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我又一次与母亲坐在一起读书了。
恍惚想起很久之前的事,我还在牙牙学语,字都认不全,却非要抱着书不丢,母亲便从各处搜罗来了各种绘本,一本本一句句的给我念时至今日,当我再次坐在母亲身边,与她同读同一本书时,我才发现原先我窝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日早已消逝,现在的母亲头发白了很多,看书都需要微微眯着眼,还要将头微微靠在我的肩上才能认真读下去。而我,已经变成了家里的第二根顶梁柱,在父亲出差的时日里,我为母亲扛起一部分的重任,希望可以让她更轻松一些。
这次看的书是我给她推荐了很久的,夏目嵌石的《我是猫》,这本书的主人公,如题,是一只无名的猫。出生后因为长得丑被人唾弃,后遇见了一位名叫“苦沙弥”的初级英语老师,于是,一直到这只猫在酒缸里淹死前,猫都住苦沙弥家里。
我很爱猫,所以当我听说这本书的时候就迅速买了下来。初看只是为了了解猫的习性,但越看越觉得这本书有更多的深意在里面,比如猫的主人苦沙弥,就是一个自恃高雅的人。他的朋友中有个叫梅亭的,分外爱捉弄他。他自称是位美学家。苦沙弥对画画可是个外行,正要向梅亭讨教,梅亭便一本正经的说:“是啊,不可能一开始就画得好嘛…从前意大利画家安德里业曾说过:余作画者,莫过于描绘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华;飞者为禽……怎么样?假如你也想画出像样的画来,画点写生画如何?”实际上梅亭是在逗他:安德里亚根本没说过这句话。但苦沙弥便信以为真,甚至将这句话琢磨了又琢磨。我与母亲探讨这点,母亲说,苦沙弥想成为艺术家,但自身没什么本事,便只好附和别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感。我深以为然。
还有就是主角猫,他在整本书里描述了好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甚至说出了“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这样有哲理的话,最后却仍然死在好奇心上,淹死在了酒缸里。
我很喜欢这本书,不置可否地说,《我是猫》是大和民族在明治时期精神反馈的“冥思录”之一。《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学习西方,寻找个性,呼唤自由,自我意识和市场观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价值观、文化观与风尚习俗,包容着陈腐与优异,在抗议中沉没,在沉没中挣扎。一群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思潮,既顺应,又笑:既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用插科打诨、玩世不恭来消磨难捱的时光。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笑我过薄薄的一张书页,看到了当年东方被西方文化入侵后的思想变革,当变革的丝线紧紧的束缚住每一个人,人人都会变成苦沙弥那样想要变得高尚却不自知。
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与母亲同读。与母亲交流一本书的细节与内容,总让我觉得回到小时,母亲为我念绘本的时候!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读不懂任何书的小孩子而已。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