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全文4195字)

XX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市人大民侨委及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调研组,就我市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委有关民族工作的要求,认真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的发掘、保护、传承等工作,围绕“生态、长寿、民族、红色”等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品牌、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同时,我市相关部门编制出台《XX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十三五”规划》《促进民营文化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XX市发展大旅游实施方案》《X市构建大健康实施方案》《XX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XX东融先行示范区(XX)发展规划(XX-2025年)》等系列规划文件,在文化发展中融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建设,推动民族文化与体育、旅游、健康休闲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大体育、大文化、大健康、大旅游联动发展的全产业体系,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级非遗工作保护平台13个(包括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非遗工坊、非遗传承示范户等),建成XX民族文化博物馆(XX学院族群文化博物馆)、XX语言文化博物馆,按计划推进XX四馆建设,全市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市位于XXXX省东北部,处于南岭民族走廊中段的核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族群聚集、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我市虽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但民族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比较明显,特色文化产业占全市经济的总量小,规模以上民族文化产业企业少,仅有民族文化产业小微企业、个体及家庭作坊。我市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对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民俗文化由节庆习俗、民间艺术、民族手工艺品、饮食习俗、社会习俗、婚丧习俗、宗教习俗、民族服饰和建筑等构成,
   文化产业包括旅游、科技、教育、体育、医疗康复,建筑设计等等,但通过文化产业呈现的民俗文化少之又少。有部门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淆,或是认为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部门或民宗部门的事,致使对待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在文化部门“热”,其他部门比较“冷”的现象;因受现代文化意识、文化形式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逐步被淡忘消失,部分年轻人甚至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征。由于对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在传承、挖掘、整理和开发过程中,降低了民族文化的纯度,有的甚至缺失严重。
   (二)支撑和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措施乏力。一是缺乏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文化产业发展涉及宣传、发改、旅游、民宗、工业和信息、工商、科技、住建、统计、财政、税务、广电等相关部门,各部门职能分散,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同题共答。二是财政资金引导力度不够。目前,我市各级均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或专项基金,对文化产业企业的支持,除了纳入“非遗”名录体系的保护性传承经费外,缺乏对产业化开发的资金扶持,企业在用地、融资等方面的困难较多。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大都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因缺乏资金及专设机构,许多的民族民间传统技艺濒临失传。三是扶持政策无“干货”。全市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大多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但我市出台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对小微企业除了保障纳入名录体系的“非遗”保护性传承经费外,缺乏对产业化开发的政策扶持。
   (三)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整体实力不强。一是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比例低,真正属于可产业化发展的优质文化资源不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艺传承为例,如XX族服饰,虽然为我市争到了多项荣誉,但至今都还停留在小规模家庭作坊和手工制作的时代,在生产手段上,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未实现有效融合。在市场营销方面,大部分没有品牌知名度,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化程度低。二是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意识。我市大部分文化产业开发均为资源依赖型开发,仅止于对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的直接使用,缺乏现代意识和文化创意的提升。如XX年我市被国际相关组织评定为“世界长寿市”,但对于长寿文化开发不足,缺乏文化底蕴、实体项目以及相应产品和服务的支撑。
   (四)后备力量不足,特色文化遗产传承难以为继。由于人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与目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面临的激烈竞争趋势不相适应。传统手工艺行业成本高、周期长、利润低,掌握好一门技艺周期长,现在的年轻人多不愿学习手艺,导致老艺人后继乏人,技艺面临失传。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人。现我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龄结构偏老龄化,从事工艺美术创作、制作的90%以上为民间传承人,大多从小跟随长辈学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总人数的50%以上。55-69岁的占总人数一半以上,年龄在25一40岁的很少,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三、意见和建议
(一)凝聚共识,合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各部门要树立XX民族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4588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6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