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52555字)

2021年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契机 开启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征程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6
第三节 远景目标 8
第二章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建设东北东部最具活力创新型城市 16
第一节 壮大创新主体 引领创新发展 16
第二节 强化要素支撑 构建创新生态 18
第三节 拓展应用场景 赋能创新提速 21
第四章 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4
第一节 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 24
第二节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26
第三节 着力提升三大优势产业 30
第四节 加快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33
第五节 创新升级“3+N”现代服务业 35
第五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44
第一节 保障粮食安全 44
第二节 打造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45
第三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9
第四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50
第五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52
第六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3
第六章 主动对接国内国际市场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55
第一节 优化供给畅通流通渠道 55
第二节 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56
第三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58
第七章 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进程 60
第一节 构建“一核三带多点”城乡协同发展新空间 60
第二节 加快东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62
第三节 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67
第四节 推进重要节点镇和特色小镇建设 67
第五节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68
第八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70
第一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70
第二节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71
第三节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71
第四节 加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72
第五节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73
第九章 建设高水平向南开放窗口 打造东北东部最具影响力开放合作新高地 75
第一节 畅通对外开放合作大通道 75
第二节 打造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77
第三节 完善多元化开放合作体系 81
第十章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84
第一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4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86
第三节 壮大特色文化产业 89
第十一章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提升绿色发展新优势 91
第一节 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 91
第二节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92
第三节 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93
第四节 加强重点区域保护治理 95
第五节 建设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98
第十二章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99
第一节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99
第二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00
第三节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01
第四节 建设区域教育中心 103
第五节 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105
第六节 建设区域康养中心 107
第七节 建设体育强市 108
第十三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和谐平安通化 111
第一节 落实国家安全责任 111
第二节 切实维护经济安全 111
第三节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112
第四节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114
第五节 建设法治通化 115
第十四章 强化规划落实管控 顺利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发展目标 118
第一节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18
第二节 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 119
第三节 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120
第四节 实施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121

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通化市委关于制定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通化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推动通化新时代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契机 开启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力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进一步积蓄动能。
综合发展实力稳步提升。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1.7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9.9亿元,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397元和14523元。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23个、完成投资957.2亿元。大力实施“五转”三年行动计划,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5万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3.7%,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通化被列入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比逐步提高,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和SC认证产品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快大人参市场、清河野山参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园参和野山参交易市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省50%以上,“北冰红”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中国本土品种。工业支撑强劲有力,通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列入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列入国家创新产业集群培育试点。“中国医药城”“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葡萄酒城”的城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旅游业快速发展,“一核、两翼、三带”旅游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际旅游联合会评为最美中国旅游城市,被中央电视台评为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
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双向发力。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成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氧化铝纤维棉、林蛙抗菌肽、天麻抗菌肽等100余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全市共有4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科技奖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户。在全省率先成立医药健康产业高端智库,全市有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3家。实施“千名学子归巢计划”,颁布《通化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人才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实施“三抓”“三早”行动,精心组织“项目建设年”“项目达产达效年”等活动。冰雪产业示范新城、阿尔凯斯特高端精密铸件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修正、东宝、万通、金马等企业相继建成医药产业园,杨靖宇干部学院、万达城市广场、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投入运营,深交所东北地区首家服务基地落户通化,项目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建“三一三无”的“通?通办”服务品牌,常态化企业开办缩短至1个工作日、最快3个小时办结,通化被列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自主权首批试点,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创新成果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被评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机构。