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面貌在我们没离开的时候,是不甚明了和清晰的,只有在我们离开以后,才会慢慢从不同的途径一点一点的重新发现和了解。
这就像我十八岁前在家乡阿克苏的状态,对一切的美好和厚重全无概念。
红富士苹果,小白杏,薄皮核桃,红枣,温宿大米,好吃,但司空见惯,就习以为常。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阿克苏河,胡杨林,壮观壮阔,但身处其中,照样习以为常。
库车王府,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苏巴什故城及佛寺遗址,姑墨古国和龟兹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火台,遍布全境,但都没去过注意过。
龟兹文化,刀郎文化,从阿克苏发源绵延,行走城镇乡村,随时都能在浸润人心的歌舞中,感受其千年不衰的独特魅力,但耳濡目染,还是当做了习以为常。
等到离开了之后,才在别人的嘴里,别人的憧憬和渴望里,相关文字的记载和赞叹里,知道阿克苏原来并不是我感受和想象中的平淡而偏远,它的深邃和壮美,悠远和浩大,华丽和恢宏,也都在我离开后,重塑了我对于家乡的骄傲和怀念。
妻子同样如此,她在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兰州到了乌鲁木齐。对于她,似乎除了家人和生活的周边之地外,对于兰州基本没有更多的认识。
但这些年下来,每次回兰州,她都会有所改变。以前不爱吃的牛肉面,现在回去必吃。对浆水面和面片没多少记忆,但现在极其喜欢,更别说灰豆子和甜胚子。白凤桃每年到了七月,也开始惦记。尤其是每次回去,我都能感觉到喜静不喜动的她颇像来兰州旅游的人,黄河铁桥乐意去,正宁路夜市乐意去,河口古镇乐意去,仁寿山下桃林更乐意去,尤其是在桃树下喝一杯三炮台的茶。
原因呢,一样。被别人问多了兰州,看网上写多了兰州,就感觉原来兰州好像并不是她当年生活的兰州了。所以如今每次回去,对她自己,真的就成了重新发现的过程。
这对于我的一些西安的朋友同样如此。因为女儿的原因,我每年都会来西安。而每次来,我的喜好就是去寻找发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西安,并且写进我的文章里,比如丰庆公园,比如秦砖汉瓦博物馆,比如杜陵,比如环城西苑,比如鄠邑区和长安区山里的小茶馆。
然后,每次都会有朋友问,作为西安人,我怎么不知道呢?真有这样的地方?真有这么美这么好?
这样的过程,在朋友的汉中,朋友的宝鸡,朋友的天水,朋友的锦州,朋友的广元,都在发生。
同一个概念。身处其中,日久天长的见,自然的就倦了,淡了,无视了,习惯了。在每个身处家乡的人的眼里,只有远方,还算新鲜。
这和一切都无关。无关家乡的大与小,无关家乡的偏僻和繁华,无关家乡的南方和北方,无关家乡的眷恋和伤痛。家乡只要在,这种过程就始终在发生。
有人炫耀家乡,有人回避家乡,有人羞耻于谈到家乡。可无论哪一种,应该说,我们和家乡都隔着距离,不是家乡不愿意让我们了解,不愿意让我们骄傲,不愿意让我们情深意长,而是我们没有把家乡真正的放进过心里。
这很像我们和父母之间。
这很像夫妻之间。
这很像爱之间。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3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