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论文2000字(思想品德论文1000字)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作者:樊浩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文章摘要

基于全国性调研信息,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精神总体上表现为四边形结构和二元体征,标示其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大潮的激荡, 已经进入重大转换的关键期;伦理世界、道德世界、伦理道德素质及其影响力结构中的突出矛盾, 是以个体主义为基础的“ 理性” 对以“ 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 为本性的“精神” 的僭越。伦理道德精神链的断裂, 伦理精神形态的改变, 道德同一性力量的危机, 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三大“ 中国问题” 。应对“ 中国问题” 的核心战略是“ 精神战略” , 它具体展开为“ 精神回归” 战略、“精神家园— 精神生态” 战略、“ 精神同一性” 战略。

文章结构

自2005 年以来, 本人主持的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组和省重大委托项目组, 多次就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全国性调研。本调研报告的解释框架和研究方法有三个要点。其一, “精神” 与“精神哲学” 的理念与方法。 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明, 应当回归“精神” 的家园, 对于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分析, 是当今中国道德哲学理论和现实道德建设尚未完成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其二, 道德辩证法。即把伦理道德作为精神发展的辩证过程, 在精神运动的有机体系及其与经济社会的生态互动中, 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进行辩证诊治。其三, 精神哲学的分析构架。采用中西方道德哲学传统中共同或共通的理论和学术资源, 使之建立在某种跨文化共识的基础上。三个要点以一句话概括, 即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的精神哲学分析。

一、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精神状况

(一)伦理道德精神的结构形态与生命体征

四元素, 二元体征, 梯形结构。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精神呈现为“ 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 、“意识形态提倡的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 、“ 受西方道德影响” 四元素构成的某种四边形结构。四元素的不同地位, 表明中国伦理道德总体上处于市场经济主导的状态;意识形态虽然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其影响力仍不及市场经济必然性;传统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它与意识形态提倡的道德之总和, 才与市场经济形成的道德大抵相当;西方道德对中国人的道德生活虽有一定影响, 但并不像我们感觉或想象的那么大。

伦理道德精神的二元体征, 突出表现为一个悖论, 三大对峙。

对道德状况的“基本满意” 、对伦理关系的“不满意” , 两种相反的判断所达到的社会一致性都相当高, 而且比例大体相当, 呈现为精神结构中的一种伦理—道德悖论

三大对峙, 即义—利对峙、德—福对峙和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对峙。

就义—利对峙而言, “天下之事, 惟义利而已。” 义利关系最能反映社会成员的道德世界观, 是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

就德—福对峙而言, 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体现社会道德公正和道德规律的状况。

就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对峙而言, 经济发展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反映社会发展的伦理品质和伦理规律。

二元体征也是一种二元体质, 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一种临界生命状态。它预示着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大转折和转换的关键期。

据此可以假设: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精神的文化生命是一种梯形结构。这一模型建构的意义是:第一, 梯形作为四边形的特殊形态, 具有不稳定性, 四元素所造就的精神形态本质上是伦理道德的多元文化类型, 具有多种可能性, 诸类型的文化性质取决于四元素的长度及其相互关系(夹角), 以及诸元素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第二, 这个梯形结构所形成的合力(注:虚线部分), 大致围绕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上下波动, 表明中国的伦理道德已经基本完成其市场经济转型, 但仍然处于经济必然性阶段, 这种状况符合“经济决定性” 的基本规律, 但根据道德辩证法以及市场经济内在的伦理局限性, 还很难说就是“理想类型” 。

(二)伦理世界与伦理精神

在人类文明和人的生命进程中, 伦理世界总是伦理道德精神的起点和家园。“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这段经典话语中国式地诠释了伦理世界的精神家园意义:“教以人伦” 是“人之有道” 的始点和必由之路。人之为人, 在于有其超越于个别性之上的公共本质;伦理的可能性, 道德的可能性, 在于个体对其公共本质的信念和坚守。这种存在于个体彼岸、透过人的精神才能把握和建构的公共本质,在西方哲学中称为“实体” , 在中国哲学中即所谓“伦” 。人与伦(实体) 统一的现实形态, 是伦理实体或伦理共体, 其直接和自然形态是家庭和民族。个别性的人与置身其中的伦理共体同一的世界, 是伦理世界;人对自己公共本质的能动体现, 是伦理精神;人(个体) 与“伦” (公共本质)的关系问题, 是伦理世界的基本问题。

