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党课、演讲稿等(全文47109字)

党史党课、演讲稿等
目 录

1.在第 13 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3
2.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8
3.演讲稿:在普通的岗位上焕发出共产党人的光芒 30
4.在中共原平市七届一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32
5.心系故土,不说再见——在离任印江县委书记时的讲话 36
6.演讲稿:拥有为民“五颗心” 当好民生“勤务员” 40
7.党课:做合格党员 争当优秀教师 46
8.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努力打造“刚性”执行力 58
9.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在新征程中推动政协事业实现新发展——在全省政协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研讨班上的发言 66
10.新金牛·新机遇·新赋能——在成都金牛对韩招引云洽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71
11.在南宁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73
12.离任感言 80
13.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在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上的致辞 84

在第 13 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贵州省委副书记 蓝绍敏
(2021 年 4 月 18 日,来源:多彩贵州网)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贵山贵水迎贵客,贵茶贵酒敬贵人!今天,我们相聚多彩贵州、醉美遵义、茶海湄潭,共品茶香、共叙茶缘,共论茶道、共商茶业,让人格外高兴。这是茶品、茶事、茶艺争奇斗艳的茶会大典, 也是茶农、茶商、茶人群贤毕至的茶界盛事。这里,受谌贻琴书记、李炳军省长委托, 我谨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 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贵州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绿色是多彩贵州的底色,茶叶是绿色贵州的珍宝。这些年,贵州将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作为实践“ 两山论”的样板产业, 推动茶叶种植步步为营, 茶叶产业节节攀高, 茶叶市场欣欣向荣, 茶叶品牌蒸蒸日上, 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朝着茶产业强省目标稳步迈进。2009 年至今,贵州茶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 13 届, 全面生动地记录了贵州茶产业发展历程,成为我们展示茶产品、交流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重要平台。
在座各位都是研究茶、精通茶、热爱茶的高手、
行家,有的还是贵州茶产业的老朋友、好向导。大家

知道,我到贵州工作 8 个月,对贵茶了解得未必有大家深透,本来我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参会,没有准备讲话,既然安排要讲,就简单谈几点体会。刚才我讲到:贵山贵水迎贵客,贵茶贵酒敬贵人。贵州山好水好,全世界都知道。“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这句广告语,朗朗上口、深入人心。贵州酒好,更是不用多说了。相比之下,贵茶的知名度、知晓率,差距就肉眼可见了。我感到,从认识贵茶,到了解贵茶, 最后爱上贵茶,真的需要一个亲密接触的过程。只有知道贵茶的人,才能说出贵茶的无限好,只有喝过贵茶的人,才会对贵茶情有独钟、信心满满。包括我自己,此前长期在江苏工作,那时只听说过普洱、龙井、铁观音,只了解南京的“ 雨花茶”、苏州的“ 碧螺春”,对贵茶好像闻之不多,更谈不上喜欢喜爱了!直到来贵州工作后,我接待了很多前来考察的商界大佬,他们喝完贵州茶后都很惊叹:“ 没想到贵州竟有这么好的茶!”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亲戚朋友来探望我时, 都还不时给我带点茶叶,生怕我在贵州没茶喝、喝不上好茶!这让我深深感到:在贵州,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茶好还是有点怕巷子深的!
    2018 年 5 月 6 日,贻琴书记在第 10 届茶博会上对“ 贵茶”作了集中推介和生动阐释,指出“ 贵茶之贵在其形、在其色、在其香、在其味、在其名,品贵茶能品出健康来、品出机遇来、品出故事来、品出乡愁来、品出诗和远方来”。我曾经是贵茶的“ 路人”, 到贵州工作后经过深入接触了解,被贵茶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被贵茶的醇厚茶香深深陶醉,被贵茶的源远流长深深折服。过去有人表达爱情时,认为最好的爱情是“ 遇一良人, 终其一生” ; 今天我要说的是, 最好的人生应该是“ 贵茶相伴, 终生无憾” !
    说“ 贵茶相伴,终生无憾”,是因为贵茶有历史、有底蕴。有人说,中国是茶的故乡,贵州是茶乡中的茶乡,这话不假。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 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 上世纪 80 年代就在贵州晴隆发现了距今 164 万年的茶籽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颗。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 … 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里所写的几个州,就是今天贵州的铜仁思南、沿河、 德江,遵义的播州、凤冈、绥阳等地。目前我省已收集茶叶种质资源 2826 份、 全国第 3 。 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厚的种质资源,让贵茶既是文化茶,也饱含茶文化,让人从鲜美茶汤中品味历史文化、尽享醉人口福!
    说“ 贵茶相伴,终生无憾”,是因为贵茶有规模、有效益。 从 2013 年开始, 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连续 9 年位居全国第 1,目前茶园总面积 700 万亩。以铜仁、遵义、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茶园面积达到 500 万亩以上, 已经成为中国绿茶“ 新金三角” , 一幅横成浪、纵成波、碧连天、漫山野的茶园画卷在贵州大地渐次铺展。去年全省茶叶总产量 43.6 万吨、总产值 503.8 亿元, 分别增长 8.7、11.7, 稳居我国茶行业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 贵州春茶产量 2.8

