表格等等。

92. 请示的标题中可以出现“申请”“呈请”等词语吗?

答:不提倡。请示本身已含有请求指示、请求指导之意,

为避免重复,在请示的标题中不要再出现呈请、请求、申请、

要求、请拨、请批准、请审批等词语。

93. 请示的标题必须写明请示事由吗?

答:是的。请示事由概括得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过于

简单,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请示事项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点,

能够让上级机关快速地了解请示内容,了解请示事由的轻重

缓急,进而迅速做出批复。

94. 请求批准性请示与请求批准性函在行文上有什么

不同?

答:请求批准性请示用于向行政和组织上有直接隶属关

系的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批准事项,属于上行文;请求批准性

函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行文请求批准事项,

属于平行文。

95. 请示可以送给领导个人吗?

答:这是不规范的做法。因为这不符合集体领导的原则,

而且领导个人做的批示也不能作为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只

有在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的情况下,才可以以本机

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

96.批复适用于什么样的情况?

答: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97.批复有哪几种?

答:按内容可以分为审批事项批复、审批法规批复、阐

述政策的批复等;按性质可以分为肯定性批复、否定性批复、

解答性批复等。

98. 批复的框架是什么?

答:批复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批

复要求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99. 批复的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批复意见要针对请示中
提出的问题做出答复和指示;批复要求要提出一些补充性意

见,或者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100.批复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被动性、针对性、权威性、明确性等特点。

101.批复的用途有哪些?

答:批复主要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明确表明

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如对机构设臵、人事安排、项

目设立、资金划拨等事项进行审批。

102. 批复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各级党政机

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给下级答复时均可使用。

103. 批复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在所有公文文种里,批复的发布范围是最小的,一

般只能发给下级机关,而且是向本机关发过请示的下级机关。

104.批复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批复一般只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

105.没收到请示可以直接批复吗?

答:不可以。批复要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

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必须先有上报的请示,

后有下发的批复。

106. 批复也是一事一议吗?

答:当然,既然请示是一事一议,批复必然也是。批复
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

关的话题。

107. 批复后下级机关必须执行吗?

答:是的。批复代表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

机关对上级机关的批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就像

命令、决定一样,批复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108. 批复对语言有什么要求?

答:批复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

避免给下级贯彻执行造成误解。

109. 对转报机关的请示批复时主送给谁?

答:在这种情况下,批复要主送给转报机关而不是直接

批复给原请示机关,也就是不得越级批复。

110. 如果批复的内容涉及多家机关单位怎么办?

答: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其他相关的机关单位可以采

取抄送的形式。

111. 批复的时效性如何?

答:批复讲究的就是时效性,必须及时给予答复,如果

迟迟不予答复,就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耽误工作。

112. 批复与批示有何不同?

答:批复是正式的公文文种,具有法律效力;批示是领

导同志在下级报送材料上的批语,是对某项工作提出要求。

113. 批复与复函有何不同?

答:批复与复函都是回复来文的公文。两者的不同在于:

批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答复用文,属下行文; 复函一

般是向不相隶属机关的答复用文,属平行文。

114. 批复中如何引用下级请示的公文?

答:正确的做法是先引用请示的标题,标题后加圆括号,

圆括号内是请示的发文字号,其他任何形式都是错误的。

115. 批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在标题中表明态度?

答:有两种情况:一是答复请求指示的请示,二是不批

准请求的事项。这两种情况下可以不在标题中表明态度。

116. 批复的依据是什么?

答:批复的依据有两种:一是下级机关的请示;二是相

关的政策规定。

117. 批复前有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是什么?

答:为保证批复的权威性、准确性,在接到下级机关的

请示之后、开始批复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批复

要有理有据,不能拍脑袋答复。

118. 批复的结束语一般用什么?

答:一般用“特此批复”或“此复”等惯用语作结,也

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提出希望和要求,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写

直接结束。

119. 通报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

告知等重要情况。

120.通报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等。

121.通报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通报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缘由、经过、分析评价、

表彰或批评事项、希望或要求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122. 通报的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一是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二是进行准确的分析

和中肯的评价,三是做出什么样的嘉奖或惩处;四是针对现

实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123.通报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告知性、教育性、政策性等特点。

124.通报的用途有哪些?