调查发现, 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世界及其精神面临三大难题。第一, 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在伦理观与伦理方式、伦理范型中守望传统, 但现实伦理关系和伦理生活已遭遇个体主义的严重解构, 表现诸多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第二, 家庭伦理实体意识相对坚韧, 社会伦理实体意识兴起, 但国家伦理实体意识严重蜕变。第三, 伦理认同潜在工具化危机, 缺乏“精神” , 甚至一定程度上“没有精神” 。

1 .伦理观与伦理方式

伦理观是伦理世界和伦理精神的基础, 它是“关于伦理的观念” , 即什么才是伦理, 如何达到伦理的观念, 其基本问题是个体与其处于其中的伦理实体到底何者为本位或何者优先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实体意识依旧很强, 但已经遭遇个体主义的严重解构;国家伦理认同遭遇深刻危机,对国家的伦理优先地位的怀疑或工具化倾向达37.7 %。

伦理方式是关于人与人、人与共同体之间伦理同一性的建构方式, 其基本问题是从个体出发, 还是从实体出发? 调查显示, 在家庭伦理、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中, “从实体出发” 的伦理观与伦理方式是主流, 但从个体出发的“原子式地进行探讨” 观点与方式都在20 %左右, 表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已经发生。

2 .伦理范型:“新五伦”

与传统“五伦” 相比, 夫妇关系的伦理地位上升, 同事或同学的社会关系取代君臣关系或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成为“新五伦” 中唯一的新元素。

3 .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

伦理世界的矛盾特点是, 在伦理观和伦理方式、伦理范型方面, 从传统出发的传统认同达80 %左右, 但在现实伦理关系中, 传统已经被解构。理念与现实的矛盾运动, 演绎为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

(三)道德世界与道德精神

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都是人的单一性与普遍性统一的世界, 不同的是, 伦理世界是人(个体)与“伦” 即伦理共体的统一;道德世界是人(个体) 与“道” 即道德法则的统一。伦理世界的关键概念是“伦” , 道德世界的关键概念是“德” , 两个世界的关系是:道德世界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扬弃主观性和偶然性而获得的“伦理上的造诣” 。“德者得也” , “得” 什么? “得”“道” ;“得道” 的正果是什么? 即所谓“德” ;“德” 就是个体内化了的伦理普遍性, 即道德主体性。人超越自己的个别性存在而达到的伦与理、道与德的统一, 便是所谓伦理精神和道德精神。

1 .道德世界观

虽然“道德规律成为自然规律” 的传统道德世界观仍得到很大程度认同,虽然善恶报应、德得相通的道德信念还未发生根本改变, 但两个12 %的较高比例表明, “ 自然规律(利或欲)成为道德规律” 的道德世界观, 以及道德上“搭便车” 的投机危机已经深刻而现实地存在。

2 .道德方式

伦理方式的分歧根源于“从实体出发” 与“原子式地进行探讨” 的伦理观或“关于伦理的观念” , 那么, 道德方式的殊异便根源于道德与利益、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关系中何者优先的道德观或“关于道德的观念” 。道德方式的现代性难题, 是德性论与公正论, 准确地说,是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何者优先的二难选择。

3 .基德或母德:“新五常”

现代中国社会的基德或母德从元素到结构都已发生根本变化。在多项选择中, 得到最大认同的五种德性依次是:爱(78.2 %)、诚信(72 %)、责任(69.4 %)、正义(52 %)、宽容(47.8 %)。“五德” 之中, 除了“爱” 与“诚信” 在文化上可以分别与“仁” 、“信” 相通相接外, 其他三德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社会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特征;而且, 即便是“爱” 与“诚信” , 其文化内涵及在德性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4 .道德精神的缺失

不断加剧的变化彰显道德世界的三大特点。第一, 中国社会的道德精神已经基本完成其转型, 发生根本性嬗变, 变化的基本方向是解构传统, 趋向现代性;第二, 基于个体主义的道德自由, 是道德世界演变的重要趋向;第三, 理性主义兴起, “精神” 祛魅, 甚至严重“祛魅” , 道德信念失落, 对脱离伦理认同的抽象道德自由的过度追求, 以及道德素质中行为能力的缺乏, 就是其重要表征。