万吨、增长 24,产值 160 亿元、增长 43,实现“ 开门红”。此外,今天大家所在的湄潭县,就是中国茶业百强县的第一名, 茶产业发展气象日新!
    说“ 贵茶相伴,终生无憾”,是因为贵茶有特质、有品质。南方有嘉木, 贵州出好茶。贵州山清水秀, 种茶得天独厚,是全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 寡日照、无污染兼具的茶区,造就了贵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独有的地形条件,长年的冷凉气候,形成了茶区的天然屏障,茶园病虫害少。我到贵州工作后, 每次下乡看茶,总要在山里兜兜转转好一会才能看见茶园,这让我切身体会到,贵茶生在深山、长在老林, 根本吃不到白色垃圾、吸不到汽车尾气!贵州是全国第一个在茶园中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和草甘膦的省份,并将禁用农药在国家 62 种基础上增加到 128 种。在近 10 年检查抽查中, 贵茶没有一个茶样存在重金属或者农残超标,是名副其实的干净茶、生态茶、健康茶、安全茶、放心茶!一杯贵茶入口,滋养的是五脏六腑, 安顿的是疲惫身心, 品味的是满口清福!
    说“ 贵茶相伴,终生无憾”,是因为贵茶有品牌、有影响。这些年,我们聚焦“ 贵州绿茶”、“ 三绿一红” 等重点品牌, 打造全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近 20 个, “ 都匀毛尖” 成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 贵州绿茶”、“ 都匀毛尖”、“ 凤冈锌硒茶”、“ 朵贝茶” 4 个贵州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现在,“ 三绿一红”早已名扬天下,正安白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雷山银球茶、

水城春、 普安红、 开阳富硒茶等声名鹊起。 去年 11 月,在北京茶博会组委会组织的亚太茗茶评选中,贵州获得特别金奖 7 个、金奖 57 个,分别占总数的 20和 29.8, 均位列第 1。正因贵州茶好, 贵茶成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受到广泛好评!
    说“ 贵茶相伴,终生无憾”,是因为贵茶有渊源、有典故。贵茶是有故事的。解放后,我省都匀市的乡亲们,采了 3 斤茶寄给毛主席,主席品尝后给乡亲们寄来 16 元钱, 批示“ 此茶很好, 今后可在山坡上多种些, 此茶可命名为毛尖茶” , 这也是“ 都匀毛尖” 的来源。在我们国家,由领袖命名的茶叶,恐怕只有“ 都匀毛尖”!前几年,在***总书记亲自关心下, 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捐赠一批茶苗,在我省普安、沿河一带, 种植了 3200 亩“ 白叶一号” 茶园, 群众亲切地称之为“ 感恩茶园”。这些年,在贵州,茶叶是脱贫攻坚的“ 黄金叶”,真正做到了“ 种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相信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这一片片联农带农强农富农的“ 黄金叶”必将大放异彩、再立新功, 让更多农民分享增收致富的幸福!
    各位来宾、朋友们! 本届茶博会以“ 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为主题,这是茶界的盛典,也是茶人的雅集。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以茶结缘、以茶会友、以茶弘文、以茶兴业,借助大家的贵手,经由大家的贵口, 推动贵茶风行天下! 为此, 我们将持续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拓展茶市场、分享茶红利,把面积做成产量,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效益,走出一条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我们将持续弘扬贵州深厚的茶文化,积极倡导“ 茶为国饮”、“ 茶为民福”、“ 天人合一”、“ 茶人合一”理念,让做茶的人更富足,让喝茶的人更健康,让赏茶的人更快乐,让贵茶香满人间、香飘世界! 我们将持续深化“ 贵人服务” 品牌,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真正做到以企业为贵、以诚信为贵、以效率为贵、以法治为贵,让茶企茶商在贵州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红火!
    最美人间四月天,眼下,嫩绿的新芽正迎春俏立, 多彩的贵州正迎客天下。希望大家在贵州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感受贵山贵水的迷人风景,品味贵茶贵酒的醉人芳香! 祝大家在贵期间身心愉悦、一切顺利!
现在,我宣布:第 13 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幕!

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21 年 4 月 13 日,来源:汉中日报) 陕西省汉中市委书记 方红卫