答:一般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还

可以通报应引以为戒的突发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

要知晓的事项。

125. 通报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

应用范围很广。

126. 通报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一般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

以及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等。

127.通报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通报一般正式行文,有时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通报。

128.通报时可以添油加醋吗?

答:当然不行。通报中必须注意典型人物和事例的真实

性,不管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都要以事实为依据。

129. 直述式通报和转述式通报有何区别?

答:直述式通报是作者直接叙述通报事项,在写法上通

常以叙事为主,兼以说明;转述式通报是采用通报文种将下

级来文予以转发,在写法上基本以议论为主,很少叙事,避

免与附件的内容重复。

130. 指示性通知和指导性通报有何区别?

答:指示性通知一般用于某一方面的工作情况;指导性

通报则侧重于刚刚发生的某一个典型事例。

131. 通报为什么有时效性?

答:通报的人物和事例的典型性,会随着客观情况的变

化而变化。一件在当时看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 时过境迁

后, 就失去了典型性。因此, 通报作用的发挥与抓住时机适

时通报联系紧密。

132. 批评性通报必须把握好政策吗?

答:是的。批评性通报必须体现政策, 掌握好分寸, 使

处理决定与事实、政策相一致, 做到合情合理,否则, 既对

当事人不利, 又难以服众, 难以在公众中起到警示作用。

133. 通告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

事项。

134.通告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周知性通告、规定性通告等。

135.通告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通告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标题按正常

规则拟定,正文一般包括缘由、通告事项、结束语等,尾部

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136.通告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规范性、业务性、广泛性等特点。

137.通告的用途有哪些?

答:通告一般用于业务性工作,如水电、交通、金融、

公安、税务、海关等主管业务部门工作的办理、要求或事务

性事宜。

138. 通告的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缘由要写明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事

项要写明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结束语可写可不写。

139. 通告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其使用主体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140.通告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通告一般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告。

141.通告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通告的发布途径多样,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

布,也可以张贴和发文,使公告内容广为人知。

142. 通告具有法律效力吗?

答:通告所告知的事项常作为各有关方面行为的准则或

对某些具体活动的约束限制,具有行政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

要求被告知者遵守执行。

143. 公告和通告有什么区别?

答:在发布范围上,公告是面向国内外,而通告是在一

定范围内;在发布内容上,公告是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

项,而通告是公布应该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144. 通告中一次可以公布多个事项吗?

答:不可以。通告的事项必须单一,这样才能避免烦琐

复杂,清晰地表达主旨。

 145.通告有主送机关吗?答:通告无主送机关。

146.通告一般用什么结束语?

答:一般用“特此通告”,也可以不用。

147.通告一般用什么样的语言?

答:通告是告知性的公文,语言要求平实、得体,用最
容易理解的书面语言把事项表达清楚即可,不做号召、鼓舞

或者批评。

148.纪要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149.纪要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指示性会议纪要、通知性会议纪要等。

150.纪要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纪要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标题按正常

规则书写。正文一般包括会议概况、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

等。尾部主要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但是除办公会议纪要须

署召开会议的领导机关的全称外,一般性会议纪要不署名;

而如果版头上有成文日期,那么尾部的成文日期也可以省略。

151. 纪要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

会人员和基本议程等;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

项,有的还要写出经验、做法、措施、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

要求等。

152.纪要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纪实性、要点性、称谓特殊性等特点。

153.纪要的用途有哪些?

答: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宣布会议决定事项。

154.纪要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等,

使用的范围非常广。

155. 纪要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各单位都可以,

既可以印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反映情况。

156. 纪要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一般按纪要的格式正式发文,既可由会议主办单位

直接印发,也可由上级领导机关批转,还可由会议主办单位

加按语印发。

157. 会议纪要是纪要的一种类型吗?

答:不是。我们所说的纪要就是会议纪要,二者是等同

的。

158. 纪要要面面俱到吗?

答:要点性是纪要的特点之一,这就是说纪要要围绕会

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放在会议成果

上,不要过多介绍、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账。

159. 纪要一般采用第几人称?

答:一般采用第三人称,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如

“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

召”等。

160. 纪要可以再加工创造吗?

答:不可以。纪要不能离开会议实际再加工创造,也不

能人为拔高,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

的要求。

161. 会议纪要有发文机关吗?

