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经济发展工作综述汇编

经济发展工作综述汇编(14篇)

目录

    1.筑梦开放新高地——XX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作综述
    2.一江碧水向东流——XX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二
    3.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XX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4.蹄疾步稳迈向新发展 勇毅笃行绘就新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5.数说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6.绿色经济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7.历尽天华成此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8.开局之年的亮丽答卷——20XX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9.绘就新时代长江图景——XX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一
    10.共舞长江巨龙——XX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三
    11.奋楫扬帆涌新潮——XX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2.奋楫破浪劲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13.笃行不怠谋发展 踔厉奋发启新程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4.XX市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筑梦开放新高地——XX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作综述

    眼界有多宽、心胸有多广,舞台就有多大。
    近年来,XX以港航、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契机,用世界的眼光,以国际大市场为舞台,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数据显示,近十年来,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了2.89倍,出口总额增加了3.7倍,近三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超百亿元。
    放眼XX大地,一派勃勃生机,扑面而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潮,处处感受到的是创业兴业的阵阵新风。
    外向型经济正引领XX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十年增加近3倍
    改革不停步,开放再跨越。
    作为内陆城市,近些年来,XX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努力打造投资热土,外向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外贸成绩单:20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35.3亿元,其中出口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6亿元,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7%;20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2.3亿元,其中出口87.3亿元,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5%。近十年来,XX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了2.89倍,出口总额增加了3.7倍,XX外向型经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发展壮大。
    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XX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00.6亿元,20XX年为106.9亿元,20XX年为102.3亿元,实现了连续三年超百亿元。
    今年1月至7月,全市进出口总额55.3亿元,其中出口46.1亿元,进口9.1亿元,7月份当月实现外贸进出口额9.1亿元。从各月情况看,5月份之前呈下降趋势,5月份以来保持稳定增长。从主要市场看,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表现“亮眼”。从产品类型来看,“拳头”产品出口扭转颓势,农产品出口拉动明显。作为XX传统出口“拳头”产品,XX市化妆刷今年以来扭转颓势,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期,纺织服装出口9.6亿元,农产品出口6.1亿元。
    近几年,跨境电商无疑是一匹“黑马”,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20XX年,XX市全年跨境电商交易额12.7亿元,增幅43%,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过去的一年,XX市成功创建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其中3个国家级示范县升级版;全市共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9个,电商进农村实现县域全覆盖。
    20XX年,XX市正式组建商务局,有力促进了全市外贸进出口工作。10多年来,XX市相继创建了“河南省制鞋产业出口基地”“河南省纺织服饰产业出口基地”“河南省食品调味品产业出口基地”,为全市进出口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迅速,成为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海关开通报检业务方便企业通关
    7月11日,一张自助打印的RCEP原产地证书从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寄出。凭借此份证书,日本客户购买的女式衬衫可享受1.1%的进口关税减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半年来,XX海关为辖区企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23份,价值超1.36亿元的货物从XX发往日本,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装上了“新引擎”。
    记者了解到,20XX年1月,XX海关开关,正式对外办理海关业务。XX海关的建立成为XX对外开放和外贸进出口新的里程碑,XX从此有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出海口”,有了解决进出口业务的职能,因而外贸进出口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前,XX市的进出口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各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340多种。
    2018年,按照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整体划入海关。20XX年6月20日,XX海关完成业务交接,7月当月受理进出口报检合计398批。机构改革之前,XX市的进出口企业办理检验检疫业务需要到漯河、郑州的口岸办理,造成了不便,增加了成本。这次海关机构改革扩展了检验检疫职能,为XX市开放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近几年来,XX海关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制定《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六条措施》,为辖区“白名单”“专精特新”等重点进出口企业设立“一对一”企业协调员,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做好问题收集反馈工作,并建立“问题清零”台账,由企业协调员出面协调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XX市临港经济发展、打造“豫货出海口”和走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子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XX海关强化信息化平台应用,指导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或“互联网+海关”办理海关业务,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通关服务。
    目前,XX海关辖区内备案企业1300余家,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300多家,拥有益海粮油、金丹乳酸、三利食品、阿尔本制衣等众多外向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为XX最具活力的进出口主体。近年来,XX海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主动作为,在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中贡献海关智慧与力量。