(四)伦理道德的精神素质及其影响力结构

1 .伦理道德的精神素质

伦理道德的精神素质首先体现为社会的伦理能力和道德能力。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道德能力总体一般, 但伦理沟通仍为处理人际冲突的首选, 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功能, 中国文化依然偏向于伦理型文化, 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伦理感既是个体对处于其中的伦理共同体的认同感, 也是个体与他人之间精神同一性的伦理实体感。道德感的核心是由道德命令激发而形成的“应当” 的道德冲动。

2 .伦理道德精神的影响力结构

3 .伦理道德方面最不满意的群体

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掌握话语权力的群体, 恰恰是伦理道德方面被认为最不满意的群体,这种反差和异化的严重后果, 是社会道德信用的丧失。

4 .问题:伦理道德的“精神之结” 到底在哪里?

伦理—道德素质调查所获得的最具挑战性的信息, 在于伦理道德能力和伦理道德素质, 与伦理道德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力结构, 以及伦理道德建设的现实效果三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发现和揭示这个关联也许有待更深入的调查和更深刻的研究, 但从以上四大结构的信息中, 可以发现五个“不对称” :第一, 一般偏下(调查所指的“一般偏下” 即中等偏下)的伦理道德能力、伦理道德的精神素质, 与伦理型文化取向之间存在的不对称。这一不对称造成社会的精神需求与精神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形成伦理道德精神的资源性短缺或稀缺。第二, 家庭与学校在伦理道德精神培育中的文化策源地地位, 与独生子女结构导致的家庭自然伦理性, 如父母与子女, 以及兄弟姐妹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式的自然伦理关系的淡化与退化, 市场经济导致的学校的“还俗” 及其道德教育功能的弱化之间存在的不对称。这一不对称造成伦理精神养育的源头性变异, 甚至源头性污染。第三, 网络、市场、政府、大学及其文化对伦理道德精神的影响力, 与这些因子本身的伦理道德含量, 以及社会对这四因子所进行的伦理道德建构的努力之间存在的不对称。这一不对称导致伦理道德精神生成因子的功能缺位, 甚至功能变异, 建构性的力量异化为解构性力量。第四, 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伦理存在, 与官员腐败和分配不公对生活世界中伦理普遍性的消解之间存在的不对称;政府官员与演艺人员作为伦理道德的示范与演绎群体, 与他们沦为在伦理道德上最不被信任的人员之间存在的不对称。这类不对称导致伦理普遍性和道德信用的丧失。第五, 以上四个不对称的结果, 便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努力与伦理道德建设的效果之间的不对称。对于“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效果如何?” 这一问题, 53.9 %的人认为“有效果但很小” , 34.8 %的人认为“没有实质性效果” 。意见相当集中, 说明仍需继续探索适合中国伦理道德发展规律的建设途径。

(五)精神的矛盾体:集团行为的伦理—道德悖论

集团行为的伦理—道德悖论, 既是对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具有典型意义的诠释, 又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新问题与新发现, 其意义在于:首先, 它是一种新的伦理道德类型, 由个体伦理向集团伦理过渡, 标志着伦理精神、道德精神和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型;其次, 集团行为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精神矛盾体, 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集中体现市场经济的文化矛盾;再次, 集团行为既产生比个体行为更为严重的伦理道德后果, 又是个体伦理道德精神的直接“ 社会环境” , 其影响重大而深刻。只有将集团行为和个体行为同时作为伦理道德规约的对象, 并以此为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 才能真正解释和解决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精神的诸多课题与难题。

二、当代中国伦理道德问题的精神哲学诊断

(一)伦理道德精神链的断裂

当前中国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症候是:抽象地考察伦理道德精神的每一因子和结构, 似乎很难说出根本性问题, 但整个机体却令人感到处于某种危机之中。对此可能作出的精神哲学诊断是:伦理道德生命运动中精神链的断裂。具体地说, 表现为伦理精神链的断裂, 道德精神链的断裂, 以及伦理精神—道德精神生态链的断裂。三大断裂诊断的精神哲学结论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 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障碍, 是精神生命不畅和精神生命运动的障碍。