坚持“强基础、畅通道、搭平台”,深入实施向南开放窗口建设。“公铁空”联动发展,通靖、辉白、通集高速建成通车,集桓高速启动建设,沈阳至通化至白河高铁扎实推进,通化机场稳定运营。三大对外开放平台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通化医药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深度推进产城港融合,累计货物吞吐量达到2700万吨,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公路口岸投入使用,国门景区正式运营。全面深化与浙江台州对口合作,通化至台州航线、通化港与台州港实现“双通航”。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打赢“蓝天、碧水、黑土地、青山、湿地”五大保卫战。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94%以上。5个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6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7.3%,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工作受到国家表彰。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通化在2019年全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名,荣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成为全国5个获得督查激励奖的地级城市之一。通化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坚持立足市情、聚焦短板,遵循规律、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市区完成棚户区改造164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61万平方米。建设大街、西昌互通立交和官道岭大街先后改造建成,红旗桥立交改造全面完工,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提升。供水、供热、供气管网改造升级,公园、广场及城区绿化、美化、亮化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品味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建设省级绿美示范村屯9个、美丽乡村14个、干净人家3.5万户。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1179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脱贫攻坚成果显著,73个贫困村、28077人实现脱贫,省级贫困县柳河县摘帽。
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廉洁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评选出一批“通化好人”和“通化好人集体”。抗美援朝老兵徐振明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城市交通井然有序,获全省交通管理模范市称号。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平安通化”建设有力推进,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妥善处置金融和债务风险隐患,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中央督导组充分肯定。信访形势保持平稳,信访矛盾化解质效列全省第一位。国防动员、国家安全、民族宗教、社区群团、人防、气象、水文、地震监测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超过113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全面加强,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中心医院晋升三级甲等医院,获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实验基地,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验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慎终如始、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验收获优秀等级。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654个,文艺团体年均下基层送演出达200场,通化运动队在多项国家级体育赛事上获52金、29银、30铜的优异成绩。社会救助、妇女、儿童、福利、残疾人事业取得优异成绩,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东北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期,通化发展将面临新的重要战略机遇和重大挑战。
从国际发展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能将持续释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加紧迫,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壮大。我国经济会继续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
从区域发展环境看,东北地区在“十四五”期间将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迈进,特别是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出台,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导向更加清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驶向快车道。东北东部更是受到国家给予的特别关怀,批复实施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东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新的经济增长极将逐步形成。
从通化发展环境看,通化市作为东北东部经济主轴上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产业基础扎实牢固,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旅游产业资源丰富。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提质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通化发展存在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城市经济辐射能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开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等“六个短板”。同时,通化发展具有绿色生态环境好、沿边近海区位优、红色文化底色足、民营经济活跃度高、制造业基础扎实、旅游资源丰富等“六个优势”。
基于对以上形势的分析判断,通化发展将面临“五大新机遇”: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格局重构的新机遇;二是东北振兴战略带来的国家政策和央企助力新机遇,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建设带来了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三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为我市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赶超提供了新机遇;四是吉林省三大板块建设,特别是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为我市提供了“一廊、一带、一线、一通道”的区域合作协同新机遇;五是我市将进入高铁时代,大通道建设和枢纽地位为我市吸引资本、人才、技术流入提供了新机遇。未来五年,通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以“五个必须”为统领,以“十大行动”为抓手,积极适应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好机遇,发挥好优势,直面矛盾和问题,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第三节 远景目标
到2030年,实现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目标:与全省同步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活力充分释放,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新的增长动能和竞争优势培育形成,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康养目的地,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冶金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使命,形成对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支撑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经济体系、开放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东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国家和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跻身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行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软实力达到新高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确立,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依托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成国家级高质量绿色产业带,打造美丽中国通化样板;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平安通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五”发展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一个中心、四个跨入、五个突破”的发展思路,持续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知不足、补短板,找差距、强弱项,扬优势、固根基,谋创新、兴业态,优环境、促发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建设东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市一盘棋,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强化区域协同,加快率先突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一个中心”的发展定位,建设东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医药等产业集聚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康养中心、教育医疗中心。