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立志作文(立志作文500字)

“崔校,你认为,在学生多大年龄时,开展系统的立志教育比较合适?”大概三年前,在探讨学校教育之余,一个领导很正式地问我,才迫使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至于领导为何向我询问,我也能猜测一二。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领导当然认为我对发展心理学比较熟悉。但,说实在的,第一次听到这么正式的询问,我也是一愣。既没准备,也没概念。上有所问,下必有答,这种毫无准备缺乏组织的回答,往往显现着教育的下意识与直觉。

“这个还真不好说。太小不合适,太大有点晚。”我先来了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但是,至圣先师有一段流传千古的‘人生阶段’论,应该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

我停了停,开始回味尽人皆知的《论语》名篇,“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整段话里,第一句是重点。“孔子认为‘十五’岁是立志的关键年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仍然是废话,经过两千多年时间洗礼与智慧考验,已然深刻影响着炎黄子孙,其价值与义理不言而喻。

“当然,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学力下移,再加上环境与激素对孩子的生理影响,现代人成熟时间略有提前。”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继续发表看法,“因此,立志教育放在初中,比较合适。换句话说,小学有点早,高中有点迟。”

领导是抓小学的,当然对小学学段更感兴趣,“小学不适合吗?”有点刨根问底的意思了。

“现在很多小学高年段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了。我觉得也是可以适度开展的。”其实,除了孔子的建议,当然还要考虑到孩子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高年段孩子,思维已经逐步脱离具体形象的限制,开始逐步达到抽象逻辑的水平了。志向,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没有了生活现实的束缚,没有了单纯的“为自”的考量,才能称之为志向。

我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否让领导满意。事实上,我是不大支持在小学开展系统性立志教育的。记得周总理在中学时曾立下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初中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是人中翘楚,实属不易了。

“十五有志于学。”这其中的志,有“立志”、“投身”、“专注”之意。十五之前,是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夯实人生根基的时期,是学习基本礼仪规范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时期,在古代,是洒扫应对,属于“小人之学”;十五之后,则是“大人之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是立德立言立功之学,是君子之学。二者之间,有着判然的区别。孔子并非不重视基础教育,而是就志向而言,十五之前难言鸿鹄之志,最重大的任务,不是立志,而是夯基,为日后立志奠定扎实根基。

当然,如果从宏观角度看,立志教育无处不在。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甚至到了高中和大学,一直都会被问及。只不过我们的答案一直在变化,随着年龄变化,随着阅历变化,随着认知变化,随着身边重要他人的影响力变化而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你的志向一直在变化,“立志教育”,稍有不慎,就会化为成长发展的潜在压力源,甚至会诱发心理上的不安、焦虑与内疚。

在我看来,立志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你未来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更更有意义?从生活实际到职业追求再到价值理想,层层递进,又有不可逆转的顺序。孩子越小,越在乎与羡慕身边具象的生活样式,初中开始认识职业,高中开始尝试生涯规划,之后,用剩余时间和生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意义。

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人生阶段任务差异,决定着立志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有所区别。

小学志向,是越笼统越好,越概括越好,越高远越好,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联系越紧密越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等等,很高大上,也很时尚,与国家整体宣传推动不谋而合。但志向归志向,现实归现实。现实的教育,是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是勤于积累以便厚积薄发,是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有获得感、进步感与成就感,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成事中成人,才最关键、最重要。可以有梦想,但不迎取不做白日梦,不让梦想遮蔽了双眼;必须重体验,专注当下,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才有仰望的实力,也才能奠基未来。

初中志向,必须是理想与现实的合体,既有理想,同时也有中长期目标与计划,有结合自身兴趣与潜能的职业期待。初中是立志的大好时期,学习上的“顿悟”与“觉醒”,往往会集中出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对学习的理解有了本质的提升;身心发展的不协调,致使独立的欲望与经验的匮乏冲突不断,对父母的叛逆与对同伴的归属矛盾重重。经历了“青黄不接”、“拔节孕穗”的阵痛,迎来了“未来自己干什么”的第一次深度思考。

高中志向,基本上与职业认识和憧憬密切相关。一个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孩子面前,将来我要做什么?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于是乎,职业理解、能力发展、志愿填报,都与越来越近的职业选择产生联系。那个时候的志向教育,其实更具体,更现实。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着力点,必然落于“志大才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尴尬境地。

高中之后,还有没有志向教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倘若这几句和“志向”联系在一起,那意味着三十岁志向确立,四十岁人生方向不再摇摆,不再迷惑,五十岁志向达成度已有分晓。但我觉得,志向将伴随人的一生,直到人生的终点。只不过,大学毕业之后,你的人生“志向”,已不需要专门系统的“教育”,如何改变,如何调整,如何完善,达到怎样的层次和境界,已经可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试着把立志教育中的志向和人生所处的境界联系起来看,会更有趣。幼儿的志向多为自然境界,生存而已;基础教育的学生,多为功利境界,更注重眼前与当下,更注重回报与索取;高中之后,才开始真正融于社会,形成自我统一感,也才开始拥有接近道德境界的志向。至于“天地境界”,是利他,是生命意义感的获得,是“立志教育”的目标所在,但并非人人皆有,更非人人能够达成。

志向教育要有,但必须分阶段有层次;志向教育的目标,不一定是让孩子达成志向,而是在形成与走向志向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的目标。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3371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上午5:55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