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文章汇编(三)(全文27176字)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文章汇编(三)
目 录:
1.王东宾:金融须为抗疫及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科学统筹让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3.徐芸:“减”“增”并举支持实体经济
4.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周昆平 唐建伟 刘学智 陈冀:
宏观政策可提早适度调整 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5.周子勋: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战疫情
6.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亚洲病夫”之说纯属妄言 疫情过后世经引擎还看中国
7.魏永刚:别让疫情给脱贫攻坚“拖后腿”
8.宋清辉:政企如何合力打赢经济“战疫”
9.民生银行研究院王静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确保有序复工复产
10.卞文志: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保卫战
1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
多措并举 积极保障中小微民企恢复正常经营
12.环球时报:想看中国经济笑话的力量太幼稚了
1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2020年中国必须赢的战役

金融须为抗疫及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王东宾
(2020年2月12日)

2月3日,相隔9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研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疫情期间,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要突破各种困难障碍,为疫情防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作为护航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业也应聚焦发展关键目标,全力以赴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及早部署、打实基础。
一、聚焦重点领域用好用足政策
做好疫情防控有关产业领域的生产保障。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就是责任。物质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坚强后盾。从疫情发展之初,可以看到,有关生产企业均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确保产能利用和有序扩大,这也是做好其他生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做好民生领域的生产与流通保障。日前,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春时不等人,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夯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农业基础。2月初,山东等地即已下发文件,下派农业技术指导人员, 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菜篮子”生产与菜价稳定。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是流通环节。一方面是春耕生产物资如种子、肥料等流通渠道应进一步畅通;另一方面要疏通产品流通环节,确保蔬菜、食品等及时到达居民手中。
   为企业复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保障。此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当前,疫情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成本、用工等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各地应及时梳理有关政策,加大保障力度,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援企各类政策,确保企业复工安全、稳定、有序,也为做好“六稳”工作夯实市场微观基础。
引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疫情也倒逼发展转型,一批经济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将破茧而出。人们对于健康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大大激发, 给大健康、文化创意、娱乐等产业带来新机遇。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隔离、居家办公将大大激发新业态与新模式。政府层面应及时提供良好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新兴经济业态的发展。
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预案。疫情属于重大风险,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风险防控同样要提到首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 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地方政府同样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强化预警监测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和化解措施,提升风险应对和化解能力。
锚定短板环节和重点任务。2020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而近期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进一步补短板、建机制,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指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关键目标以及亟需突破的短板环节。
二、银行业应主动作为助力战“疫”
重大困难与挑战面前,创新者与担当者将脱颖而出。银行业应紧跟中央部署,主动积极作为,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强劲金融力量。
   强化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银行业分支机构采取了延期上班和远程办公等方式,配合政府部门进行疫情防控。同时,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并通过线上金融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业应加大数字化场景开发与建设,推进“数字化服务”“零接触”“零跑腿”等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当前阶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是重点工作。春季历来是企业融资需求的高峰期。银行业今年在疫情防控情况下更需对其加大支持力度。银行业应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好政府机关包靠企业疫情防控等工作的信息,以及企业复工保障和扶持政策,创新风险评估机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此次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较大,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地方政策,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扶持政策,结合地方担保、续贷、风险补偿等平台和机制,尤其是发挥好财政金融联动机制,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此次金融助力疫情防控一个显著特点是大数据平台技术的应用,这给经济风险防控提供了数据信息基础。近年来,随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挂牌成立,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也成为赋能地方金融监管能力的重要方式,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将经济运行预警监测与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监测有机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与地方政府在数据层面的沟通力度,通过金融科技创新,进一步畅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地方数据支撑的金融科技场景应用空间很大。
总体而言,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需要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从当前来看,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银行业应积极推动两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一是强化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大地方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融通与合作; 二是加强中央与地方金融协作机制,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和有关监管部门的指导协调下,进一步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创新方面的积极性, 实现“守土有责”和“全国一盘棋”有机结合,为金融力量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科学统筹让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文
(2020年2月12日)

