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事务局王作安公开讲话汇编20篇(二)(全文55085字)

目录

爱国爱教 同心同行 4
爱国爱教 知恩报恩 13
从国家宗教局职能看中国政教关系 18
大家都来研究和思考 24
发挥宗教界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8
法乳一脉 黄金纽带 34
共同谱写中印尼伊斯兰文化交流新篇章 38
关于当代中国政教关系 44
怀念罗冠宗先生 52
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和教育 57
加强和创新宗教事务管理 64
坚持走中国特色宗教工作之路 75
坚守中正之道 抵御极端思想 ——在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 82
明月耀天心 88
庆贺方立天先生从教50周年 91
守护生命,我们的神圣责任 93
我们欢迎和赞赏文明对话 97
我们是有信仰的人 100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宗教 103
以问题为学习导向 108

爱国爱教 同心同行
——在全国宗教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作安
??? 今天,我国各宗教人士相聚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苏茅山,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刚才,中国佛教协会心澄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洪长有副会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沈斌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傅先伟主席,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金蔚代总干事分别发言,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追忆我国老一辈爱国宗教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生动事迹,表明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的发言,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代表了我国宗教界的共同心声。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事件。9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
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并取得了辉煌成就。近代以来曾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步潮流,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宗教问题,90年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宗教工作实践中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一整套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针政策,同宗教界建立起了牢固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引领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与党同心同行、和衷共济,为人民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条重要结论。
??? 第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毫无保障,更谈不上享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国内封建地主阶级、领主阶级以及反动军阀和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领导权,为其统治服务;后来的外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势力,则主要是控制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会,为其侵略中国服务。中国共产党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主张用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对待宗教,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国共产党
成立初期,就提出了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提出:“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的实际为目的,绝对实行政教分离原则……”长征途中,红军虽然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仍坚定地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沿途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进一步阐述了信教自由原则,团结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参加到抗日斗争中来,并提出要同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前夕,宗教信仰自由被写入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1954年,宗教信仰自由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修订的宪法,都对宗教信仰自由作了明确规定。广大信教群众在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获得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的同时,也开始真正享受到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护。正如中央指出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制定的、真正符合人民利益、惟一正确的宗教政策”。
??? 第二、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我国宗教的健康发展。宗教的兴衰总是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国运衰则宗教衰,国运兴则宗教兴。在旧中国,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荡,外国势力与反动统治者对宗教的控制和利用,宗教界毫无地位可言,各宗教更没有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新中国建立后,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支持宗教界通过制度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在党和政府的热情支持下,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摆脱了旧势力的控制和利用;天主教、基督教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摆脱了帝国主义势力的控制,成为了中国宗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从此,我国各宗教的面貌焕然一新,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宗教界代表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协,为新中国建设建言献策,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广大信教群众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各宗教建立爱国宗教团体,开展正常教务活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党对宗教工作指导思想进行拔乱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恢复和切实贯彻,我国各宗教迎来了健康发展的“黄金时期”,恢复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培养宗教教职人员,弘扬优秀宗教文化,进行宗教方面对外交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中央提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后,宗教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彰显。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国宗教也就没有今天的良好局面,也不可能赢得国际宗教界的尊重、理解甚至钦羡。
??? 第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宗教和谐的生动局面。在旧中国的各个宗教内部,有的教派林立,有的一盘散沙,有的分别被外国修会或差会所控制,涉及宗教的纠纷和冲突时有发生。中国共产党
处理同宗教界的关系,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这就为建立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宗教领域的团结奠定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主张政教分离,对待各个宗教一律平等,明确不得利用政权力量压制某个宗教,也不得利用政权力量扶持某个宗教,为各宗教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还倡导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彼此尊重、和睦相处,不得因信仰差异挑起对立和纷争。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出来后,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一个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今年初,我国五大宗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表《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宗教和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宗教和谐关系必将更加牢固,成为中国宗教走向世界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既定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国宗教界要弘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发挥积极作用,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加助力。借此机会,向宗教界朋友们提三点希望。
??? 一要坚持爱国爱教的旗帜。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包括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爱国与爱教历来是统一的,各宗教的经典教义都要求信徒热爱祖国、为祖国服务,爱国是信仰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我国各宗教都形成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处理爱国与爱教的关系,使之统一于各宗教的行为规范之中,是各宗教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宗教界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同奋斗。要认真贯彻《宗教事务条例》,遵循“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行为准则,坚持在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重大问题上要服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最高利益,坚决反对和抵制达赖集团利用宗教进行的分裂破坏活动,坚决反对和抵制“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暴力恐怖活动,坚决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要鼓励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既做好教徒,也当好公民。
??? 二要坚持独立自办的原则。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的条件
下,我国宗教方面的对外交流更加频繁,对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活动日益加剧,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主义也渗透进来。当前我国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与境外势力的渗透和插手有关。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活动,已经对我国国家安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成了现实威胁。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做好抵御渗透工作,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关系我国各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方向,关系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宗教界对此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做好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抵御境外渗透的自觉性。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是我国各宗教处理对外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是宗教领域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深入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教育,越是扩大对外交流,就越要做好抵御渗透工作,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我国宗教的自主权。同时,要把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宗教界的正常对外交往区别开来,鼓励和支持我国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宣传,使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理解和支持。
??? 三要坚持服务社会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宗教界要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多做善行义举。宗教界要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激发信教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把他们同不信教群众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作贡献。宗教界要根据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实际,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夯实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伦理基础。要认真落实五大宗教全国性宗教团体共同签署的《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参与和谐文化建设,开展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要发扬济世利人的精神,探索宗教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
??? 回顾中国共产党
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没有中国宗教今天的健康发展和明天的美好前景。重温历史,鉴往开来,希望我国宗教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再立新功!