实现“四个跨入”的发展目标,跨入高铁时代,跨入“双百”中心城市时代,跨入千亿GDP时代,跨入数字智能时代。坚持“五个突破”的发展路径,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在城市能级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开放窗口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科技创新转化上实现新突破,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发展振兴展现新气象。经济增速保持全省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增长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科创能力实现新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逐步提高,创新生态体系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心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转化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营商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成为通化新的城市名片;开放窗口建设实现新突破,向南开放窗口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城市建设取得新面貌。区域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全面提档升级,力争建成区面积发展到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达到100万左右,城市能级提升实现新突破。
——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不断完善,农业农村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数字经济聚合新动力。“数字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社会运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成为重要支撑,信息化带动力持续增强,数字红利进一步释放。
——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幸福通化全面进入新阶段。
——治理效能再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健全,法治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局面更加巩固,平安通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第三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建设东北东部最具活力创新型城市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集聚集群、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将通化打造成为东北东部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壮大创新主体 引领创新发展
打通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孵化、成果转化的成长链条,培育一批核心技术领先、集成创新能力强、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突出、能够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构建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格局。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构建产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搭建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中试平台等创新平台,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中力量在中医药大品种、生物创新药、化学仿制药等品种研发,玄武岩、石墨烯、活性钙等新材料应用,石油装备、冶金、智能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诸多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国内“科技飞地”,谋划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全方位引进先进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快形成“金字塔式”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着力培育若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户。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具备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建立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深化与“十四校三所一院”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中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功能。支持通化师范学院科研学科建设,提升省人参研究院研发能力,建成通化医药高职学院,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把更多的创新要素和资源吸引到通化,组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第二节 强化要素支撑 构建创新生态
优化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人才、资本、平台、知识产权等要素保障,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绿色通道,构建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积极落实企业研发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融资,激发创新动力。落实股权激励和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局作用,依托全国医药健康技术转移公共服务云平台、通化市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健全科技中介服务链条,引进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和成果转化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引进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提供信息发布、成果对接、项目融资、技术咨询、成果评估等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搭建与国内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交流渠道,推动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与我市企业实现全方位供需对接。以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为核心,推动中试车间、众创空间、初创园、加速器等各类孵化平台建设,打造“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共生共赢创新生态链。通过提供应用场景,促进更多域内外创新成果在通化加速落地转化。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发挥好信用保证、应急周转、产业发展三支基金功效,吸引民间资本开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着力解决科技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探索建立金融机构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以信用担保体系改善科技金融环境。发挥深交所通化服务基地、吉林股交所通化分公司作用,推动科技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广应收账款质押平台、“银税互动”等融资平台,解决企业融资信贷难题。鼓励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工具,以及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债券市场融资,形成“创投先行、信贷跟进、担保支持、上市助推、多种金融工具并举”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人才、项目、资金、技术、平台“五位一体”才智引聚机制,形成全方位人才招引网络体系。围绕生物医药、人参种植及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以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通过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及团队,推动建设院士工作站,加快建设“智创小镇”。实施高校创新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培养本地科技服务人才,建立多级科技服务队伍。实施新型企业家引育计划,吸纳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优秀企业家扎根通化。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在通化医药高新区、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特区,针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招引方式,建立社会化遴选机制和多元化投入扶持机制,吸引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向通化集聚。落实好“英才卡”“法人卡”制度、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人才工作制度,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通化工匠培养计划、能人返乡创业工程和优秀农村返乡创业人才评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创新人才。“十四五”期间,支持企业引进1000名急需紧缺人才和吸纳9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
第三节 拓展应用场景 赋能创新提速