今年春节假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延长,元宵节刚过,各行各业就展现出强烈的复工意愿。从中小企业、商铺、超市的职员,到菜农、求职毕业生、制造业工人,一些人已经开始有序返程复工。
有两类情况值得引起重视。一类是对于病毒的畏惧导致人们完全不敢出门。
“只要还剩一粒米,就坚持不出小区”,哪怕是在一些疫情较轻的地区,也存在有人过度紧张的情况。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基层管理人员“过激防疫”, 若这些现象持续下去,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另一类则是一些人怕失业、怕收入减少、怕资金链紧张。这其实也是很多老百姓的担忧。实际上,只有工作挣钱才能缓解老百姓的焦虑。有调查显示, 如果延续停工状态,30%的中小企业撑不过一个月,85%的中小企业撑不过三个月。为此,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一方面,有人对病毒过分恐惧,另一方面,有的社会细胞各自封闭,经济活动停滞。如果停工、停产、停运、停摆导致经济肌体失调,危害性将会更广、更长远。“防疫攻坚战”已持续进行数周,不少数据向好,呈现出防控工作的积极态势,中国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社会动员力令全世界肃然起敬。下一步, 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迎难而上抓好复工复产,及时让经济运行回到正常轨道。
如何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推动经济增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科学理性判断疫情发展态势,疏导社会紧张情绪。新冠肺炎疫苗还没有上市应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正确认识这种病毒。新冠肺炎致死率不及
SARS,更远低于2013年全球禽流感及2009年美国H1N1病毒,但比一般流感致死率高。近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接连下降,这说明只要措施得力得法,疫情防控就会有力有效,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避免过度恐慌情绪扰乱正常市场秩序,阻碍疫情结束后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增长。
其次,疫情通报要更加精细化。目前全国不少县尚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少省份亦尚未出现死亡案例。不仅要从全局角度及时通报疫情,还要分

区域、有针对性地及时通报,帮助群众正确认识身边的抗疫进展和真实环境。在全国上下同心奋战中,应适时让社会心理学家、舆情分析师参与到更“聪慧”、更“精细”的疫情通报中,缓解不必要的社会情绪内耗。
再次,精准减税降费为受灾严重地区、城镇中小企业让利。统筹协调各级政府的税务、财政、工商、质检等部门,通过“税点返还”等政策激励方式帮助企业脱困;鼓励商业户主为租户减免更长时间的租金等。对国家财政而言, 还可通过发行“公共卫生债”及央企转移支付等方式,统筹做好减税降费工作。特殊时期政府作出表率,与企业共担风雨,必将带来更大的全民福利与社会信心。
未来一段时间,湖北省仍是疫情重点地区,必须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其他疫情较轻地区可以考虑设立若干特殊医疗应急站点,一旦出现新病例,随时送达、免费隔离救治。生命是第一位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也不要让新冠肺炎疫情绑架全国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要遏制疫情对经济的纵深影响。

“减”“增”并举支持实体经济
徐芸
(2020年2月13日)

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疫情对企业特别是生产制造企业和旅游娱乐、餐饮住宿、交通物流等服务行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省政府出台《关于有效应对当前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0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2月8日,我市及时出台《上饶市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6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扶持实体企业渡难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通过打出帮扶组合拳和落实落地落细具体举措,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增长,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物资和财力保障。
如何解困?
——打出“减”“增”组合拳
   《26条措施》中关于“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7条举措,内容丰富,包括减免企业房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困难、落实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境外实际发生参展费补助、杜绝新的拖欠账款、维护企业良好信用、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呈现“减”和“增”两个特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生产负担,政策通过减免房租、降低税负、降低保费等方式,为企业留住
“真金白银”。措施中规定,对租用国有资产类用房的,实行房租“两免三减半”,即对承租国有标准厂房的中小企业,前两个月房租免收、后三个月房租减半征收;对入驻企业、个人在创业孵化基地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非生产性水电费进行补贴,标准按其每月实际费用的
60%给予补贴,每个入驻实体每季最高补贴不超过1万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 年。同时,对重点领域和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支持的及贷款到期需要展期的,执行利率较原贷款利率下浮10%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财政金融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平稳产业链运行等方式,切实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各银行机构在满足疫情防控领域各类企业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信用贷款占比、无还本续贷占比,增加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确保2020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行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对名单内企业的银行承兑