    市委举办春季培训班,一方面是坚持以训促学、以学促干,引导各级干部心怀国之大者,学懂弄通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汉中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另一方面, 也是借此机会让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离出来,静下心总结思考、充电提能,更好服务和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考虑在座的同志大部分是新任职或中青年干部,很有必要对汉中所处的发展环境、目标定位、战略举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下面我结合“十四五”期间市 委、市政府的一系列谋划布局,与大家作一探讨交流。
    一、对标“ 三新”实践要求,科学研判汉中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
    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我们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自觉把汉中放在“ 三新”的坐标系中审视定位, 牢牢把握全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汉中必须总结得失补短强弱。***总书记指出,“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从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出发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 十三五”发展的得与失,努力在新一轮追赶超越中实现量质双升。“ 十三五”时期,我们聚焦追赶超越、建设“ 三市” 目标, 真抓实干、拼搏奋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600 亿元, 是“ 十二五” 末的 1.5 倍, 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累计减贫 52.4 万人, 所有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 四个在汉中”为引领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兴汉新区、滨江新区、经开区、航空智慧新城等产业新区拔地而起;四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实现县县通高速, “ 三高三铁五国道一机场”
立体交通网络畅联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 17.7,越来越多的客商看好汉中发展、投资兴业汉中。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发展基础和从前不一样了,发展的要求更高了, 特别是把汉中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去定位、作对比,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经济规模看,我市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全省的 13和 10, 但 GDP 仅占全省的 6.1, 排在全省第 7, 县域经济规模总体偏小, 大多数县排名处于全省中下游;从发展质量看,产业生态、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仍处于成长期和调整优化期,农业大而不强、特而不精,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够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体量小,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 从民生供给看, 2020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 支 配 收 入 仅 占 全 国 、 全 省 平 均 水 平 的 78.5和69.7、90.9和 89.6, 解决群众本地就业存在突出短板, 全市近 90 万农村劳动力需外出务工, 产业对就业的支撑能力较弱。同时,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少差距;从治理效能看“ ,有为政府” 和“ 有效市场” 结合不够紧密, 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不优,缺少高效的资源和服务平台,高水平市场体系仍不健全。总的看,我市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持续走在追赶超越的上升通道,但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强弱,推动“ 十四五” 发展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第二,践行新发展理念,汉中必须走稳走实绿色发展之路。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保护秦岭巴山生态、确保“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既面临生态约束趋紧的发展环境,也具备绿色崛起的巨大潜能,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市委、市政府立足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 坚定不移走生产、生态、生活“ 三生融合”发展之路,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 十四五”规划布局各领域,努力在生态驱动发展上探出新路、创出特色。一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安排部署,出台《关于扛牢使命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谋划提出了 26 条务实举措, 切实把树牢“ 四个意识”、做到“ 两个维护” 落实到行动上。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践要求,确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打造学研、医养、旅居、兴业“ 四个在汉中” 做靓城市品牌,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 五大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交通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集散、金融服务、农产品和中药材生产交易服务“ 六个中心”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战略思路。另一方面,精心编制“ 十四五”规划。我们深入研判汉中发展的现实基础、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明确了打造“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幸福产业发展示范区、国际知名汉文化旅游目的地、西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的战略任务,提出了“ 经济总量提占比、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居民收入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谋划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其中储备重点建设项目 933 个、总投资 1.17 万亿元, 项目总投资、五年计划投资、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较“ 十三五” 分别增长 43.8、54、26.4。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发展的中心工作、核心工作和创新工作, 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现实。
第三,融入新发展格局,汉中必须主动应变顺势
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主动调整的过程。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东升西降” 成为国际格局演变的大趋势,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受到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全球经济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打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部分国家加强外资审查和本国产业保护,跨国贸易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安全受到冲击,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从国内看,发展环境已经产生深刻变化。过去,我国市场和资源“ 两头在外”,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多个年份超过 100, 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同时, 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 强大的科技实力,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人口,形成了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所以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时势使然、大势所趋。对汉中而言,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牢牢抓住的难得机遇,关键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变化,注重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投资最终是为了消费,但需求的满足要靠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央为什么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之前的供给质量不高,很多投资和生产是无效的,满足不了需求。我们要提高供给质量, 关键核心在创新, 要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制造业等举措,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让升级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潜在的需求得到挖掘, 让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同时,要做好服务转型。我们一直讲企业是做服务的、不是做制造的,制造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站位服务对象的立场、着眼市场的需要推进生产经营,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政府。另一方面,要聚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拓展开放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的使命任务,也是基于我市综合条件、区位优势作出的战略安排。汉中与毗邻的安康、 广元、巴中、陇南等地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但城市首位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下一步要以建设“ 六个中心”为载体,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辐射能级。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向开放要资源的理念,善于腾挪借用、融合共享,将先进地区的技术、人才、资本等,与汉中的资源、产业、 市场、文化等嫁接融合, 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二、扛牢“ 三高”使命任务,准确把握汉中“ 十四五” 发展的战略路径
    “ 十四五” 时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鲜明主题, 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的,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坚强保障。我们要把准主攻方向,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 三市” 新篇章。
    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其中“ 稳”就是要稳住发展速度,不能低于预期、滑出底线,“ 进”就是要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 质的稳步提升。
    一是构建产业生态。在谋划“ 十四五”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着眼打造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 业体系,深入研判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重大机遇,在原来“ 六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 效、产业融合创新“ 五大工程”,这是未来支撑汉中经济发展的“ 四梁八柱”。比如,制造业升级工程重点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 兴产业提速工程重点是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现代物 流、科技金融;三产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是促进一二三 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重点把 握三个方面: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动力。围绕产业 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主动对接融 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航空产业研究院、高新 技术孵化园、经开区创智谷等平台建设,发挥市绿色 循环产业经济研究院、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作用,推 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同时,要 全力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发展,依托其建设研学小镇创新港,加快创办医学院,让本地高校更好服务汉中发展。要把壮大产业作为根本途径。夯实压紧市县“ 链长”责任,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等 6 条重点产业链,“ 一链一策”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延链补链强链,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市委提出,市县四大班子和部门主要领导全部参与项目招商工作,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加入项目团队,保证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和干部力量投入到项目一线。就是要把项目工作当做评判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尺,在全市树立以项目论英雄、选干部的导向,推动各级干部把重心和精力投入到项目招商中来,以项目建设化解存量不优矛盾、拓宽增量引入途径,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 强引擎” 。
    二是打造发展平台。平台是培育、聚集、链接、配置高端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要做大园区平台。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改革,通过健全“ 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 创建孵化园、加速器等载体,全市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发展活力都显著提升。下一步, 坚持统筹规划、一园一业、错位发展,明确各类园区主导产业,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进内涵式发展,以明晰的主业定位扛牢责任,减少同质化布局。比如,经开区要担负起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命, 实施园区“ 机构整合+ 资产整合”双轮驱动,加快组建市级园区投资集团,鼓励跨区域联合建设产业合作园区, 尽快实现规模升级;高新区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创新要素,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航空智慧新城要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制造及服务产业,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临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都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要做活投融资平台。金融服务是经济血脉,没有充足的金融服务保障,任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都是空谈。我们通过组建首家金融超市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进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我市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融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下一步,要加快实现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依托投控集团、城投公司、产投公司等平台,组建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引导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完善金融超市平台功能,健全各类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要做优服务平台。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能级不高,个性化供给缺口较大,无法为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优质服务。下一步,要加强对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业态研究,优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服务业空间布局。生活性服务要周到,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公共设施,让生活更加便利、城市更有温度;生产性服务要完善,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培育发展智慧物流、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政府服务要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府扁平化管理改革,把权力、压力、动力交给市场和市场主体, 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三是强化融合赋能。融合发展是一种高端业态, 是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的升华,融合之后就会出新、就会出竞争力。要强化区域融合。省委明确支持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我们又处于西三角连接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怎样把这些区域的资源腾挪借用、融合共享, 大有文章可做。其中最直接、最现实的是融入大西安、服务大西安, 要利用西安大枢纽、大平台、大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主动对接关中特别是西安资源要素,定期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抓好离岸孵化器、西安“ 汉中飞地”等平台建设,推动要素互通互补、产业镶嵌相融,实现借势借力发展。要促进要素融合。过去是单一的要素发展, 现在是多要素的融合发展。比如,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工业旅游景区, 以“ 工业+ 旅游” 为模式, 规划打造了烧结、炼铁高炉、轧钢等六大工业旅游景点,实施了绿化美化、工业旅游主题线路改造提升,形成了集绿色生产、产业观光、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工业旅游新形式, 成功创建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这就是各种要素融合产生的“ 点石成金” 效应。要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彰显汉中特色、增强竞争力。要推动产城人融合。“ 产城人”融合的本质是围绕人的多元需求,在空间中合理配置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以产业发展和能级提升为动力,以城市发展及功能完善为载体,最终实现人与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兴业,着眼于人的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的发展联动协同,不断增强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要以城聚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等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 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要以产兴城,做优做强存量企业,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这里举个例子,我们去留坝调研时,我提出了“ 三个留住”,一是把本地人留住,关键是发展产业,把人镶嵌在产业链上,确保群众有事干、能就业;二是把游客留住,关键要变“ 旅游”为“ 旅居”;三是把绿水青山留住,要将留坝打造为秦岭旅游目的地。
    第二,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 为人民、靠人民。” 每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聚焦共同富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办到群众心坎上,更好满足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多样化需求,让市场主体在满足新需求和创造新需求中获得发展。
一是发展幸福产业。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
主题。近年来,以旅游、文化、体育、养老等产业为