当下中国伦理世界的基本事实是伦理理念与伦理现实的矛盾:一方面, 伦理观和伦理方式中对伦理实体的优先地位、伦理范型中对传统伦理要素的认同达到三个80 %, 但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却遭遇严重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伦理世界的关键性问题是官员腐败和分配不公。政府官员被公认为伦理道德方面最不满意群体(74.8 %);干部腐败和分配不公以52.9 %、59.9 %的选择率成为公共伦理问题及人与人冲突的重大原因。这两大社会难题导致的精神哲学后果是:伦理精神链的断裂。

伦理作为“本性上普遍的东西” , 总是指向人的公共本质和共同体生活, 即所谓伦理存在。伦理存在是伦理精神的客观基础, 在社会文明和人的精神发展中, 它具体展现为三种历史形态:伦理世界中的家庭与民族两大伦理实体;生活世界中的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道德世界中作“伦理上的造诣” 的个体德性。而道德世界的基本事实, 是道德世界观、道德方式、基德、道德素质方面呈现一种蜕变曲线,道德世界递进蜕变的深刻问题是什么? 是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

对“人” 的信念和向人的普遍本质的回归, 是道德精神的真谛和动力, 这便是“成为一个人, 并尊敬他人为人” 的“法的命令” , 也是孔子“仁者, 人也” 的精髓。个体道德精神的发展同样必须经历三种形态、两个过程的辩证运动:“实体—个体—主体” 。在伦理世界中, 人是与家庭、民族直接同一的实体性存在, 所谓家庭成员与社会公民;在生活世界中, 人透过社会财富和公共权力确证自己的现实性, 是个体性存在;在道德世界中, 人通过德性建构而成为普遍存在者, 是主体性的存在。三个环节、两大过程的辩证运动, 构成道德精神的有机生命形态。当代中国道德发展的基本难题, 是道德精神链的断裂。其主要矛盾是道德精神流连于抽象的个体, 既缺乏实体的伦理家园感, 又难以上升为道德的主体性, “个体” 成为“实体” 与“主体” 之间的隔离带甚至断裂带, 出现实体—个体—主体辩证运动的精神障碍。

伦理道德素质中的突出问题是:“有道德知识, 但不见诸行动” (80.7 %);伦理感、道德感祛魅并且动摇不定。一方面, 缺乏神圣而坚定的伦理感与道德感;另一方面, 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相分离、相冲突, 追求摆脱伦理认同的抽象道德自由。于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便是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之间相互期待, 相互诉求, 但又相互观望, 互不满足, 最后导致伦理精神与道德精神生态链的断裂。

(二)伦理精神形态的改变

1 .伦理方式的改变:“从实体出发” 与“原子式地进行探讨”

“从实体出发” 与“原子式地进行探讨” , 被黑格尔断定为“ 永远只有两种可能” 的伦理观与伦理方式。 前者的出发点是基于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它是传统伦理方式的主流;后者的出发点是基于原子式个体主义的抽象道德自由, 因其“没有精神” 而不具合理性与现实性。

2 .伦理形态的改变:个体伦理与集团伦理

传统伦理形态的显著特点是, 其规约的对象主要是个人, 集团及其行为长期逃逸于道德评价之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后单位制时代” 充分彰显了这种传统的深刻矛盾和严重缺陷。集团行为具有伦理与道德的双重性, 即内部关系的伦理性, 以及作为“整个的个体而行动” 的外部关系的道德性。

3 .“精神” 的失落:“理性” 对“精神” 的僭越

在世界文明体系中, 中国与德国两个民族特别强调精神。两种哲学传统的跨文化相通在于:精神是超越于理性而与伦理道德同一的概念。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之一, 是理性对精神的僭越。伦理世界中的实体意识危机、道德世界中过度个体主义与理性主义、道德素质中“有道德知识, 但不见诸行动” 的缺憾, 都表现和根源于“精神缺场” 。

