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80年代集体公社走向个体承包制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照土地亩数依法向国家交纳税收。
依稀还是在九十年代农业基本依靠人力,北方的夏日温度可达42度,热日当头让你知道什么是灵魂考验。基本收麦子的时间刚好卡在防暑后,所有的大人都觉得麦子应该在地里多长两天,好好熟成,实则是等待我们(学生)的归来。
大清早一个都不能少,谁要在炕上多呆一分钟就准备接受老妈的扫把追打,在父母眼里要公平对待不能搞特殊化对待,不能溺爱。老妈早早起床准备早上和中午吃的,准备好工具镰刀 手套 草帽 水壶 茶叶 午饭出发。拉着两轮的双肩车,最喜欢的是走下坡路姐姐哥哥坐后面车厢我边走边划坐在车缘上,有种开车的感觉。
全是手工操作父母拿着镰刀哗啦哗啦开割,这是技术活又有危险,割过的麦茬不能太高不然牛耕地压不住。我们就负责把割倒在地的麦穗捆起来,捡拾那些散落的。不时就听到哥哥说看好长的蛇皮,足足有两米长不知跑哪去了。地里满是蚂蚱和蛐蛐,捆麦子的闲暇抓起来带回家给鸡玩。

割麦子
早上的气温是最舒服的到11点就开始慢慢燥热,加快速度一家人赶在12点把麦子全部割倒,在地头匆匆吃完锅盔 馒头给麦子装车。妈妈和姐姐在地里捡掉落的,俺大 哥哥和我护送麦子去麦场里。麦场是以家族为单位几家在一起修拼的平地,光滑干净每年农活的时候最先打理的就是场,除草 修整 碾压确保撵出的粮食干净。几趟功夫麦子已全部躺洒在场里,此刻正是晌午最热的时候,回家午休等到下午再捶打麦子。

装驴车

撵麦子
九十年代撵麦子已使用牛带轮子,给牛套上缰绳后面挂起碌碡开始转圈,牛当真无愧是牛,在直径20米的场里转几百圈居然不得晕,还有一点牛好像很通灵性,碾场从来没发现它拉牛屎,但每次耕地感觉它就是直肠动物,不是尿就是拉牛屎。
撵会就要把厚实的麦穗翻腾起来,几经重复麦穗上已经看不到麦子,大人们开始用铁叉把麦穗叉到一边,我们用推铲把坠落的麦子推成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挥扇借东风,吹着微风大人们用木锹把麦子和麦皮的混合物扬向空中,麦子原地降落将麦皮吹向远方,这是体力和智慧的结晶。

扬麦子
农民要学习气象学 物理学 空气动力学真是不简单。接下来就是装袋清理现场,我们趁机可以喝到犒劳大家的果啤,味道已经忘记,但当时的每一个少年少女都喜欢喝。俺哒 哥哥和我又开始了押运,这次是送往2公里远的镇公所缴纳粮税,母亲和姐姐拉着另一半回家,看着双肩车上的袋子,今天所有人成果的一半就被送走了,当时只觉得种地好累,难怪村里人都羡慕哪些吃商品粮的,也就是国家公务员。

麦家乐
时隔几年后2005年,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要求。12月中央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废除农业税。我们从此告别了那段走了十几年的押送之路。6070代的农民兢兢业业一生就守着那些田地看护着庄稼成长收获,最终安全交给国家。他们在那个年代的使命是执着的,在脑海里纳粮税已经是他们的义务。

交粮
春去冬来 花开花落 人事纷飞,坚持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默默付出。看到70年代改革开放的国有工厂前辈现在已经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福利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但依旧坚守在那些岗位的农民却过的越来越差,随着年龄的叠加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日,种地已远远落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日不付出,他们能做的只有节俭。整个北方也已经结束了重工业的开发期,能提供给他们的就业岗位几乎没有,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 捉襟见肘。
有幸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相信对于世间的公平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与怜悯。愿这个时代能正视些善良的灵魂。让他们在这个时代感受精神关怀找到栖息之地。让善念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