代表的“ 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在增强人们幸福感的同时拉动了消费增长、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了发展新动能。汉中坐拥绿水青山,发展幸福产业占天时、据地利、有人和。如何发展幸福产业? 目标就是打造西部幸福产业示范区, 路径就是“ 学研在汉中” “ 医养在汉中”“ 旅居在汉中”“ 兴业在汉中”城市品牌,充分彰显汉中生态美、人文特、产业优、交通畅、人气旺优势。对此, 我们出台了“ 四个在汉中”
《发展规划》和《三年滚动计划》,先后举办了“ 医养、旅居、学研在汉中”西安推介合作周活动、汉中发展大会暨“ 兴业在汉中”招商周活动,生态颐养小镇、滨江大健康产业中心等项目落户汉中,取得了初 步成效。下一步,要把“ 四个在汉中”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强化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实行“ 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多个专业团队、量化任务指标”工作机制,塑造大品牌、构建 长链条、彰显高品质,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创新要素 在汉中汇聚,真正把汉中建设成西部教育强市、绿色 康养之都、秦巴旅居天堂、创新创业高地。
    二是守护绿水青山。汉中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 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 生态底线必须守牢守好。最近,有两件事情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汉中生态的关注,一个是近期中央领导和江苏党政代表团先后来汉调研,都对汉中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称赞有加;另一个就是
《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报道了有关朱鹮保护的中国

故事,而世界上幸存的最后 7 只朱鹮最早就是在洋县发现的。 为什么在洋县生存下来了? 因为洋县生态好。对汉中来讲,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优势也在生态。要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对生态环保这个“ 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大的生态红利、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一方面,重保护、提升颜值。坚决当好生态卫士,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让秦巴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另一方面, 善转化、放大效应。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要深入践行“ 两山”理念,以生态为经济赋能, 通过生态+市场、生态+ 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方式, 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品质化,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通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的转化通道,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三是加快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 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为什么这样讲? 那是因为脱贫攻坚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 致贫返贫风险依然存在。比如, 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定、产业链不完善、龙头企业不强,带贫益贫机制还是建