全力打造数字城市。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全市统一、多级联动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再升级。统筹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提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在市容市貌、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市场监督、应急救援、治安整治、边境管控等领域集成应用,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为突破点,不断拓展数字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惠民服务应用体系。推进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推进生活服务应用集成,打造在线咨询、网上缴费、智能门禁、智能停车、家政服务、紧急求助、生活互助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服务改善生活品质。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利用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赋能,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关键期,以“两化融合”为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以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为核心,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供应链,促进三次产业内各企业自主建立统一的人、财、物,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规范基础信息及业务流程,通过数据采集监测、分析挖掘、商业智能等大数据应用,快速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催生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型生产模式,提升质量和效益。
    第四章 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信息化新时代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建立以绿色发展为方向、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深度融合的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行业氛围和政策环境,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促进一切生产要素更加自由、公平地流动,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节 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
夯实产业竞争力和整合力。细化梳理通化域内全产业链配置情况,聚焦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统筹资源发展、集中力量攻关。以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产业赋能,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各链条协同体系。重点建设以做优做强医药产业为核心的通化“药谷”,以发挥绿色资源优势为核心的通化“食谷”,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核心的通化“金谷”,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的通化“创谷”,以打造东北亚康养度假目的地为核心的“康养谷”,依托各级开发区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园区经济、沟谷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着眼于融入新发展格局,健全产业“链长制”,实施产业链“搭桥”工程,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方向,建立产业赋能中心,改善产业生态、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构建以“333”工业产业体系、“3+N”服务业产业体系、六大农业龙型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医药健康、旅游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食品、冶金、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九个百亿级产业板块,形成品牌经济、特色经济、高新经济新方阵。
第二节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围绕医药、食品、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创新发展、高端发展要有新突破新亮点,大力提升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功能。
医药产业。依托“中国医药城”发展基础,围绕建设通化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通化医药高新区为引领,强化创新品种和知名品牌培育,做精现代中药、做优生物制药、做大化学制药。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品、医疗器械与设备制造。重点建设中国北药生产基地,打造中国北方中成药制造中心。从源头提升中药材品质,实现全程安全可追溯,提高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挖掘古方、创新剂型,以提升中成药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为突破口,支持中成药大品种和名优中成药持续开展二次开发和产能扩大,推动现代中药产业的优化升级。聚焦重组人胰岛素系列产品升级换代、生物疫苗、生物工程基因药若干细分领域,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加快谋划“抢仿”大品种化学药,不断增强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产业发展优势,逐步由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发展,推动改良型制剂和创新药的研发生产。推进医药化工产业园建设,为本地医药产业配套生产中间体。培育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快数字诊疗装备、体外诊断产品、智能监测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补齐医药发展领域短板,树立“好医药、通化造”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通化医药产业走廊,培育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打造通化“药谷”。“十四五”期间,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力更加突出。
食品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安全、多样、优质、营养食品消费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掘特色资源,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坚持走差异化、主产区、原生态、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实施人参振兴工程,以人参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带动绿色食品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瞄准国内千亿级人参市场,突出西洋参、林下参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人参全株研究,加强食品功能研发、标准设定和市场开发。依托现有人参科技企业,做大现有品牌,引进国内知名健康食品企业集团,培育绿色食品企业新旗舰。发挥“国家级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优势,推行知名特色产区+精品酒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高端化产品为引领的葡萄酒产业集群。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营造葡萄酒文化氛围,定期举办葡萄酒文化节,宣传“世界的中国风土、中国的民族产业、吉林的文化品牌、通化的城市名片”品牌文化,打造中国著名“葡萄酒城”。加快发展营养和保健食品制造业,加大对林蛙、五味子、蓝莓、绿优米等优势产品的研发力度,引进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生产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快发展壮大通葡、通天、大泉源、东方红等特色食品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通字号”特色品牌,打造通化“食谷”。“十四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冶金产业。推进冶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通钢智能智慧工厂建设,推动钢铁制造向柔性、智能高阶段方向发展,搭建网络基础平台,启动产销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冷轧项目尽快启动生产,打造精品钢材基地;建设冶金产业园,发展冶金协作配套产业,实施百万吨特钢升级工程,加快实现特钢和高强板材与一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实施围钢产业“回归升级”工程,提升“纵向延长、横向加宽”的冶金产业链水平,建设废钢加工集散中心,发展围钢产业和冶金产业集群。围绕延长钢铁产业链,瞄准区域性建材市场,推动建设辐射周边300公里半径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第三节 着力提升三大优势产业
着力打通产业高新技术转化落地投产绿色新通道,壮大装备制造、化工和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打造通化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凝聚通化区域中心城市新优势、新名片。
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园,努力建设产学研服为一体的国内先进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支持企业发展高端大吨位异型修井机、移动一体式不压井修井机以及新型节能抽油机、油田环保设备,加快研发生产尖端模块式大型石油钻机和煤层气勘探开采专用钻机步伐。提升矿山机械及冶金设备整体实力,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行业专家和先进技术,建设高端精密铝材质汽车结构件铸造基地。开辟医药制造设备、医疗器械制造以及冬季旅游和冰雪清洁设备新领域。
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坚持“由粗放型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建设通化市化工产业园,将通化打造成为吉林省化学制药和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基地。深度开发橡胶、塑料、食品、涂料、灭火剂等白炭黑下游产品,研发航空航天、汽车、医药、冶炼、军用等领域新产品,带动化工产业链在多领域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日化化工,扶持一批成长性较强的日化企业蓬勃发展,支持企业在品种创制、品质提升、品牌创建领域接轨国际领先水平。支持化工企业绿色转型,鼓励传统化工企业实施重大工艺改进,推动产业绿色环保转型发展。积极发展循环化工,培育一批清洁环保、资源再生型的化工企业。
