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究竟是什么滋味?
很多人并不知道,也并不去了解过。是的,我们离那个饥荒年代实在是太远了。甚至,这对我们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可想的。
朱大建在《从故乡到远方中》写道 ,“饥饿的感觉是痛苦的,在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饥饿感就像我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着我。” 当时,饥饿如同瘟疫一般侵蚀着人们的身心,但是,在这饥荒中,“我”却 能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为了将炒麦粉的香味长久的存于口中,“我发明了”干吃“之法,把吃炒麦粉从生存必需提高了精神享受的层面;”我“与哥哥为如何平分妹妹的奶糕锅底签下口头协议。这些颇为有趣的事例点缀使我当时饥饿而灰暗的生活变得愈加鲜艳多彩。
无独有偶,在我们生活中,虽然并未有物质上的“饥饿”,却有着精神上的“饥饿”。这种“饥饿”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文化“饥饿”是当代社会文化交流的一大弊病,不仅仅体现于人们工作之中,甚至渗透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例如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单一使用的成语,层出不穷的错别字,毫无新意的广告词,乏味的宣传语。不禁让人感叹,“饥饿”可真是无处不在的。
旧时代,人们面临的是生理上的饥饿;新时代,人们缺失的却是语言上的饥饿。如果我们多读些书,多行些路,是否能填补心灵上的空缺?那样,饱受世人唾弃的“饥饿“,也就会成为美好;饥饿的滋味在心中会格外甘甜。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只要真正读懂“饥饿”。
在饥饿中读懂生命,在生命中读懂美好。是的,真正的美好离我们并不远,也许是生活中的一杯淡淡的茶,一句鼓励的话,都是值得被我们所珍惜,所珍藏的。“饥饿”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希冀。
换一个角度,饥饿不仅是生理的渴求,还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追求,这样看来,“饥饿”的滋味也必将是美妙的,令人向往的吧。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