立在大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如果政策没有了、减弱 了,会不会还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中央决定设立 5 年过渡期,目的在于对脱贫地区“ 扶上马送一程”,正好给了我们一个“ 窗口期”。要准确认识和把握 5 年过渡期,用抓脱贫攻坚那样的韧劲做好乡村振兴这篇 大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 裕富足,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汉中特色 的乡村振兴之路。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富民产 业。产业振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要高 度关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补上技术设施 营销等短板,把小农户和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结 合起来,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保障长远的发展。这方面, 市上提出了“ 6+X” 产业总体布局, 培育壮大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三大冠军产业,做优 做强畜牧、蔬菜、水果、水产四个区域主导产业,积 极发展西洋参、乌鸡、黑米等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冠 军产业引领、主导产业支撑、特色产业创优的良好格 局。大家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探索,不断发展 壮大特色产业。同时,要坚决保证粮食安全,藏粮于 地、藏粮于技,提高亩产和种粮收益。二是抓乡村建 设。乡村建设是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的主要抓手,要 重点放在农村,着眼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启动人居 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抓好水电路气网改造,完善 农村物流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让农民过得 暖心舒心。三是抓人才队伍。没有人才的振兴,乡村 振兴就缺乏支撑。去年,市委出台了《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鼓励支持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和各类人才到村任职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两个文件,就是要打通城乡人才培养交流的通道,着力解决农村人才“ 引不进”“ 留不住”“ 用不好”等问题,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从而培养带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 三农”工作队伍。
    第三,加强市域高效能治理。市域处在国家治理的中观层面,既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又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要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 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 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一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在基层,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在基层,市域治理的支撑点也应该在基层。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源头治理就如同中医看病一样,虽然不如西医周期短、见效快,但是营血卫气、标本兼治。要树立“ 全周期管理” 意识,把治理工作的重心从事后转向事前,把着眼点放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治理机制,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动态治理。一个是在三治融合上下功夫。大家都知道枫桥经验,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三句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就是要构建法治、德治、自治“ 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具体就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处社会矛盾,以道德教化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以基层群众自治激发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一个是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总的抓手就是推进一个平台承载、一张网络连接、一支队伍落实、一套机构保障的“ 四个一”基层治理新体系建设和镇办综合执法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 这方面,留坝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探索的组织、经济发展、德治、法治、权力监督“ 五大体系”就是很好的创新, 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我市正处在追赶超越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阶段,发展道路上面临诸多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具有叠加、联动和放大效应,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特别是今年,庆祝建党 100 周年、举办“ 十四运”等大事要事交织,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要统筹安全与发展, 强化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 提高见微知著能力,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从而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精准拆弹,确保风险不累积、不扩散、不升级。要防范政治风险。建立健全政治安全风险研判机制,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整体战、主动仗。要防范社会治安风险。近几年,我们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平安建设满意度逐年上升。下一步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对黄赌毒、“ 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满意率和群众安全感。要防范公共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4 月 9 日,***总书记专门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 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宁可百日防、不可一时疏的道理,依法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坚决打掉网络黑灰产业链,同时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等安全隐患常态化治理, 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构建高效治理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百年来我们党历经风雨、一路走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中央有权威,党就有力量;什么时候党中央权威弱化, 党的领导就会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难以顺利前进。尤其在去年抗击疫情“ 大考” 中, “ 中国之治” 与“ 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以党的建设引领市域治理,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委领导, 就是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围绕追赶超越、建设“ 三市” 管大事议大事,履行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政府主导,就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认真履职尽责,真正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管出效率,把不该管的事放手交给市场,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多方参与, 就是市县四大班子和各部门, 都要围绕全市中心大局,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层层负责、层层干事,决不能让问题在自己手中放过,更不能让发展在自己手中耽搁,汇聚起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强大合力。
    三、大力弘扬“ 三牛”精神,在矢志追赶超越中展现担当作为
    “ 三牛”精神,是我们党的鲜明标识,也是“ 十四五”开局起步的特殊牛年迫切呼唤的奋斗基调。在座各位年富力强, 是推动汉中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要主动投身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激情干劲,努力在“ 十四五” 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要心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 三力”。党员干部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增强政治意识,锻造坚强的政治能力,真正把树牢“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判断力事关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始 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会不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 犯错误。大家必须善于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 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 始终坚定信念、站稳立场、对党忠诚。要提高政治领悟力。做到这一点,才能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精神上不偏向,在分析大格局、新形势上不出错,在落实工作任务中不懈怠。要牢牢抓住“ 学懂弄通做实”这一重要方法论, 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 搞清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出台的重要文件的出发点是什么、精神实质是什么,紧密结合汉中实际,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对市委确定的“ 四个在汉中”“ 五大工程”“ 六个中心”等战略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对待、以勇担当的劲头抓推进、用求实效的结果来检验。
    二要练就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进入新发展阶段,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加大、节奏将更快,如果把“ 出身”“ 履历”当做推脱的借口、把不懂不会作为不干事的理由, 终将会被淘汰出局。要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拓宽视野,特别要提升政策、市场、产业、金融、城建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懂行人、内行人。要追求卓越标准。以“ 人争先进、事要一流, 项项夺冠军、处处有亮点” 的魄力与担当,全力以赴把本部门本单位和自己岗位职责内的事情干好干出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施展才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要强化实干历练。

我们经常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其核心意思就是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大家不能张口“ 想宏观”、闭口“ 抓大事”, 要主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招商引资最前沿去经历磨练、提升本领。
    三要深化作风整训,赋能改革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干部、核心靠作风。今年,我们在全市部署开展“ 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目的是针对作风顽疾“ 开药方”、靶向施治,聚焦干部素能“ 列菜单”、扬长补短,以“ 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过硬作风推动“ 十四五”发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明责”,重点解决谁来干和干什么的问题。从市级层面来讲,今年我们确定了“ 省考指标、发展指标、工作推进指标” 3 套指标体系, 对市委全会、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确保了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对大家来说,要牢记“ 明责才知大有作为”的道理,站在更高维度、更大格局中思考和定位工作的价值,知重负重、克难奋进。“ 践诺” , 重点解决怎么想和怎么干的问题。在这方面, 市委、市政府围绕年度工作任务, 成立 15 个工作专项推进小组,制定专门督考办法,实行月调度、月考核、月排名、月通报,确保既定任务照节点推进、按条块交账。大家要崇尚“ 行胜于言” , 变“ 要我干” 为“ 我要干”“ 主动干”, 遇到难题敢“ 斗硬”, 面对重任不“ 爽桩”,担在关键、干在实处。“ 结果”, 重点解决怎么干成和怎么干好的问题。要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价值观,不把苦劳当功劳、敢拿结果立镜子, 以过硬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以工作成果检验作风建设成效。
    四要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正廉洁。大家都是年轻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对照延安精神经常自省内讼、洁身端行。 要强化政德修养。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道德操守上缺少敬终如始的坚守,最终丢掉了原则、葬送了前程。大家要修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不牺牲组织、群众长远利益求“ 政绩”,不牺牲个人、家庭长远幸福放纵权力。要严守法纪红线。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的观念,习惯在“ 聚光灯” 下行使权力、“ 放大镜”下开展工作,不该吃的不吃, 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 以健康的身心投身全市高质量发展。要择善谨慎交友。身为领导干部,交友要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心中应该有杆秤。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中, 一些权钱“ 交易” 往往都是从“ 交友”不慎开始的。大家在这方面,眼睛一定要明亮、头脑一定要清醒,始终保持朋友圈的干净、纯洁。
    同志们,推动汉中发展,需要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希望大家珍惜难得学习机会和干事创业广阔平台,脚踏实地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为谱写新