爱国爱教 知恩报恩
王作安

尊敬的传印会长,
尊敬的陈邦织女士:
各位法师,各位朋友:
过去由于工作的因缘,时常有机会见到赵朴老,当面聆听教诲。赵朴老的样子是那样的慈祥,在我心目中就是活菩萨。赵朴老弥留之际,我一直陪伴在身边,这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转瞬间,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日月轮转,世事变迁,但对于赵朴老,我觉得他老人家音容宛在,德音未远。捧读他的文章,犹如再次领受关怀,生发出新的感悟。今天,中国佛教协会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赵朴老圆寂十周年,缅怀赵朴老非凡的一生,传扬赵朴老的宝贵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建立以来,以赵朴老为代表的老一辈佛教领袖,引领中国佛教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当今时代,欣逢盛世,外缘殊胜,中国佛教也呈现出难得的中兴景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佛教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今天纪念赵朴老,就是要从赵朴老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从赵朴老的真知灼见中启迪智慧,把赵朴老一生追求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学习赵朴老,就要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赵朴老为法忘躯,为国分忧,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他始终坚信,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没有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没有佛教事业的兴旺发达。赵朴老强调,要把世法上的爱国与出世法上的爱教圆融起来,如同世法有国才有家一样,佛教有国才有教。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佛教总是依靠国家政权的保护才能弘传和发展。正是因为把爱国作为佛教徒天经地义之事,大慈大悲的赵朴老难以容忍
有人打着佛教旗号从事分裂祖国的行径。他在谈到十四世达赖时说,不爱祖国,忘记根本,何以报恩?何以教为?我们与十四世达赖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如何对待祖国这一根本点上。赵朴老一直以佛教报“四重恩”的思想教诲佛教徒们,要报众生恩、报国土恩,要发大心,办大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力量。过去寺院门口常常写着“佛日增辉,法轮常转”,赵朴老看到有的寺院门口写上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感到非常高兴,他说,“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提出的口号,我们不光要把寺庙管理得清净庄严,还要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清净美好,人民善良幸福,佛教徒只有做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才能实现“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的愿望。赵朴老用他的言行,诠释了爱国爱教的真谛。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赵朴老,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爱国爱教方向,把佛教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一路前行,勇猛精进。
学习赵朴老,就要重视佛教自身建设。赵朴老为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倾注了一生精力,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新中国建立初期,赵朴老与虚云、喜饶嘉措、圆瑛等高僧大德一起,发起筹备并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实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佛教的大团结、大联合,一举改变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状况,为带领佛教徒参与新中国建设、开辟中国佛教事业的新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改革开放初期,赵朴老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推动落实宗教政策,不断建言献策,到处奔走呼号,恢复佛教团体,开放佛教寺院,安排佛教人士,引领中国佛教从严重破坏
中再次走上复兴之路。赵朴老的真诚努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赢得了四众弟子的爱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赵朴老经过深入思考,认识到中国佛教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必须首先把佛教的自身建设搞好。于是,他号召佛教界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放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赵朴老提出了佛教自身建设的五个重点,即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赵朴老尤其重视人才建设,并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多次强调,加强中国佛教界自身建设特别是僧才的培养,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他不仅大声呼吁,而且身体力行。他主持恢复了中国佛学院,召开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选送中国佛学院毕业生赴国外留学深造。朴老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合不合格,将决定将来中国佛教事业的兴衰存亡,决定中国佛教的走向、命运、前途。” 在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的时候,赵朴老深情地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不少僧人成长起来,佛种犹存,绍隆有望,可以告慰于历代师祖、一切贤圣了。在赵朴老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僧人,今天已经担当起了接续和发展佛教事业的重任,有的成为了佛门栋梁。赵朴老关于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的看法,不仅没有因为社会变迁和佛教中兴而渐渐淡去,反而愈加彰显其远见卓识的本色。希望所有在赵朴老关怀下成长成来的当代佛子,继承赵朴老的未竟事业,重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着眼于时代发展,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的佛教人才队伍,真正做到慧炬长明,人才辈出,确保中国佛教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学习赵朴老,就要不懈追求和平事业。赵朴老把维护和平作为宗教徒的神圣天职,为此不辞劳苦,孜孜以求。他坚信,只要各国宗教徒团结起来,各国宗教徒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为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幸福进行不断的努力,世界持久和平和安定是一定能够实现的。他积极参加国际和平活动,开展同亚洲以及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广结善缘,惠施法雨,弘扬佛陀慈悲济世的本怀,展现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热爱和平的形象,成为重要的民间友好外交活动,为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国内外人士敬仰,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和平使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赵朴老的积极倡导和大力促动下,佛教打开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赵朴老的倡议下,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共同发起并建立“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定期交流机制,被誉为中韩日三国佛教的“黄金纽带”,在世界上树立了通过宗教交流传播和平理念、增进人民友谊的典范。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创造人类的幸福与快乐,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体现佛教真正价值的重要方面。在冲突战乱不止,恐怖袭击频仍的当今世界,中国佛教界要为赵朴老为之奋斗不已的和平事业,加倍努力,用佛教所强调的慈悲、平等的精神,提高人类道德情操,促进人类和平友好,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建立新功。
朴老曾在绝笔遗偈中写道:“花落还开,水流不断”。衷心希望中国佛教界人士沿着赵朴老的足迹继续前行,爱国爱教,知恩报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放大光明、出大人才、成大事业,实现“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众生利乐、国土庄严”的愿景,以告慰这位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对中国佛教寄予厚望、对世界和平念兹在兹的前辈。