    三、“黄金水道”为外贸插上腾飞的翅膀
    9月1日上午,XX中心港至印度蒙德拉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70多吨室内新型装饰墙板从XX中心港码头出发,27天后会抵达印度蒙德拉港。
    XX中心港自开港运营以来,立足“豫货出海口”和“海货入豫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积极拓展多式联运业务,加入海河联运港际合作联盟,开通了淮安港、太仓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大丰港、凤阳港六条国内集装箱航线,与淮河、京杭运河、长江沿岸等多个大型港口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通了美国洛杉矶长滩港、非洲加纳特马港集装箱国际航线,真正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
    近几年来,沙颍河航运量突飞猛进。20XX年,XX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915万吨,占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1%。20XX年,XX中心港集装箱吞吐量26946标箱,是20XX年的3.3倍。今年1到8月,XX中心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7177标箱,比上年同期增长51.3%。
    “要树牢XX不是省际边缘而是开放前沿的理念,向先进地区看齐、以一流港口为范,推动临港经济加快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级临港经济区,把XX打造成为中原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市委书记张建慧强调,XX要凝心聚力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支点。
    众所周知,港口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核心优势资源。作为已经建成的河南省内最高等级航道的最内端港口,XX港及下游水路运输通道对沿岸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布局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近几年来,XX依托沙颍河这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呈现了建设大港口、实现大发展的宏大格局,可以说,XX港的运营为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交通、区位短板变优势,XX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必然迎来新的机遇。可以说,XX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条件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现出建设开放型临港经济大市的光明前景。”XX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伟表示。

一江碧水向东流——XX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述之二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交融,一江碧水沿着163公里岸线奔流向东,所过处玉宇澄澈,沙鸥翔集。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6年来,XX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凝聚绿色发展合力。
    6年来,长江经济带腹地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我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3%,居全国第4,长江干流XX段和湘资沅澧干流基本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
    一、治“沉疴痼疾”, 守护好一江碧水
    元旦假期,岳阳东风湖周边新开售楼盘成为全市“最火”楼盘,“就是冲东风湖美景来的。”前来看房的吕女士展臂示意,她所指之处,广阔湖面清波荡漾,候鸟翩翩。
    从6年前污染洞庭湖和长江的最大黑臭水体,变为如今一方生态宝地,东风湖治理是我省勾画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宏伟蓝图的小小一笔。
    地处长江腹部的XX,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的大棋局中,地位极为重要。
    按照《中共XX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决议》要求,我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超常规举措,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污染治理“4+1”工程、湘江保护和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等标志性战役和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向城镇污水、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全面“开战”。6年来,“一江一湖四水”391个砂石码头一举取缔,小散泊位254个全部拆除,27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面完成,非法采砂全线杜绝,长江XX段38家沿江化工企业和42家城镇人口密集区中小型危化品企业完成关停搬改,尾矿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风险隐患逐一消除。
    20XX年,我省继续把“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内容,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推进。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成为根治“沉疴痼疾”重要抓手。截至目前,20XX年警示片披露的17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验收销号,20XX年19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20XX年2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7个。
    二、抓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屏障”
    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目前,超过20万只越冬水鸟来到洞庭湖湿地。
    “湖里的鱼明显多了,鸟跟着来得多。”在南洞庭万子湖,皮培奇打捞河道垃圾时看见一只白鹭捕鱼,高兴地吹起口哨。皮培奇曾在洞庭湖捕鱼40多年,见证了洞庭湖生态的起伏转变。
    长江曾是渔民的生计来源,但粗放式发展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衰退。禁渔成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
    从20XX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我省坚决落实,建档立卡渔船20376艘、渔民28588人全部退出并实现“转型”就业。
    退捕、转产、护渔,全省各地严格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和非法渔获物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创建水生生物保护区,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7000余次。最新监测调查显示,长江XX段及洞庭湖中鱼类种类比禁渔前增加了3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从不足90头增加到目前110多头。
    20XX年长江XX段两岸种植营造林1786.6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391.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574.7万亩,恢复湿地面积3.49万亩,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三、强“绿色理念”,长远实现长江大保护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敲响警钟、立下规矩、划定红线。6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共识。
    “一江一湖四水”沿线,大批环境友好型高科技产业项目加速登场——
    株洲清水塘整体搬迁治理后,以三一能源装备、绿地滨江科创园等为代表的生态科技新产业崛起;
    湘潭竹埠港生态修复成果显著,新兴服务业产业取代原有化工产业;
    岳阳对沿江化工企业实施“零准入”,聚焦12条,成功引进新金宝、华为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优势产业和文化旅游项目。
    “双碳”风潮也加速涌动。目前,我省正推动构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更长久的绿色力量。