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 三市”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演讲稿:在普通的岗位上焕发出共产党人的光芒
各位同志: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在普通的岗位上焕发出共产党人的光芒》。
    共产党人焕发的光芒是爱的光芒。我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生活 9 年,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漫天飞舞的黄沙让人无法睁开眼睛,那时候我真想睁开眼睛看到 的是家乡的青山绿水。跟我的父母和亲人一样,生活 在这里的人干净、勤劳、善良。益阳是一片美丽的土 地,在这里,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呼吸,睁开眼睛看到 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爱益阳,我爱生活在益阳 的每一个人,我爱益阳的每一寸土地。在这片美丽的 土地上, 生活的每一天我都身心愉悦!
    共产党人焕发的光芒是勤于学习的光芒。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展史。只有始终保持对特色理论的关注和热情,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与党心与心相连, 情与情相融。发改委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一个干事情的集体,充满

活力而又朝气蓬勃,工作生活在这里,不光能学到如何干工作? 还能学到做人做事。 在跟大家交流接触时,一句话,一个动作,有时会让人受益匪浅,甚至 感慨万千,如同平静的湖面扔进一块石头,幽幽的山 谷传来一声清脆的鸟叫,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静。短暂的接触, 我会用很长时间来领悟!
    共产党人焕发的光芒是一种奋斗的光芒。发改工作无小事, 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许多的人在关注,都牵涉到许多人的生活和利益。而办成一件事情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过程复杂,程序繁琐。所以工作要干出成绩,不但需要吃苦尽责,还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需要时间的磨炼。工作中虽然谨小慎微, 认真努力,有时仍出现失误,我最担心领导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不高兴, 每当看到领导不是很满意的时候, 我的心里都充满愧疚和自责。我会好好地反省自己, 晚上写一篇心得体会。但第二天早晨照样精神饱满来上班, 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共产党人焕发出来的光芒是无私的光芒。去年 4 月,去东风岭社区走访慰问周伯安一家后,我被看到的情景所震惊,夜不能寐,连续在网络、报纸上发表心情日记,三次组织进行救助,第二次组织去帮扶的钱物折合人民币价值就超过 2000 元, 这些救助确保

了周大哥一家的基本生活,使这个一二十年来有名的困难家庭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年前李科长带我进行最后一次走访慰问回来后,周大哥给我打来电话说:“ 小伙子, 20 年了, 只有今年我才感到有一点过年的样子, 我知道你们花的是你们自己的钱, 我熬习惯了, 你们不要再来了,我无法报答你们。”眼泪无声地滑过我的眼角,那么好的一个老人,在社会文明这么发达的今天,还在一天一天地经受煎熬。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下别人,以个人的力量当然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有时甚至也改变不了被帮的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帮助那些孤苦无助的人,心不会再害怕,对社会就不会有恐惧感。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强健的体魄,有阳光的心态。我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普通的岗位上,焕发出共产党人的光芒!

在中共原平市七届一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山西省原平市委书记 马志强
(2021 年 3 月 24 日,来源:原平市人民政府官网)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上午,中共原平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大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第六次党代会以来

的工作,科学规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选举产生了中共原平市第七届委员会。刚才,市委七届一次全会又选举产生了新的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批准了市纪委全会选举产生的新的领导班子。在此,我代表新当选的市委领导班子,感谢全体委员对我们的信任,代表新当选的全体常委, 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现在起, 我们就正式接过了六届市委手中的“ 接力棒” , 与全市 2 万多名党员、50 万人民一起, 迈上了“ 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 的新征程。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 遵循‘ 五个一’,加快‘ 三市一高地’建设,抓好‘ 十个坚持’,开创‘ 十大新局’”,是我们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面对新征程、新使命, 面对市委的重托、人民的期盼,我们市委班子每一位同志既充满信心,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每一位常委和委员,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团结拼搏,加压奋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与大家共勉。
    一、高举旗帜跟党走。全体委员要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 两个大局”, 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学史明理增信、学史崇德力行,团结凝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下,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按照省委“ 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忻州市委“ 336”战略布局和我市“ 四梁八柱”