从国家宗教局职能看中国政教关系
王作安

尊敬的傅柏柢牧师
女士们、先生们:
在北京的金秋季节,有幸接待来自大洋彼岸的老友新朋,感到非常高兴。请允许我代表国家宗教局,对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去年9月,应美国基督教森林山浸信会教会、合作浸信会团契和浸信会宗教自由联合委员会的邀请,我以顾问身份参加中国宗教中青年领袖代表团赴美访问。在亚特兰大和华盛顿特区,我们与美国政界、商界、智库、宗教界、学术界进行多宗教、跨领域的对话,虽然看法各异、争论不断,但有机会直接聆听,直面讨论,毕竟非常难得,彼此都很珍惜,是一次成功的沟通之旅。一年以后的今天,美国宗教联合代表团应邀来华访问,给我们提供了继续我们之间话题的机会,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的对话,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
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政教关系问题。这是双方都很关注、又有较大分歧的一个问题。记得去年访美期间,不少美国朋友对我供职的机构和我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好奇,同时又很不理解。他们告诉我,美国没有宗教局,中国政府设立宗
教局是不是为了控制宗教?我告诉他们,美国不是没有宗教机构,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和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在世界上就很有些名气。不过,中国的宗教机构只负责处理自己国内的事情,而美国的宗教机构专管世界上其他各国的事情。今天各位朋友既然来到了国家宗教局办公的地方,我就从国家宗教局的职能以及所做的工作谈起,由此来透视中国的政教关系。
国家宗教局是国务院负责联系宗教界、处理宗教事务的职能机构,其职责主要有六项:一是贯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宗教的一项基本政策。国家宗教局要向全社会宣传宗教信仰自由理念,正确对待信教者,消除歧视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在听取宗教界意见基础上,制定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措施,以部门规章形式颁布施行;要指导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实施监督和检查。二是联络沟通。国家宗教局是政府与宗教界进行联络和沟通的主要渠道。中央政府制定有关宗教的政策,由国家宗教局与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反映他们的意愿。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由国家宗教局负责反映并给予反馈。三是协调关系。国家宗教局在社会上倡导宗教和谐的良好风尚,促进宗教与宗教之间、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以及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出面调解宗教组织与社会其他方面发生的矛盾,支持宗教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鼓励各宗
教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增进了解和理解,维护多元一体、共生共长的局面。四是依法管理。指导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利用宗教从事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在履行依法管理职能时,要规范自身行为,严格依法行政,不能干涉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五是积极引导。国家宗教局鼓励信教公民参加国家建设,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现世幸福生活,以美好行为见证信仰。支持宗教界致力于引导人心向善、促进社会和谐的努力,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六是提供服务。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遇到实际困难需要政府帮助时,国家宗教局会尽量提供相应的支持,如涉及政府其他管理部门,会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给予适当的便利。
从上述国家宗教局职能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中国政教关系的大致面貌。中国在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中,一直在探索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供制度保障的政教关系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种新型政教关系模式开始成型,可以概括成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政教分离。国家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第二,各教平等。国家对待各个宗教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国家政权不能被用
来压制某种宗教,也不能用来扶持某种宗教,任何宗教都不能超越其他宗教在法律上享有特殊地位。第三,依法管理。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包括信教者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但不干涉宗教团体内部事务;宗教组织也不能以政教分离为借口不服从政府的依法管理。第四,政治参与。虽然实行政教分离,但信教公民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不得因宗教信仰不同造成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现象。宗教组织的代表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生活,如通过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等途径,表达社会主张,对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特别是宗教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实施民主监督。
以上中国政教关系模式的四个特点说明,中国处理政教关系的目标,是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基础上,努力追求政教关系的和谐,实现政教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确立了三大理念:一是信仰上互相尊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主张无神论,但并不因此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全体公民,而是赋予公民自主选择信仰宗教的权利,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并在法律上给予有力保护。广大信教者也尊重执政党的信仰,拥护执政党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愿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践行自己的信仰、建设美好的家园。这就叫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二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中国共产党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到包括信教者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支持。宗教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政府的管理,同各族人民一道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各宗教本着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精神,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由此,中国共产党同宗教界在爱国主义基础上建立起了政治上的紧密合作关系。三是行为上法律至上。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执政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一切社会组织包括宗教组织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都不能超越法律享有特权。
众所周知,政教分离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制度保障,现代国家将此作为处理政教关系的价值取向。但在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趋复杂的现代社会,政教分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政教分离是不存在的。美国至今还在争论,所谓政教分离,到底是在政教之间砌一堵墙?还是织一张网?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欧美各国都主张政教分离,但由于传统差异和国情不同,政教关系呈现出多元形态,并没有一种普适模式。中国在处理政教关系上的探索,要充分考虑适合本国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同时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形成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教关系模式,既实行政教分离,又促进政教关系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倡导开放包容精神,使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对待宗教问题上,考虑到世界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存在差异,在实践宗教信仰自由的途径、处理政教关系的模式上,也应当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开展对话,互相借鉴,扩大共识,增进理解。