(三)道德同一性力量的危机

危机一:同一性主体力量的缺场和异化。危机二:同一性现实基础的动摇。权力的公共性与财富的普遍性, 是生活世界中伦理存在的两大客观基础。危机三:同一性文化基础的祛魅。伦理道德的精神同一性建构, 至少需要两大文化基础:传统的存续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统一性。当代中国社会这两个基础虽然不同程度存在, 但已严重削弱。一方面, 传统的崩坏, 蕴含“集体失忆” 的危险;另一方面, 利益多元产生的价值混乱以及集团行为中的伦理—道德悖论, 导致社会和文化环境同一性的丧失。于是, 不可避免地出现道德同一性的文化危机, 或哈贝马斯所说的“合法化危机” 。

三、伦理道德建设的“精神战略”

(一)“精神回归” 战略

透过伦理道德哲学本性的理论澄明与实践辩证, 扬弃“理性” 对“精神” 的僭越, 实现“理性” 向“精神” 的辩证回归。“精神回归” 的实践工程有三个着力点。其一, 以“精神建构” 为着力点, 进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哲学转换。其二, 以“伦理认同” 为着力点, 实现伦理关系的“精神回归” 。当前伦理道德方面的“中国问题” , 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伦理认同的精神危机。为此, 必须着力进行家庭、社会、国家三个伦理实体建设, 为伦理认同提供客观基础。其三, 以“知行合一” 为着力点, 实现道德生活的“精神” 回归。

(二)“精神家园—精神生态” 战略

这一战略应对的难题, 是伦理道德精神链断裂。战略的关键是精神家园与精神生态共生互动, 在修复精神生态中建构精神家园。“失家园” 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感受与共同难题。“失家园” 首先是失落伦理精神的家园, 人类无论是在个体还是整体的精神发展中, 其与实体同一的伦理世界及其历史现实, 总是其永恒的精神家园。中西方文化对夏、商、周“三代” 和古希腊的眷念, 个人对家庭与民族的神圣认同, 本质上就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

实施精神家园战略实践工程的重心, 是透过三个难题的突破, 修复伦理精神生态、道德精神生态和伦理场生态。第一, 以官德治理和分配公正为着力点, 透过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的伦理回归, 修复伦理精神生态。第二, 透过“家庭伦理精神—市场伦理精神—民族伦理精神” 的辩证体系, 扼制过度的个人主义, 修复道德精神生态。第三, 进行“伦理场” 的生态建设。家庭、学校和社会, 是当今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三大伦理场, 问题是如何使之成为共生互动的“伦理场生态” 。

(三)“精神同一性” 战略

在社会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 如何建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同一性? “精神同一性” 战略的要点是:理论上, 寻找超越伦理道德的合法化危机的精神基础;实践上, 形成建构伦理道德的精神同一性的现实力量。对传统的过度批判, 将导致一个民族的精神涣散和“集体失忆” , 从而使社会陷于“失家园” 的境地。应对全球化冲击, 应当重新反思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 从“ 集体记忆” 与社会同一性的精神哲学意义上重塑关于传统的合理理念。社会同一性的现实力量无疑是一个社会合力, 合力造就的关键战略, 是形成知识精英与党政官员建构伦理道德同一性的“精神共谋” 。在“后意识形态时代” , 知识精英已经如调查发现的那样, 成为思想行为的首要影响力群体, 而党政官员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权力的人格化,无疑具有最重要的道德示范作用。在伦理道德建设的“精神战略” 中, 二者合力才是建构同一性的核心力量, 决定着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前途。这一精神战略联盟的形成, 相当程度上有赖于两大群体的自我反省。首先是知识精英自觉以清醒的“中国意识” 和“中国话语” , 担当起自身的精神文化使命;作为第二大影响力主体, 党政官员群体应当回归优秀的民族传统, 在为自己找回道德信用的同时, 也为社会重拾伦理信心。

文献支撑

引注数量:17

文献分析:无

亮点总结

厉害!感谢作者!

今日小评

学习!这篇论文为我打开了新的阅读方向,启发很大!

作者简介

樊浩,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柯锦华

文章详情

本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文章类别:伦理学

发文时间:2009-07-10

被引量:186

下载量:7434

课题:2005 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05&ZD040)、2006 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06KSW001)、2008 年中宣部委托课题项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12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