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现状调查报告(全文4458字)

市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现状调查报告
    公共体育服务理念的提出是政府职能转变在体育领域的延伸和实现,是构建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率先示范。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角色是多元的,在发展精英主导的竞技比赛的同时,更应着力凸显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本质属性,将其发展为强调大众参与的社会活动,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建立平等、公正、惠及全民的优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践行”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成为政府体育部门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市提供力求满足百姓需求的场地、组建具有引领作用的社会指导员队伍、举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等,希望以此营造根植大众的体育健身文化,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大众对体育的态度正在由欣赏性向参与性转变,从关注金牌向关注自身健康转变。然而,长期以来”重竞体、轻群体”的发展模式导致体育部门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大众需求的多样性,体育转型的步伐已跟不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大众需求。
    为此,市体育总局提出搭建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性的体育服务平台,开展市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试点工作,探索满足大众需求的优质服务。为完成此项工作,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体中心开展前期实地调查工作,了解目前我市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保障。
    一、我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现状
    调查发现,当前我市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大众体育服务需求呈现复杂性特点。就个体层面而言,大众健康管理意识薄弱,科学健身素养尚未形成。随着中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随之改变,但健康管理意识却十分薄弱。市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市民的心肺功能、力量耐力、柔韧性等重要指标不断下降,百姓的体质正在逐渐”变差”,但仍在盲目追求”吃的好”、忽略”动起来”。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三高”等”富贵病”患病人群持续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吃动两平衡”的重要性,却表现出被动性和盲目性。”无病不健身、健身为治病”、”盲目关注中医养生”、”健身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屡见不鲜。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目的是为增加体力活动、消遣娱乐、防病治病、减肥等,健身功能定位仍是维持健康的工具而非一种生活方式。
    从全市层面分析,需求的复杂性集中体现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政府服务水平的差异。中市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客观现实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以城乡差距为例,城乡二元化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引发诸如市民体质、生活方式、家庭收入的差异,并投射到体质健康状况。无论留守还是流动,农村人口面临多重健康风险,城镇不复存在抑或不甚普遍的健康问题在其身上依旧突出。人口流动、城市化、健身资源城乡分配不均等问题不断影响农村人口的需求与获得,健身资源获取不公已成不争事实。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体质特征的差异注定需求的多样化,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其体育需求。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我市在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上存在差距,最终落实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大众体育需求的差异。当前,我市锻炼人群呈增长趋势,但存在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锻炼方法不科学等问题。2020年20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公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马鞍形”,参加健身活动仍以老年人为主,呈现锻炼时间自由充沛、对场地要求简单、锻炼形式单一等特点。相比之下,中青年人健身比例较低,”无时间”依然是制约其参加体育健身的首要因素,”无场地”客观上难以满足其健身需求。此外,健身需求存在城乡差异。城镇的老年人与中青年健身人群均有明确的健身目的和场地需求,而农村尚处于健身意识不强、公共健身场地利用率不高的阶段。
    二、我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体育服务总量不足、公益程度较低。供给总量和公益程度是判断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近些年,体育部门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仍难以弥补因长期服务缺位和资源不足导致的公共需求亏空。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优质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有限且公益程度较低已成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体育服务分布失衡。尽管公共服务理念提出已有近十年,但我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存在差异化与同质化并存的问题。其中,差异化表现为公共体育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人群间分布不均衡,分类指导不足。同质化则体现在服务内容与结构高度同质化与单一性,即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单一、供给对象单一、服务内容单一。长期以来,体育部门扮演体育服务提供者和决策者角色,在产品和服务配置过程中,决策依赖”政府偏好”、供给均由”政府包办”,惯性的供给模式必然难以满足大众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
    (三)政府角色定位偏差,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以往我市公共体育服务存在”全能型政府”的管理模式和惯性思维,不仅包揽公共体育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在购买服务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行政色彩和政府意志,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将政府职能狭义的理解为政府主导。同时,公共体育服务意识薄弱、服务能力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盲目参照体育部门行政目标设置,既未体现与时俱进,也难以满足大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缺位、决策机制不完善。制度是保障有效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关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6643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