大家都来研究和思考
王作安

同志们:
??? “宗教工作论坛”今天正式开办。这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大家热情支持,一起来办好。
??? 我局已有一个“银安论坛”,主要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前来演讲,帮助我们树立大局意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思考宗教问题。“宗教工作论坛”不同,主要由我局机关干部唱主角,旨在倡导学习风气,交流研究心得,提升工作能力。两个论坛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可以相互促进,相映成辉。
???
国际金融危机后,倒逼我们要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宗教问题也是一样,纽约“9.11”事件后,不仅美国在反思,各国政府都更加重视宗教问题了。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我们对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宗教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宗教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按老套子出牌,凭老经验办事,以不变应万变,就没有尽到责任,就不配在这里占着位置混饭吃。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着力破解难题,去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开办“宗教工作论坛”,就是为全局干部提供一个学习、思考、研究和创新的交流平台。
??? 在“宗教工作论坛”上,讨论的都是贴近宗教工作实际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现在遇到一大堆难题,需要去研究去破解。在现代化过程中,信教的人增长很快,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扩大,我们如何看、怎么办?境外宗教大举向我渗透,新兴宗教也在进来。天主教地下势力转化不上来,神职人员圣统制观念又在抬头。基督教所谓“家庭教会”蔓延很快,正在形成一股重要势力。伊斯兰教极端主义的影响扩大,极端势力活动猖獗。佛道教乱象众生,滥建露天造像现象屡禁不止。涉及宗教的利益矛盾不断上升,不时引发群体性事件。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麻木不仁,束手无策。我们的干部都要来研究和思考,有了想法就拿到这个论坛上来讨论。
??? 在“宗教工作论坛”上,倡导发表创新观点。我们遇到这么多新问题,既然老办法行不通,就要探索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宗教问题很敏感,国内很关注,国外老盯着我们,宣传有纪律,公开发表观点要慎重,这一点还是要强调。论坛不同,是关起门来研究,是内部工作探讨,不要设那么多条条框框。空洞的、老套的、应景的东西就不要讲了,要讲就讲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对大家有启发就行。新东西一般是不成熟的,也可能是错的,大家可以相互争锋,彼此诘难,但不要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上纲上线。金子总
是要发光,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本期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如果老是争论马克思讲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没有多大意思了。我们要着眼于时代发展,立足于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四句话里头至少有三句话老祖宗没有讲过,这就是发展。当代人要说当代人的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我希望在这个论坛上能出观点,出思路,为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 办好这个论坛,需要大家都来学习、研究和思考。你进了国家宗教局的大门,从事宗教工作这一行,你就要成为宗教问题专家,成为宗教工作行家。怎么当专家、行家?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群众学习。读书要思考,研究要落笔,干事要总结。时间长了,积累多了,你不想成为专家、行家都不行。积累很重要,到这个论坛上来讲,都是厚积薄发。希望大家养成学习、研究和思考的习惯,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和生活方式。
??? 开办“宗教工作论坛”,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是国家宗教局干部职工,不论职位高低、学位高低,不论年长年轻、资历深浅,只要学有心得,见解独到,对大家有启发,对工作有促进,都可以登台讲演。在这个论坛上,没有司长处长,没有博士硕士,没有老人新人,官场风气、论资排辈在这里没有市场,只有一个标准,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真知灼见。你自己说水平很
高,你自认为经验丰富,自己说了不算,不妨到这个论坛上来接受检验。对那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干部,我们就要重用,放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培养和锻炼,营造一个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
??? 有人说,人才有多种多样,有善说的、有会写的、有能干的,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这种说法是软道理,不是硬道理。国家宗教局是领导机关,要指导全国的宗教工作,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司处领导干部,就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政策思想能够讲得明白,工作思路能够写得清楚,决策部署能够贯彻得下去。我局干部编制有限,人少事多,你占了一个位置就要干一摊事,独当一面,你说你只会干不会写、只会说不会干,行吗?现在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的水平在提高,地方宗教工作部门干部队伍的水平在提高,这也是一种倒逼,我们不学习不提高,怎么去与宗教人士打交道?怎么去指导地方宗教工作?今年五一节我到龙泉寺走了一趟,发现里面卧虎藏龙,一群博士硕士在里面当和尚当义工,不要报酬,心甘情愿,感觉很震惊。我们要有危机感,逼着自己去学习和思考,不断增强工作本领。领导机关就是要有高要求,领导机关的干部就是要有真本事,这是岗位和职责所决定的。
??? 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和参与“宗教工作论坛”。

