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编者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面向新时代“变”与“不变”的历史必然。内涵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是一个整体的历史的概念,是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融合与聚合,是立足根本基础上的创新,其逻辑进路需遵循历史视镜与时代视野的统一、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的互促、内容建设与方法创新的协调。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要发挥传统优势,凸显时代特征,以舆论引导、主题实践、文化育人、典型示范、人文关怀等为抓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新的历史方位上的新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延续历史轨迹前行的根本。面向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须在赓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眼新起点新征程,紧抓新机遇,用时代的要求审视思想政治工作,以时代的任务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整合、融合、聚合的大文章,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历史必然

历史的进步总是体现在事物发展的具象之中,正如经济关系那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1]总是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得以体现一样。历史方位这一决定性因素使得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同的成像,相较以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面临的环境与形势、方式与方法,还是工作对象的特点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但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告诉我们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不要忘记从另一视度观照此诸变化背后的不变,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迫切需求没有变。“不变”要求我们守正,“变”要求我们创新,它们共同构成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历史必然。

1.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变了,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与形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蕴的精神向度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取向。二是发展任务的变化。伴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汇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指向。三是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发声渠道多元,各类媒体空间舆论场繁杂交错,主流话语与噪音杂音混杂,如何在思想舆论斗争日益复杂的态势下继续保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方向。面向新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新任务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自身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之需。但从本质上说,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自产生以来就确立的价值和功能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这一根本任务没有变,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没有变,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心”没有变。

2.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变了,但其遵循的基本规律没有变。现代媒体技术、传播方式、信息手段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单从媒介上看,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就经历了从传统的纸媒到后来的电子传媒再到网络传媒的跳跃演进过程,原有的单向信息传导演变为现在的双向甚或多点交互,数据整合分析与信息智能推送日渐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托。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新方式新方法正广泛地被思想政治工作所吸收、应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已然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但万变不离其宗,方式方法的变化无论何时都离不开规律的指引和对规律的遵循,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3]质言之,诸多方式方法的变化本质上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它们的多彩呈现并未改变内含于其中并贯穿整个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4]新时代,各种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支撑,我们对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等一系列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就规律本身来说,其核心仍旧没有变。

3. 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特点变了,但人们对科学思想理论的渴望和需求没有变。时代的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促成人民群众的思想特点呈现“现代性”的增长,[5]人们的主体性提升,主动认知的积极性增强,诉求更加多元,表达观点的愿望更加强烈,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之下,中国梦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体验之一”。[6]从根本上说,这些特点的变化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具体呈现。也就是说,作为确定的人,他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思想变化必然与历史阶段的特征具有同一性,而其社会属性同时决定的是,人既要呼吸物质的新鲜空气,也要呼吸“精神的新鲜空气”,无论他处于哪一个历史阶段,其思想行为特点有怎样的变化,都必然有着对科学思想理论的迫切渴望和需求,这一点是确定的、无疑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在适应人民群众种种思想特点变化的同时,其一贯秉承的以科学理论为内容的原则没有变,即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满足人们对科学思想理论的渴望和需求。

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内涵要义

“变”与“不变”的交织融合规定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历史必然,在哲学层面,它表征着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的深化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逻辑,每一次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都是对既有的扬弃,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设定自己,自相对立,自相合成,就是把自身规定为正题、反题、合题,或者就是它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和否定自我否定”。[7]所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绝不是“守正”与“创新”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历史的概念,守正是基础和前提,是正题;创新是动力和趋势,是合题;连接二者的是对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摒弃,也就是反题,它们共同构成守正创新的概念整体。

1. 立足根本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逻辑基点。守正创新必先立足根本,唯有立足根本才能筑牢根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一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8]“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9]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它所揭示的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二是要立足中华优秀文化这个根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植根于中国,必须立足于中国,立足于积淀着深厚民族精神的中华优秀文化。三是要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是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的基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植根于这些宝贵经验的沃土之中汲取滋养,传承与发展。四是要立足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价值导向,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要继续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高度统一,把培养人、服务人摆在核心位置。

2. 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方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守正”,守的是“正”,是优秀的、适用于今天实践的经验,不是刻舟求剑、故步自封,不是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总书记指出:“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11]虽然守正创新这一复合词汇之中并未提到摒弃,但只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镜下略加分析即不难看出,守正创新的概念本身始终内蕴着与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方法的挥别,也就是马克思所言的“自我否定”。所以,守正创新必然要摒弃,必然要打破惯性思维和认识局限,唯有如此才能为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换言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经验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革命,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既有实践的重新审视和考量,是对那些不适合今天实践的旧观念、旧方法的革新。这一过程在哲学的逻辑上就是扬弃,也就是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促进我们直面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改进自身,从而进一步扫清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道路上的障碍,为思想政治工作质的提升即否定自我否定的达成奠定基础。

3. 着眼创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守得住正,又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生机,失去了活力,“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12]甚或可以说,守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没有创新,守正就不能称之为守正,而只能被看作是眷恋于旧有一切的保守。创新当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是事物的自在运动,而是主体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是主体在遵循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再创造,是人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进行新的改造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来源于主观、决定于客观的活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要具备新时代的理论视景,紧紧围绕新时代的新情况,将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展开的“视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3]具体来说就是面向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新征程,思想政治工作要紧抓新机遇,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作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视野,为创新提供素材、创造“入口”,与“守正”一道做好“合题”,以创新为动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破难之法、攻坚之策。

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基本遵循

如前所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围绕根本任务、依据基本原理、结合现实图景以及历史条件展开,这也就是说,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

