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二十四,是我们县最大的庙会,在我们镇。一连三天,热闹极了。我们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大年和四月二十四逛庙会了。那时农村缺少娛乐活动,我们那些大男孩就把逛庙会当成最难得的欢乐时光了。学校照例放假三天。吃罢早饭,我们几个儿时玩伴便相邀着去赶庙会。父亲给了我五角钱,那就是我这三天所有的花费了,有一分的贰分的伍分的还有一角的,都是五三年版的,如果保留到现在,据说值好多钱呢,可惜我没有先见之明,如果攒到现在去卖,恐怕成百万富翁了。
来到庙会场地,我们最想看的就是跑马戏的,耍猴子的,不但很好玩,而且不用花钱。等演完一场后,艺人手托锣盘转着圈收费,大人们随便给几个仔儿,艺人便点头作揖,满意地接着再演练,等到猴儿爬上旗杆的最高端,再猛地往下一掉,突然一只手抓住杆子,一只手打个敬礼,人群中便响起一阵欢呼声,我们几个便满足地离开那里,到其它地方凑乐子去……
有许多摆地摊的小贩,卖着各种物件。有一个卖虾米小魚的,八分钱一斤,老太太要买二斤,卖主给称了二斤,说"二八一毛七,您给一毛六吧",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以为少要了一分钱。我们几个偷着笑。我最爱看卖五香面的,那悠扬的小调,真个是沁人心脾,比巩汉林卖十三香唱得好听多了。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五香面,香又香。你带着香面去挑水,一香香到井沿上,你带着香面去做饭,一香香到锅台上。八月里秋风凉,社员下地割高粱,高粱茬子赛扎枪。一不小心伤了腿,得了得了香面就搽上。一不疼来二不痒,三不肿胀四不生疮……
农历四月二十四,正值盛夏,天热得很,还未到响午,我们都热得大汗淋漓。此时边买上一碗擦冰水,边看“西洋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吃着冰水一下子从心里凉爽下来。中午时买两个菜饼,喝着热汤,花一角多钱,那就是上好的一顿午餐了,若不是逛庙会,是吃不上这么好的饭食的。等吃完中午饭,接着逛庙会。
既然是庙会,当然就要设有祭祀神灵,跪拜神仙的道场,那都是大人要做的事,而我们则只管尽情地玩耍欢乐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