     
发挥宗教界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王作安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这一重要论述,无论是对引导宗教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还是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善于正面引导宗教
  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并受到国际国内复杂因素的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论述宗教问题时,深刻阐述了宗教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但又不否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宗教所起的进步作用。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宗教曾经被统治阶级和外国殖民势力控制利用,起过重大的消极作用。但也有不少爱国宗教人士同情、帮助和直接参加革命斗争,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启发和引导下,宗教界发起反帝爱国运动,进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走上了服务新中国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界人士政治上有了很大进步,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宗教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宗教领域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但总体上看,我国宗教的积极面不断扩大,正面作用不断增强。在加强依法管理的同时,我们党更加重视对宗教的正面引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七大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重要论断的提出,目的就是要通过正面引导,使宗教自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通过自我调整,发挥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
  对宗教进行正面引导,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并不是要把宗教当作救世药方,鼓励发展宗教,而是要使宗教通过发挥积极作用来抑制其消极作用,更好地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正确看待宗教文化
  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逐渐形成以信仰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与其它意识形式交互影响,产生了宗教哲学、宗教伦理、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有的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文化角色,并对其他文化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宗教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政治、哲学、道德、文学、语言、音乐、美术、建筑、医学、科技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道教产生于中国文化土壤,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东土后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对中华文化的品格和特质影响至深。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从碰撞到融合的过程,对沟通东西方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文化。这些宗教丰富的典籍、哲学、艺术、圣地、礼仪等,都蕴含着独具特色、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宗教是崇拜超自然力量和境界的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是宗教信仰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区别。同时也应看到,宗教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健康、积极和有益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和理念是相通或者契合的。对待宗教文化,一方面要看到宗教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不能借宗教文化宣扬宗教,人为助长宗教热;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宗教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就不承认宗教文化中包含的有益内容,甚至完全否定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宗教会长期存在,宗教文化也会长期存在,对待宗教文化不能扼杀,只能引导,要鼓励宗教界弘扬宗教文化中有益于时代进步的内容,正确引领信教群众,为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
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态,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百花园,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关系,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鼓励宗教界重视文化建设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要引导宗教界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宗教文化正确发展方向,促进宗教健康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要鼓励宗教界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法治教育,使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反对和抵制达赖集团利用宗教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反对和抵制“三股势力”利用宗教从事暴力恐怖活动。鼓励广大信教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爱岗敬业,尊重科学,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用实际行动见
证宗教信仰。鼓励宗教界发扬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精神,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探索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要鼓励宗教界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根据本宗教特点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教情与国情的关系,对宗教教义作出与时俱进的新阐释,弘扬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建立符合宗教基本教义、继承宗教优良传统、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宗教思想体系,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反对偏执狂热,自觉抵制各种歪理邪说,为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鼓励宗教界挖掘与阐发宗教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倡导和平向善、中道和谐、济世利人的理念,提升宗教的文化品位。推动宗教界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开展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支持宗教界重视宗教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加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设,抓好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鼓励宗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回归宗教本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防止拜金主义、享乐思想、名利观念的侵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重视宗教文化人才培养,提高宗教院校办学质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信仰纯正、品德优良、才能出众的宗教文化人才队伍。