汇票,优先给予再贴现额度的倾斜支持,并实行‘见票即办、一次办结’的专属服务”等,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受到的冲击。
如何落实?
——抓实抓细打通“最后一公里”
《26条措施》出台后,我市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助力实体企业解困。
——缓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困难。疫情期间允许暂时转为普惠性转贷基金, 按照基准利率执行,帮助企业妥善化解贷款到期还款困难问题,降低企业资金“过桥”成本;
——落实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和境外实际发生参展费补助。对有明确政策标准、落实到具体企业项目、列入2020年度预算的各项企业扶持专项资金,“一业一策”精准扶持,抓紧申报、加快审核,及时拨付到位。对已付费报名参加境外展会,因疫情影响而不能参展的,按应展标准内实际发生的展位费予以补助;
——杜绝新的拖欠账款。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维护企业信用。对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列入上饶市信用“红名单”;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向客户交付产品的企业,将不列入上饶市信用“黑名单”。对于受疫情影响导致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积极帮助企业向中国贸促会申请办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并免于信用惩戒。
千条万条,落实才是第一条。我市通过“真减负”“实帮扶”“早解困”, 凝聚起帮助实体企业走出困境的强大合力。
效果如何?
——企业增信心添动力
政策出台暖人心,部门强强抓落实。当前,政策落地效果如何?
“今年景区因疫情防控暂时关闭,这让我们酒店经营承受很大损失。最近, 三清山税务局的干部打来电话,告知我可以申请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预计能减免6万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三清山金沙花园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颖告诉记者。
日前,余干县银泰铜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苏淑媛在网上提交了延期申报

纳税的申请。她告诉记者,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一批出口货物积压在仓库,影响了资金回笼。是《26条措施》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我们将在恢复出口后,第一时间把税款补上。
纾困解难,共克时艰。我市各地各部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汇聚扶持实体企业渡难关的澎湃力量,为全市经济稳步前行奠定坚实基础。

宏观政策可提早适度调整 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周昆平 唐建伟 刘学智 陈冀
(2020年2月13日)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当前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带来显著影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将是消费和服务等相关领域。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二季度之后经济增长有望回稳但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提早对宏观政策做适度调整,可以考虑适度加大政策宽松力度。
一、本次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SARS疫情有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具有相似的疫情特点。对比当前和2003年内外部环境及各相关因素,本次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或将强于SARS疫情。从疫情状况来看,本次疫情的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群更多、扩散范围更广,影响面超过了SARS;从外部环境来看,2003年我国正在全面享受全球化红利,而当前出口状况已与当年不同,应对内需减弱冲击的能力也不同;从经济结构来看, 当前第三产业占比和消费贡献率远高于2003年,而疫情对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的冲击较大;从经济周期来看,2003年我国处于经济上行周期,而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疫情将叠加转型;从要素流动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开放性和要素流动性高,更容易受到疫情传播的影响。
可以预见,疫情对消费、服务领域和中小型企业的冲击较大。
疫情对消费的冲击较大,一季度消费增速可能下降。本次疫情正好赶上春节假期,对一年一度的传统消费旺季带来较大冲击,导致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可能强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预计2020年一季度消费增速可能显著放缓。受冲击最严重的可能是旅游、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消费,服装、家具家电、化妆品等消费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并不是所有消费领域都受到负面冲击,预防药品以及相关的医疗保健、健身器材等消费可能显著增长,日用洗涤用品、消毒液、中药材及中成药等消费也可能加快。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之后,消费增速有望回升到平稳运行态势。
疫情对工业生产存在一定影响,部分中小型生产和服务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压力。目前来看,本次疫情主要爆发在一季度,而一季度是我国传统工业生产淡季,因而对今年工业运行的冲击相对有限。然而,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大面

积延期开工,对春节后恢复生产带来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企业经营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尤其是解决了社会绝大部分就业的中小型生产和服务企业的承受能力较为有限,部分企业利润率已经很低,债务压力较重。如果消费需求不能尽快恢复,企业难以顺利复工,将严重影响企业营收,可能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投资和进出口受到的影响关键看疫情持续时间。如果本次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与2003年类似,预计今年投资和进出口都不会显著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疫情持续,二季度之后的投资和进口需求或将受到影响而有所波动。从投资内部结构来看,疫情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可能有限,而对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相对明显。
疫情将缓解一季度物价上涨压力,年内物价高点可能在二季度。2019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物价上涨压力,本次疫情导致今年一季度春节期间消费需求弱于往年,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持续上涨压力。随着疫情好转, 二季度之后,CPI上涨压力可能再次出现。考虑到2020年CPI翘尾因素呈前高后低的特点,1-6月几乎每个月翘尾因素都在3%以上,上半年CPI同比涨幅仍将较大,下半年将随着翘尾因素下降而回落。因此,预计疫情导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压力有所减弱,二季度之后CPI同比可能出现年内高点,三季度之后可能明显回落。疫情影响短期经济增长,但二季度之后有望好转
波动预计在0.5-0.8个百分点。2003年SARS疫情主要影响了二季度GDP增速, 当季下降到了9.1%,比全年增速低0.9个百分点。本次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将对一季度经济增长带来较为明显的冲击。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速已经远低于2003 年,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绝对波动幅度可
能小一些,预计在0.5-0.8个百分点。由于2019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速都为
6%,预计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在5.2%-5.5%。从三次产业来看,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将是第三产业,预计一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有所下降。
二季度之后经济增长有望回稳,关键看疫情的持续时间。如果疫情在2月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到6%左右,此种情景的概率较高
(大约60%)。如果延续到3月份之后,那么二季度经济运行也将受到一定影响, 经济增速仍将低于6%,此种情景概率略低(大约30%)。如果持续时间类似SARS 那样,那么可能影响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并波及到全球市场,此种情景概率较