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XX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XX省委省政府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工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全力推进工业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换。十年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结构转型加快、动能转换加速,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步伐加快。
    一、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实力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保持了工业中高速增长,规模稳步扩大、效益稳步回升,为全省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速度保持中高速运行。
    20XX-20XX年,XX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除了2020年疫情影响增长4.5%以外,均保持在8.0%左右,20XX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列十个经济大省第6位。十年间,XX规上工业年均增速达到9.1%,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个百分点。
(二)工业规模持续壮大。
    20XX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达15428.2亿元,是20XX年的1.6倍,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1%,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2.3%。20XX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5611户,较20XX年末增加2892户。其中,世界500强本土企业1户,中国500强本土企业14户,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企业实现从无到有;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33户,较20XX年末增加9户,“工业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工业效益稳步改善。
    20XX年以来,我省工业品价格随全国趋势开始长达4年多持续下跌,企业收入持续回落,效益大幅下滑。2013年至20XX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不断回落,但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价格逐步回升,20XX年筑底成功。20XX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54215.01亿元,比20XX年增长72.5%,年均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4546.72亿元,比20XX年增长94.8%,年均增长7.5%。
    二、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质量明显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有力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五大现代产业迈上“新台阶”。
    XX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这五大产业,并构建它们和数字经济“5+1”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区域辐射带动力的现代产业集群。20XX年至20XX年,五大现代产业营业收入由3.8万亿提高到4.9万亿,占规上工业比重82.8%。20XX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611.5亿元,产业规模位居中西部第一。紧跟电子信息产业上万亿后,食品饮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0.2亿元,成为XX第二个跨入万亿级的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正向万亿元级迈进。
(二)高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
    XX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XX年,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6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2016年提高3.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44.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9%。
(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叫响“新名片”。
    XX积极抓抢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突出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清洁能源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拿得出、叫得响的新“名片”,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20XX年,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6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速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5.2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电池产业增长58.0%,晶硅光伏产业增长63.0%。实现利润总额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晶硅光伏产业增长3.2倍,钒钛产业增长83.0%。
    三、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将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产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制造业扛起大旗。
    XX将“抓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筑牢稳定经济大盘“压舱石”。20XX年,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占规上工业比重为79.9%,比20XX年(78.4%)提高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9.7%,高于规上工业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
(二)清洁能源底气十足。
    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绿色发电能力显著提升。20XX年,全省清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9670.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2%,规上工业企业清洁电力发电量达到3666.5亿千瓦时,增长3.8%,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相继投产发电,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三峡电站。全省深入推进“气大庆”建设,天然气产量529.2亿立方米,增长15.6%,清洁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1位。
(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
    传统行业通过产业链价值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式不断实现转型发展,以白酒生产、电子制造、建材生产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进一步彰显。20XX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1.7%、9.8%、9.2%,分别比20XX年提高4.0、3.3、2.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中,20XX年白酒产量364.1万千升,占全国比重为50.9%;电子计算机整机9817.6万台,占全国比重20.2%;水泥14147.1万吨,占全国比重6.0%。
    四、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工业活力逐步释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XX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活力逐步释放。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去杠杆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十年下降,20XX年末为55.1%,比20XX年下降6.3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20XX年末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3.7天,比20XX年减少1.2天;降成本方面,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2.1元,比20XX年下降3.2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3%,比20XX年提高1.4个百分点。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数量逐步减少,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293.3万人,比20XX年(386.3万人)减少93万人。