新材料产业。聚焦航天军工、电子器件、先进装备、医疗保健等产业应用前沿,围绕石墨、玄武岩、硅化工等非金属矿物和镍、镁等金属新材料两大领域,加大资源勘察开发力度,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加工深度,力争在石墨电极、石墨烯、高分子活性钙、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硅橡胶、碳化硅、镁合金、镍基合金型材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若干条特色鲜明的产业链,打造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从研发平台、孵化基地、配套资金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激励新材料技术持有者在通化投资创业。努力将二道江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环保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第四节 加快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数字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形成经济集聚发展新动能。
数字信息产业。建设数字产业园,着力构建“云物大智移”智能应用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与研发策源地合作,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和数字场景应用基地。对大数据进行统计、挖掘和运用分析,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大数据应用场景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提升大数据应用广度和深度。鼓励通化各企业从健全内部网络、建立数据中心向行业云平台融合方向发展。围绕产业开展数字化布局,加大“互联网+产业升级项目”落地,把生产基地、生产车间打造成智能化工厂,为未来的柔性制造做好提前布局。
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通化市清洁能源比重。加强水电开发,实施通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谋划建设“气化辉南”“气化集安”天然气管道。支持发展氢能源。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推动风电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顺应调整供热结构的市场需求,规划建设清洁能源供热项目。依托多元化能源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智慧综合能源建设,构建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节能环保产业。提升节能技术和装备水平,围绕余热余压利用、锅炉窑炉、节能仪器设备、节能产品等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强的重点领域加快项目建设,积极发展节能照明产业。鼓励中药渣等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水平。
第五节 创新升级“3+N”现代服务业
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升级,构建以旅游、物流、康养为主导,现代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多元发展的“3+N”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旅游产业。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建设东北东部旅游集散地为载体,以红色、冰雪、康养旅游为特色,坚持“一核、两翼、三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东北亚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时时、处处、人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中部突出红色文化精髓和冰雪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文化、冰雪运动中心、全域旅游集散地;北部以辉南“龙湾群”、柳河罗通山为依托,打造生态疗养休闲圣地;南部依托集安鸭绿江边境游、高句丽文化等核心吸引力,打造最具边境特色的文化体验区。精心谋划旅游线路,重点推出“康养天下—人参之路”等七大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推进精品景区开发建设,建设七星山,打造七星湖,加强A级景区的提质升级,推动辉南龙湾生态旅游景区5A级创建,依托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建设金龙湖,打造A级水利景区。优化旅游组织业态,做大做强通化文旅集团。着力推动长白山中医药、葡萄酒、人参产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培育大旅游产业链条。积极融入长白山大旅游圈、鸭绿江旅游带,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加强合作,拓展客源辐射范围。
抢抓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发挥跳台、高山滑雪传统优势,提升冰雪竟技水平,建成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建设系列冰雪运动场地、5G冰雪项目,完善冰雪衍生品配套产业链,把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成为引领全域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引爆型产业。推动冰雪运动融入全民健身计划,积极举办全国性冰雪运动赛事,全民上冰雪每年达100万人次以上。把通化打造成为冰雪运动爱好者培训基地、专业运动员实训基地、国际国内著名赛事承办地、国际冰雪运动名城、中国冰雪文化名城、国际冰雪康养名城。到2025年,成为在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中产品丰富、服务优质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5%以上。
现代物流。围绕东北东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按照“一港、七园、多点”物流布局,突出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核心平台作用,加快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充分发挥保税仓库作用,加强与丹东港合作,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抓住通化市列入国家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第二批城市契机,推动物流园区快速发展,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发展医药等专业物流。在各县(市、区)建设综合物流节点,完善城乡物流网络。结合高铁建设和火车站搬迁,支持粮食、钢铁等大宗货物产销企业及园区建设铁路专用线,推进大宗货运公转铁。支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发展航空物流。推进大型物流企业在域内建仓结算,推动本地物流企业创A升级,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康养服务。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省级城市医养结合综合试点建设,依托优质自然生态环境、风景名胜区,建设区域康养中心城市。以康养小镇、康养社区为载体,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构建康复、疗养、运动、休闲、旅游等多种健康需求的康养基地。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支持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服务领域深度应用。依托现有医疗服务机构,加强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医疗养老。推动养老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候鸟式旅居养老,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探索虚拟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到2025年,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产品丰富、标准完备、管理有序、融合发展的康养服务体系。
现代商贸。顺应消费者多样性消费需求趋势,坚持精品化、个性化、特色化、便利化的发展方向,完善商贸产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以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推动现代商贸提质升级,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建设江南现代商贸集聚区和夜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江西商业中心和五星级酒店、江东商贸综合体,以及江北高铁生态新城商业区,打造通化市CBD商务中心区。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水平,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鼓励发展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商业智能化。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商品+服务”新业态,依托信息化应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围绕药品、食品、石油、汽车等商品类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建设区域中药材交易中心。
现代金融。建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聚集整合多渠道金融资源,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打造区域领先的金融体系。加快补齐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建设短板,制定鼓励政策,完善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为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分担及奖励政策,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和投资公司到通化集聚落户。筹建市本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壮大信用担保、应急周转、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建立金融信用信息共享中心。深化深交所通化服务基地建设,加快上市企业培育,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到“十四五”期末,通化市金融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保持全省前列,存贷款比例逐步提高,上市挂牌企业达到50户,为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金融助力支撑。
文化创意。按照引进创意人才,丰富创意载体,培育创意企业,打造创意品牌的思路,依托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影视剧创作、文艺演出、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引进一批企业及项目,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松花石特色街区。加强非遗文化开发与生产性保护,重塑乡村传统节日与习俗文化,建立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摄影、写生创意基地、影视制作基地。推动文化创意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规范长白山物产及产品的包装设计,推动企业视觉形象及品牌提升。