低(大约10%)。
二、理性看待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疫情将使货币政策偏松调节力度加大,市场短期流动性宽松,债市走势乐观;央行后期的流动性投放或其他组合工具的使用,大概率会视疫情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及时推出。目前抗击疫情的
“战役”正在关键时期,疫情对于当前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明显会强于SARS 时期,稳增长可能需要更大力度的逆周期调节和流动性投放。叠加A股市场短期波动,避险情绪产生的股债轮动使得短期债市收益率继续下探较为确定。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年内存在突破前低2.7%左右(在2016年10月底期间出现)的可能。
股票市场短期有压力,中长期不应过度焦虑。短期内,餐饮、旅游、影视、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可能领跑市场。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内
A股市场大量的品种估值偏低,加之逆周期调节可能超预期发力,投资者不应对中长期趋势产生过度焦虑。
人民币汇率走势总体稳健。近期由于中国疫情、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但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对于疫情的防控和应急管理, 市场将逐渐对中国恢复信心,人民币汇率走势也将回归到基本面决定,预计全年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走势。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或将导致局部信用风险发生,银行业全年盈利或小幅下调。
疫情对于银行业务的冲击主要在“现场业务”,但可由“线上化”替代所弥补。间接影响主要来自经济增速放缓后对信贷需求产生的压力。疫情防控领域应急融资需求增加将对其部分对冲。特殊时期政策调节力度超预期,非对称降息等宏观政策可能提前,银行业净息差水平收缩的压力可能因此进一步加大。短期降息可能对一季度利润冲击不大,但随着存量切换开启,全年银行业利润增长压力将逐渐显现,行业盈利水平或小幅下调。
疫情防范对企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全国春节假期延长,部分省市复工时间推迟,员工居家隔离,大量制造业企业正常经营计划打乱。因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个别存在生存困境,银行在相关企业投放的信贷也可能面临信用风险,最终可能表现为行业不良率的上升。

然而,为防控疫情建立“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的要求,银行在便利防疫物资进口、捐赠等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支持企业跨境融资防控疫情等方面存在一定业务机会。
三、宏观政策需随着疫情发展提早调整
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2020年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力度应该有所加大, 在保稳定和促进
“六稳”上发挥更大作用。加大财政支出在应对疫情上的作用,鉴于2019 年财政赤字率为2.8%,2020年可以适度提升到3%或者更高。考虑到疫情的负面影响,专项债规模可以适度提高到3万亿或者更高,充分发挥专项债券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的作用。如果此次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可以考虑发行特别国债。
加大定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受疫情冲击的消费和生产行业,尽快促进消费扩张和生产恢复。对疫情影响较大的一些中小微型企业、城市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微观主体,建议通过定向减税、发放补贴等方式进行救助支持,防范可能出现的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及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
金融政策应充分利用货币政策空间,提升定向支持政策落地效率。可灵活运用定向流动性调节工具,全面或部分降准以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MLF操作利率下调提前至2月20日前,压降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对于“疫情”融资、中小微融资支持力度较大的银行,实施更加弹性的监管和定向支持;健全预期管理、引导市场情绪。

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战疫情
周子勋
(2020年2月13日)

眼下,举国上下都在奋力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而加强政策调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
2月10日,***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
“六稳”工作。2月11日举行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也提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要做好“两条线” 作战的准备,即一方面要抗击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截至2月
11日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的省份新增确诊病例连续8天下降,武汉之外湖北各州市总确诊病例连续7天下降。新增病例连续下降反映出此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必胜信心。但眼下的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来不得半点麻痹侥幸、懈怠放松。尤其是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扎实做好“六稳”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只有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有条不紊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才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持续充足的“弹药”,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
从2月10日财政部公布的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受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无疑为2020年继续发力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稳经济增添了底气。而支出增速(8.1%)明显高于收入增速(3.8%),也体现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应有之义。
可以看到,为了助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正在不断加码。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2月3日、4日、10日、11日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累计达2.7万亿元。此外,2月10日,央行如期发放首批专项再贷款3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
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2月11日发布信息称,近

