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米粒妈
今天一大早进公司,我就听到同事陈陈在大聊特聊她家孩子识字的事儿。陈陈表情凝重,好像遇到了什么世纪难题。
她说:
“象形字的方法被我用得特别好,比如‘鸡’,我们孩子认识‘鸟’,鸡是鸟类啊,那鸟在地上啄米,左边的‘又’,类似小鸡的喙,那种尖尖嘴的感觉。我家一吃烧鸡我就拿着鸡头给他复习,这个字他还真就记住了。”
同事们听了当场笑出鹅叫声,说:
“你这真的绝了,孩子确定还能好好吃饭吗?”
陈陈接下来又说了:
“还有呢,你们肯定想不到。‘秋天’的‘秋’,我告诉他叶子红了像火一样,秋天干燥也容易起火……”
同事们的表情是这样的:
陈陈接着说:
“你们知道吗?象形字我能找到参照物给他不断洗脑,但还有很多概念抽象的字,我实在是没招了。
比如‘是不是’的‘是’,‘要不要’的‘要’,‘做不做’的‘做’,你说我怎么给他描述?没法描述!”
同事们再次爆笑。
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咱们小时候识字,好像水到渠成。谁家家长也没费这么大劲儿剜着心思去拆解汉字给孩子识记。
现在可就不行了,即便是像陈陈这样的教法,孩子认字好像依然是“老大难”。
另一个同事绮绮接话说:
“别提了,我家孩子,‘唱歌’的‘歌’字,右边的‘欠’每次都写成‘反文’,错了十次了,罚写也写了,还是改不过来,就跟中邪了似的。”
大家说起孩子的识字障碍来,全都有一大筐牢骚要发。看来现在这个事儿还真是个普遍问题。
孩子们接受影像信息比咱们小时候多多了,所以按头看书变得更加费劲了。
不过咱们可以借力打力,既然孩子们离不开电子影像信息,也不太可能回归纸质阅读时代了,那咱们可以利用好这个平台。
陈陈这样教字固然脑洞大开能见效,但是太费妈了。
米粒妈给大家找来了四部识字动画片,看完之后,学前800字识认应该问题不大,阅读简单的书籍也没有问题了。
《演绎识字》
这部片是一个让孩子理解汉字发展渊源的动画片。一共有22集,每集3分钟左右,时长友好。
画风是水墨画的感觉,以动画叠加甲骨文的形式展现,配乐都是古筝曲,很有中国古典色彩。
他是把汉字的来龙去脉给孩子讲出来,很生动也很直观。
开片的时候,是仓颉和和两个小童在山水间。小童问仓颉爷爷最近又创造了什么字,于是仓颉就带小童去瞧。
然后就看到这个大象和这个鹿之类的:
后面就开始具体讲解这几个字。比如“象”字,会给出明确的解释。连同字的来源,组词造句都会有。
甲骨文、金文、小篆、现代汉字楷书,都给讲一遍:
想不记住也难。还别说,这个方法还真挺像陈陈教孩子的方法。
再比如这个“采”字,采花、采蜜、兴高采烈,这个“采”其实是比较抽象的一个字。如果是咱们自己给孩子讲,可能还真想不出来怎么描述。
它这里面说的是: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一棵树,像是在采摘果子。
虽然上面的“手”很抽象,但是看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形就能知道,还真挺像个手。
讲完生字之后,仓颉爷爷还会带着大家来个复习,加深印象。其中不仅包括字的巩固,还包括组词、组成语、造句、用字编故事。
怎么样?很省妈吧?
《字有道理》
这也是一部专门教孩子识字的动画片。一共有两季,每季包含150个汉字,每个识字动画只有60秒,时长也是相当友好。
它的风格属于轻松有趣的手绘动画,也是以拆解字形的形式来提高孩子对汉字的理解和认知。
而且配音都是童声,孩子听着很亲切。
这套视频都采用的是字源字根识字法,这也是现在最流行的教法。(咱小时候哪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方法,不都是教偏旁部首,然后就可以自己查字典了吗……)
从字源到寓意引申,然后再讲作为偏旁、组成的成语。这部动画片米粒妈建议大家可以定计划来看。
比如今天看10集,也就花10分钟的时间。日积月累地看下去,识字量不知不觉就上去了。
我给大家看一集,比如这个“春”字:
它的解释是:太阳出来,小草发芽。
还讲了一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的来历”。
就这么简单,这一个字就讲完了。孩子看着一个字绝对绝对是不满足的,自己就想往下看。
一天看十个字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部片虽然每集短小精悍,但是里面很多知识点是咱们作为成年人都不知道的。
别以为字咱们都认识了,就不值得看了,你会在里面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冷知识。
《汉字说故事》
这部一共介绍了180个字的字源和演变,每集两分钟,介绍一个字的字根和衍生组合字。
这种识字方法也是跟传统方法不太一样的,更注重的是开发孩子的兴趣。而且还有传承中华文化渊源的作用。
它的画风挺特别的,是这种软糯的小人儿:
米粒妈挺喜欢这个画风的。
它这个配音是港台腔,温温柔柔的。
比如这个“又”字,解释为甲骨文的形态,本来是右手的“右”。后来假借为“再一次”的意思。
然后说的是“又”字的联想,两个牵手互相帮助,就是朋友的“友”;
古时候重男轻女,女性被抓住后变成俘虏,就是奴隶的“奴”。
反正联想来联想去,都是为了加深记忆。
《三十六个字》
这是1984年上映的一部超级经典的国产动画。好家伙,1984年这年份听着就很童年回忆杀。
这部只有10分钟,从父亲教孩子绘图引入,用36个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小桥段挺有名的,是“虎羊花过河”,这段很经典,估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
羊要吃花、虎要吃羊,怎么一起运过河去呢?这是一个经典的过河谜题,竟然用来做识字动画,困扰多年的谜题现在看依然有着神秘的色彩,非常适合给孩子们看。
故事里每个背景人物都是象形文字,特别细腻地演绎了象形和文字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展示中华文明的形式。
这部真的是属于经典佳作了,30多年前的片子现在看,画风依然时髦。米粒妈甚至觉得,这部80年代的动画片有一种神秘古朴的韵味,跟象形文字的气质最暗合。
现在识字也跟咱们以前不一样了,总恨不得找字源字根什么的。
其实米粒妈觉得认字就是认字,东拉西扯地找记忆点,无端可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本来只需要记一个字,因为夹杂了太多内容进来,反而要记更多字。
但是孩子识字敏感期的推迟,一定要有跟时代相应的办法来解决。比如陈陈家娃,你不用丰富的比喻联想给他讲,他就真记不住。
这几部动画片,还有现在流行的识字法,都会引用象形文字来记忆,这更说明了孩子们就是更善于接收图像信息。
只要把识认文字的任务跟图像联系起来,就是更适合现在孩子的方法。大家不妨都试一试。
其实真的不排除有些孩子还是像咱们小时候一样,直接就记得住字。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孩子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咱们助攻一下的。
但米粒妈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们都能记住,只是不一定吃哪种方法。也许你觉得联想啊、字根字源什么的太麻烦,但没准孩子还就吃这种方法。
所以赶紧给孩子试试看吧!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