答:发文机关只存在于办公室会议纪要,其他的一般会

议纪要没有发文机关。

162. 关于会议的公文和应用文都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简报、会议决议、

会议公报等。

    163.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会议简报、会议决议、会议公报有何区别?

    答:会议纪要是由会议主办机关制发的,是在会议记录基础上进行的梳理和概括;会议记录是记录会议的最原始的材料,最具有真实性;会议简报用来反映会议进展情况、会议动态等内容,仅供参考;会议决议需要会议表决,在内容上要讲究原则性;会议公报在内容上更加简练,只反映核心内容,而且只有党和国家层面才能使用。
164.纪要中可以记录个人的发言吗?

答:一般不记录领导个人发言,要把发言内容转化为会

议的要求、决定等。

165. 开会时的不同声音和意见也写入纪要吗?

答:纪要中只写大多数人认可的意见,其他的不同意见

不写入纪要,当然,学术交流研讨性的会议纪要除外。

166. 纪要中的常用语都有哪些?

答:如“会议传达了”“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

议研究了”“会议考虑”“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强调”

“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

167. 写纪要前的会议记录怎样才能做好?

答:做好详尽的会议记录是写好纪要的基础条件,可以

采取速记、记提纲、录音等形式做好记录,根据记录来写纪

要。

168. 纪要有统一的格式吗?

答:在 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有一

个标准格式,但不要求统一格式,各级党政机关可以参照此

格式,根据本机关实际自行制定纪要格式。

169. 纪要有发文字号吗?

答:没有。但是纪要有编号,等同于发文字号,位臵在

纪要标志下空两行居中,用圆括号括起来,如“(第× 号)”。

 170.纪要需要加盖印章吗?答:纪要不需要加盖印章。

171.纪要印发时间有什么要求?

答:当然是在会议结束后即刻印发最好。如果有的会议

纪要不是特别急的话,可以在三日内印发,最晚也不要超过

一周,否则将影响公文的实际效率。

172. 函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函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

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73. 函有哪几种?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文中的函是按照行文方向分的,

有发函、复函等。如果从内容上分,有申请函、商洽函、询

问函、答复函、告知函等。

174. 函的框架是什么样的?

答: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括

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缘由、致函事项、礼貌性提

出希望等部分;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175. 函的正文应该怎么写?

答:缘由部分写目的、依据;事项部分写具体内容,如

询问问题或者请求批准事项等;最后请对方及时复函、请对

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176.函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沟通性、平等性、单一性等特点。

177.函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

答复问题,起沟通作用。

178. 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等,范围非常广。

179.函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一般是不相隶属的机关。

 180.函的发布途径有哪些?答:函一般正式行文。

181.请批函与请示有什么区别?

答: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用请

示;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有关事项,则

用请批函。

182. 函是唯一的平行公文文种吗?

答:是的。函是公文中唯一的平行文种,从广义上讲,

就是信件,因此其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

183. 函结尾的常用语有哪些?

答:一般有“此函”“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

告”“特此函复”等,也可以像信件那样用“此致”“敬礼”。

184. 函可以用于上行文或下行文吗?

答:不行。函一般用在不相隶属单位之间。至于有的人

认为“函有时也可用于上行文和下行文”,这是对行文关系

乃至公文处理法规的曲解。

185. 非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答复审批事项可以用函

吗?

答:必须用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明确规

定,函具有答复审批事项的功能。那些非隶属关系的机关之

间答复审批事项时用“批复”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186. 函与便函有什么区别?

答:函是法定公文文种,而我们常说的便函指的是机关

里日常使用的便签、信笺、便函等。

187. 函需要一事一议吗?

答:问函也好、复函也好,都要做到一事一议、一函一

事,绝对不要把性质不相关的几件事在一份函中叙述,这样

不利于集中准确地陈述或回复问题,更不利于处理和解决问

题。

188. 发函越客套越好吗?

答:发函时要尽量避免客套,在语言使用上应使用礼貌

用语。但不唯唯诺诺,同时也要避免使用指示、命令或者强

人所难的语言。尽量做到平等相商,准确表明本单位的位臵

和事件的真实性。

189. 函具有法律效力吗?