期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加上此前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1万亿元,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与此同时, 不少部委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尤其是为保障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多地银保监局已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受困的中小微企业。而新一轮稳外贸“组合拳”也正在合力打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兜牢“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需要财税金融政策继续“放水养鱼”。一方面,继续推进减税降费以帮助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另一方面,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来保障具有乘数效应的重点领域资金。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也称,中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将继续发挥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
总之,加快出台逆周期调节政策,短期内将为战胜疫情和恢复生产提供支撑,长期看则有利于加快推动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

“亚洲病夫”之说纯属妄言 疫情过后世经引擎还看中国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2020年2月13日)

“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因为这篇文章耸人听闻的标题,2月3日的
《华尔街日报》格外抢眼。作者沃尔特?罗素?米德如下开篇,令世人得以一窥美国某些精英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快车今年春节陡然急刹车的窃喜与期待:
“因为某种蝙蝠病毒,犹如不可阻挡重型卡车的中国这周消停了,尽管中国当局努力控制疫情并重新开始经济发展,但这个正逐渐习惯了中国势不可挡崛起的世界,正提醒人们,没有什么东西——包括中国的实力(崛起)——是可以被认为理所当然的。”
毋庸讳言,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已经对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又令国内外社会提升关注,这场疫情冲击究竟是否会导致中国经济发生趋势性转折,并进而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可补救的长期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更一度出现了因恐慌性“羊群行为”造成大面积“踩踏”。
市场参与者的惶恐心理可以理解,毕竟,本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年份,中国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三至四成。但在元宵过后、即将陆续全面重启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一度全面“停摆”的中国经济生活之际,审视当前中国超强力度的抗疫总动员,目睹疫后经济重启准备工作的细致全面,回顾非典疫情暴发的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绩,以及中国应对大灾大疫冲击的一贯优秀纪录,对比2016年寨卡疫情对巴西经济的影响,完全可以有把握地判断,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逆转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中国经济不是什么“亚洲病夫”,而是小恙之后正在迅速康复、重新振作的巨人。
一、寨卡疫情未加深巴西经济困境
一场瘟疫就能把整个大国推向经济深渊吗?即使不是世人公认的全面工业化国家,只要已经建立了有效运作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否定的,2016年巴西寨卡(Zika)疫情提供了一个最近的案例。
巴西寨卡疫情始于2014年8月,到2015年10月初,在巴西26个州和1个联邦

区中已有14个州报告了寨卡病例。到2016年1月,全球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寨卡病例,其中美洲有22个。世卫组织于2016年2月将寨卡定性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基于这样的疫情。从上述基本情况来看,当时巴西应对寨卡疫情所面临的形势在主要方面比当前中国新冠疫情
更严峻:出现寨卡病例的国家数目明显多于当前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的国家数目,当事国家的政府行动能力远远不能与今日中国政府相提并论,而且当时的巴西正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2015年经济萎缩3.5%之多。
尽管如此,在当时国际组织和市场机构纷纷下调巴西经济增长预期的恐慌情绪中,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依旧断然拒绝了国际上要求推迟或易地举办奥运会的主张,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成为南美大陆举办的第一场奥运会。
结果,在巴西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之下,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期间没有出现一例实验室确诊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016年巴西吸引外国游客攀上66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比2015年增长4.8%,打破2014年因举办世界杯而创下的外国游客人次历史纪录,也未造成寨卡疫情在全球加剧传播。
相反,全球寨卡疫情正是在这一年里明显缓解,世卫组织由此于2016年11 月宣布,解除寨卡疫情的“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性。
从经济增长实绩来看,在世卫组织将寨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016年,巴西经济不但没有加速恶化,其GDP萎缩和通货膨胀程度反而均有所缓解。2014年,巴西经济增速急剧下跌至0.5%,2015年萎缩3.5%, 寨卡疫情定性升级的2016年萎缩3.3%,2017、
2018年增长率均为1.1%,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6%、1.1%、
1.2%。在通货膨胀方面,2014年巴西消费者价格(CPI)同比上涨6.4%,2015年急剧上升至10.7%,寨卡疫情定性升级的2016年为6.3%,2017、2018年分别为3.0% 和3.8%,2019年1-11月逐步下行至2.7%。
二、中国经济2020“强行军”目标可期
巴西做到过的事情,没有理由认定中国不能做得更好。事实上,在非典疫情暴发的2003年,中国就已经开创了经济增长率超越上年、并开启10年经济超高速增长期的奇迹。2003年当年,中国实际GDP增长10.0%,高于享受正式“入世”第一年红利的2002年(增长9.1%),2004-2007年每年GDP增速都是两位数。当前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表现出的行动能力比2003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市场