产业提升战略,躬身入局、明责履责,创新求变、争 先进位,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上项目。围绕贯 彻好这次党代会精神,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 落实,奋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度赶超型跨 越式发展。
    二、高举发展干事业。大美原平,振兴在即。新当选的市委班子,能否对得起群众寄予我们的殷切期望,能否对得起组织提供的干事创业平台,能否对得起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当前,原平面临着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国企改革任务艰巨, 创新动能不足, 市场主体乏力等诸多问题,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 保稳定的压力很大,破解经济发展困局、促进民生改善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做到“ 三个坚定”:坚定目标不动摇,围绕“ 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目标,以“ 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坚定重点不偏离,集中精力打造三个“ 百亿级产业集群”,一心一意实施“ 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千方百计推进省市重点项目,确保五年大见成效;坚持落实不懈怠, 把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进行到底,把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进行到底, 把问事、问人、问责进行到底, 大干快上动起来, 热火朝天干起来, 阔步前进跑起来,积极投身到“ 夯基垒台振雄风,架梁立柱铸辉煌” 的生动实践中。

    三、高举团结聚力量。***总书记讲,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凝聚力量,团结战胜困难,团结成就事业。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切实做到“ 三个坚持”,把我们的班子建成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 事业上同干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民主议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健全决策机制,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的工作氛围; 坚持同心干事,围绕共同目标,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和衷共济,在共同的事业中体现人生价值;坚持和谐共事,彼此间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补台,多一点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襟, 多一点容人容事、坦诚待人的雅量,展示新班子积极向上的新气象。通过以上率下,在全市营造同心同德搞建设、群策群力促发展的工作局面。
    四、高举廉洁促发展。廉贪一念间,荣辱两重天。我们能走上今天的这个岗位,既是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 也是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 必须清醒认识到,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份民心。要始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维护公平公正原则,恪守廉洁底线,当好干部表率;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沉心静气搞好调查研究,吃透情况,大胆决策,坚定推进工作;要始终珍惜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坚持清正廉洁与奋发有为相统

一,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志们,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让我们在省委、忻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 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践行新使命,展示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续写新辉煌!
谢谢大家!

心系故土,不说再见
——在离任印江县委书记时的讲话
(2021 年 3 月 28 日,来源:武陵观察网) 田艳

    此时此刻,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回首一幕幕熟悉的往事,真是“心有千千结,欲语竟凝噎”。
    印江于我而言,千山万水总是情、千村万落尽是缘、千家万户皆是爱,是一生相系的故土、一路相伴的寄托、一直相依的家园。将行之际,心系故土,不说再见!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离别在即,有太多太多的情绪渴望表达,有太深太深的情感渴望传递。在印江工作的近 6 年,一件件切身经历的事,一个个并肩战斗的人,一步步坚定走过的路,无一不在牵引着

我、感动着我。千言万语道不尽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 唯有以情相寄、以心相诉。
    我首先想说的是— — 过往种种, 难忘故土情深, 对于印江,我不说再见。岁月如歌,细品方知曲中意, 弹指即是曲中人。 我先后两次与印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父亲曾在印江工作,我出生在印江并在此生活了 11 年, 1979 年才离开。不管别离多久, 印江这片热土从未离我遥远,我早已把这里当作了故乡,这是一份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深厚情结。36 年后的 2015 年, 我有幸又回到了印江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与同志们一起坚守、执着、奋战了 2150 个日日夜夜,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我们共同拥有了人生中最好的记忆、最大的荣光、最深的幸福!
    都说故土难离,一个人怎么能同故乡说再见呢? 不管走得再远、走得再久, 故乡都是寄托、是期许、是依靠。印江,处处铺展着神奇的山水风光,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演绎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滋养着不懈的奋斗精神,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吸引着我去细细品味、去深刻感悟、去用心付出。
回望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一幅幅画面、一幕
幕场景、一处处变化、一缕缕憧憬, 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难忘、那么的眷恋。在起身远行的一刹那,想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想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念,想起“ 梦绕边城月,心

飞故国楼”的期待,我毅然坚定地相信,我从未远离故乡, 对于印江, 永远不说再见!
    我其次想说的是— — 前路漫漫, 正待披荆斩棘, 因为印江,我不惧风雨。“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今天, 根据组织的安排, 我即将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印江的每一个日子里,曾经努力拼搏、艰苦奋斗, 曾经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曾经激情燃烧、尽锐出战;曾经欢声笑语、春风化雨… … 我忘不了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担当履责、携手奋进,一起承担压力、分享喜悦,加快全县跨越赶超、同步小康;我忘不了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改革发展最前沿和安全稳定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诠释了新时代的担当和情怀;我忘不了全县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伟大征程中,表现出对这个家园的无比热爱,对未来发展的无比憧憬。大家对事业的忠诚、对发展的执着、对工作的热忱、对群众的情感,时刻感动和激励着我, 不断为我赋予成长进步的丰富给养,增添砥砺前行的巨大勇气, 提供拼搏进取的强大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岗位必
然是新的挑战,前进的道路上,未来的工作中,不管 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压力、再大的阻挠,只要想 到还有印江的战友同事在关心关注着我,还有印江的

广大群众在激励鼓励着我, 我就有无穷的力量和精神。
    我相信自己能够用好在印江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财富,在印江干部群众中学到的精神财富,以及在印江生活点滴中感悟的文化财富,保持一如既往的忠诚之心、奋斗之心、进取之心,去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我毅然坚定地相信,我可以不负所望,因为印江,永远不惧风雨!
    我更加想说的是— — 离愁切切, 感恩一路相伴, 心系印江,我不忘来路。相见时难别亦难,临行之时, 不免惆怅。在印江工作近 6 年时光,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追求,融入了所有的甘苦和忧乐,写满了所有的情感和寄托,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难忘的一段工作经历,也是最为宝贵、最值得珍藏的时光岁月。这一刻,最难割舍的是这份情谊,最难离别的是这群同事, 最难忘怀的是这份事业,最难报答的是这方百姓。近 6 年来, 由于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局限, 还有不少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一些想完成的工作尚未完成,一些想干好的事情没有干好,但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理解我、包容我、支持我。在此,我要诚恳地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深深的谢意、深深的敬意!
    人们常说,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青山不改, 绿水长流,在印江取得每一份成绩时,我们都在一起骄傲;在印江发生每一次变化时,我们都在一起自豪; 在印江获得每一份荣誉时,我们都在一起庆贺;在印