(二)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
    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顺应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部分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实现从无到有,20XX年,服务机器人产量为48套,比上年增长1.7倍;民用无人机1672架,比上年增长14.1%。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品快速增长。20XX年,光电子器件产量达34.5亿只,比上年增长34.5%;太阳能电池246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0.3%;多晶硅6761.4万千克,比上年增长30.4%。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也为新兴产品带来了广阔市场和光明前景,20XX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4万辆,比上年增长1.1倍;智能手表1256.7万个,比上年增长96.1%;平板电脑2011.1万台,比上年增长5.0%。
(三)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XX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8.59亿元,比20XX年增长154.3%,年均增长10.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5502.59亿元,比20XX年增长78.4%,年均增长7.0%,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发展壮大,20XX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96.18亿元,比20XX年增长116.3%,年均增长7.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整体水平1.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59.22亿元,比20XX年增长102.8%,年均增长9.4%,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XX省委省政府带领下,XX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工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快转变,努力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蹄疾步稳迈向新发展 勇毅笃行绘就新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数”见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这十年,全市经济总量显著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3000亿、4000亿两个千亿里程的跨越,从20XX年的2305.8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4715.7亿元,现价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速达到5.5%;人均GDP从20XX年的11.5万元跃升至20XX年的21.8万元,基本实现翻番;地方财力更加充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XX年的375.5亿元增长至20XX年的552.0亿元,年均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贡献突出,支撑有力。
(一)农牧业生产提质增效。
    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设施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牧业生产方式,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农牧业生产实现质效双升。20XX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1亿元,是20XX年的1.7倍,年均增长3.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456.7千公顷,较20XX年增长14.0%,连续十年稳定在400千公顷以上;粮食播种面积324.9千公顷,较20XX年增长29.0%;粮食产量201.0万吨,较20XX年增长43.3%;蔬菜产量42.9万吨,较20XX年增长24.7%。全市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普查验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农牧民稳定分享了产业收益。
(二)工业经济支撑有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XX市有序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20XX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39.6亿元,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5.7%,占GDP比重达60.2%,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6.73亿吨,较20XX年增加了3000多万吨,总量占全区64.8%,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一市之力承担18个省区市、7个盟市冬季用煤保供,以实际行动彰显能源大市的使命与担当;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1300.9亿度,是20XX年的2.3倍,总量占全区22%;煤制油、聚乙烯、聚丙烯、氧化铝、汽车、液晶显示器等新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长,20XX年分别达到339.4万吨、128.6万吨、136.3万吨、43.6万吨、54488辆、9115万片。
(三)服务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XX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大力发展服务业置于高质量发展的“大盘”之中,与一二产业统筹发展、一体推进,铸就业态创新的“动力泵”,延伸产业融合的“新里程”,助推服务业全面扩容提质增效。20XX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89.4亿元,年均增长5.9%。商贸市场发展繁荣,王府井百货、万达广场等知名商业综合体入驻,20XX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8.3亿元,是20XX年的1.6倍,十年年均增长6.0%。交通运输更加发达便利,20XX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铁路通车里程、民航运营航线分别达24884公里和2660公里和51条,分别是20XX年的1.4倍、2.1倍和1.3倍。文化旅游更加丰富多元,东康伊城市休闲度假区、沿黄风光文化旅游带、草原风情文化旅游带、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带、红色研学文化旅游带等新格局正在形成,20XX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7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30.3亿元,正在成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和避暑度假胜地。
    二、“数”见转型力度,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十年来,XX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耕产业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级高新区,一批优质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实施,产业布局更加绿色低碳,发展短板不断补齐。