参与者又凭什么对中国过度悲观?
就当前这场疫情而言,不少唱空者恐怕忽视了人和组织体系效率、疫情重大冲击可能催生创新的因素。假如不考虑经济产出中人和组织体系效率的因素, 不考虑应对重大挑战激发创新的因素,那么,这场疫情确实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率产生可见的冲击拖累;但是,倘若考虑到经济产出中人和组织体系效率的因素,考虑到在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下全国性抗疫行动有可能引发平时难以推进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显著改善或消除经济、社会体系中的低效、无效、逆效因素, 激发国民热情干劲;考虑到在一个国民与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干劲、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体系完备的国家里,重大挑战的冲击常常会催生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新, 那么,疫情冲击过后,在一年之中剩余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经济完全有望实现比疫情之前更高的运行效率和速度,一些在疫情冲击期间涌现出来的创新萌芽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里成长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参天大树。
2003年非典疫情之所以没有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率,部分源于当时的全球性经济周期处于有利阶段,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抗疫行动带来的改革和激发国民干劲热情效应。同样,2016年寨卡疫情之所以没有使巴西经济恶化,原因之一就是首次在南美大陆举办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明显激发了巴西国民的热情和干劲,从而提升了巴西经济的运行效率。鉴于中国在此次抗疫行动中表现出了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国家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中国国民、全球华人因疫情激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可望在一季度内、甚至二月份内基本恢复正常经济活动。那么,今年剩余的时间足够我们赶超,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我们要努力重现2003非典年经济增长的历史。
同时,此次疫情爆发在春节假期,固然因此加大了对中国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冲击,但也因此大大减轻了对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冲击,而后者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根基。相比之下,2003年非典疫情始于2002年12月,2003年4月20日确认在北京大暴发,
7月13日在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覆盖了整个元旦和春节假期、年后开工生产高峰期,这个时段比今年至今疫情的冲击大得多。
不仅如此,2003年的非典疫情冲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生电商产业的发展, 以至于今日之中国已经是遥遥领先的世界第一电商大国。今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是否也会催生一系列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业态?我们已经看到了萌芽的态势。

作为冷静的研究者,在评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时,还需要考虑其它不确定性的潜在冲击。其它条件相同,不确定风险冲击一国经济的结果取决于该国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中华文明传统中就锤炼出了依靠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应对重大挑战的基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更使这种能力登峰造极,从而留下了应对大灾大疫冲击的一贯优秀记录。
1998年,中国经济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反常气候的“夹击”,国际市场和学界、政界一片唱空中国经济与人民币汇率之声,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全部发生大洪水,但结果如何?1998、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依然保持在接近8%的水平(7.8%、7.7%),2000年重回8%上方(8.5%);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1997-2001年依次为8.2898、8.2791、8.2783、8.2784、8.2770
元人民币对1美元。
更突出的是,就是从那一年起,通过强有力的国内经济“保增长”措施, 以及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当时日本决策层顶不住压力将日元贬值了),使得东亚摆脱了竞争性货币贬值恶性循环的风险,中国经济在东亚区域内的“经济稳定器”作用一举超越日本。中国名义GDP直到2010年方才超越日本, 但论在东亚区域内的实际经济影响力,从东亚金融危机起就已经超过日本了。
去年年末以来,笔者主张,今年中国经济要在各种不确定风险下开展“强行军”,现在,这项主张进一步加强。
三、关注疫情冲击中的创新萌芽
何谓“创新”?经典的定义来自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即把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而重大创新又往往来自应对重大挑战的需求,或是因为重大挑战打破了原来抑制创新成长的传统市场势力。在一个社会秩序混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崩溃的国家,重大冲击通常只能带来纯粹的经济损失,创新难以萌芽,即使萌芽也通常会在恶劣环境中夭折。但重大冲击如果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国家:它拥有广大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9007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