  要鼓励宗教界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在平等
友好基础上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宗教文化的交流交往,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增进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扩大我国宗教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宗教界继续办好“世界佛教论坛”、“国际道教论坛”、“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和“中国伊斯兰文化展”,搭建更多的宗教文化交流平台,通过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宗教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推动我国宗教文化走向世界。支持宗教界主动参与世界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一道,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反对一切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和挑起文明冲突的行为,化解宗教纷争和冲突,促进社会和睦,维护世界和平。同时,越是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就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不动摇,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活动,防止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法乳一脉 黄金纽带
王作安

尊敬的诸位大德长老、各位法师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人士相聚中国太湖之滨的无锡,举行第十三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共同缅怀赵朴初先生,探讨佛教和谐思想,推动“黄金纽带”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可谓因缘殊胜,令人欢喜赞叹。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的三国高僧大德致以诚挚问候!
???? 中韩日三国地理位置上山水比邻,文化习俗上同溯一源,宗教信仰上一脉相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佛教信仰成为三国之间源远流长的“黄金纽带”。这一“黄金纽带”,经过了历史陶冶和风雨洗礼,百炼成金,闪耀千秋。我们不应忘记,这是鉴真和尚、金乔觉王子、空海大师以及许许多多古德先贤用他们所言所行修来的福报,要无比珍视这种宝贵因缘,发大愿来护持凝聚古德先贤愿力的“黄金纽带”。
????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三国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共同努力下,“黄金纽带”又焕发出熠熠时代光耀。1993年赵朴初先
生提出了中韩日三国佛教交流“黄金纽带”的构想,希望三国佛教之间千年不衰的法谊关系,如“黄金纽带”般永续,为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这个构想得到了韩日两国佛教界人士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由此揭开了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史上崭新的篇章。
???? 1995年发起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致力于发展三国佛教法乳一脉的特殊关系,推动三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促进东亚地区乃至人类社会的和平事业,为“黄金纽带”注入了新的生机。在三方共同努力下,会议的组织机制不断成熟,交流内容不断丰富,涉及弘扬佛法、环境保护、人类和平、佛教戒律、社会发展、宗教对话等诸多共同关心的议题。15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三国佛教的传统友谊更加巩固,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深化。
???? 今天,三国佛教界人士再次相聚在灵山胜境,缅怀先贤,追忆赵朴初先生,就是要从他们的智慧和愿行中汲取力量,启发思路,接续先贤未竟事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不断把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发扬光大。
为此,我提三点希望,与各位分享。
???? 第一,在促进人民友好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佛教交流是三国人民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中韩日山水相连,建立友好关系,符合三国人民利益,也是三国人民的共同意愿。15年来,三国佛教界交流不断,
法谊日深,对三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赵朴初先生,观照内心,面向未来,就要通过进一步巩固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从而促进三国人民通过不断往来,加深理解,实现世世代代友好的愿景。
???? 第二,在促进人类和平事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佛教是一个倡导和谐、崇尚和平的宗教,把实现人类和平事业作为教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赵朴初先生毕生追求和平,并把建立三国佛教“黄金纽带”作为最重要的实践活动。这些年来,不论时事如何发展和变换,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三国佛教界都能够本着慈悲和怜悯之心,相互理解,彼此关照,祈求化解矛盾和止息纷争,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和平友好事业。希望三国佛教会议继续弘扬佛教和平理念,为促进东亚、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 第三,在促进佛教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交流弘法利生经验、促进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是三国佛教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几年来,三国佛教会议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彼此借鉴,互相启发,推动三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在此基础上,在弘法人才培养、文化学术交流、信息交换共享、寺庙法务管理、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交流内容和扩大合作领域,更加注重实效,推动三国佛教乃至整个佛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愿意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支持开展民间交往,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国家宗教局将一如既往
地支持中国佛教界沿着“纪念先德,毋忘历史,世代友好”的道路,同韩日佛教界保持传统友谊,开拓友好交往新局面,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努力,给“黄金纽带”增光添彩。
???? 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诸位高僧大德身体康泰,六时吉祥!
???? 谢谢大家。?