(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十年来,XX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兴蒙”行动,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越来越凸显。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首次突破50亿元,达到58.7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26.9亿元,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蒙苏经济开发区强势崛起,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远景科技、隆基绿能、美锦国鸿、上汽红岩、上海捷氢、华友钴业等头部企业入驻,“风光氢储车”绿色产业链发展图景正在展开,有效提升了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二)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煤炭产业“绿色”转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由20XX年的65.8%提高至20XX年的69.9%,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1%。不断延伸煤的产业链,推进煤发电行业绿色化、煤制气行业规模化、煤制油行业现代化,煤制烯烃、煤基新材料、煤制精细化学品等高端产品陆续投产,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的转变。非煤能源“绿色”起航。20XX年全市生产天然气26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截止20XX年底,全市电力装机容量2944.8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实现413.8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287.3万千瓦、风电装机44.5万千瓦、水电装机76万千瓦、生物质装机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成为拉动旗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三)经贸交流“互融互通”。
    十年来,全市全面加强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出口以汽车、羊绒及制品、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化品为主,进口以机械设备、原绒为主的对外贸易格局。20XX年XX综合保税区获批成立,跨境电商贸易成长壮大。进出口总额从20XX年的4.2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13.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20XX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9.0亿美元,进口总额由20XX年的1.9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4.8亿美元。区域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呼包鄂榆城市群及呼包鄂乌一体化已全面铺开、顺利推进。
    三、“数”见民生温度,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近年来,XX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改善民生,让生活在XX的人更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
(一)教育发展更加普惠。
    十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家西部教育强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截止20XX年底,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较20XX年增加2所;普通中学82所,较20XX年增加18所,其中普通高中23所、普通初中59所;普通小学146所,较20XX年增加24所;学前教育339所,较20XX年增加83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38.9万人,较20XX年增加10.1万人。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二)医疗水平有效提升。
    十年来,全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截止20XX年底,卫生机构数达1773个,较20XX年增加3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468张,较20XX年增加3799张;卫生技术人员17550人,较20XX年增加3876人。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十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140元增长到53676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416元增长到23583元、实现了翻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38平方米增加到41.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从40平方米增加到53.6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从62辆增加到101辆,每百户农牧民拥有家用汽车从25辆增加到60辆。群众收入高了、日子有奔头了,居住越来越舒适、出行越来越便捷。
    十年成绩来之不易,赓续奋斗只争朝夕。回顾往昔,全市上下直面风险挑战,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经验宝贵成果丰硕。展望未来,转型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双碳目标的蓝图等待绘就,在党的“x大”即将召开之际,全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征程。下阶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将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向内革新,向外突破,深耕发展,努力打造面貌一新的美好XX,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数说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化解内外风险挑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显著提高,为建设现代化美好XX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发展基础支撑有力
    经济总量连跨新台阶。十年来,全市生产总值(GDP)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XX年实现1972.7亿元,是20XX年的2.4倍,连续跨越11个百亿台阶,由全省第11位升至第9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于全国、全省,领跑皖北,年均增长8.6%,分别快于全国和全省2.0和0.5个百分点,居皖北六市第1位。人均GDP由20XX年的16724元提高到20XX年的39509元,年均提高2532元;年均增长8.2%,分别快于全国和全省2.1和0.4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实力大幅提升。十年来,全市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促进金融业与经济互动双赢,金融行业实现稳健运行,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XX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3亿元,比20XX年增加92.6亿元,是20XX年的2.4倍,年均增长12.7%,快于全省5.0个百分点;20XX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47.5亿元,比20XX年末增加2034.4亿元,是20XX年的3.5倍,年均增长14.9%,快于全省2.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742.9亿元,比20XX年末增加2315.7亿元,是20XX年的6.4倍,年均增长23.0%,快于全省7.8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精准、咬紧牙关,一以贯之、尽锐出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其中谯城区、蒙城县为全省首批摘帽县区,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累计减贫54.8万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累计发放教育扶贫资助资金27.3亿元,资助19.2万人次,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健康脱贫“351”“180”政策惠及906.0万人次,综合补偿比91.6%;完成危房改造8.1万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08处,545.6万农村居民实现安全饮水。