1. 历史视镜与时代视野相统一。***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4]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前提,要使其在今天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将这些经验的“富矿”放在历史的视镜下重新进行挖掘和理解,结合当时的情况认识其成效产生的因由,融合新时代的视野以找到我们可以承继与发展的优秀基因。比如,对于媒体的使用,毛泽东曾专门以《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为题撰文强调,党“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15]其核心在于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善用媒体,将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这一论断在新时代依然具有极强的适用性,不同的是,新时代的媒体已不仅限于报纸,党不仅要将报纸“拿在自己手里”,同时也要将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拿在自己手里”,使各类媒体都成为“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武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基本原理的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6]因此,在时代视野下回望历史之轨,结合时代特点和历史境遇认识与把握我们各种经验的核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经验在新时代发扬和落地的关键。

2. 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相促进。守正创新之于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在实践维度,同时也在理论维度。“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经过理论中介的世界,而不是以‘白板’的头脑‘反映’的世界;是镌刻着理论的历史性内容的世界,而不是与理论的历史发展无关的自在的世界”,[17]所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既是新的实践的推进,同时也是既有理论的深化,是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一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实践推进离不开理论的深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8]理论一经生成,就为实践提供了指南,唯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不会无所适从,才能被视作科学的实践。另一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深化离不开实践探索的总结。可以说,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证经验,而且在深层次的意义上,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生长的现实养料。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要坚持理论先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总结归纳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中的经验,反思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回答好元问题、真问题,分辨和摒除伪问题、假问题,促成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

3. 内容建设与方法创新相协调。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合理的内容与适当的方法的协调统一。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内容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呈现;另一方面,任何方式方法都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内容为支撑。近年来,现代传播技术、信息和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既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挑战,同时也为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如果我们不去用、不去掌握,必然会被敌对势力、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走向被动,就有可能丧失我们的阵地。科技的发展不会停歇,方法的创新便不能止步,我们要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将现代技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现代科学技术持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动能,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但与此同时,在将现代技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内容建设,在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指引下持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使其与方法创新相呼应。我们必须始终明确,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何方式方法的创新都是服务于内容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形式必然从内容中产生出来;而且,形式只能是内容的进一步发展。”[19]因此,不论何时,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矛盾,形式和方法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矛盾,所以要注意现代技术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适用性和适度性,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过度追求方式方法的多样而忽视内容建设的根本,落入技术至上的“陷阱”。

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最终要落在实践路径的探索上,也就是落在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的传承与创新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在舆论引导、主题实践、文化育人、典型示范、人文关怀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路径探索的重要抓手。

1. 强化舆论引导,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舆论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用,“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20]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党对舆论的领导,秉承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不同时期通过不同方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面对现今全媒体格局带来的复杂舆论态势,我们要继续守好舆论阵地,继承党的宣传工作优势,坚持党对宣传、意识形态、媒体的全面领导,将思想政治工作持续融入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各类宣传之中,落实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其他报刊和新媒体等各类媒体之中。同时,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结合新时代特点不断推进传播手段创新,融合线上与线下、纸媒与电子媒介,开辟专栏、开设专题、开发专用资讯软件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牢牢掌握舆论的控制权、主动权,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2. 聚焦主题实践,增强人民群众情感共鸣与社会体验。经常性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发展的主要任务经常性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迅速广泛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所要传导的内容贯彻到群众中去,最为直接地感染和影响群众、凝聚共识。新时代聚焦群众性主题实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继续发挥好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主题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紧抓重要契机和时间节点,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凸显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二是充分发挥礼仪制度的教化作用,将礼仪作为“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21]加强仪式管理,规范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的开展,强化仪式的庄严感、礼仪感,在仪式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丰富道德实践活动,让人民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的主角,增进人民道德体验,强化道德情感,使主题实践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富穿透力。

3. 注重以文育人,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沃土。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厚德,文化对人们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新时代要在继承党的文化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要注重内容供给,通过政策引导、课题支撑、资金支持等方式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文艺工作者产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文化精品,使文化作品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其次,要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文化根脉中汲取营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结合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次,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结对子、种文化”等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滴灌,着力补齐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内容建设短板,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平衡发展。

4.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树立时代精神坐标。典型示范引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经验。革命年代,张思德、刘胡兰等典型人物的事迹鼓舞人们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的黄继光、邱少云,60年代的王进喜、雷锋、焦裕禄,80年代的蒋筑英张海迪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继续发挥好典型示范引领。一是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用人们身边的事实说话,深入挖掘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在各行各业、各类群体中推出一批有着新时代特点的,有责任心、道德感、生活化特征的典型人物,使典型事迹真实、可感、可触、可学。二是坚持培育新典型与学习老典型相结合,用讲故事的方式持续讲好不同时期典型人物事迹中体现的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三是坚持尊崇褒扬先进与弘扬奋斗精神相结合,引导先进模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点”带“面”,强化制度保障,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把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

5. 做好人文关怀,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脱离对人的关怀,人的指向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向,“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22]所以,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大”视野,也要有“小”情怀,也就是说,要在总体工作推进的同时更加关注每一个具体的人,认真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通过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以网络建设推动体系建设,依托基层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基层心理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通过建立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与分析研判机制,结合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展社会思想动态调查,了解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及时评估社会心理和开展有效引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群众,善于倾听人民群众心声,着眼于每一个个体,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开拓信息渠道,走进人民群众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9,249-250.

[2][10][11]***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164,330.

[4]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8.

[5][6]周晓虹.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72,8.

[7][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0,376.

[8][13][18]***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9,378,197.

[9][1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

[1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1.

[17]孙正聿.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9-11-24.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20][21]***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8,110.

[22]刘少奇选集(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7.

(作者:向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0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279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