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怎么样)

十三、乱世才俊

刘表时年十七,从(王)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jiàn)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蘧(qú)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

——《后汉书·王龚传附王畅传》

刘表的名片上,有宗室、名士、军阀等几个头衔。

刘表字景升,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和江夏竟陵的刘焉同一个祖先,都是汉景帝儿子鲁恭王刘余一脉,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或者说是东汉极为疏远的皇室宗亲。

由于出身的关系,在那个表面安宁、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刘表年轻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东汉制度,皇室宗亲也必须遵纪守法。甘谷汉简第二简载有“五属内,居国界,有罪请;五属外,便以法令治”,即五属(五服)以内的宗室须得安分守己,而五属以外的宗室也没有了法律特权。第十三简载“宗室不以理司”(《汉简研究文集》),是说宗室不得参与政事。可见,东汉时宗室的政治特权十分有限,政治地位明显下降。更别说刘表这样的疏远宗亲了。

“既然单凭宗室身份已不能高枕无忧,宗室为了保证自身政治地位,获得更好发展,往往采取仕进的途径,也开始努力形成以致力经学为特征的家学”(张悦《东汉末年宗室刘表家族的家学及门风初探》,《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39卷第6期,2019年6月20日)。

刘繇“祖父本,师受经传,博学群书,号为通儒……(伯父)宠字祖荣,受父业,以经明行修”(《三国志·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刘虞“通《五经》”(《后汉书·刘虞传》注引《谢承书》);刘焉拜祝恬为师,“积学教授”(《三国志·刘焉传》);刘备也曾师从经学家卢植(大儒马融弟子)。

17岁时(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刘表游学南阳,拜在了山阳老乡、一代大儒、时任南阳太守的名士王畅门下(《后汉书·王龚传附王畅传》)。

王家“世为豪族”(《后汉书·王龚传附王畅传》),王畅的父亲王龚在汉安帝时曾任青州刺史,汉顺帝继位后入朝任尚书、司隶校尉,外放任汝南太守又回朝任太仆、太常,升任司空、太尉,居三公位八九年。他痛恨宦官专权,声名震于朝野。

王畅本人,则是颍川荀氏、荀彧祖父、“神君”荀淑的弟子,曾先后任尚书令、齐王相、司隶校尉、渔阳太守、南阳太守之职。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四月,王畅以长乐卫尉(长乐宫三卿之一)出任司空(八月因水灾免,次年去世),以守正严明著称,号称“天下俊秀”,在士林中威望甚高,名列“八俊”。

像王龚、王畅父子这种名士,往往既是位高权重的大官僚,又是累世的经学大师,集文化和权力两种优势于一身,自带官僚社会关系网,也自带出场背景音乐。

在东汉通经入仕、“学宦一体”、重视家学师承的文化大背景下,学生与业师关系一旦确立,即意味着门生“具有获得作为特权阶级的士的身份,并凭此有成为官吏的可能性”(徐谷芃、李济沧译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换而言之,东汉时期,因为业师与弟子同时又是举主与故吏的关系,所以“汉世,业师门生,恩同君父,关系至重;传经之家,门生布列,其政治势力是不难想像的”(邢义田《天下一家·东汉孝廉的身份背景》)。

比如王畅师从神君荀淑,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周昕师从太傅陈蕃

应该说,刘表拜在王畅门下,不仅找到了一条建立声名、凭以入仕的捷径,更深受王畅学术风格及政治倾向的影响与熏陶。

刘表很是帅气。

刘表身高八尺有余(相当于今天的1.86米以上),《三国志》说他“姿貌甚伟”,《后汉书》说他“姿貌温伟”,也就是帅气里面还多了几分文化气息,反正是一个大帅哥。请注意,“以貌取人”既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是朝廷的选官要求,刘表帅气,对于他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

刘表很是学术。

刘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才学水平也很高,《刘镇南碑》说他“瑰玮大度,黄中通理,博物多识”,也就是气度雍容、知识渊博、见事透彻、才干卓越。刘表随王畅入京,还结交了一批颇有声誉、志同道合的名士与儒学大家,风靡一时。只是这一时期刘表官居何职,史书不载。

刘表很是文艺。

明朝杨慎《书品》里说,刘表笔力深厚,是“书家祖师”,这固然是误把“刘德升”说成了“刘景升”,也确实未见刘表以文章闻名,但刘表“喜好文事”却是不假。后来刘表在荆州任刺史州牧,执掌一方,就经常“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而且,刘表还会唱歌,比如在荆州时曾有原创作品《野鹰来曲》(《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中》),颇有影响,九百年后还勾得东坡居士大发感慨,搞出了一篇同名的“襄阳古乐府”。

刘表也很愤青。

桓、灵之时,宦官、外戚乱政,“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后汉书·党锢传序》),宗室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以仕进。为了抗争,宗室渐渐与朝官、太学生联系起来,品评时政,发起了“清议”运动。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刘表,怀着匡扶汉室和天下黎庶的远大政治抱负,抨击朝政、议论时事,积极投身于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风潮,名列“八顾”、“八及”,知名天下。

刘表在当时,有“海内所称刘景升”之语(《太学中谣五首其四·八及》,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第222-223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可见年轻的刘表声望之隆。

关于刘表的称谓,《三国志·刘表传》说是“少知名,号八俊”;注引张璠《汉纪》说“为八交,或谓之八顾”;注引《汉末名士录》说刘表“为八友”。《后汉书·刘表传》说刘表“号为八顾”;《党锢列传》又称刘表“为八及”,亦入“八顾”之名。

然按《党锢列传》之释义,“俊者,言人之英也”,“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八俊”地位极高,李膺、王畅、张俭等人皆资深年长、位高权重,第二次党锢之祸时(169年),刘表年仅二十八岁,晚辈资浅,难得相提并论。然“顾”与“及”意思相近,考诸刘表言行,堪称以德引人、以言导人,故称“八顾”或“八及”为宜。《三国志》称刘表为“八俊”,“俊”“顾”字形相近,当为传抄之误,而非陈寿本意。

建宁二年(169年)冬十月,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诏书捕案党人”,既是意见领袖又是文艺青年的刘表,与同郡老乡张俭等人“俱被讪议”(《后汉书·刘表传》),饱受非议、诋毁,理所当然地成了宦官集团的重点打击对象,吃了不少苦头。

刘表虽然是一个愤青,却不是一根筋。听到了风声的他,可是没有傻傻站在那里等着阉竖们来抓,然后当庭抗争,而是“亡走得免”(《后汉书·刘表传》),趁着逮捕令还没有到来,就果断开溜,弃官跑路了。然史籍无载其逃往何处。

这一溜,就是十几年,刘表也从愤青变成了中年大叔。

中平元年(光和七年,184年)春二月,黄巾起义爆发;三月初三(戊申),汉灵帝何皇后的异母兄、河南尹何进,以国舅之亲被任命为大将军,掌控了朝廷权柄。

三月初七(壬子),汉灵帝“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后汉书·灵帝纪》),昭雪了党锢之祸的受害者。四十三岁的刘表洗脱罪名,并迎来了人生新的春天。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52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