商务服务。聚焦商务服务业薄弱环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围绕制造业“微笑曲线”两端,有效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围绕服务企业产品研发、技术认证、质量控制和产品制造各个环节,提供多元化检验检测,培育发展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第三方检测服务;围绕企业参加工业设计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依托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等载体,举办特色展会,发展会展服务;加快引进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安保服务、资产管理、信用中介、工程管理等服务企业,发展专业服务。鼓励探索创新,营造包容氛围,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扩大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高发展水平。
    第五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不动摇,坚持“一个率先、五个走在全省前列”工作目标不动摇,深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和“21395”发展计划,着力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着力提高粮食稳产保供能力,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努力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具有通化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推进通化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节 保障粮食安全
切实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和管护工作,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加强田间管理,突出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能力,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增加棚室蔬菜生产面积,提升冬春季蔬菜生产和供给能力。加快发展猪、牛、羊及家禽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养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突出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大“无抗养殖”试点示范。到2025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7亿斤阶段性水平,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54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
加强黑土地生态保育。强化东部森林带黑土地保育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强化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开展耕地合理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设,强化土壤肥力自我恢复功能,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功能。依托黑土地保护重点项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积极推广增强有机肥、畜禽粪肥和秸秆粉碎还田等技术。积极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
第二节 打造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农业六大龙型经济。依托通化山区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大力推进人参、葡萄、优质稻米、中药材、林特山珍、畜牧业六大农业龙型经济,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完整、集约高效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快大人参市场、清河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争创国家级人参交易市场,支持区域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重点打造“通化”葡萄酒、“新开河”人参和“通化大米”等“国字号”区域品牌。到2025年,特色产业六大龙型经济集群实现产值500亿元。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两区一圈”农业发展空间,即“辉柳北部粮牧功能区,通集南部特产优势区,东昌、二道江环城都市农业圈”。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稳粮、优经、扩饲”并举,调优、调特、调精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各具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加快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坚持良田、良种、良技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职业化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累计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50项,累计培训农民30万人(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深入推进“四乡”工程,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民营企业兴乡、创业能人返乡、机关干部驻乡。到2025年,累计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7500个。
推进农业“五化”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设施化。以实施棚膜蔬菜提升工程为引领,大力发展棚膜经济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温室特色蔬菜、花卉、果树和中药材。推进农业科技化。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咨询、成果供需发布、价值评估交易等服务。到202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到2025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90%以上。推进农业数字化。到2025年,建立健全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体系,加快建设“准确、及时、快捷、有效、全覆盖”的气象为农服务现代化体系,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推进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推进农产品安全化。到2025年,4个县(市)力争达到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第三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壮大现代食品产业,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和产地初加工,突出发展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绿色食品,引导一般食品加工业在镇村、大型食品加工业在县域工业集中区集群发展,让农民离土不离乡、不离家。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网红经济,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农村电商典型村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冰雪休闲等功能,促进农业从提供物质产品向精神产品扩展、从提供有形产品向无形产品扩展。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乡村)、星级企业创建活动。
第四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魅力乡村,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各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规划。按照尊重自然、注重个性、整体协同的要求,提升乡村风貌。杜绝大拆大建、千篇一律,以及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做到依山就势、聚散相宜、错落有致,培育“一村一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趋势和产业发展支撑等因素,保留建设和发展空间,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聚集。
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抓好“三清一改一建”,全面实现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治理,鼓励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县域生活垃圾统一处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与农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体化推进。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完善农田水利、农村供水、乡村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设施同步发展。深入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以“四区四线”为重点,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创建。到2025年,力争创建示范镇30个、示范村350个;创建美丽乡村200个,创建AAA级标准示范村100个。
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治作用,努力达到变规约为制度、变制度为行动、变行动为习惯。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力量,深化“文明实践周”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典型选树活动,引导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弘扬正气、治理歪风,促进乡村文明。
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下移基层,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2246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