江夺取每一个胜利时,我们都在一起点赞… … 这是相逢时最好的慰藉。
    此去经年,山长水阔,情怀依旧,祝福永远。无论走到哪里, 我都感恩在印江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 感恩印江的同志们对我的深厚情谊,感恩印江父老乡亲给我的关心支持!无论身在何方,我都会关注印江、 心系印江、铭记印江。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今后的岁月里, 一切有利于推动印江发展的事,一切有利于造福印江百姓的事,一切有利于促进印江进步的事,我一定义不容辞、全力以赴。我毅然坚定地相信,我仍在继续努力, 感恩印江, 永远不忘来路!
    衷心祝愿印江人民幸福安康!衷心祝愿同志们一切顺利! 衷心祝愿印江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演讲稿:拥有为民“五颗心” 当好民生“勤
务员”
    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发挥着兜底和保障作用,当好新时期民政局长,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合力的同时, 爱心、耐心、恒心、雄心和责任心并存, 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力争重点工作有突破,亮点工作出特色, 整体工作上台阶, 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要有以民为本的爱心。毛泽东同志说过: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以人为本,一心为民,服务 群众,是做好民政工作必然的要求,是每一个民政干

部基本的准则。作为一名民政局长,要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宗旨,用爱心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用真心为困难群众编织安全网,用诚心为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用真情践行保民生的庄严承诺。一是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基层访贫问苦、问计于民,多在田间、炕头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倾听民心民声, 真正摸清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彻底解决好联系群众“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办好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落实好惠民实事,实实在在地解决好百姓所急、所难、 所盼、所愿。三是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以良好的作风做好民政各项工作。
二、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法国思想家蒙田说:
“ 我有两个忠实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是我的双手”。可见,拥有足够耐心,就如同多了一个助手。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发展、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但也是各种利益矛盾的集中凸显期,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 尤其是民政工作面对的都是弱势群体,来访者受文化水平、思维层次、利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其理解力、执行力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

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心、 带着感情去做好群众来访工作, 实现涉军群体和困难群众无进京赴省集体越级访。一是坚持换位思考。对于不明真相的指责批评, 不急躁、不冒火,让群众把话说完,平心静气地劝导, 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深入反思和改进工作上的不足,做到“ 宰相肚里能撑船”。通过耐心引导,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二是坚持耐心解释。特别是化解一些具体矛盾或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吃透政策的前提下,必须耐住性子、扑下身子,对于群众的疑虑,不怕磨破嘴、 不怕跑断腿, 反复地、不间断地做好相关政策解释、思想引导工作,做到体贴入微、耐心周到。三是坚持尊重群众的不同诉求。群众来访诉求大概分三种:一种是符合政策,能解决但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另一种是不符合政策,但合乎于情理;第三种是既不合法也不合情。对于不同诉求,要给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 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要有铁面无私的恒心。作为民政局长,必须坚持民本思想,照章办事,依法行政。一是以民为本, 把握“ 生命线”。充分发挥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和保障作用, 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 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孤儿专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内容, 以临时救助为补充, 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抓好救助标准提标,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折不扣的落实政策,不能应付,更不能无视救助群体疾苦。二是

依法办事,守住“ 红线”。要实行阳光民政,健全制度。靠制度管事、管人、管钱,真正把权力关进“ 笼子”里。对政策性事项,要标准配权,按图行权,全部实行封闭运行管理。顶住“ 说情风”,关掉“ 关系门”,防止“ 擦边球”。对各项民政资金实行银行打卡支付,工作程序中不见现钱。同时,做好发放抽查, 杜绝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三是吃透政策,把住“ 底线”。带头学民政政策、法规,各业务科室对本科室业务知识挖深、吃透。针对工作中没有明确界定的政策,与主管领导、业务科室共同研究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直到吃透为止,防止因业务不精、研究不透而造成的工作失察失误,做到守住“ 底线”,不越“ 雷池” 、不闯“ 红灯” 。
    四、要有干事创业的雄心。真抓实干是成事之基、发展之本。思路再好、能力再强,如果不付诸于行动, 一切归零。面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京津冀一体化等战略机遇,民政工作应找准位置,有所作为。作为民政局长要有干事创业的雄心,立大志,做到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不出事,求大成。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作为一名民政局长,要围绕实施民生战略,瞄准沧州第一,主动在沿海强市、美丽黄骅建设大潮中找准位置, 弘扬“ 学习、创新、实干、争先” 的民政精神,逢旗必夺,每年都要拿 1-2 个省级乃至全国先进的牌子。重点是健全三个体系,争取两项荣誉。三个体系,即:一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大

病医疗救助、孤儿专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二是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年” 为载体,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即,开办一所公办社会托老机构, 探索对社会化养老机构服务和监管经验, 实现公办社会养老机构“ 零”的突破;在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重点推进一所投资超亿元的大型高标准的社会养老机构项目,实现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零”的突破;加快推进琨洋社区等 6 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三是健全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填补“ 两项空白”,实现“ 两个突破”。加强社会组织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地名公共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6091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