答:函是法定的公文文种,当然具有同其他公文文种一

样的法律效力。作为公文的函和一般书信范畴的函是两个概

念。

190. 函可以多头主送吗?

答:可以。一般情况下一个主送机关的情况较多,但有

时也会出现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这是公文相关规定允许的。

191. 函有多个主送机关时,主送机关可以概括地写

吗?

答:在有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下,主送机关一定要写明

确、具体,一一点明,不可遗漏,绝对不能使用不明确的概

括性语言,这样会给工作带来不便或者造成疏漏。

192. 函后需要加附注吗?

答:如果是请求批准的函,应该加上附注,标注联系人

姓名和电话,以便在主送机关遇到问题时联系。

193. 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请求批准事项只能用函吗?

答:必须用函。有人认为,用函来请求人家批准解决某

个问题不能表达自己谦恭的态度,担心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因而在实际应用时,常常用各种各样的请示、报告取代了函,

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并切实加以纠正。

194. 发函时用什么语气才能表现出谦恭的态度?

答:一般可以在标题上加“商请”二字,这样就显得比

较客气。同时在内容的表述上,要做到理由充分、语气谦和,

也能使对方体会到发文单位的诚恳态度。

195. 函中可以发表议论吗?

答:不提倡。无论发函还是复函,都要开门见山,直奔

主题,不转弯抹角,切忌空话、套话和发空泛的议论。

196. 什么是决定?

答: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

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97. 决定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方针政策性决定、部署指挥性决定、决策知

照性决定、表彰处分性决定等。

198. 决定是什么框架?

答:决定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原因目的、决定内容、要

求希望等;尾部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199. 决定的正文怎么写?

答:一是决定的原因和目的,包括事实依据、理论依据、

目的主旨等;二是决定的内容,对具体事项做出安排的决定

要写清安排的步骤;三是提出希望与要求。

200. 决定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与上级机关

和同级机关有关规定保持一致、与本机关原有的各项规定紧

密衔接等特点。

201. 决定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

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202. 决定的适用范围?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等。

203. 决定的发布范围?

答:一般是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

204. 决定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决定一般采用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有时也可以通

过新闻媒体发布。

205. 写决定前要掌握哪些情况?

答:要掌握要决定事项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相关政

策,抓住问题的重点,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

206. 通过某次会议形成的决定时间写在哪里?

答:通过某次会议形成的决定要把具体时间和会议名称

居中标注在标题下一行。

207. 决定和决议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决议和决定都是对重大事项或重大问题做

出结论或安排,都带有决策性质,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

束力。不同点:决议必须经过重大正式会议讨论表决通过,

以会议名义发布;决定形成方式要更宽泛,可由会议讨论通

过,也可以由领导机关或领导个人做出,以机关名义发文。

208. 决定和命令有什么区别?

答:在使用权限方面,决定可普遍使用,而命令只有法

律明确规定的机关可以使用;在适用范围方面,决定适用面

比较广,而命令涉及的是特定的具体事务。

209. 决定一般用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答:决定的语言要求表达准确,语法精练,逻辑严密,

分析具体,说理充分,态度明确,文字通俗易懂, 切忌华

而不实、夸夸其谈,忌用词义模糊或模棱两可的语言,忌用

词生僻。

210. 为什么说决定具有稳定性?

答:决定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如某个问题一旦

经党政领导机关做出决定,就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贯彻执

行。

211. 做出决定时需要哪些依据?

答:做出决定时,对所决定的事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

既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

同时也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

实际情况。

212. 怎样把握决定内容的详略得当?

答:一般情况下,知照性的决定,往往要用较多的笔墨

去写决定的缘由和依据,而决定事项部分文字相对较少;部

署指挥性和法规政策性的决定,缘由和依据部分往往用字较

少,而具体事项部分则用字较多;奖惩性的决定,由于其主

体部分要写出先进或者错误的事实,故而用字较多,而决定

依据及决定事项部分则用墨较少。

213.意见的适用范围?

答: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14.意见有哪几种?

答:一般有指导性意见、建设性意见、规定性意见、评

估性意见、规划性意见、实施性意见、具体工作意见等。

215. 意见的框架是怎样的?

答:意见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

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包括缘由、条文、执行要求等;

尾部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216. 意见正文怎么写?