    二、经济结构升级优化 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年来,全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XX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4.5:51.7,与20XX年的21.3:37.9:40.8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向三产转移,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比重快速提升,居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十年来,全市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六个一”工程,农业经济发展良好,综合水平进一步提升。20XX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8亿元,比20XX年末的317.8亿元净增180.0亿元,年均增长4.8%。20XX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30.1万千瓦,年均增长1.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6%,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总数691个、认证个数居全省前列。
    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整建制小麦亩产“千斤市”和粮食生产“吨粮市”,粮食总产量由20XX年的453.3万吨提高到20XX年的514.6万吨,稳居全省第2位,年均提高6.8万吨。涡阳县、利辛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
    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效果显著。十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工业企业由“小而散”向“大而优”转变,结构优化转型、新动能加快孕育,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得工业经济总体得到长足发展。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5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快于全省1.1个百分点。20XX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4家,是20XX年末的1.8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个百分点。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快于规模工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20XX年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9.4%,较20XX年末提升3.6个百分点。
    “两大引擎”优化升级。十年来,投资、消费“两大引擎”优化升级,拉动经济的作用明显,经济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投资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十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9%,快于全省1.9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看,第三产业投资比重逐渐增加,由20XX年的53.9%提高到20XX年的75.2%,投资结构比例由20XX年的2.5:43.6:53.9调整为20XX年的3.3:21.5:75.2。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XX年的6.5%提高到20XX年的10.0%。
    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十年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快于全省0.7个百分点。按经营地统计,20XX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912.7亿元,是20XX年的3.1倍,年均增长13.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77.4亿元,是20XX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1%。20XX年,全市限额以上大类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服装鞋帽和日用品等(即吃、穿、用三大类)基本生活类零售额合计占比为22.5%,比20XX年的27.9%下降5.4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末,全市电商网点774个,培育电商示范镇8个、电商示范村31个、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龙头企业10家。
    三、居民收支稳步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年来,全市牢牢坚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紧紧围绕“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市居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1%,并于20XX年突破万元大关,20XX年提前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XX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工作目标。20XX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9元,是20XX年的2.4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20XX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9元,是20XX年的2.1倍,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XX年的2.51降至20XX年的2.23,收入差距低于全省。20XX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77508元,是20XX年的2.1倍,增加了40426元,年均增长8.5%。
    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74元,比20XX年末增加7422元,年均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918元,比20XX年末增加11037元,年均增长7.1%。食品烟酒、衣着、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等基础消费占个人消费总额比重有所下降,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居住等升级消费占比进一步增加。20XX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较20XX年末增加了10.8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较20XX年末增加了29.8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年来,全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方面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解决人民工作生活后顾之忧。20XX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5万人,比20XX年末增加35.1万人,年均增长14.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2万人,比20XX年末增加11.4万人,年均增长5.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0万人,比20XX年末增加19.4万人,年均增长10.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8万人,比20XX年末增加4.3万人,年均增长2.8%;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598.2万余人,参保率达99%以上。20XX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7万张,比20XX年末增加1.9万张,年均增长8.3%。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振兴医保政策,回归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
    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十年来,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43平方公里扩大到118平方公里,增加了1.7倍。全市常住人口由484万人增加到498.6万人,城镇化率由32.2%提高到43.2%,朝着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快速推进。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20XX年末市中心城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43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697万平方米,公共供水管道长度1214公里,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31万立方米/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化覆盖面积4698公顷。高铁新城、涡北新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看海”问题基本解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461公里、农村公路1万公里,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组组通硬化路,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美丽镇村展现新姿。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水利薄弱环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改厕34.2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获批省级特色小镇5个,新建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55个,人工造林37万亩,实现动力电“村村通”。
