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大学即将毕业那年在安徽某个小县城医院实习,医学院校的学生都知道,在医院实习是按科室轮转的,当时我正转到普外科,发生了一件事,影响我至今。
当时科室里有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奶奶,因结肠癌住院动手术,术后两天一直都很正常,就是有点害羞,我们实习生给她换药的时候她遮遮掩掩的,还闭着眼睛,所以我至今对她仍有印象。术后第三天早上查房出事了,老奶奶意识清楚,但是口角歪斜,流涎,就是无法说话,眼珠也不怎么转,精神很差,主治医生一顿操作,各种检查化验,但到了下午检查结果出来时就懵逼了,各种指标基本正常,上报给普外科主任后,主任组织科室精干力量一顿讨论,都很茫然,都表示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没见过这种情况。到症状出现的第二天,第三天,各种检查依旧没有太大异常,而症状依旧没有改变。主任慌了,没办法,冒着被骂以及被鄙视的巨大风险把情况报告给了医院领导。要说办事效率那还是得院领导,当天下午就从省会城市某三甲医院过来一个专家,然后就是组织相关人员会诊。(特别说明:在此期间我们这些实习生小啰啰是没有机会进去旁听的,这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就不赘述了。)在专家的指导下给病人输液的时候加了一种小东西,液体输完,病人症状就缓解了。没错,就是这么神奇,病人口角歪斜的情况没有了,意识也清楚了,还能说话了,我们对那个专家佩服的那是五体投地,崇拜不已。可能有相关知识的人已经猜出来了,缺少了某种微量元素,但那时的我们是不知道的。知识的力量,真的有种神奇的魅力。
这件事偶尔会出现在我脑中,现在想来,应该是某种警醒,无论身处各种环境中,都不能停止学习,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阅历和经验,才能让人不断进步,而进步才是逆水行舟的终极,无关金钱,无关情感,小感想,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