     
共同谱写中印尼伊斯兰文化交流新篇章
王作安

尊敬的希达雅特校长
尊敬的各位教授:
??? 首先,我要高兴地告诉大家,中印尼2010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今晚将在雅加达卡尔蒂尼展演大厅隆重揭幕。在这个“胜利和光荣之城”,中印尼两国伊斯兰文化像并蒂莲一样绚丽绽放,为“中印尼友好年”增光添彩。因为这一机缘,我才有幸平生第一次踏上美丽的千岛之国,不仅见证中印尼两国伊斯兰教界联袂共举的盛会,而且有机会来到这座闻名遐尔的高等学府。能够与谢里夫?希达亚图拉国立伊斯兰大学的教授们分享两国人民的友情,展望两国伊斯兰教交流和合作的前景,感到非常难得,十分荣幸。
??? 中印尼两国对多元文化都不陌生,也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累了独到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和为贵”,主张“求同存异”,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当我看到印尼国徽上“异中有同”的格言,心里就有一种亲近感。我们两国之间虽然隔着浩瀚的大洋,但两国文化中的这些共同点或相似处,在我们之间并没有感到存在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还更容易产生共鸣。
???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这些宗教都是中华文化百花园的一朵朵奇葩。对于多元宗教国家来讲,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坚定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平等对待各个宗教,倡导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相互尊重,鼓励宗教信仰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当今世界,因宗教差异引发的地区冲突和社会动荡时有发生,而在中国,各宗教能够和谐相处,同生共长,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由此可以证明一个问题,只要政策正确,措施得当,多元宗教并不一定会带来冲突。
???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10个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达2100万,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小部分散居各地,与各民族人民和睦生活在一起。从上海到西藏、从海南到内蒙古,分布着35000多座清真寺。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穆斯林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尊重穆斯的宗教信仰,依法保护和规范清真食品的生产,专门开辟穆斯林公墓,为穆斯林的朝觐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在伊斯兰教重要节日给穆斯林放假,及时依法处理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行言。在中国,伊斯兰教与其他各宗教和睦相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团结友爱。
??? 新疆是我国穆斯林最为集中的地方,有1100万穆斯林,
占新疆人口的一半。新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受到充分尊重,开放了24000多座清真寺,其绝对数量和分布密度均超过了许多穆斯林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以上,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各族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7.5”事件,是境内外“东突”分裂势力煽动挑起的暴力犯罪活动,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什么人权问题。今天在座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在第一时间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国穆斯林严守伊斯兰教和平教义,坚决反对暴力活动。新疆伊斯兰教人士也纷纷严厉谴责暴力行径,呼吁广大穆斯林珍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国伊斯兰教界的这一正义举动,为迅速平息事件、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5月,中国政府做出大力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发展,重点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内地发展的差距,力争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疆各族群众包括广大穆斯林,普遍拥护中央政府决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各位教授:
???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是各个不同文明共同发展、不断交融的历史。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
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伟大的文明,都创造过无与伦比的辉煌,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中国与伊斯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当前又面临相同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人民对伊斯兰世界人民始终怀有友好感情,视伊斯兰世界为朋友、伙伴和兄弟。我们愿与印尼以及包括穆斯林国家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一道,继续发扬万隆会议精神,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上坚持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为建设和谐世界而努力。
??? 众所周知,追求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之一。《古兰经》有几十处谈到和平,《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不要跟随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敌人。”穆圣是一位和平的使者,他说:“穆斯林就是带给人们和平的人。”当今世界上,一些极端势力歪曲伊斯兰教经典教义,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到伊斯兰国家和广大穆斯林的坚决反对,受到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坚决反对。同样,对一切亵渎伊斯兰教、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行为,也应当受到谴责和制止。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暴力恐怖活动归咎于伊斯兰教,或者与一些民族联系在一起,是不公正也是不应该的。我们支持中国伊斯兰教秉承爱国、和平、团结的优良传统,反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为维护世界和平不懈努力。
??? 没有宗教和谐,就没有社会和睦,就没有世界和平。要