    四、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十年来,XX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民生保障支出再上新台阶。20XX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4亿元,比20XX年末增加200.1亿元,年均增长8.8%。民生支出321.1亿元,比20XX年末增加173.9亿元,年均增长9.1%,民生支出占比达85.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实现支出62.0亿元,年均增长11.4%;教育支出77.2亿元,年均增长7.3%;卫生健康支出55.8亿元,年均增长10.3%;节能环保支出7.0亿元,年均增长12.1%。
    交通运输邮电业成绩突出。20XX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8434公里,比20XX年末增加7591公里,十年来年均增长6.1%,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20公里,比20XX年末增加105公里,年均增长4.5%,客货运的周转便捷度大幅提升。民用汽车拥有76.1万辆,比20XX年末增加50.1万辆,年均增长12.7%,其中私人汽车拥有66.3万辆,比20XX年末增加44.9万辆,年均增长13.4%,市民出行的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20XX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49.5亿元,与20XX年末相比增加28.2亿元,十年来年均增长9.8%。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455.4万户,比20XX年末增加229.1万户,十年来年均增长8.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0.3万户,比20XX年末增加147.5万户,十年来年均增长25.0%。
    教体文卫事业快速发展。十年来,财政累计投入891.7亿元,推动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实现了根本性提升。XX师专成功升格为XX学院,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实现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双减”政策有序落实,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提质培优,XX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突破1万人。20XX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68所、专任教师6.7万人、在校学生118.0万人,分别是20XX年末的1.2倍、1.5倍、1.2倍。建设乡村智慧学校323所,并与省智慧学校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
    健康XX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稳步实施,“北华佗”中医药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20XX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8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2万人、注册护士1.4万人,分别是20XX年末的2.2倍、2.9倍、3.2倍。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共有公共文化场馆14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8个、覆盖率99.5%,乡镇文化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77个,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一组组数据,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XX骄人的成绩,饱含了XX人民奋力拼搏的汗水和足迹。站在党的x大召开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用新的奋斗去开启新的征程,努力开拓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奋力谱写XX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崭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x大胜利召开!

绿色经济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绿色,是三明最靓丽的底色。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嘱托,推进“三提三效”落地见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文旅经济、体育经济,逐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全省绿色经济重要增长极。
    1月29日,我市按照打好“八大攻坚战役”的部署要求,制定下发《三明市绿色经济发展攻坚战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绿色经济发展“八大体系”,将市绿色经济发展攻坚战役 28 项年度攻坚任务细化分解为 50 项任务,增创绿色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绿色金融赋能绿色经济
    “没想到收费权也能办理贷款。感谢宁化联社,这笔贷款对我们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6月16日,宁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宁化县沙坪水库管理处电站发放“收费权质押”贷款50万元,公司负责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融资不畅是制约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宁化县沙坪水库管理处电站成立于1991年,目前电站装机容量1825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600多万度。但近两年受降雨量偏少影响,电站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发电量大幅下降,加上缺乏抵押物担保,企业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只得向国网公司请求倒送电以保障正常运转。
    宁化联社金融助理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收费权质押”授信方案,提供了50万元的资金支持。
    这笔贷款的投放是我市履行绿色信贷政策,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创新“林票碳票+村级融资担保基金”贷款,已投放首笔“福农·碳票贷”30万元;积极向银行业机构推介分布式光伏发电、尤溪城南工业园热电联产等新能源项目,目前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为尤溪城南工业园热电联产授信1.6亿元,投放贷款9000万元,发放沙县华电小吃城产业园光伏项目贷款860万元;通过市场化模式对我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贷款授信并签订合同56亿元,国开行福建省分行对全国林业改革综合试点(福建三明)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发放首笔贷款1亿元。
    同时加大产品模式扶持力度,从绿色金融专项资金中划拨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福林贷”贴息,引导特色产品增量扩面,带动绿色信贷有力增长;对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按募集资金总额的0.4%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行绿色债券。
    二、文旅康养扮靓绿色经济
    眼下,“中国绿都·全宴三明”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每道菜品都有笋元素,造型精美,还将美食与永安的笋竹文化相结合,很有永安特色。”5月20日,“中国绿都·全宴三明”月月飨“永安全笋宴”美食推广月启动仪式暨“山区明珠·诗画霞鹤”趣味乡村跑活动热闹举办,游客钟子军对全笋宴赞不绝口。
美食唱戏,旅游搭台。借着“中国绿都·全宴三明”活动契机,永安市还精心推选了霞鹤生态农庄、槐南安贞堡景区、燕江楼等20个“福往福来·福美永安”网红打卡地,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2772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