答:缘由主要写出发布意见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

等;条文主要写对重要问题的见解或处理办法;执行要求主

要写对贯彻执行的要求,可以列入条款,可以单独写成一段

文字,也可以不写。

217.意见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多样性、多向性、针对性、多重性等特点。

218.意见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

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也可以向上级机

关提出建设性意见。既有指导、规范作用和建议、参考作用,

也有评估、鉴定作用。

219.意见的适用范围?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等,

使用的范围非常广。

220. 意见的发布范围?

答:一般情况下各单位都可以,既可以发给下级,也可

以发给上级。

 221.意见的发布途径有哪些?答:一般情况下正式发文。

222.意见的指导性很强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大部分意见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

有的意见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都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指导性。

223. 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有何区别?

答:指导意见和意见一样,是宏观层面, 定原则, 提

要求;实施意见是微观层面,定方法,抓落实。

225. 上行的意见和请示怎么区分?

答:给上级的意见一般表达工作上的认识、困难,向上

级要政策和解决办法等;而请示一般是就某个具体问题,如

人财物等进行请示。

226. 意见可以用作上行文吗?

答:可以的。如果用作上行文,主要是提出工作建议和

参考意见。

227. 意见和实施意见有何区别?

答:意见可以原则一些、宏观一些;实施意见显而易见

要更加具体,要有可以操作的具体措施,便于开展实施。

228. 上行的意见和报告怎么区分?

答:给上级的意见是对工作中遇到的某一重要问题做出

的分析与得出的见解,一般请求上级加以批转;而报告侧重

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只有所反映的情况涉及工作中一些

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才请求上级加以批转。

229. 意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意见一般没有指令性作用,但是有很强的参考作用,

因此,语言要体现出简明性,注意使用具有概括性的语言,

特别是涉及一些专业知识的时候,更要保证意见语体的明确

性特征得到体现。同时,不能使用强制性、鼓舞性语言。

230. 意见需要强制执行吗?

答:意见不需要强制执行,因为意见不是强制性文件,

而是参考性文件。

231.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如何区分用意见还是

函?

    答: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行文,对涉及某一重要问题所提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如果供对方参考而不需要回复时,用意见,反之则用函。
232.上、下行的意见语气有何不同?

答:上行的意见要使用下级向上级汇报见解、陈述办法

的语气,常用“我们考虑”“我们认为”“我们建议”“我

们要求”等语句;下行的意见,则较多使用一些祈使语气表

示肯定,或使用带有禁止语气以示否定的指令性语气。

233. 批转性意见中原发文机关位臵放在哪里?

答:批转性意见中,原发文机关也就是意见制定机关的

位臵不在落款处,而是要臵于意见标题下一行居中。

234. 如果对意见有执行要求写在什么地方?

答:有些意见对贯彻执行提出一些要求,既可以列入条

款,也可单独在正文最后写一段简短文字予以说明,当然也

可以不写。

235. 意见开头一般使用哪些过渡语句转接下文?

答:一般用“现提出以下意见”“现提出如下意见”“特

制定本实施意见”等过渡性语句转接下文。

236.什么是公告?

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37.公告有哪几种?

答:一般分为重要事项公告、法定事项公告、专业性公

告等。

238. 公告的框架是怎样的?

答:公告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标题按正常

规则;正文一般包括原因目的、告知事项、期限范围、提出

希望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239. 公告的正文怎么写?

答:开头写原因目的; 主体写告知的内容,可以分条款

写; 结尾写实施的期限、范围等。

240. 公告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发文权力的限制性、发布范围的广泛性、题材

的重大性、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闻

性等特点。

241. 公告的用途是什么?

答:有三个用途: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

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

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

动等;三是省市级的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

的程序。

242. 公告的适用范围?

答:有权力制发公告的机关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

其所属部门,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领导机关,某些

法定机关,如税务局、海关、铁路局、人民银行、检察院、

法院等。其他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发布公告;党团组织、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发布公告。

243. 公告的发布范围?

答: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因此

其发布范围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全世界。

244. 公告的发布途径?

答:公告是在媒体上公开刊播,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

式发布,也不能印成布告的形式公开张贴 。

245. 对公告的题材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公告的题材必须是能在国际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重

要事项,或者依法必须向社会公布的法定事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5675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