尊重宗教的多样性,承认宗教之间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着谅解、宽容的精神开展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进宗教和谐,就是在承认宗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宗教内部、宗教之间、宗教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好境界。倡导宗教和谐理念,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 各位教授:
??? 中国和印尼是亚洲两个重要国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人民传统友谊进一步加深。今年两国建交60周年,也是中“印尼友好年”,这对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我们愿以建交60周年为契机,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开创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我们希望通过共同办好“中印尼友好年”有关活动,巩固两国人民传统友好纽带。
??? 在中印尼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历史中,伊斯兰教是重要的纽带。15世纪中国明朝著名的穆斯林航海家郑和多次访问过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留下许多至今仍广为传颂的佳话。印尼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哈姆加写道:“印尼伊斯兰教的发展,是与中国一名穆斯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郑和将军。”在印尼不少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建立的“三宝垄”、“三保庙”和“三宝寺”。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双方的关系经历过曲折,但发展友好关系是主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我们高兴地看到,1990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后,两国伊斯兰教之间恢复了交往,友好交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这次两国伊斯兰教界共同举办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必定能够进一步密切两国伊斯兰教界的关系、深化两国伊斯兰教界的合作。
??? 两国穆斯林交往是两国人民交往的重要方面,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现在的交通和资讯已经非常发达,不用再像郑和们那样经历日晒雨淋和风吹浪打那样的辛苦。希望两国伊斯兰教界能够实现经常性的互访,不断增进了解,并带动两国民间交往的开展。两国伊斯兰教交流合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从伊斯兰教务、伊斯兰教育、清真寺管理、经学研究、慈善事业,到发挥伊斯兰教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都可以交流经验,相互借鉴。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现在伊斯兰教在国际政治和世界事务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两国伊斯兰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推动文明对话,促进宗教和谐,弘扬伊斯兰教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理念,反对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共同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
??? 各位教授: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北京到雅加达,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共同的机遇和挑战联结着我们,美好的未来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印尼伊斯兰文化交流新篇章,为巩固和发展中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贡献力量。
??? 谢谢!

关于当代中国政教关系
王作安

宗教关系是我国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重大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需要处理好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我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信仰宗教,需要处理好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正处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宗教出现增长势头,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所扩大,需要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无神论,特别需要处理好政教关系。在以上涉及宗教的诸多关系中,政教关系无疑最重要,也最为关键。正确处理宗教关系,必须处理好政教关系。
在当代中国政教关系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研究者认定中国宗教是“官办宗教”,或者叫“国家控制宗教”,并把此作为他们攻击中国政府“压制宗教信仰自由”的一个重要依据。这种看法源于意识形态偏见,也是西方文化中心论作祟,但由于西方宗教学说在国际上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又占据话语高地,这种谬误流传甚广,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在我国,尽管几十年来对宗教问题的研究日益
受到重视,但对当代我国政教关系的研究严重滞后,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拟先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再试图对当代中国政教关系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
一、欧美国家的政教关系
在广义上,政教关系是指政治与宗教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学者把政教关系中国家政权与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单列出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于是就形成了狭义上的政教关系概念。本文采用狭义上的政教关系概念。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渊源、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世界各国政教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大致可以划分为政教合一、政教主从、政教分离等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又有多种实践类型。政教合一,欧洲中世纪西欧国家的情况十分典型。政教主从,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即属此类。尽管当代世界各国政教关系的实际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13402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30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