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患病后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01 【患者资料】
刘某,女,云南省临沧市人,52岁;经人介绍门诊治疗。
02 【首诊证候】
初诊之时,自诉尿频伴尿不尽2年余,夜尿频多,3~4次,无尿痛,伴耳鸣,睡眠欠佳,饮食尚可。曾做过肝肾功,尿常规,支衣原体等均正常。
03 【辨证论治】
经观察,舌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和整体症状来看,应为“脾虚湿困,肾气不固”,造成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调。
用“五苓散合牛车肾气丸加减”法治疗。一周之后,患者复诊,自诉:服药五天后,小便改善明显,现已正常,睡眠佳,心情愉悦。
04 【按语】
中医临床治疗在于“基础理论”的应用,小便的不利其本于“肺、脾、肾”三脏,其标为“膀胱失约”。患者“耳鸣”,脉沉细,提示“肾气不固”,因肾开窍于耳。
五苓散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主治膀胱蓄水证。肾阳虚弱,则小便繁多,夜尿尤频;舌质淡而胖,尺脉沉细,诸症皆由肾阳不足,治宜补肾助阳,辅以化气利水。
五苓散与肾气丸二者搭配,标本兼顾,主要调理“肺、脾、肾”三脏,以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标本同治,必然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药物的使用在于“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双向调节”,“药对”搭配,顺“势”而为。肾虚得补,寒气得散,共奏补肾缩尿之功,清除病症必而获效。
本文作者:王明凯

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主修中医男科方向,研究生学历,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师承云南省中医医院秦国政教授,曾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共预备党员、省级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云南省临沧市胃癌中西医协同协作基地项目成员,临沧佤医药普查、挖掘整理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员,临沧市中医医院云南省区域中医(风湿)诊疗中心项目成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佤医药分会理事委员,临沧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委员,临沧市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理事委员。现发布中医相关科普文章40余篇,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课题5项,省级奖励4项,校级奖励1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科技核心期刊《环球中医药》杂志学术通讯员,《经典中医研究》杂志青年编委,TMR Clinical Research 青年编委,现工作于临沧市中医医院,专业泌尿/中医男科方向。
擅长: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性功能障碍、肾结石以及相关女性难治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内耳眩晕症、皮肤疾患方面等相关疾病。
责任编辑丨马春丽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